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88400000012

第12章 挖掘人的潜能(1)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断言: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能的极小部分。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无限的能力,如果你能睁开心灵的眼睛正视自己,你将惊喜地发现,你竟如此地幸运,因为你总是能及时而自信地面对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约拿情结

按语:

马斯洛相信人性的一个普遍表现,就是对于成长的渴望,对于提高自我并实现自我的冲动,以及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与此同时,马斯洛心中存在着很大的疑惑: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是什么在人们心中起阻碍作用?在本文中,马斯洛提供了一个尝试性的但却十分精彩的答案。

人性的一个普遍表现,就是对于成长的渴望,对于提高自我并实现自我的冲动,以及发挥自己潜能的愿望。这是为大多数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家所相信的。如果对此没有疑问,我们还需要解释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据我们所知,目前只有弗洛伊德有关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模式,即冲动本身与阻碍其表达的防御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旦我们接受了这样的假设,即最根本的人类冲动是要向健康、完善、完美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我们就有必要分析一下所有阻碍成长的障碍、防卫、逃避和抑制的倾向。

弗洛伊德关于“固着”和“倒退”的术语,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心理分析领域的发现也同样对我们理解成长的畏惧以成长中断甚至倒退有很好的帮助。不过,我们发现,弗洛伊德的概念并不能解释这一领域内的所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些新的概念。

当我们立足于心理分析的知识,并且超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现我们称之为“健康无意识”的心理机制。简单地说,我们不仅压制自己危险的、可怕的、可憎的冲动,也常常压制美好而崇高的冲动。例如,社会上普遍有一种对于感情脆弱的忌讳。人们常常羞耻于做一个充满爱心、心地善良的人,即羞耻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对于美好本性的忌讳在青春期的男孩子身上最为明显。他们常常会残酷地抛弃所有可能被称为女人化的、女人气的、柔顺的特征,而让自己看起来体格健壮、态度沉着和无所畏惧。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限于青春期的男孩子,它在社会上相当普遍。有些非常聪明的人常常会对自己的智力持矛盾的看法。为了和“普通人”一样,他们甚至会完全否定自己的智力,尽量去逃避自己的命运,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让一个有创造性的天才承认自己的天赋,完全接受它,发挥它,超越自己的矛盾心理,常常需要半生的时间。

马斯洛发现这样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强大的人——那些天生的领导者、指挥官、老板等。他们常常为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而感到困惑。对于自高自大、偏执的防范,更确切地说,对于罪过的虚荣心的防范,使他们陷于一种内部冲突:一方面,每个正常的人都愿意公开地、愉快地表达自己,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另一方面,他又发现了自己必须经常掩饰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社会中,优秀的个体往往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披上谦虚的外衣。至少,他已经学会不公开对自己及自己能力的看法。我们的社会不允许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人。”这常常被视为自夸,会引起对立的反应,甚至遭到打击。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很优秀,即便这完全是事实,而且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也会认为他是在宣称自己的支配地位,并相应地要求他服从。如此,人们感到反感和怀有敌意,也就很正常了。在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于是,优秀的个体便学会通过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敌视和打击。

问题是,我们必须自感坚强、充满自信才能具有创造性,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也才能实现自身的潜力。结果,优秀的人便陷入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冲突之中:一方面,正常的内在精神使他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另一方面,社会却要求他意识到别人会把他的真实能力看成是一种威胁。

我们说神经症患者便可能是由于惧怕惩罚和敌意而过度压抑自己的人,他们放弃了自己最大的可能性以及实现自己全部潜能的权利。他们谦逊、逢迎,甚至有受虐倾向,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完全是为了避免惩罚。总之,他们自愿降低自己人格成长的可能性,因为他们害怕由于声张优秀而受到惩罚。他们削弱并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以便满足安全的需要。

但是,人的深层的本性并不能完全被否定。如果这些本性不能直接、自发、酣畅地表现出来,就不可避免地要以一种隐秘的、模糊的,甚至鬼鬼祟祟的方式表现出来。失去的能力可能会在噩梦中、在令人焦虑的自由联想中,以及在奇怪的口误中或难以解释的感情中得到表达。对于这样的人,生活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斗争。

如果说神经症患者完全放弃了成长的潜能、杜绝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那么,他看起来却是一个典型的“好人”了——谦逊、顺从、腼腆,甚至自我贬低。这种潜力的放弃及有害后果的最具戏剧化的表现,便是导致人格分裂。其中,受到否定与压抑的潜能最终以另一种人格的形式逃离出来。在所有的这类病例中,分裂之前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一个完全传统、顺从、温和与谦恭的人。他一无所求,抑郁寡欢,毫无生物性的自私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戏剧化地出现了新的人格,一般说来更加自私,追求享乐,易于冲动,难以拒绝诱惑。

