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08600000006

第6章 科学用人之公平公正篇(5)

Weyerhaeuser公司多元文化长韩德森说:“过去,企业可以任意挑选人才,但现在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录用最好、最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注意来自全球的移民。”

世界银行2004年的数据显示,女性在7.68亿劳动人口中,占45%的比例,公司除提供解决供求问题,多元化的公司人才战略有助于提高公司员工的士气,激发市场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令公司走上更为良性的发展。

人才的多元化没有既定的模式,完全根据公司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来确定的。有时候即使非常优秀的人才,也必须看这个人是否适合公司的企业文化,因为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同的,那些适应企业文化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微软:喜欢年轻人,不忘老员工

公司标志:

中文常用名:微软

总部所在地:美国

主要业务:计算机软件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44282.0

2007年排名:139

用人秘诀:“新老”配合,各取所长

年轻人,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更具有活力,他们往往会雄心勃发,有着一展身手的欲望,年轻人也最富有创造力,而且有着很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据统计,人的一生中25-45岁之间是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被称为创造年龄区。不敢重用年轻人,既耽误他人,也毁了整个企业。当然,中年人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让年轻人和中年人在工作相互配合,各取所长,大部分成功的企业都是敢于重用年轻人,不拘一格用人才,善用中年人,才得以很快的发展的。

案例回顾:青睐“聪明的年轻人”

微软最重视人才,公司最需要,最重视的就是重用年轻人。所以,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就是得益于重用年轻人。他说:“对我来说,大部分快乐一直来自我能聘请到有才华的人,与之一道工作。我招聘了许多比我年轻许多的雇员,他们个个才智超群,视野宽阔,必能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利用他们睿智的眼光,同时广纳用户进言,那么我们就还会继续独领风骚。”

为了招聘到有才华的年轻人,比尔·盖茨总是表现得非常谦虚,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很多年前,在Windows还不存在时,他去请一位软件高手加盟微软,那位高手一直不予理睬。最后禁不住比尔·盖茨的“死缠烂打”同意见上一面,但一见面,就劈头盖脸讥笑说:“我从没见过比微软做得更烂的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没有丝毫的恼怒,反而诚恳地说:“正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才请您加盟。”那位高手愣住了。盖茨的谦虚把高手拉进了微软的阵营,这位高手成为了Windows的负责人,终于开发出了世界最普遍的操作系统。

此外,微软更喜欢“聪明的年轻人”。微软人常说:“努力工作,聪明地工作。”比尔·盖茨认为:“聪明”就是能迅速地、有创见地理解并深入研究复杂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善于接受新事物,反应敏捷;能迅速地进入一个新领域,并对其做出头头是道的解释;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正中要害;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并且博闻强识;能把原来认为互不相干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这就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因此,微软并不在培训上大量投资,他们提倡以边干边学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训新雇员,而新雇员则通过观察有经验员工的工作和“试错法”来学习。

此外,有些老员工比新员工工作时间长,但是完成工作却不见得比新员工多,因为聪明的年轻在工作之前,会把手头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排一个顺序,并且可以看出哪些可以同时做,哪些可以采取更好的办法来做,而不是随便拿起一件就做,做完另一件再想另一件。

所以,“微软一直在寻找自己需要的聪明的年轻人,而聪明人的含义又很特别。”微软有自己的一套来考察人的“聪明”程度。比如,微软的招聘人员会给应聘者“3388”四个数字,看他能不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加减乘除得出24。还有一些问题,更是“刁钻古怪”,比如考官会问应聘者“美国有多少加油站”,“上海的出租车产业占上海GDP多少比例”。而这些问题当然不是考应聘者的记忆力和常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关键是考查应聘者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众所周知,微软是赫赫有名的IT行业的巨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只招聘计算机人才。例如:微软全球技术中心2001年在清华招了19个学生,其中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有9个,而精仪、化学、生物、核能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10个,突破了以往“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占大多数”的模式。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微软公司青睐年轻的“失意者”。比尔·盖茨认为:当一个人为生计发愁时,他就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恰恰在这种时候,最容易出成绩,而且这种人比事业顺利的人更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微软公司以后也将会经历挫折,那么,这些曾经失业的人才必定会在逆境中干得更加出色。因此,盖茨一旦发现本行业中比较出色、但因所在公司经营败落而失业的人才,就会在适当的时候聘他来微软工作。

