登陆注册
36536400000097

第97章 许浑

【作者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历任当涂、太平令,监察御史,润州司马等职。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丁卯集》。善作近体诗,以五七律居多。其诗句法工整,平仄别具一格,世称“丁卯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赏析】

潼关地处陕、晋、豫三省要冲,地势险要,风光壮美,许浑当年首次离开家乡丹阳远赴京城长安时,途经此地,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诗兴大发,于是挥笔写下了《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首联描写了深秋的傍晚,枫叶沙沙作响。在潼关的某个长亭里,诗人独饮。 “红叶晚萧萧”一句以景传情。“萧萧”本就给人以一种凄凉萧瑟之感,萧萧的枫叶声隐约地透露出诗人的悲凉意绪;“长亭酒一瓢”更是用简洁利落的笔法写出了羁旅途中的愁绪。这样,首联就给我们清晰地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风萧瑟、客子愁旅的境界。

颔联笔锋一转,着眼点由近处的枫叶转向远方,境界也随之阔大起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一句雄浑苍茫。“太华”、“中条”都是潼关的典型风物,极目远望,西岳华山被“残云”缭绕着,“疏雨”刚刚过了中条山,这是一幅雨后就要放晴的清新画面。云雾缭绕的华山,疏雨洗过的中条山在作者的眼中壮美非常。“归”、“过”是这句的诗眼,让沉寂的风景有了蓬勃的生机,也让心情沉郁的作者的心境变得豁达。

颈联中,作者将目光从远方稍稍拉回。“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苍莽的树色随着潼关城慢慢远去,远远地传来黄河奔流入渤海的声音。“遥”字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一字传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这里,诗人紧承颔联之境,随着黄河入渤海,意境也更为空旷、阔大。首联中客子的忧愁在这里得到了完全释放。

作为一个初次入京的旅客,诗人对帝京似乎并无兴趣,因为他在尾联写到:“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明天就要到达目的地,但许浑还梦中还惦记着故乡的渔樵生活。这里,诗人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来到京师。这样的收束,委婉含蓄,让人深思,既表现了诗人的清高,又道出了作者在出仕与归隐之间两难的心境。

【大师导读】

仲晦如此诗,虽与刘文房分据“长城”可也,何拙鲁?若陈后山者,亦复疵之太过。

——陆次云《唐诗善鸣集》

篇终始言赴阙。觚棱在望,而故乡回首,犹梦渔樵,,各其荣利之淡也。

——俞陛云

·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赏析】

许浑这首七言,名为写景,实则是由景色引发乡愁,再由乡愁抒发千古忧思,全诗共四联,以“愁”开始,以忧思结束。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起笔 “一上高城万里愁”便写满怀愁绪,奠定全诗基调。虽是说登上城西楼引起愁绪,但作者早已积郁多时,今日登高,更加强烈。“万里”即表达了这种强烈愁绪。

“蒹葭杨柳似汀洲”道出作者烦恼的因由。作者登上城楼,看到眼前的“蒹葭”和“杨柳”,就和远方的江南一样。这样的景色一方面让作者感到惊喜,一方面又令他触景生情,竟起乡愁。

颔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脍炙人口。此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只见云雾笼罩,红日西下,秋风乍起,风雨将至,城楼在这山雨欲来中飘摇,咸阳城楼外之景在诗人笔下,尽显凄凉。这种意境正好和上句的万里愁绪相互辉映。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语双关。它一说城楼的飘摇,二则暗喻了晚唐时局危机四伏,一触即发。

颈联“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从眼前景色的描写转情感抒发。昔日繁华的秦宫汉苑,现今早已荒废,只剩下黄叶满林,虫鸟凄鸣的萧条状况。此时的时节正是秋日,再加上夕阳西下,更是衬托出了眼前的萧条。之前的愁绪是乡愁,这里则是在感怀秦汉兴亡之事,作者由秦汉兴亡隐喻如今的唐王朝。如今的唐王朝也正如暮秋萧索,如夕阳西下。往日的强盛早已不复存在,未来飘摇不定。

尾联“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是本诗的点睛之笔,道出了作者面对自然更替,历史变迁,王朝衰败的无奈叹息。“当年事”即是指秦汉兴亡之事。而“渭水流”则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色,隐喻作者身处的时代和时局,一古一今,前后呼应,相互衔接。而一个“流”字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不可逆反的衰败的感叹,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痛。

许浑本诗以景寓情,层层递进,首尾呼应,将作者的忧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大师导读】

这首诗本来就是在广远的时空背景上展开的,结尾更推进为对人世盛衰和历史进程的纵览,因而吊古就含有明显的伤今意味和对于历史的空漠感。

——袁行霈

·塞下曲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赏析】

许浑的这首《塞下曲》用简短精练的语言道出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沉重。前两句描写发生在桑乾河北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夜晚,半数的士兵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后两句写战争结束后,从一位战死兵士的家乡寄来了家信。信中说,给他御寒的冬衣已经寄出来了。寥寥几字,便谱出了一支悲曲。战争的残酷溢出纸面。

整首诗是以客观的语气来叙事,从文字本身来看,作者似乎对于边塞的战事并无特别的情感倾向,但是最后两句中的“犹自”二字,却让全诗带上一层伤感与凄凉意味。由此可见作者平淡的语词背后所蕴含的对兵士的同情。这种情绪从更深层次来分析,正是诗作反战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晚唐边塞诗的一大特征。当时的边塞诗已经失去了盛唐的激昂,多谱哀伤凄婉之调。