于是,大多数优秀的人所做的便是对更广泛的社会妥协。他们对于既定的目标跃跃欲试,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对于自身的特殊才能,他们常常希望一展身手、尽显其能。但是,他们也同样会将上述倾向用谦逊、恭顺掩饰起来,或者至少寡言少语,以隐藏锋芒。这有助于我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神经症。神经症患者是在争取自己与生俱来的完整人性,他们是要自己实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同时,他们又为恐惧而感到紧张,掩饰或隐藏自己正常的冲动,使这些冲动带上罪恶感使他们的恐惧得以减轻,同时也消除了其他人的敌意。

更明白地说,神经症可以看成是既有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成长与表达的冲动,又与恐惧纠缠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成长是以一种扭曲、痛苦、毫无欢乐的形式发生的。正如心理学家安吉尔在一九六五年所作的恰当评论。他说,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在“逃避自己的成长”。

如果我们承认自我的核心部分地具有生物的性质,包括身体的构造、组成、生理机能、性情、偏好、为生理所驱使的行为。那么,我们同样可以说这样的人会逃避自己命中注定的生物特性,甚至可以说这种人是在逃避自己的事业、责任和使命。也就是说,他在逃避一项适合他的特性的任务,他为之而生的任务。他在逃避自己的命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召唤着去完成一项适合我们特性的任务。逃避、恐惧、犹豫不决、矛盾重重都是典型的“神经症”的反应。这些反应之所以是病态的,是由于它们造成了焦虑与心理障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症状。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些机制也同样可以视为是走向健康、自我实现和完整人性的本能要求的体现。那些萎缩的个体,渴望着完整人性但从来都不敢大胆去实现。而那些奔放的个体,则昂首阔步向自己的命运迈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简单地说,就是恐惧与勇气之间的差异。神经症可以说是在恐惧与焦虑下实现自我的过程,只不过这种过程受到了阻碍和束缚。神经症患者也要求自我实现,只不过他不是向着目标勇往直前,而是在曲折地蹒跚而行。

正视成长道路的停滞问题

按语:

在本节中马斯洛指出,自知是自我改善的主要途径。只有充分认识疾病和健康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趋向更健康。也就是说,在没有理解自己的健康倾向的情况下,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弱点;同样,在没有理解自己的弱点的情况下,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力量。

我们必须正视成长道路的停滞问题,就是说要正视停止成长和逃避成长、固着、倒退以及防御的问题,即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像许多人喜欢说的疾病问题。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人没有真正的同一性,为什么他们如此缺乏做出自己决定和抉择的能力,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首先,这些指向自我实现的冲动和定向倾向,虽然是固有的,然而却十分微弱。因此,同具有强烈本能的其他动物形成了鲜明对比,人的这些冲动可以轻易地被习惯、被对它们不正确的社会态度、被创伤事件、被错误的教育所淹没。所以,选择与责任问题在人类比在任何其他物种上更加尖锐。

其次,在西方的文化中,历史已决定有一种特殊的倾向——把人类这些类似本能的需要,设想为坏的或恶的。作为这种倾向的后果,便以控制、压抑、约束人的这个原初天性为目的而设置了许多文化机构。最后,在成长的道路上,作用于个体的力并不只有一种,而是有两种:一种把个体向前推向健康的压力之外;另一种是可怕的拉个体倒退的力,使个体生病和软弱的力。换言之,我们或者向前进、朝着“高级涅槃”前进,或者向后退、朝着“低级涅槃”倒退。

马斯洛觉得,没有足够的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学的知识,是过去和现在的价值理论和伦理理论主要的、真正的缺点。在整个历史上,博学的人已在人类面前宣述了德行和善的美妙、心理健康和自我完成固有的称心如意。然而,大多数人仍然随便地拒绝领受奉献给他们的幸福和自尊。除了不断交替着的恼怒、急躁、幻灭、斥责、规劝和失望之外,那些导师们没有收到任何东西。很多人已经举手赞成,并且谈论起原罪和固有邪恶来了,而且还推论出了人只能被人类以外的力量所挽救的结论。

在这中间存放着大量的、丰富的、有启发的动力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文献,这是一个有关人的弱点和畏惧的巨大知识库。我们了解到许多的人做坏事的原因。而且从这里出发也洞察到,尽管不是全部,但人的大量的邪恶是由于人的软弱和无知,而这种软弱和无知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宽恕的,而且也是可以治愈的。

马斯洛认为,在谈论人的价值的善恶时,如此众多的学者和科学家,如此众多的哲学家和精神学家,完全无视下述这些明白无误的事实:即专业的心理治疗学家每天都在转变和改善着人性,每天都在帮助人变成更强大、更有道德、更有创造性、更和蔼、更热爱、更利他、更安详的人。这种情况有时是可笑的,有时是很可悲的。人的这种提高,只是改善自我认识和自我承认的一些后果。这种自我认识,还可能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产生许多其他后果。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所能做的一切只是勾画出价值理论的为数很少的几点结论。

自知虽然不是自我改善的惟一途径,却是主要途径。对大多数人而言,自知和自我改善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通过长期的斗争。虽然熟练的专业治疗专家的帮助,可以使改善的进程容易得多,但是,这决不是惟一的途径。从治疗中学到的许多东西,可以运用到教育和家庭生活中去,也可以用到指导一个人自己的生活中去。一个人想要学会恰当地尊重和欣赏这种畏惧、倒退、防御和保险的力量,只有通过心理病理治疗的研究。学会尊重和理解这些力量,就使得帮助自己和帮助别人健康成长的可能性变得大多了。不真实的乐观,最终意味着幻想破灭、愤怒和绝望。