尽管微软非常重视年轻人,但是公司并没有忘记充分利用老员工的优点,让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与老员工的实践经验有效的结合,就是因为这样,又形成了微软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比尔·盖茨,一直认为是微软的人才成就了公司的现在。

专家点评:年轻人的精力+老员工的经验=业绩

有的企业管理层要么全是老的,要么全是年轻的,成员之间几乎没有年龄差异,因此在需要更替时,不得不“一锅端”,工作前后无法衔接,出现周期性间断,使管理层工作交能受到很大影响。

企业招聘人员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注明年龄界限。有许多企业领导对年轻人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用“需多少多少年工作经验”加以限制。但是不欢迎年轻人,不愿意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一般而言,年龄大的有经验丰富、稳重老练、事业心强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守业心理较浓厚,且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因此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年轻化是一个重要的人力政策。因为所遇到的困难,只有年轻人才能吃得消。对于引进年轻人来说,有两个好处:一,长远人力成本低且年轻人有朝气,有干劲;二,培养出来后的年轻人对企业有认同感,会更努力的付出。企业老板对于管理者也有需要注意,事关管理成败的两点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是激烈的。而企业的竞争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企业一定要发展,一定要创新,于是,员工的年轻化问题又被摆在了企业用人的重要问题上来。虽然,关于企业是否要年轻化,这是一个老话题。

基本上所有的企业现在有明确的上班时间,朝九晚五。上班时间是工作时间,但工作时间不一定要是上班时间。这里就有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之分了。年轻人总是精力充沛的。对工作总是充满了热情。年轻人多工作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除了上班时间工作,年轻人还可以在下班时间工作,甚至是工作到深夜。

此外,年轻人有很旺盛的创造能力,年轻人总会有一个很好的理想。为了理想,年轻人会想很多的东西,做很多的事情,去实现这个理想。而且年轻人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所以在对工作的安排上,不会对自己的工作量的多少有什么怨言,而总是会想个最好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好。

年轻人本来就是一种活力,会给企业带来朝气勃勃的感觉,也给企业增添了无形的信心,所以企业应该培养年轻人,应该重用年轻人。于是,企业又把人才的年轻化放了人才问题的重要位置,但是,这里所说的年轻化,不是一个极端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要百分之百的年轻人,而是要百分之六十以上。年轻化的意思是要让年轻人带动企业的发展,让年轻人成为企业的生力军。让年轻人去发展企业。

但是,年轻人不是万能的,又有着自身的缺点,年轻人的弊端就是不够成熟,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这时候也一定要看到老员工,老领导的经验对企业的作用,所以要用有资历深厚的老领导做后盾,这样可以给很多的意见,那么年轻人做事就会趋向于成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统筹有个合理的安排,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个员工在一个行业里工作多年,必对该行业有很多见解,但由于年纪大了,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时间长了,因为没有新鲜感,冲劲和斗志也因此而减退了,工作起来效率不高。管理者应借助一些机会或场合,当众称赞这些员工。另一方面,也要私下向其提出公司的要求,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年轻人,是真正的栋梁,但是这栋梁也要其他人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这个大房子更加坚固,更能经受住风雨。微软是一个知名的大企业,它的名誉的取得离不开企业内部的人才,确切的说,是离不开企业聪明的年轻人,而让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精力,与老员工丰富的经验相结合,更加使微软坚不可摧。

同类推荐
  • 和谐团队

    和谐团队

    宇宙的发展,是从本质到现象、从有限到无限、从简单到复杂;人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无限到有限、从复杂到简单。这是一个对称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介于上述对称的两极之间,本身也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和谐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和谐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
  • 最顶尖的管理大师

    最顶尖的管理大师

    任何一个管理大师,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根据所处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能够提出带有前瞻性的深刻的管理思想;另一条就是能够形成系统的用管理学语言表述的具体管理原则和方法。具备上述条件的管理大师可谓不胜枚举,欲从中挑选出三位顶级管理大师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书最终编选的彼得·杜拉克、汤姆·彼得斯和爱德华兹·戴明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他们睿智、深邃的管理思想影响着杰克·韦尔奇、路·郭士纳、安迪·葛洛夫、山姆·沃尔顿、罗伯特·默多克、卡利·费奥莉娜等全球商业领袖。
  • 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长效管理》首先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以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为重点,从构建共同愿景、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培育团队精神,实施跨国联盟和建设企业文化等12个方面,揭示了现代管理的真谛,让经营管理者掌握创造企业未来的资本。
  •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销售就要做得狠一点

