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81400000035

第35章 卷三十九·表状二(1)

【论捕贼行赏表】

(《宪宗纪》:元和十年六月癸卯,镇州节度使王承宗,遣盗夜伏于靖安坊,刺杀宰相武元衡,死之。又遣盗于通化坊,刺御史中丞裴度,伤首而免。京城大骇。武元衡死数日,未获贼。兵部侍郎许孟容请见,奏曰:“岂有国相横尸路隅,而不能擒贼?”因洒泣极言,乃诏京城诸道,能捕贼者,赏钱万贯,仍与五品官。至是获贼,而未即加赏,此公所以以状论列其号令之不信也。)

臣愈言:臣伏见六月八日敕,以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陛下悲伤震悼,形于寝食,特降诏书,明立条格,云有能捉获贼者,赐钱万贯,仍加超授。今下手贼等,四分之内,已得其三,(一作二。)其余两人,盖不足计。根寻踪迹,知自承宗,再降明诏,绝其朝请。又与王士则、士平等官。(士则、士平,皆王武俊之子。张晏等诛,士平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士则、士平,或作士平、士则。)八日之制,无不行者,独有赏钱,(独上或有内字。)尚未赐给,群情疑惑,未测圣心。闻初载钱置市之日,市中观者,日数万人,巡绕瞻视,咨嗟叹息,既去复来,以至日暮。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但见不给其赏,便以为朝廷爱惜此钱,不守言信。自近传远,无由辩明。且出赏所以求贼,今贼已诛斩,若无人捉获,国家何因得此贼而正刑法也?(因,或作由。法,一作罚。)承宗何故而赐诛绝也?士则、士平,何故与美官也?三事既因获贼,获贼必有其人,不给赏钱,实亦难晓。假如圣心独有所见,审知不合加赏,其如天下百姓及后代久远之人哉!(或无之人字。)

况今元济、承宗,尚未擒灭;两河之地,太半未收;陇右、河西,皆没戎狄。所宜大明约束,使信在言前,号令指麾,以图功利。况自陛下即位已来,继有丕绩。(已,或作以,下同。)斩杨惠琳,收夏州;斩刘辟,收剑南东西川;斩李,收江东;缚卢从史,收泽潞等五州;(五州,泽、潞、邢、、磁。)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六州,魏、博、贝、相、卢、卫。)致张茂昭、张,收易定徐泗濠等五州。(易定二州,张茂昭所管;徐泗濠三州,张所管。於针切。)创业已来,列圣功德,未有能高於陛下者,可谓赫赫巍巍,光照前后矣。此由天授。(由上或有皆字。)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助。勉强不已,守之以信,(或作道。)则故地不足收,而太平不难致,如乘快马行平路,迟速进退,自由其心,有所欲往,无不可者。于此之时,特宜示人以信。孔子欲存信去食,人非食不生,尚欲舍生以存信,况可无故而轻弃也?

昔秦孝公用商鞅为相,欲富国强兵,行令于国,恐人不信,立三丈之木于市南门,募人有能徙置北门者,与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与五十金。秦人以君言为必信,法令大行,国富兵强,无敌天下。三丈之木,非难徙也,徙之非有功也,孝公辄与之金者,所以示其言之必信也。(“言为必信”,“言之必信”,阁、杭本两句皆无信字,无理甚明,亦足以见二本之谬矣。)昔周成王尚小,与其弟叔虞为戏,削桐叶为,曰:“以晋封汝。”其臣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为侯。(择,杭本作泽,非是。)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之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昔汉高祖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其所为,不问出入,令谋项羽。平用金间楚,数年之间,汉得天下。论者皆言汉高祖深达于利,(达,或作远。)能以金四万斤,致得天下。以此观之,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亦未有不费少财,而能收大利者也。(方无“亦未”至“利者”十三字。今详文意,上文引秦孝公、周成王事,故此“以未有不信而能成大功”结之;又引汉高祖事,故此以“未有不小费而能收大利”结之,不可欠阙。方本但以酷信阁、杭之故,不问可否,直行删去。《举正》亦不复载,殊为无理。今悉补而足之。)

臣于告贼之人,(告,或作捕。)本无恩义,彼虽获赏,了不关臣,所以区区尽言,不避烦黩者,欲令陛下之信行于天下也。伏望思愚陋僻蠢之罪,而收其恳款诚至之心。天下之幸,非臣之幸也!谨奉表以闻,臣愈诚惶诚恐。

