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788400000002

第2章 探究人性(1)

有人认为人性是邪恶的、自私的、暴力的和仇恨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无私的、温和的和友爱的。前者使我们忧心忡忡,后者则让我们如释重负。那到底人性的本来面貌为何呢?只有经过仔细、深邃、彻底的探究之后,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人的本质、了解人的天性。

人性的精髓是什么按语:

1970年3月,离马斯洛因心脏病去世只有几周时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马斯洛越来越感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方面应更加准确。在他看来,关于人性的观点比比皆是,其表达也很顺畅,但它们关于“人性本善”的诸多论述在概念上仍模糊不清,于是马斯洛就人性的善、恶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人本心理学使人类精神的形象焕然一新。作为基本原则,它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高级的本性,这种高级本性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在实践中这一观点意味着,在良好的条件下,人们渴望表现出诸如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和信任等高级品质。

除了上述这些自我实现的特征外,那些发展高度完善的人,还特别在直觉观察、了解真相、认识现实等方面富有效率。这就意味着这些人不仅更加幸福,而且认识能力更强,与现实的联系也更紧密。除此之外,这些人在行为方面也更加富有效率。也就是说,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情感压抑、情感障碍、情感麻痹和人类智能削弱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以上看法归纳为:那些发展充分的人,由于良好的环境而表现出高级本性的人,从事任何事业都更加容易脱颖而出。从实践的角度看,这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将是更加优秀的人类成员。

我们可以将“良好的环境条件”理解为:有利于促进自我实现的自然、社会以及生理等诸多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也促进了基本需要的满足,因为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发展高级需要、完善人格和走向自我实现的必由之路。

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人类如果过去和现在都生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那么,人类就可以保持“善”的本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符合伦理的、有道德的、正直的本性。这一观点有力地驳斥了各种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以及人性邪恶的说法,同时,它也反对任何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道德的、正直的理论。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排斥人类时善时恶的各种理论。因为这样的理论的确道出了实情。事实上,马斯洛也从未宣称人性本质上是善的,他只是认为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并且力图说明具体需要哪些条件。

应该注意的是,今天人们所说的Y理论(一种管理理论)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它宣称许多人,即使并非所有的人,在Y理论所谓的条件和前提下都将得到提高。

这一整体理论框架所派生的一个必要的假设就是:人类心理的“善”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久的,我们甚至不能够说它在本质上就是善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人性才表现为善。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更容易表现出心理病态和丑恶行为。

因此,在任何关于人性的讨论中,我们都有必要特别提出,人实际上是有作恶和表现病态的潜在能力的。

其实,很容易就可以确定特定的诱发恶劣行为和心理病态的一些环境条件。因为,它们就是与那些使我们能表现出高级本性、允许我们向善的条件的对立面。

我们必须意识到有许多人基于不同的立场拒绝完全接受这种世界观。可以把这些人看成是绝望文化群体,甚至恶意文化群体。在其中,愤世嫉俗和怀疑一切等心理特征占主要地位。这些人通常相信人性没有达到善的境界,或者根本上就是恶的,他们会把看上去就是善的东西,通过更深层次的诠释来说明人在本质上还是邪恶的、变态的、自私的。

绝望文化的拥护者具有一致的观点,他们均认为人类心理的外在表现是不真实的、误导性的。在他们看来,所谓善良的人、社会进步以及良性社会条件这类事实只是表面现象,这些一贯持反面意见的人试图证明在这类事实的深处隐藏着阴暗的、消极的一面,从而坚持自己的怀疑主义。根据这一怀疑主义的观点,肉眼所看到的事实,并非真实的隐而不露的事物的本质。

通过对思想史的重新认识,将其视为暴露、贬抑人类与人性的一般过程,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这种怀疑主义的心理了。弗洛伊德曾发表过一个著名的论断,即哥白尼、达尔文和他自己三次沉重打击了人类的自恋心理。马斯洛将他的结论推进了一步,即那些拒绝接受事物的表现事实或肉眼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现象的人,他们坚持认为,一些深入的、更能揭露本质或罪恶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许多存在主义者都把笛卡尔看成是罪人,因为他强调精神和肉体是分离的。马斯洛认为这并不准确,他列举了柏拉图的例子作为补充,柏拉图的非物质的概念或者本质的观点表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现象不如我们没有看到的一些现象真实。

众多关于原罪、人类堕落,人类邪恶的说法,以及那些认为人类不可能是善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虽然人实际上具有作恶的潜在能力,但毋庸置疑,人性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是善的,即具有爱、利他、友善、慷慨、仁慈、信任等各种品质。

人性是自私的吗

按语:

有人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即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还有人认为人性是“无私的”,即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人性是自私的吗?”对此,马斯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将之作为在布鲁克林开设的人格心理学的课程讲义。

所有关于人性的价值体系都植根于一定的心理学假设。也就是说,他们要么认定人性是“自私的”——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愚蠢的,要么认定人性是“无私的”——慷慨的、友善的、明智的、有理性的、有合作精神的。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这两种假设的混合体之上的。

关于自私与无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自私的语义

如果某人对人性问题持极端的观点,我们对他关于人性问题的阐述进行长期追踪考察,就很容易发现他的整个观点都是建立在自私与无私某种隐含的、不自觉的定义之上的。追踪考察发现,那些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而且认为这种自私是健康的人,他们最终会接受自私的下述定义:所谓自私的行为,就是那些对个体有益或是使个体感到愉快的行为。