概括地说,在没有理解人的健康倾向的情况下,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他的弱点。否则,只会造成治疗上的错误。但同样在没有理解人的弱点的情况下,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充分理解人的力量并帮助他。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犯过分信任理性的错误。

如果我们希望人成为更完善的人,那么,我们就必须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健康的一面,同时也要帮助他们认清自己不健康的一面。只有充分认识疾病和健康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趋向更健康。

克服陈规化思考问题的习惯

按语:

马斯洛告诉我们,世界在不停地变化,宇宙万物都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之中。那么,每一经验、每一事件、每一行为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有别于以前曾经发生过的,或者将来还要发生的所有其他的经验、行为等。没有任何两样东西是相同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保持不变的。如果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你做事情时把一些东西看成是相同的,好像是保持不变的——即根据习惯来做事,那也是完全可能的。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什么撇在一边,你已经可以尽可能地去利用习惯了。没有任何习惯是简单的,对于那些不是一味依赖习惯行事的人来说,习惯是有用的,但对那些不太有见识的人来说,习惯则会导致无能、愚蠢和危险。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

    《菜根谭》可以为大家清清火气,降降压力。菜根味苦,苦后有回甜。菜叶菜秆我们天天吃,其实菜之精华在于根,人之精华在于性。我们做人把先天本性巩固好,好比一棵青菜根肥苗壮,自然生命就旺盛。《菜根谭》内含格言,每天一段格言,每天提升一点境界。为方便讲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菜根谭人生解读》分为三卷,中问经历苦、涩、甜,是为“菜根三味”,每味都是药,每味都是缘,每味都是道,每味都是福,请君自品之。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略讲(卷二)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王俊凯爱我可好

    TFboys之王俊凯爱我可好

    叶雪搬家到重庆,发现她的邻居居然是王俊凯!!
  • 旖梦

    旖梦

    本文是我第一篇的武侠言情小说,人物简明,故事曲折。分别以几位主角的视角去讲诉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篇都互相关联。无论是女子还是男子,都有不俗的情怀和超高的颜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红妆晚来天欲雪

    红妆晚来天欲雪

    一段情丝,一帘幽梦,一只长铃,一缕孤魂!一场少年痴情路。岁月如歌,江湖似梦,国仇家恨,几多取舍?几十年后,无数人在梓音神殿顶礼膜拜这江湖第一善的女仙子。然而经过那梓音侧殿,瞧了那满屋画像,紫色长袍及金色发冠,又读了那首长诗的人,心中总会感叹:为何这世上最狠的人竟然如此深爱着这世上最善良的人。
  • 雪狐怨

    雪狐怨

    那一滴血泪,如同一朵彼岸花,那样妖艳,却如此冰凉。那是什么?是前世痛苦的记忆,还是你遥远的呼唤?最后终归结束于一抹红,一抹绚丽的红。那是雪白与红的交织,那是血与泪的绊牵。我忘不了他,忘不了曾经对我欢笑与倾诉的他,忘不了最后那一张冷酷绝情的面孔。那就让我魂飞魄散吧,不会再有来生,不会再有前世。那个我,只是一个故事,很久之后人们遗忘的故事。放不下的怨念,放不下的期盼,这终归是最后的结果吗?谁可以让那无尽的欢乐与泪水化成一朵绚丽的彼岸花。为什么不能让我随风飘落,看最后一眼最绚丽的烟火。红尘不过是漂浮过的尘埃,但为什么放不下?为什么留恋?为什么期盼。那是为了你。那是最后的一句话----我爱你,我恨你。
  • 天骄战神

    天骄战神

    穿越者林战了到玄天大陆之后,马上就面临着杀身之祸,层层布局之下能否有一线生机?临危不惧勇闯天下,叱咤风云决战强敌,登天之路看我一代天骄战神任意挥洒。
  • 今天开始做锦鲤

    今天开始做锦鲤

    在灵气复苏的时代,如果突然有了可以控制人运气的能力会发生些什么
  • 网游之杀戮

    网游之杀戮

    男主角林千玩转《傲剑》这部全息游戏成功的做了王者重生以后他又怎么继续这部游戏呢?
  • 夕神赐

    夕神赐

    据说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在一外废墟,曾走出一位少年,没有知道他的过往,可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夕阳,有朝一日,必将以他人之血,染红整片夕阳
  • 异常对象已失控

    异常对象已失控

    通过食用猫科生物维持生命的猫人,永远会出现在下个拐角处的青花瓷。从未输过的万胜之人,能映射出内心容貌的面具,将使用者困在内部的镜子。这是一个足以毁灭宇宙的异常生物,在遇到一个能够随意重启宇宙的可怖种群——智人之后,乖的像只小猫咪,努力过上幸福平静生活的故事。喵。更多详情请见特别文档——异常对象已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