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5000000026

第26章 为人进退之道(5)

薛福成在代替李鸿章所拟的《代李伯相拟陈督臣忠勋事实疏》中对曾国藩一生始终不变的为人原则总结说:

至其始终不变,而持之有恒者,则惟日以克己为体,以进贤为用,二者足以尽之矣。大凡克己之功未至,则本原不立,始为学述之差,继为事业之累,其端甚泼,其效立见。曾国藩自通篇后,服官侍从,即与故大学士樱仁、前侍郎吴廷栋、故太常寺卿唐鉴、故道员何桂珍,讲求儒先之书,剖析义理,宗旨极为纯正,其清修亮节,已震一时,平时制行甚严,而不事衰禄于外;立心甚怒,而不务求备于人。故其道大而能容,通而不迂,无前人讲学之流弊。继乃不轻立说,专务躬行,进德尤猛;其在军在官,勤以率下,则无间听宵;俭以养身,则不殊寒素,久为众所共见。其素所自勖而勖人者,每遇一事,尤以畏难取巧为深戒,虽祸患在前,谤议在后,亦毅然赴之而不顾。

江苏巡抚何壕的评价是:

曾国藩经历“数年坎坷艰辛,当成败绝续之交,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雷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盖其所志所学不以死生常变易也”。

李鸿章也说:

曾国藩所以成功,就因为他“沉毅之气,坚卓之力,深远之谋,始终不变,而持之有恒”。

以上三人对曾国藩“不变”之处的评价虽然各有侧重,但还是很客观的。也都认为曾国藩所坚守的原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主要的不变之处,还是在于克己为体。克己,即控制自己,梁启超先生曾经谈到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曾国藩的自制力很强。实际上,克己就是修身,修身才能正己,只有人正心正了才能正天下。终曾国藩一生,忠诚、勤俭从无改变。对于手握重兵、身居高位的大员来说,保持勤俭可并非易事。他在读《韩昌黎集》所做笔记中写道:“此首有安贫知命,至死不变,确乎不拔之意。”这其实也是他对自己的告诫。如果稍有奢侈之嫌,他就在日记中痛加自责,以明悔改之志。

可以说,曾国藩靠这些不可改变的原则,使他获得了广泛的尊重,这是他能凝聚起众多人才,成就大业的必备要素。倘若没有这些,别的也就无从谈起了。

练就一身应变的本领

如果一个人墨守成规,始终走老路,就永远也开创不出一片新的天地。为人要善于打破一些陈旧的、传统的观念,在“变”中谋求发展,才能获取成功。

能够根据局势的变化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是应变。应变靠反应能力,更靠智慧。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为了应对变局,就需要使出各种手段。倘若预先设定应变的措施,反而束手束脚,违背了应变的根本原则。曾国藩始终信奉无变则无不变的原则。

同治五年四月初五,曾国藩给正在镇捻前线的刘铭传写信说:

“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调兵遣将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如今敌军兵强马壮,而我军又多是步兵,跟敌人正面交锋是会吃亏的。将军切记‘英雄举事,变化无方’。你聪明过人,希望你能根据战局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部署,只有这样才可以取胜。你不妨试试,如果可行就在全军推广。”

“英雄举事,变化无方”,曾国藩这八字箴言,可谓高明。“变化无方”破解开就是明变、求变、应变以及用变。明变、求变、应变是见识、勇气和能力的体现,用变是智慧谋略的充分展现。

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不仅具有远见卓识,有应付危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善于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在历史的竞技场上取得胜利。

在事物发生变化之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的措施,这就叫应变。应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是在事物发生了变化之后,迫不得已做出的应对措施。它要求迅速、及时、有效。尤其对付突变,如果反应迟钝,措置不当,就可能招致损失。

曾国藩一生中遭遇的突发变故,陷入被动局面的情况不在少数,但他大都能从容应对,能顺利地打破被动。他认为应变必须要相时制宜,因应无方,也就是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善于利用各种因素来制定应对的措施。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曾国藩常用的几种应变术。

(1)借势借力,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指的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也就是说事物在变化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不足或漏洞暴露出来,我们只要掌握了它变化的规律,明察了这些缺陷,抓住对自己有利的一切条件,调整自己既定的方案,以变制变。历史上以变制变的例子很多,如“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借惊雷掩饰慌张,曹操行刺董卓不成假借献刀脱身等。我们来看看曾国藩是怎么随机应变的。

安庆攻防战事关双方成败大计。曾国藩在战斗中显示出敏锐地把握战机的能力。

湘军围困安庆后,天京派洪仁玕、陈玉成两路军队去解安庆之围。洪仁玕的部队被阻于桐城一带,没有办法与陈玉成的部队会合,陈玉成孤军奋战一直打到安庆城外的集贤关。苦战几日后没有任何进展,陈玉成熬不下去了,就留了8000士兵守集贤关,留刘琳守在关外赤冈岭,自己则率6000兵士退走桐城与洪仁玕共商破敌之策。陈玉成在双方苦战僵持多日后,分兵三处,又留了一支孤军在赤冈岭,这可以说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失误。