但是,对此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个定义有失偏颇,因为它自动设立,或者说实际上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功利性的,都是为了满足个体对快乐和利益的追求。这样的方式,正是一种试图从一个隐含的、预先设定的定义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要驳倒这个观点有多种方法可以考虑。比如,我们可以指出,无论如何,人类的行为之间总有差异,其中总有某些行为可以称为完全无私的行为。或者,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可以先接受这种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强调依然有必要从词语上加以区分。这种区分是个人可以通过他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人的行为条件来体会到的。

例如,如果你在星期一虐待一个孩子,星期二又善待他,这个孩子是能够区分你在不同时间的行为之间的差异的。

又如,为饿得奄奄一息的朋友提供食物,与拒绝为他提供食物这两种不同的行为,我们就应该进行区分。毋庸置疑,没有理由将这两种行为混为一谈,认为它们都是自私的。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那些人数不多的、认为人类从本质上而言是无私的理论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通常对无私这个概念采用如下定义:如果一种行为对他人有益,或者能给他人带来愉快,这种行为就是无私的行为。这种陈述依靠某种预设的定义,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无私的。

语义学专家将会指出问题的另一面:价值评价是和自私与无私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文化中,自私这个词具有贬义的色彩,其词义不受欢迎。与之相反,无私这个词则是美德的象征,其词义悦人心意。语义学家们知道,词义和价值观念紧密相连,麻烦与困惑往往接踵而来。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对问题有偏见。我们不应该假定自私与无私究竟谁好谁坏,除非我们已经确信事实的确如此。

总之,我们必须明白,如果想把自私和人性问题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加以研究,我们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词语,并给出更加精确和有意义的定义。其次,为了避免价值判断对定义和词语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更加客观的、不涉及价值判断的术语。

来自动物研究的证据

同类推荐
  •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不焦虑的女人:女人唯有放下才能得到静心

    本书结合女性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通过十堂静心课,引导女性朋友放下无谓的执着,熄灭心中的妄念,专注当下的事情,释放更高境界的大爱,获得安宁的心绪处理生活和工作。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这本《生存道》是《星云大师谈幸福》和《星云大师谈智慧》的合集。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如何智慧的生活,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主要讲述了,死亡令人恐惧,死亡的思考扣人心弦。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在死亡深处,这个世界的“意义”才开始像泉水一样向我们涌现。柏拉图将哲学称为“死亡的练习”,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对死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思考。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袁堂欣,谢志强主编的《冰鉴》是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系列之一,《冰鉴》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热门推荐
  • 毒妻不让爱

    毒妻不让爱

    在这个满地白莲花,玛丽苏的世界,他就是世人眼中的腹黑女。可是这又怎么样,她不过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人,想要得到幸福而已。它可以算透人心,最后发现她最不懂的也是人心。五年的等待,两年的守候,最后换来的不过是爱人的冷眼。她不相信只要爱人幸福,你也会幸福。她想要的只会紧紧的抓住……
  •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0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位面之盘

    位面之盘

    他见到了一个罗盘,从此不受天地限制的穿梭
  • 禾丁香

    禾丁香

    万里江山虽如画,然怎敌你莞尔一笑,后宫之大,佳人灼灼,而你却是脱颖而出的花火。禾清夏带着百姓的疾苦,带着官逼民的无奈之心入了宫,执着一颗拔凉,带着对未来无望的心踏上了入宫的旅程,可谁曾想,或许她就是上天派来改变百姓贫苦生活的使者,在后宫虽经历了种种磨难,可她重燃的心至死也未曾改变,可始终不知百姓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变。
  • 天机之帝行天下

    天机之帝行天下

    江湖三大奇迹,诸葛遗蜕、玄门秘宝、天机!皇族后裔流落江湖,看他如何在江湖中重塑辉煌!武侠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现在有机会将它写出来,即使没有人看,也会坚持下去,因为心中的梦。武侠不死!
  • 异火融天

    异火融天

    一个现代的屌丝宅男,因为一次天灾穿越到异世,从此踏上了成为强者的荆棘路!
  • 揉碎了我眼中的星光

    揉碎了我眼中的星光

    她是白家三小姐白挽之,在学校里只要听到她的名字都惊恐万分外表高冷女神,内心呆萌少女。“沈贺,他欺负我,呜呜呜…”可她偏偏遇见了高冷男神乔治湿,刚刚认识第一天便要求机会“乔治湿,你搞错没有,你的高冷呢,你不是高冷男神嘛?”他是乔家二公子,为了白皖不屑将整个一中买了下来,只是害怕沈贺没保护好她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可是只有他一人记得“白皖,和我结婚,现在就结,我想把你留在我的身边,你要是不和我结婚,我就找人打死你!”沈贺只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立马出现,给她最够的安全感。“全世界都可以走,但是我沈贺绝对不会,因为我沈贺只喜欢你一个人…”我在未来等你,且行且珍惜。
  • 九龙剑典

    九龙剑典

    一道流星的陨落,有的人会感到时间的流逝,还有人会感到美丽的短暂。傲月当空,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天空中飞翔。每个人驾驶着私人的宇宙飞船穿梭在各大星球上,突然天空中飞过一个人。他乘着飞行摩托载着一个女孩在天空飞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灾难:动物改造站

    末世灾难:动物改造站

    200年后…土地酸性化、海洋核污染…最后地球上只剩下了人类。未来的我们只能每天喝无味的营养粉艰难的维持生活,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类秘密建立了“改造站”。这里仿佛是所有人类的集中营,很多犯人被进行了基因改造……故事的女主角MAY在去南极考察的车上遇到危险,千钧一发之际,MAY被一群基因改造的怪物救下,这其中有她的哥哥RAY。面目全非的RAY在被改造的那一天,心里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人类将面临着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