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86100000012

第12章 狼狈的帝国暮年(1)

刘邦的逃亡还在继续,陈胜的故事已经要结束了。

陈胜死了

在陈胜全力造势下,华东地区已经是岌岌可危了,秦朝各地的政府官员都非常害怕,一个不被他们看好的农民起义军竟然有了燎原之势,这个时候各个官员们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者到底是谁,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自己的国籍附属于谁,而是自己的官爵和性命。这帮决定了做“墙头草”的头头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墙头草”的倒向问题。沛县自然也不例外。

沛县县令立刻召集萧何与曹参等重要干部商议如何面对当前的局势。为了免于被革命革丢了性命,而且综合现在的实力一评估,大家一致认为往起义军这边倒安全系数大一些。

县令决议干脆背叛朝廷,率军响应陈胜。

但这个时候,萧何却提出了异议。

您是秦朝的官吏,吃秦朝的,喝秦朝的,如今却背弃朝廷,恐怕沛县的人民也不会跟随您的。

正在县令焦头烂额不知道这棋该怎么下的时候,一直没有言语的曹参站了出来说,不如就让萧何来当领导吧,萧何在沛县的人际关系最广。

萧何一听曹参的话,急了。

这可是万万不行的,平时朝廷对我也是该发工资发,该发奖金发,逢年过节还给点肉,这时候让我出面,实在是不合适啊。但是我却有一个非常好的人选——刘邦。这个时候他正带着沛县的一些乡亲在外逃命呢,这个时候让他来领导,那些乡亲的家属们肯定支持,这就争取了沛县一大部分的人啊。

县令考虑了一会,想想也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了,于是同意了萧何的建议。

此时刘邦在干什么?

原来,刘邦看秦朝大势已去,并且各地都纷纷响应反抗暴秦,他当然也按捺不住,没有办法的是,他现在手下的人太少了,所以只能持观望态度,而萧何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助他一臂之力。

萧何立刻派樊哙到深山中去寻找刘邦。

本来对自己前途感到迷茫的刘邦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他用最快的速度打点好了行装,率领徒众,浩浩荡荡向沛县进发。但与此同时,刘邦也留了一个心眼。这个心眼就是关于沛县县令的。

沛县县令此时的做法很明显是不得已而为之,那么这么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留下就是一个祸害。

还真如刘邦所预料,沛县的县令真的后悔了。

自己好好的一个县令,最后竟然把大权交给一个亡命之徒,他越想越憋屈,而且话又说回来了,这秦朝到底能不能完蛋还另一说呢。况且这次我犯了一个大忌,萧何、曹参、刘邦都是一路朋友,他们这么热心地撺掇这事儿,里面肯定有猫腻。

县令反悔了,并且很彻底。

于是,下令紧闭城门,命人逮捕萧何那伙人。幸好,萧何人脉广,被人事先告知,慌忙逃到刘邦那里。

刘邦早就料到了有这么一天,果然他一出现在城外,城里就发生了大暴动。刘邦在做泗水亭长那几年,沛县的朋友倒是没少交,于是在里应外合之下,沛县很快就落到了刘邦手里,这位县令自然也死在了刘邦刀下。

就这样,刘邦最终也成了当时抗秦大军中的一分子,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读书人的恐惧

看看上面发生的一切,还真是兄弟联手胜出的感人友情故事。可这其中的绝对力量就当真是友情的胜出吗?腿上有七十二颗痣的刘邦果然就有那么大的魅力,可以无条件的吸引萧何和曹参等人吗?

刘邦确实就应该命中注定地成为领袖吗?

如同前面的方法,我们要对历史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认真分析,当然了,我们还是要用怀疑的方式。

关于刘邦和萧何等人前半段的友情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大概很多人都非常向往刘邦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和那种一个电话就能叫一帮兄弟的架势。

但实际情况是,从刘邦和萧何等人后半段的友情来看,这份友情并不是无坚不摧和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就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说来说去,刘邦能成为头的最大理由就是没文化。

此话到底怎讲?

我要说一个理由,不知者无畏,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的人反而更加勇敢,更加敢于担当。那么,刘邦就是这种人,虽然算不上完全没文化,但他没读多少书倒是真的,相比于萧何这些饱读诗书的人来说,刘邦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

萧何和曹参这两个文化人,当真就信服刘邦,推刘邦为王吗?