胡林翼派出的鲍超率万余生力军刚好赶到集贤关欲寻陈玉成交战,而此时陈玉成已经撤走了。跟太平军作战多年,曾国藩最了解刘琳这个人。此人英勇善战,可谓太平军中一员虎将,此人不除,就难以伤及陈玉成。

陈玉成的偶然失误,被曾国藩抓住。他预料陈玉成不能很快回来,就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计划,要求鲍超围攻刘琳。胡林翼知陈玉成撤走后,本打算调鲍超去攻洪仁玕,一听曾国藩的计划,“喜幸得于意外”,立刻改变计划。清军以优势兵力全歼赤冈岭的太平军。刘琳孤军奋战,最后在突围的时候被湘军俘获而杀害。

杀了刘琳也就斩断了陈玉成的羽翼,这为湘军后来能顺利地攻下天京铺平了道路。

随机应变的过程中还要灵活,不断根据出现的新情况调整策略,不可拘泥于一定之规。

同治三年,曾国荃围攻天京仍迟迟未下,这时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在攻下了苏州、常州后就有意派兵去增援曾国荃,其实李鸿章是想跟曾国荃分一杯羹。但李鸿章也不敢贸然行事,总得征求一下曾国藩的意见。于是就写信给曾国藩想试探他一下。曾国藩赞成李鸿章增援的意图,就与围城前线的曾国荃商量。可是曾国荃却不同意,他一心想包打天京,大功独占。这件事情让曾国藩很为难,一边是得意门生,一边是亲生兄弟,处理不好不但有伤和气,还可能影响战事。

考虑再三,曾国藩决定还是拒绝李鸿章,但他的回信应对灵活机变。

他说:我和弟弟都很盼望你能来增援,但有两点忧虑。一是你们淮军军资富足,我军则缺粮缺饷,你来了之后有可能打击我军士气;二是怕两军合兵后惹是生非,这种情况以前也是有过的。所以,你来是可以的,但条件是湘、淮两军平均发饷。理由似乎很充分,也很近情理,但李鸿章是无法接受平均发饷的条件的,就再也没有提增援的事了。

(2)料敌先机,以变应变

“料敌先机,以变应变”是指当对方有变化时,己方也采取适当的变化,利用有利条件先发制人取胜。它的要点是举动要先知彼,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随之而动。如影随形,先走一步。

咸丰九年二月,石达开与湘军在江西打得不可开交,两军僵持不下。江西一战至关重要,曾国藩调集了自己的主力部队要跟石达开打一场硬仗。石达开见江西久攻不下,为避敌锋芒,突然派了一支小分队袭击湘军根据地湖南。对此一变,曾国藩早有预料,于是迅速分兵救援湖南。他在给部下的信中写道:“此次贼犯湖南,早在我预料之中,阁下救援桑梓,以速为妙。给贼以重击。”

可见,以变应变的另一要点是快。对突发事变,要以快打快。以己方的变化抑制对方的变化,不容观望、等待。

(3)以不变应变,不给敌人留下机会

根据事情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既定方案,一般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应对措施却不一定变,不变才更有利,这就叫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什么时候以不变应变呢?

一种情况是形势正在变化,或虽已发生了变化,但往什么方向发展还不是很明确,一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么在这个时候就不宜轻易变动,而应积聚力量,进行准备。

另一种是虽然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所发生的变化都是我既定方案能解决得了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重新来制定应对措施了。

曾国藩是以不变应变的高手。

咸丰十年八月,安庆攻防战进入最后决战关头,曾国藩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合围安庆,而就在这个时候,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向北京推进。咸丰皇帝下令各地督抚、将军带兵来京“勤王”,说白了就是救皇帝的命,第一个谕旨就给了曾国藩。

曾国藩深知这道谕旨的分量,情况危急,与僚佐商议如何应对。分兵护驾吧,安庆将不保;不去救驾吧,抗旨不遵就有杀头的危险。在李鸿章的提醒下,曾国藩认识到这时入卫京师已于事无补。在关系利害成败的大问题上,曾国藩敢于抗上,坚持己见,“按兵请旨,且勿稍动”,巧妙地同朝廷拖延时间,不改变既定战略。结果,十一月,朝廷说“和议”已成,无须北援。曾国藩轻易地躲过了这一劫。

天地无时不变,人世也无时不变,变化就是发展。纷纷纭纭之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遵循大势,主动变化,掌握先机,是成功者为人处世的不二法则。

同类推荐
  •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路人甲:99%的社交红利来自那些意想不到的人

