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95100000024

第24章 东南沿海岩画的奥秘(3)

这首小诗是1986年春笔者考察福建华安仙字潭时,面对画壁写下的即兴之作,这是我对岩刻的性质、年代、族属等问题提出的一点看法。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的看法并没有被学术界的同仁所完全接受。因为围绕着是“字”是“画”这个性质问题,一千多年来一直只有“文字说”一家之言,直到此年春,笔者才提出“岩画说”,并发表了《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一文,对“文字说”提出挑战,明确提出这些岩刻是岩画,并对画面进行了新解,从而打破了传统认识,点燃了“字”“画”争论的导火线。

笔者这篇小文发表后,许多专家就性质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文字说”学者根据岩刻的纹样结构与甲骨、金文的比较,文字产生的前提、条件和要素等方面,认为这些岩刻属于文字的雏形,基本具备文字的功能,因此是字而不是画,至少也是图画文字,在此基础上,进而认为这些字的属性,主要有“古篆”、“大篆”、“爨”或“苗文”、“吴文字”、“吴籀”、“象形文字”、“图像文字”、“图画文字”等。“岩画说”学者根据对岩刻纹样的结构、内涵、历史地理因素的分析,字与画的本质区别,以及与广西、江苏、台湾、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及世界各地有关岩画遗存的对比研究,认为是岩画。至今,“字”“画”之争,“干戈”不息,分歧还有扩大之势,是考古学界、艺术史界、岩画学界的热点话题。

闻名遐迩的华安仙字潭石刻,位于福建漳州市之北30公里,地属华安县沙建乡苦田村管辖。九龙江的支流汰溪由西向东川流不息,在溪水北畔有一段壁立的石崖,石刻就刻制于那里的石壁上。

仙字潭石刻早在唐代就被人发现了,并被张读(约公元853年前后在世)记载于《宣室志》一书中,内称唐代文豪韩愈,破释仙字潭石刻为“诏口黑视之鲤鱼天公畀杀人牛壬癸神书急急”,这自然只是望图生义的随意解释而已,不足为据。随后若干志书又有对此记载者,但都受时代的局限,不能摆脱方士神仙之说的臼窠,于了解事实真相没有多大帮助。

直到1915年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亲到仙字潭观察,并于1935年写成《汰溪古文》发表于《岭南学报》,这才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嗣后,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提出调查报告,并发表于《文物参考资料》上,接着弘礼、刘蕙孙、石钟健、林蔚文诸先生续有专文论述。由于他们以仙字潭石刻与“不即不离、若是若非”的甲、金文字相比附,没有走出“文字说”的传统认识,故未能破译这一千古之谜。

由于近50年来世界各国岩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我国各省(区)大批岩画的被发现,为揭开这个历史之谜露出了一线光明。正如前面所提及的,首先是1986年初笔者在亲自考察基础上,发表了《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嗣后又连续发表了《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性质考辨》、《福建仙字潭岩画与广西左江岩画关系的再探索》、《漳州岩画》(合写)等旨在辨明仙字潭石刻性质的论文,此后,仙字潭石刻是“字”乎,是“画”乎虽仍有争论,但毕竟为“岩画说”争得了半壁江山。

仙字潭水面不大,宽近20米,南岸是低丘,上面草木丛生,长可掩人。潭北是蚶盘山,临水峭壁屏立,岩刻就分布于峭壁上,乘竹排可以往来。踩上石头,爬上悬崖,我们就可以面对面地欣赏这些古岩刻了。

就仙字潭石刻与世界各地岩画就图像学方面的对比,仙字潭石刻的岩画性质应该说是昭然若揭的。

现将石刻分组叙述于后,字乎?画乎?尚请读者明判。第一组是图形最多的一幅,是由众多的舞者组成的媚神娱神的群舞场面。或双臂平伸,自肘处下折,下身作蹲裆式;或双臂上举,下身亦作蹲式。多数舞者系尾。大部分舞者具象性较强,但有些图形有意加以变形,或双脚连成圆圈状,或将头部省略。还有一些舞者图形已图案化或符号化了,是经过作者艺术夸张浓缩、符号化了的舞者形象。比如岩刻上部中央位置,刻着一个女舞者,完全符号化了,但还能看出有两个偌大的乳房和一个用圆点表示的****。

第二组是舞者、人面像(面具)、头戴面具的巫师和符号。左边是一鼓腹的女舞者,往右有三个舞者,其中上面两个为女舞者。最上方是个头戴面具的巫师,胯下是个表示****的小凹穴。其右下方是一个人面像(面具)。巫师右边有一个符号。

