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2300000024

第24章 喜人之同乎己,恶人之异于己

【原文】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①!因众以宁②,所闻不如众技众矣③。而欲为人之国者,此揽乎三王之利而不见其患者也④。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其存人之国也,无万分之一;而丧人之国也,一不成而万有余丧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⑤。

【注释】

①曷常:即何尝。

②因:随顺,顺乎。宁:安。

③传统断句把“所闻”列在上句之末,而“因众以宁所闻,不如众技众矣”语不可通,故未从之。

④揽:把持,撮起。

⑤有土者:拥有国土的人,指国君。

【译文】

世俗人都喜欢别人跟自己相同而讨厌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希望别人跟自己相同,不希望别人跟自己不一样的人,总是把出人头地当成自己主要的内心追求。那些一心只想出人头地的人,何尝又能够真正超出众人呢!随顺众人之意当然能够得到安宁,但是个人的所闻总不如众人的技艺多才智高。希图治理邦国的人,必定是贪取夏、商、周三代帝王之利而又看不到这样做的后患的人。这样做是凭借统治国家的权力贪求个人的侥幸,而贪求个人的侥幸而不至于丧失国家统治权力的又有多少呢!他们中能够保存国家的,不到万分之一,而丧失国家的,自身一无所成而且还会留下很多祸患。可悲呀,拥有土地的统治者是何等的不聪明!

【寓意】

和而不同,不要强求别人与自己一样,不要固执于一己之见。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延伸阅读】

庄子说:“世俗人都喜欢别人跟自己相同而讨厌别人跟自己不一样。希望别人跟自己相同,不希望别人跟自己不一样。”

这是世人的共性,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极为固执,不肯改变看法,如果遇到这样不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那将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你必须努力说服他,先是改变原来的错误或不圆满的观点,接着就是要让他认可你的观点。然而很多时候,一个人即便是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也不会立即接受你的观点,这就是“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

一个固执己见的人,必须想办法改变自己。叔本华说:“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懂得摒弃固执己见的毛病,善于接纳来自他人的善意的意见或建议,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迎接胜利的阳光。

唐太宗虚心接受魏征的纳谏就是历史上最好的虚心接受他人建议的例子。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原文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然后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还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纳谏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这么大的火,于是问他:“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正是因为唐太宗懂得并善于接受魏征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一个人若想在自己的领域卓有建树,就必须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自己的不足,以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在作品发表前,总要先听取别人的意见。一次,他把著名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吃完午饭,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茹科夫斯基有午睡的习惯,听着听着就打起盹来。等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睁开眼睛,果戈理说:“你的瞌睡就对这剧本的最好批评。”说着,把写好的作品投入火炉中。

善于听取和采纳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不仅限于愚者对智者,庸者对圣贤,弱者对强者,下属对上司,反之同样适用。尤其在职场中,切不能因为自己职位比对方高,能力比对方强,头脑比对方聪慧,就固执己见,知错不改。懂得接受各种不同的善意的意见或建议,不但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还有助于树立自己在下属、同事和上司心中的形象,并且使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更加和谐。

纽约《太阳时报》的主编丹诺先生每天在审稿时,总喜欢把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用红笔勾出,以免排校人员遗漏。但有一天一位青年校对员,却没有执行他的红笔指示。他读到一段主编用红笔勾出的文字,内容大致如下:“本报读者雷维特先生送给我们报馆一个大苹果,在通红光绿的苹果上怎么会出现整齐光滑的字迹呢?惊奇之余,多方猜测,百思而不解这些字的由来。”

校对员是一位常识丰富的年轻人,他读了这段文字后不禁失笑。因为他知道只要趁苹果还呈青色时,用纸剪成字形贴在上面,待苹果变红,再揭去纸字,就会有文字显露出来。他想如果这段文字被刊登出来,必遭人嘲笑,认为主编竟然如此愚蠢,连这一点“小魔术”都会“多方猜测,百思而不解”。因此,他大胆将这段文字删掉了。

第二天一早,主编丹诺先生气呼呼问他:“昨天原稿中那段红笔勾出关于奇异苹果的话怎么不见了?”青年校对员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了青年校对员的陈述后,丹诺先生和蔼一笑:“原来如此。你做的十分得当,以后只要有确实可靠的理由,即使我用红笔勾出,你也可以自定取舍。”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每个人都要懂得包容不同意见的重要性。只有允许各种不同声音的存在,只有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情况,才有利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如果不能包容不同意见,听不得不同的声音,甚至只习惯听顺耳话、赞美话、奉承话,只喜欢拍马屁的人,那么便很可能被甜腻的蜜语所黏,被势利小人所包围,最终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些认识和看法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可能公正客观,也可能失之偏颇。你可以不同意他人的观点,但你应该尊重他人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因此,我们要懂得尊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思想、精神、情绪,就如同河流一般,要让它顺畅地流动,就要为它提供一条通畅的渠道,必要时还得“泄洪”,疏导、疏通,而绝不能封堵。否则,一旦泛滥起来,便可能成为灾难。