    真正的社交,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认识多少种人。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各种可能的机遇,但又习惯性地拒绝和陌生人接触。不善用那些偶然的机遇和人。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善用陌生关系不仅是一种交往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不仅仅是你的通讯录增加了人数,更为重要的意义是,你的关系网呈现网格化的衍射传播。在这个网中,你可以把交往版图扩展到不同领域,办成意想不到的事。
  •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提问的逻辑:如何让别人特别想跟你聊下去

    对任何人都实用的提问逻辑:如何3分钟内营造愉悦谈话气氛?如何让别人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如何在沟通中获得有效信息?如何让别人觉得备受关注?如何让别人与你的谈话更深入?……这取决于你的提问能力。告诉你,如何问、问什么、怎么问、何时问。才能不动声色的驾驭对方,获得沟通主动权。
  • 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别败在不会说话上

    在这个日趋开放的社会,需要人际之间越来越多越广地交流。沟通的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重要。而沟通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说话能力之上。
  • 成功的态度

    成功的态度

    对成功抱有一种向往的态度,了解自我、相信自我、制定目标、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走向成功。相信吧,除了你自己以外,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妨碍你进步、阻挡你成功。如果说信息技术的革命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那么生物技术的风暴将直抵人类的心灵深处,它不仅会大大延长人的寿命,更会改变人的心态,直至改变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状态。在一个高龄的社会中,人类文化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 愈放下愈自在

    愈放下愈自在

    适度的欲望可以是生活的动力,但是过度的不满足,只会为自己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觉得痛苦。本书通过一个个经典的、富有现实意义的哲理小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人生真谛:愈放下,愈自在。放下看似消极,实质却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学会放下时,在获得心灵愉悦的同时,还能免去许多生活中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热门推荐
  • 恶毒女配很苦恼

    恶毒女配很苦恼

    我也曾想挣脱束缚,为自己而活可从来都未曾成功……
  • 术法通神

    术法通神

    这是一个浩大纷繁、云谲波诡,不一样的术士世界。在这个世界,一个披荆斩棘,惊心动魄的传奇篇章,正在拉开帷幕……
  • 至尊双武魂

    至尊双武魂

    少年本是天骄,却遭未婚妻夺取武魂,沦为成废物,不料逆天觉醒双武魂,从此踏上崛起之路,疯狂修炼,斩杀一切敌人,从小小的郡城,一步步到杀神诸天!
  • 华夏天下

    华夏天下

    公元2068年,人类实现了永生。人类只生不死,造成地球资源严重枯竭。人类为了争夺资源,不断进行战争,核武器的使用更是对地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公元2300年左右,地球将发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命都将不复存在。同时,来自猎户座星云、比地球科技至少先进三百年的太空文明,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拯救濒临绝境的地球,主角带领一千名自行进化级智能人乘坐时间飞行器回到一千六百年前的唐朝。在主角的主持下,智能人与自然人的生育实验培育出了一支智力、体能超强的超级人类大军,并实现了地球科技的飞跃式发展。主角带领超级人类大军回到现代的地球,拯救了地球上绝望的人类,并带领统一的地球人类向太空进军,以辗压一切的姿态横扫所有星系……
  • 把你放心间

    把你放心间

    他,让人闻风丧胆的京城太子爷。她,荣宠集于一身的君家三小姐。一朝相遇,从此,京城再无让人闻风丧胆的太子爷,只有那个宠妻无度的阮空臣。
  • 一只竹妖出土来

    一只竹妖出土来

    “我一直在执着,前世我是如何爱你,你又是如何伤我困我。却忘了问你,本该魂飞魄散的我,为何又活了。”原来今生的相遇,都是前世的注定,原来所有的熟悉,都是重逢记忆。只有不去想,才不会恨,只有不去碰,才不会痛。她是一只竹子,因为要躲某人,无意中闯到了一个地方,拿回了前世的记忆。记忆里,她爱的是错的人,她做的是错的事。而现在,那个人就在她面前。是爱,是恨。
  • 向下一万米

    向下一万米

    知道阎君和阎王的区别么?知道阳判和阴判的不同么?知道冥界除了地府外还有哪些其他组织么?知道什么是八大鬼王么?知道那些在地狱受罪的人生前做了什么吗?本书以阎明救妻为主线,讲述了阎明和他的朋友们在冥界一十八域的遇到的不同鬼神的故事。
  • 校园小仙师

    校园小仙师

    “你幸福吗?”“我刚下山,现在还不幸福,但我会努力追求我的幸福!”“你追求的幸福是什么呢?”“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事当然是成就元神了!其次是结成金丹,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能像我师父那样受封国师、妻妾成群、子孙满……”一个满脑子想成为国师、妻妾成群、子孙满堂的小仙师下山了,于是在当代社会发生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拍案惊奇、瞠目结舌的事……
  • 破碎的大世界

    破碎的大世界

    这是一个破碎的世界这是一个肉弱强食的世界天翔大陆海云帝国边境的一个小镇戴家老三的傻儿子戴小凡看他如何带兄弟们一步步崛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