当时的萧何和曹参是沛县县政府的一级官员。按常理来讲,这两个人的领导才能一定高于刘邦,刘邦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所以当萧何和曹参要刘邦自立为王的时候,刘邦再三推辞,他自认为他的能力还达不到。

但萧何和曹参却一再坚持,这到底是为什么?原来,这正是源于萧何和曹参心中的一种恐惧,这人读书读多了,心眼自然跟着成正比,想问题自然也多起来了,这三多加起来就变成了畏畏缩缩。有文化的人一听说要造反,还要当个造反的头头,就是“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畏之如洪水猛兽,瞻前顾后,心有戚戚焉。何必呢?周任有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诸葛亮出山前不也没带过兵吗。

萧何当时当然看清了天下局势,响应起义军才是顺应天意和民意,所以他决定要造反,但是在选举领导人的问题上,他迟疑了。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当时秦朝的连坐法是非常残忍的,只要你当了“头”,当了“首”,连得最多的一定是你,反倒是法不责众,关于这些跟着起哄的人民群众就没法问责了。

萧何当时虽然知道了天下大势,但他却不能保证秦亡是一定的事情,所以萧何认为,胆子大的刘邦是此时的最佳人选。

总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刘邦此时已经开始向历史既定的轨道行进了。

在沛县居民心中,萧何和曹参的地位虽高于刘邦,但他们都是文吏,说起这打仗的事情,他们还真不在行,因此大家也都全力拥护刘邦。

刘邦推让了几次之后,见众人的诚意,也就勇敢地担当起了起义领导人的角色。

刘邦虽然同意了当头,但到底该如何称呼刘邦呢?

萧何不愧是文化人,这个时候,他发话了,就改称为‘沛公’吧!既可以表示是沛地的领袖,又有贵族的气派,叫起来还有亲切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和刘邦的一致通过。

接下来就是重新整编人马,由原先的“刘季党众”为基础,重新编入沛城的子弟兵,然后刘邦到大庙祷告黄帝,以象征志在恢复天下秩序,并在广场祭祀战神蚩尤。之后,刘邦下令战鼓齐擂,并以牲血祭鼓,所有旗帜均采用红色战旗,人数虽不多,但阵容还算强大。

一支全新的队伍闪亮登场了。

刘邦以萧何及曹参为主要参谋,卢绾为侍从官,夏侯婴、任敖、周勃、灌婴为部将,最为剽悍的樊哙则为先锋。

刘邦下令攻击周围的县城胡陵及方与,并将大本营基地暂时设在自己的故乡丰邑。

就这样,历经千帆之后,刘邦成为秦末起义群雄中相当特殊的一支农民杂牌军领袖。但这竟然还不是尽头,刘邦对未来的展望和野心也随着时间疯长。

至此,反秦的两股最重要的力量都开始成长了,最终,他们会相遇。

无人可用

杂牌军的弱点很快就暴露出来了——没有宏观的规划指挥。

这个时候,刘邦的部队虽然比以前强多了,但充其量就算一个没有根据地的游击部队。刘邦和手下的人商量,这样下去不行啊,一定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也就在这个时候,偏偏出了个楚王景驹,他现在正招兵买马,况且还举着楚王的大旗,好,就他吧。

就在投奔景驹的路上,刘邦遇到重重困难,他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西进军事行动显得漫无章法。军事的整体规划方面无从下手,刘邦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硬伤。

就是在这个紧要的关头,老天再一次向刘邦示好,刘邦遇到了张良。

张良原先是六国之一韩国的贵族。在秦朝灭掉韩国之后,张良决心复辟,在短短的几年中,他结交了多名刺客,并打算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但是这件事情终究没有做成,张良最后逃到了今天的江苏睢宁。

后来的张良成了小气候,也投入到了反秦的大阵营中,但也苦于力量弱小,于是决定也投奔楚假王景驹,没想到,在中途却遇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

尤其是张良,觉得自己遇到了能读懂自己的绝对知音,于是两股力量合成一股,继续前进。刘邦三下两下就把张良完全收编了。

刘邦的运气好得不得了,秦宫外已是水深火热,而秦宫内却歌舞升平。

狗狂有屎,人狂有事。这句话虽然粗俗,但却非常对。

赵高现在很高兴,朝堂之上,胡亥似乎就是一个摆设,朝政上的大事小事都要先和他商量商量。

这不,紧接着事情就来了,陈胜吴广起兵造反的事情拿到朝堂上来讨论了。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升级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升级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中华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 回到大唐做咸鱼