    本书中这套方法为销售人员提供了一份穿行于新领地当中的路线图,并能收获优异的表现与心灵上的满足感。无论是销售业界的前辈级人物,还是初涉销售圈的新人,阅读这本书,都会体验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 知本经营方略

    知本经营方略

    本书就知识经济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甜酸经营灵魂、组织方针、管理方略、人力资源开发方略、电子商务动作方略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有志于知本经营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最后一次的温柔

    最后一次的温柔

    这是一个屌丝差生与班花优等生的爱情故事,悲情却凄美。给你更真实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生。大学是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我们品尝爱情,收获友情,追逐梦想,同样,在这里,我们也面对成长,经历蜕变,学会告别,大学的美好,正是在真实的深刻,与残忍的疼痛中绽放……
  • 卿卿吾爱

    卿卿吾爱

    初遇她是他的真命太子妃,被这个不爱自己的人强行夺取初夜,却不知不觉中倾心所爱,年少豆蔻,确信他钟会爱上。再相逢,她已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身处阴谋诡谲遍布的皇宫夺权之战,却始终保持清寡如水,冰心慧兰,可为了他却依旧投身于棋局之中,族毁亲亡终究不得他之所爱。原来此人心中早有所属,爱她的人早因护她而去,她爱的人却投己为棋······此般叫她如何敢再爱?他赢了权谋,也终于得其所爱,却输了爱他如生命的她······
  • 叛逃皇妃

    叛逃皇妃

    林深每当想起沈慕情的时候心总是一阵一阵的疼,易芊允曾经也面带微笑的对他说过:林深你想知道内心深处最喜欢的到底是谁吗?再次相遇的时候因沈慕情的一句:“林深,你看我像谁?”想起了曾经他们的点点滴滴。她是殷柔的时候天真无邪,现在她叫沈慕情,手段毒辣。可惜他们谁也回不到过去。
  • 群星英杰传

    群星英杰传

    背景是:三个群体,利用灵气进行修炼,使用种种灵符、法术、丹药的修真者;掌握了更先进的科学力量,驾驶各种机甲、战舰的普通人;混合灵气与能源,改变自身肉体的异人互相争斗剧情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按照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来进行行动,而得到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结果---这样的许多故事以上QQ群:476761022
  • 重生之包子女的平淡生活

    重生之包子女的平淡生活

    包子女重生以后,呃……她还是一个包子女然后她很努力的念书,以为这样就可以偏离原来的轨迹……老话不是说知识改变命运吗?但事实证明她还是不可避免的与前世的未婚夫纠纠缠缠可为什么,前世的那个冰雪系的未婚夫这一世竟然成为了忠犬男?
  • 近身战兵

    近身战兵

    五年前,他被人欺骗偷渡国外成为奴工,五年后,他成为雇佣兵王者,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戮机器,从战火的硝烟中跨境而来,回到苦难深重的家。为了改变家的命运,为了不甘于平庸的人生,为了心爱的女人,他凭着一腔热血和一双铁拳,血与火的交锋后,以狂霸的气势迅猛地崛起于都市之中。
  • 我被妖抓了

    我被妖抓了

    末世一般的黑色降临,整个地球陷入黑暗中,一天只有3个小时的光明,人类急剧减少,但是一种名为妖的生灵却忽然出现……作为一名备选猎妖人,我被妖抓了……“让你晚上别出去!”
  • 寸之守卫

    寸之守卫

    一个忘却自己灵魂的穿越,本应重新平凡的过一生。一个本无心寻道的只道自在逍遥的“庸才”,奈何却被生活一直逼迫。那一寸山门,是此生最大的追求,可是我却要守护这一片天地安生。无论这世间变化如何,这心里都是执念呐。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三面紫魂

    三面紫魂

    她,一介低等的魂魄,却因地狱工作人员的作业疏忽,使人间三名女子无辜死亡,就使命她为此三名女子继续活下去。可是为什么?这三名女子都与他发生一段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蓝芊尘、杨牧、上官灵玲都不是自己,但却爱上了这个可爱的男人。怎么办?她是魂,他是人,却还搞得她大肚子,怀了他的孩子,他却与别的女人订了婚,还害她大着肚子东奔西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