人生大智慧: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接纳和听取不同的声音。

同类推荐
  • 通往“蓝花”深处

    通往“蓝花”深处

    本书从启蒙运动自身暴露出的内在困境谈起,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内容作了细致分析;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哲学与浪漫派“形式反讽”的超越与融汇中,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反讽本质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诠释。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本书主要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进行导读。书稿首先提纲挈领地描述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背景、书的结构、基本特点与出版情况,然后解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思想。书稿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黑格尔思辨的理性国家观与王权理论的批判,其次是对黑格尔行政权理论的批判,再次是对黑格尔立法权理论的批判。最后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评述。
热门推荐
  • 毒妃凰后

    毒妃凰后

    震惊!传说中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东凰国君后宫竟然只有寥寥无几的失宠嫔妃。外人传:原来冷酷无情的大魔头是那方面不行啊。威风凛凛的大魔头闻之,满脸黑线:尔等才不行,孤王是想行也不行!想他一代风流倜傥的国君竟沦落到睡书房的地步!于是乎,东凰国君怕老婆的消息沸腾了整片大陆。东凰国百姓:简直一派胡言!咱们国君可是一统天下的镇国国君!不可能!不可能!敌国将士:开玩笑呢吧?打败我们的居然是个惧内之人!某天夜里,某国君大人撒娇卖萌加卖惨,最后还是被赶出了闺房,抱着花枕可怜兮兮的在外头吹冷风,抬头望明月,深深感叹:讨好夫人不容易啊……论苦逼王爷的漫漫追妻之路,真香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1v1,文风不定,欢迎入坑。
  • 我和他的十多年

    我和他的十多年

    从初中到婚后,你为什么参加工作了就变了……
  • 斗罗之阿尔宙斯

    斗罗之阿尔宙斯

    这是一个武魂为阿尔宙斯的无聊故事,有兴趣就点进来看看吧
  • 空想梦幻

    空想梦幻

    超能与魔法,还有超越一切的科技。来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梦幻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
  • 孤旅

    孤旅

    这是一部令人心潮涌动、感情激荡、精神震撼的传记体凝心催泪的长篇。作者营造面对至亲密友的平白语境,却让你品尝到爱情婚姻时荣时枯的无奈难言;让你体会亲情生活难于捉摸的五彩多变;让你领略在纷繁的世俗事务中感受扼腕兴叹,既有撕心裂肺人痛处,又有命运安排你珍贵的天伦怡趣;警示你大千世界中生活无论怎样壮阔,身旁的群体如海似潮的列列无休,而在精神世界的荒漠中,你的身影实为孤旅!作者对圣洁军营的仰慕,是她行文的初衷,完稿的动力。作品是她奉献的迷彩的礼品。
  • 兰舟轻唱

    兰舟轻唱

    天界与地府举行穿越PK赛,地府胜!所以,我火星地魂穿啦!(本文女尊,不喜慎入!)
  • 大军的旅程

    大军的旅程

    意外穿越了!李大军傻眼了,这下可好了,老婆!别等我了,带着孩子改嫁吧!噫!手机好象和以前不一样了!李大军嘴乐歪了!!老婆千万等我回来啊!没事多买点黄瓜也是好的呀!带着变异手机的主角来到了大宋,嬉笑怒骂,快意恩仇,将无耻进行到底。已A签,放心收藏,养肥再杀……
  • tfboys邻家女孩之恋

    tfboys邻家女孩之恋

    在一次偶遇后,她们成了欢喜冤家,经常斗嘴、打赌之类。但是,慢慢地,互相发觉喜欢上了对方。她们成了情侣,不再是冤家了。每个人的爱情里都有挫折,没错,她们的爱情里也有挫折,有三个残忍,恶毒的反动派,反动派者们用各种手段,拆散她们,但是她们多次躲过反动派者们的阴谋计划。。。。。。介绍下主角吧】女主角‘夏怡晨,陈颖熙,韩薏琪’;男主角‘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反动派者‘周璐琳,张敏,陈姗姗’;
  • 替身代嫁:昭阳公主

    替身代嫁:昭阳公主

    母妃曾言,她是她梦阳入怀而生的,所以父皇赐她封号昭阳。可是随着母妃一朝被贬,等待她的命运就是冷情阁里的艰难岁月。她,是帝王的第一宠妃。家国三千里,深宫二十载。一声何满子,泪湿沾满襟。这就是她半生的写照。为了让哥哥步上皇位,她可以耍尽手段与心机。为了妹妹的心愿,她可以出让自己的爱人。从此,一个帝国的殊荣,就在她的裙袂飞扬之际。可是繁华落尽,能守住的又是什么呢?权力?亲情?爱情?
  • 亲爱的亲爱的你可还好

    亲爱的亲爱的你可还好

    单纯的人,干净的心,喧嚣浮华中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单纯的自己?这本书可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都是作者对生活得思考,和一些作者真正想传递给大家的正能量。愿你安好,眉眼如初,岁月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