第三组是两个舞者。

第四组是一个有项饰的舞者。

第五组是舞者和人面像(面具)。

第六组是舞者和兽面像。

综上所述,华安岩刻的确具有很多“画”的因素,以岩画来分析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整个画面以表现舞蹈为主题。舞姿多为两臂平伸,自肘部下垂或上举,双腿蹲踞,系着长尾。男女****,并突出表现了女性的乳房、****和已怀孕的腹部,气氛热烈,风格粗犷,远古人类充沛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跃然画面。画面另一个要表现的是人面像,即面具。面具龇牙咧嘴,活灵活现。有说是表现部落战争中的猎首之举的;有说是描写部落首领及其妻子的形象的。这些说法或许有道理,但它与环太平洋地区人面像的功能是相悖的。正如本书前文已经提及的,整个环太平洋地域都有与仙字潭类似的人面像。这种人面像,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或狰狞可怖或笑容可掬。这是对太平洋地区广泛分布的各民族头戴面具古俗的表示。仙字潭岩画,将面具与舞者刻在一起,说明两者可能有关,因为在原始舞蹈中,舞者大都戴着面具。舞者只要戴上面具,就可立即改变其超自然的存在,变为需要神灵在位的任何神灵的存在,直到今天,西藏在“酬神醮鬼,驱邪禳灾”的宗教****中所佩戴的神舞面具——羌姆(跳神)面具和内蒙古喇嘛跳鬼面具,尚保留着远古时代跳舞戴面具的遗俗。在西藏阿里日土岩画中,也有以拙朴的手法勾画出的舞蹈场面和戴面具的形象。因此,华安仙字潭岩画中的舞蹈场面中出现面具是顺理成章的。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华安岩刻发现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对于岩刻的内容,唐代人认为是镇压恶魔的咒语。近代学者有人认为是一幅记录征战的图像文字,各个部分或表现杀戮俘虏而举行祭祀,或描述激烈的战斗和征战后的狂欢。另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认为华安仙字潭岩刻是表现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华安岩画到底表现的思想内容是什么?读者不妨根据石刻图形去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出合理的破译。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仙字潭岩刻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古代文化现象。1987年4月笔者与同行曾五岳、林焘先生,又在华安县的草仔山、石门坑、石井、蕉林、官畲,潭浦县的墓坑、海月岩、赵家铺,龙海县的云洞岩,南靖县的村雅村,东山县的岣嵝山都发现了岩画,这不仅有助于对仙字潭岩刻的“字”、“画”判断,也对仙字潭岩刻的内容作深入理解有重要价值。

关于仙字潭岩画的年代,也是学者间的热点话题。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无现代科学测试手段用于测定岩刻绝对年代的先例,仙字潭岩画又不像他处岩画那样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学者间对仙字潭岩画年代的推断有较大分歧。对其下限定在唐代以前已无多大异议,因为唐代已有文献记载可证。

年代上限,分歧意见则较大,“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社会后期”有之,“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金属时代”、“古文字出现以前”亦有之,具体一点的,有“殷周”、“商周”、“商至西周”、“商至春秋”、“秦汉”等说,更为具体者还有“相当于中原西周时期的浮滨类型文化时期”、“吴太伯、寿梦、阖间之间”、“早于无诸”、“魏晋南北朝至王审知主闽”等。多数意见同意把其相对年代定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依笔者看来,在当前没有充分断代证据的情况下,不妨把上限时代的跨度定得更笼统些为宜,即时代上限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仙字潭岩画主人的族属,专家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越族”、“畲族”、“吴族”等三大族属上,似认作“越”、“畲”者居多。笔者认为,断定作画者的族属依据是岩画的时代,即作画时代在闽南活动的民族,大约就是岩画主人的族属。倘若岩画的时代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不谬的话,那么仙字潭岩画主人的族属当为百越的后裔,即越人为宜。

面对仙字潭峭壁上的岩画,历史上一幕幕壮丽诗篇顿时在脑海浮现:缅怀作画时代,在水流滚滚的汰溪之畔,在蔚蓝的天宇下或明亮的月光中,巫师率领着头戴面具氏族民众,欢跳媚娱神灵的原始舞蹈,以求河神的保佑,祝愿人畜的繁衍,那该是何等壮丽的场面啊!但曾几何时,这壮丽的情景却化作历史的泡影,而变作无影无踪。今天,抱着寻求知识目的接踵而来的专家学者和一般观众,在石壁面前感慨万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苦苦地思索着它。作为沉默不语而又作为历史见证的仙字潭岩画,谁对你的破译更接近历史真貌呢?究竟天下何人能识君?