    回到大唐做咸鱼

    社会人李治一脚踩空,掉下井盖,成了……大唐王朝的九皇子李治!立志只想做咸鱼的他,得知自己将成为未来的唐高宗李治,迎娶最彪悍的女子,武则天,五十多岁就嗝儿屁了!他的心……瞬间凉了一半!不不不,我不要做皇帝!放开我!放开我!我摊牌了!我真是咸鱼!我是咸鱼啊!这是一个穿越到大唐的咸鱼,想秀操作秀智商秀优越,却频繁被秀的故事。这是一个你以为的以为只是你以为的故事。
  • 大唐无敌赘婿

    大唐无敌赘婿

    梦回大唐,竟然成为了赘婿。身怀无敌系统,看秦子川如何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书迷群:4099663】
  • 炉边话明史:社会变局与历史迷思

    炉边话明史:社会变局与历史迷思

    文史大家金性尧在注诗之余熟读明史,深谙明代掌故。此部作品是其有关于明史的随笔结集,包含读史札记、闲谈文化掌故、解读历史迷思、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以及点评著名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炉边话明史:社会变局与历史迷思》不同于一般历史类作品,并非编年史、大历史,而是在史海中撷取一些小掌故,编缀而成。金性尧功力深厚,深入浅出,评史论人议事时,文史结合,常有独见。
  • 未济唐

    未济唐

    这是一个人,努力想成为天的故事,虽然,他现在还在地上趴着......千叮万嘱PS:意识流、神经刀,据说此书难以理解,而理解的同学,可能会精神分裂,口味刁钻者可以考虑,不喜可喷。
热门推荐
  • 莫斯科的墨尔本

    莫斯科的墨尔本

    希望这个较为温暖的故事,能让你再次相信爱情。
  • 鱼乐少年远足记

    鱼乐少年远足记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集。作者以细致、流畅的笔触,刻画了各形各色的青春故事,唤起读者对青春岁月的记忆和反思。小说的目的在于对青少年现实命运的关注、感受、呈现和思索,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作者对青少年教育的思考和认知。
  • 旧时长安新雨凉

    旧时长安新雨凉

    讲述的是《史记》流传的爱恨情仇一部奇书,两代人的著述,三代人的努力传承这是一场博弈,不过是荣誉与荣誉的对碰,却最终不可调和,我只不过希望父亲书稿流传,名留青史,如果注定有人牺牲那么我愿意走上祭坛.....
  • 邻家哥哥居然暗恋我

    邻家哥哥居然暗恋我

    【推自己同时更的新书《快穿之奶萌小喵你别跑》,此书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大纲,有点渣更,慎入!】“哥哥,那个姐姐好漂亮啊,你娶回来当我嫂嫂好不好~”才六岁的小苏苏拉着已经十岁的顾枳指着不远处二十岁的路人小姐姐叽叽喳喳的说着。顾枳无奈的看着才到自己胸口的小苏苏,对不远处看着他们的路人小姐姐礼貌的笑了笑。周围的路人看到这个情景,只是笑笑,毕竟这一幕每隔几天就会发生一次,有的时候是路人小姐姐,有的时候是路人小哥哥……小苏苏大名苏酥,是顾枳的邻家妹妹,从小就喜欢跟在顾枳屁股后面。不同于其他青梅暗恋竹马,每天给顾枳“乱点鸳鸯谱”。每天朝夕相处,竹马对青梅情根深重,青梅对竹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双生三世

    双生三世

    天生奇才的符师,自从六岁那时为青梅竹马失去了自己作为符师的天赋,从此沉默寡言。他唯一的归宿,鼎盛四大家族之首,伊家,因为神秘事件,所有人一夜失踪,只留下他这个落魄少主。当人生走到尽头,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伊髯终于碰见了自己的救世主。他从天而降,宛若天神下凡,俯视众生。在他的帮助下,腐朽的家族永垂不朽,死去的人们重新苏醒,伊髯重获新生。在他的谋划下,伊家祖地封印解除,水晶棺中躺了百年的女孩睁开了眼,活与死之间的秘密,那一层层往事被揭开。
  • 春明外史·第十六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第十六部分(张恨水经典爱情故事)

    《春明外史》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春明外史》是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风俗图,堪称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仍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神间界

    神间界

    一本看完颠覆你价值观的玄幻类修仙小说往下看更精彩
  • 龙珠的日常生活

    龙珠的日常生活

    主角是穿越者,嗯没错就是穿越者。不喜欢的别看,虽然可能没人看的。
  • 天健秀儿

    天健秀儿

    “我大皇族一辈,怎么一个男儿都没有”话没等说完,侍女便前来悄悄的说“大夫人生了,是个男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