诗人由面到点,先叙述战争中有成千上万的人牺牲,而后便从众多牺牲者中抽出一位作为例子,用典型情节,概括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哀。全诗语言自然质朴,但意蕴深沉。

【大师导读】

许浑诗在词语、对仗、格律上都极为圆稳工整,形成“整密”(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的风格。

——袁行霈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赏析】

谢亭,即宣城北面的谢公亭,建于南齐诗人谢灵运任宣城太守时,为著名的送别之地。本诗即写诗人谢亭送别友人之景。首句“劳歌一曲解行舟”紧扣“送别”题旨。古人送别常常唱歌送行,这里的“劳歌”是送客时唱的歌。“劳歌一曲”便解开缆绳让木舟离去,可见离别之匆匆与无奈。

第二句“红叶青山水急流”写江上景色。因为时值深秋,两岸青山的枫叶已经变红,呈现出一幅色彩浓烈的秋日山水图。这种美丽的景色似乎与离愁别绪并不相谐。但诗人正是以乐景写哀情,突显离别的忧伤。“水急流”看似是说水,其实是在说友人所乘木舟的急。诗人眼睁睁看着友人越来越远,伤感随之越浓。

在友人乘舟远走之后,诗人因为之前喝了点小酒,有些醉意,便在谢公亭休息。等到清醒过来时,已是夕阳西下。“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人一觉醒来,发现天空下起了雨。放眼望去,一片茫茫,青山红叶被蒙蒙雨雾包裹,暮色沉沉,而朋友的船自然是早就不见了踪影。这样的描写透露出作者的淡淡惆怅。在这种愁绪之中,作者只能黯然地在风雨之中,走下西楼。

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离愁,而是用景色的转换表达自己的愁绪。风雨萧瑟正是作者心绪的写照。这种手法含蓄委婉,更具感染力。

【大师导读】

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刘学锴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龙文鞭影)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龙文鞭影)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

    周作人、季羡林、钟淑河等大师推崇备至。比名言更管用的国学经典,看一本就受用一生。菜根谭:教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围炉夜话:现实中如何安身立命。小窗幽记:怎么保持飘逸的心态和通透的看事情。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菜根谭》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围炉夜话》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民国定本精校全注,精编精校,足本详注,收全历代序跋传记!套装共三册,收录《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菜根谭》、《围炉夜话》和《小窗幽记》三书,世称其为“处世三大奇书”。前人种树,后人纳凉,三书皆是前人用毕生智慧总结出的金玉良言、处世“奇”言。为人处世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细读其文,受用无穷。
  • 中华国学经典(诗经)

    中华国学经典(诗经)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是一部兵学名著,孙武阐述了战争的用兵之道,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春秋晚期以前兵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更以其极具价值的思想创造,为后人的兵学思考开辟了无数法门。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智谋书,以三十六为纲目,总领古今经典谋略,史论结合,充分发挥案例对计谋含义的形象诠释作用,是计谋学图书的一大创新。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住在你身后的不只是我的心灵故事

    住在你身后的不只是我的心灵故事

    没有什么,却一定有着什么;没有连贯,却总是不断地有连贯的片段闪现着,如同你我来到这个世上,走着,就是唯一的真实。
  • 盛世Boss的心头肉

    盛世Boss的心头肉

    方氏破产,未婚夫去别人,方梦雪应该和去和从。
  • 浮生梦尽玲珑塔

    浮生梦尽玲珑塔

    原本以为,一生纵情不过恣意山水,身在红尘,如何躲过爱恨纠葛,善果也好,恶果也罢,终究不过大梦一场。
  • 勾魂梅花令

    勾魂梅花令

    在明朝年间,因个人利益引发的江湖恩怨,个人,江湖,朝庭之间的阴谋,争斗,错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辞青山抱剑来

    我辞青山抱剑来

    微雨闲骑东风去,我辞青山抱剑来。……山神庙中的扫地童子荀川,十五岁生辰那天拿到身生父母遗留的宝物,于是告别养父和大青山,踏入仙门,找寻有关父母的惊天之秘。直到他发现,黑暗中似乎有个黑影在操控这一切。而这双黑手,正来自于身边某个最亲近的人……——建了个书友群:142843566欢迎大家进群聊天打屁。
  • 断天之痕

    断天之痕

    一位有着身世之谜的少年踏上了一段追美修真寻找身世的路程,而且他所在的世界有各式各样的修真者国家界面!又有多少故事在等着他去续写呢!请关注
  • 浴火校园

    浴火校园

    作者根据自身经历,讲述了一段藏在心里许多年年少往事。剧情丝丝入扣,少年热血飞扬,真实感极强,看到此文,让人不由想起当初年少轻狂的自己。让无数还在青春期迷茫的少年认清了现实的残酷,回到了正途。
  • 不良人之玄冥小兵

    不良人之玄冥小兵

    卓凌云在寝室床上看不良人时,不小心触电,本以为要死了,结果出来一个天机阁,里面有个叫‘昊’的人说要让他穿越到不良人的世界去并且还有任务执行。可是是什么任务啊?‘昊’不明说,只说“天机不可泄露”。你自己都不说是什么任务,那我就当没任务了,等穿越过去了好好闯荡武侠世界,可以穿越过去后成了一个玄冥教的小兵,还是替孟婆监视黑白无常的小兵....好吧!不管怎么样还是得活下去啊!
  • 印迦

    印迦

    好战且能打,只是不谙世事一路奔波,从逃亡到修行从信仰‘王’的夏穆帝国,到崇拜‘神’的大弥王朝他逐渐强大,也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