神秘莫测的灌云杯状凹穴岩画

1989年6月16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一则题为“灌云发现商代星相石岩画”的消息,内称:“南京博物院年近七旬的考古专家王少华教授,最近对灌云县大伊山卧龙岗古代遗迹进行了科学鉴定,确认系商代的星相石岩画。这是一次全国罕见的重大考古发现。”消息还说:“卧龙岗古迹,历来被当地群众称为‘星相石’、‘观星石’、‘日月石’,迄今未有科学结论。”5月12日,王少华等前往考察,经科学鉴定,确认是商代祭祀天地的星相石岩画,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王少华认为,这在全国尚属罕见,是继“东方天书”——连云港将军崖夏代岩画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它对研究我国沿海地区古代的天文、气象、民俗、农业生产等都有极高的价值。类似的古迹在大伊山共发现6处,以卧龙岗古迹最集中、最典型。它面积约35平方米,其上遍布大小有序的圆形凹窝近200个,最大的直径22厘米,深6厘米,最小的直径3厘米,深2厘米。这些岩画保存基本完好。

同类推荐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剪纸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中国艺术简史

    中国艺术简史

    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它的起源、美术观念的形式及在各种文化和政治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演变。它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使本书成为现代人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必读书。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爱跳肚皮舞

    爱跳肚皮舞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肚皮舞变成了女人们的秘密武器,让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自信。在充满中东梦幻情调的乐曲中,忽而像蛇一样妩媚地扭动着腰肢,忽而像燃烧的火焰那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浅笑嫣然,眼波流转,像流水,像波浪,把双臂想象成天使的翅膀,用扇跹的舞姿点燃奔放的热情,自由地用身体表达着自我。
热门推荐
  • 收身人

    收身人

    落叶归根,这是所有人的心愿,但往往有时候落叶难以归根。我叫木阳,一个天生人。
  • 茅山道士

    茅山道士

    我从八岁起开始在茅山学道,对茅山的大小事宜可谓了如指掌啊。哼哼,不怕你们说,如果我想当掌门的话,那简直是小菜一碟!”茅山道士传奇!
  • 跨越千年冰封的爱恋

    跨越千年冰封的爱恋

    千年冰川中沉睡的美男子,居然复苏了,睁开眼睛第一个看到的人,他居然叫她兔儿,那是谁啊,他一定是认错人了,可他却一口咬定她就是他的恋人,于是一场跨越千年冰封的恋爱就此拉开了帷幕!
  • 血脉图腾

    血脉图腾

    神灵的血脉,古老的图腾。神母的后人,荒古的遗灵。当纪元更替,元气诞生,神灵成为传说,修士掌管天下。一位身怀麒麟血脉的男子,手握魔枪,将天地杀个通透……
  • 代打演义

    代打演义

    武将异界的代打不是代人打游戏,而是代人打仗。这是一个落榜生做代打逆袭的故事。
  • 凡体战尊噬天

    凡体战尊噬天

    身为一个凡胎俗子,随着一些异想不到的异遇奇缘,致使身体发生逆变,在不经意中踏入玄界的纷争,无意间走上一条不可能的道路,无意中被卷进一个个离奇诧异的玄界漩涡,最终走到了一个无法想像的境界。天地间的战神,只是秒杀的存在。
  • 呦呦来讲鬼故事

    呦呦来讲鬼故事

    各种短篇小故事,喜欢请点!迷之校园、医院鬼事、午夜怪声、山村奇遇、见鬼游戏……各类鬼故事应有尽有,告诉我你所想看到的,给你精彩呈现
  • 土著勇者

    土著勇者

    你是穿越者,他是穿越者,她也是穿越者,就连它也是穿越者,然而我是土著?一个生活在大陆总人口30%都是穿越者的原住民艰苦奋斗的故事。
  • 辨症汇编

    辨症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开局就上了封神榜

    开局就上了封神榜

    李炫穿越洪荒世界,成了伯邑考,开局就被纣王烹杀,做成了肉羹,真灵上了封神榜。因身负紫薇命格,封神之战结束后,被册封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中天北极紫微大帝,为诸天星宿之主,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普天星斗,节制鬼神与雷霆。可因为没有后台,自身实力低微,整个天庭谁也没把李炫这个紫薇大帝当回事。就在李炫感觉前途无光,未来一片黑暗时,信仰证道系统激活,并且有一个诸天聊天群邀请他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