【论佛骨表】

(《新旧史》皆具载于《本传》。先是,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稔人泰。至是宪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持香花迎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庶,奔走赞叹。公为刑部侍郎,上表极谏。帝大怒,欲抵死。崔群、裴度、戚里诸贵,皆为公言,乃贬潮州刺史。时宰相疑公此表,为冯宿所草,以宿尝与公同年进士,又同佐裴度淮西,故疑之,遂贬宿歙州刺史,时宰必皇甫也,亦可谓无识鉴矣。此表岂宿所能了耶?《闻见录》云:“宪宗元和十四年,自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禁中,韩退之以谏逐。十五年,有陈****之祸。懿宗咸通十四年,又迎其骨入禁中,谏者以宪宗为戒。懿宗曰:‘生得见之,死亦无恨!’不数月崩,送佛骨还法门寺。愈之谏云:‘奉佛以求,享年不永’者,其知言哉。”)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伏以或作臣伏闻,或作臣闻。)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流上《旧史》有始字。《新史》流作始。)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或作一百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或作一百。)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新史》无八字,考之《世纪》,非是。)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百五岁,百一十八岁,二语上或皆有一字。)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新史》舜下有在位字。以上多《帝王世纪》之文。)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而下方有“此时”二字。《旧史》无“然而此”三字,今从《新史》。)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五十九年,《新旧史》无九字,脱也。言,方作定。《新旧史》皆无“年所极”三字,方本无“推其年数”四字,今从《新旧史》。方本俱下有年字。二史并无俱字。)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入,或作至。)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或无耳字。)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八,或作九。)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昼,《新旧史》作尽。)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乃,或作反。乃更,或作乃反。)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事上或有信字。《新旧史》无事字,有信字。)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武德九年四月,高祖诏有司沙汰天下僧尼道士女冠。)当时群臣材识不远,(材识,《新旧史》作识见。)不能深知先王之道、(知,《新旧史》作究。)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圣明,或作明圣。)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不上或无即字。创上或无许字,《新旧史》创作别。)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常,《新旧史》作“当时”二字。)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新史》无转字。)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舁音舆。)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迎,《新史》作加,或作相。)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年丰人乐,《新旧史》作丰年之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或无设字。)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云上或无皆字。敬信,《新史》作信向。)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何人,《新旧史》作微贱。岂合更惜,或无岂合字,而有“于佛”二字。《旧史》无更字,今从《新史》。)焚顶烧指,(焚顶上,《新史》有“以至”字,《旧史》有“所以”字,谢本作“以至无故”。《新旧史》焚作灼,烧作燔。)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少作幼。业次作生业。)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或无脔字。)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佛上《新旧史》无夫字,下或有者字。)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不言,《新旧史》作不道。)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新旧史》无“至今”二字,奉下或无其字。)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而出之于,或无而于二字,或无之字。惑下《旧史》有于字。《新史》惑作贰,误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令,《新旧史》作以,又作直。)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祓除不祥,(祓,阁、杭、蜀本作拂。)然后进吊。(《礼记》:“君临臣丧,以巫祝桃执戈,恶之也。”注:“桃,鬼所恶。,苇苕可扫不祥。”《左氏》襄二十九年:“公如楚,楚康王卒,楚人使公亲衤遂;公使巫以桃先祓殡,楚人悔之。”)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付下或无之字。《新旧史》作“付之水火”,无“有司投诸”四字。)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或作福。)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或作福。)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邵太史曰:傅奕上疏请除佛法,云“降自羲、农,至于有汉,皆无佛法,君明臣忠,祚长年久。汉明帝始立胡神,洎于符石。羌胡乱华,主庸臣佞,祚短政虐”云云。予谓愈之言,盖广奕之言也,故表出之。林之奇曰:“崔浩辟佛而死于魏,韩愈辟佛而贬于唐,此浮屠者,得为口实,以为辟佛者之戒。至于梁武三舍身而饿死台城,宋、齐以下,事之渐谨,而年代尤促,则浮屠之徒,又以为学佛不尽其道之过。自非卓然不惑之士,未有不为其所迷也。”)

【潮州刺史谢上表】

(或无“刺史”字。《本传》具载公此《表》。宪宗得《表》,谓宰相曰:“昨得韩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谏佛骨事,大是爱我,我岂不知?然愈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帝欲复用愈,故先语及,观宰相意。皇甫恐其复用,乃率先对曰:“愈终太疏狂,且可量移一郡。”遂授袁州刺史。欧阳文忠公云:“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虽韩文公不免此累。”或者又罪其以封禅谀帝,皆非也。)

臣某言: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上表陈佛骨事,言涉不敬,正名定罪,万死犹轻。(《新史》作莫塞。)陛下哀臣愚忠,思狂直,谓臣言虽可罪,心亦无他,特屈刑章,以臣为潮州刺史。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弘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以正月十四日,蒙恩除潮州刺史。(正上或有今年字。)即日奔驰上道,(或作就路。)经涉岭海,水陆万里,以今月二十五日,(三月己卯,公至潮州。)到州上讫。与官吏百姓等相见,具言朝廷治平,(或无具字。)天子神圣,威武慈仁,子养亿兆人庶,无有亲疏远迩,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间,辇毂之下。有善必闻,有恶必见,早朝晚罢,兢兢业业,惟恐四海之内,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面问百姓疾苦,(面或作亲。)苟有不便,得以上陈。国家宪章完具,为治日久,守令承奉诏条,违犯者鲜,虽在蛮荒,无不安泰。闻臣所称圣德,惟知鼓舞欢呼,不劳施为,坐以无事。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臣所领州,在广府极东界上,去广府虽云才二千里,然来往动皆经月。(经,《旧史》作逾。)通海口,下恶水,涛泷壮猛,(泷音双。)难计程期。(程期,《新旧史》作期程。)飓风鳄鱼,(飓,其遇切。)患祸不测。州南近界,(州南近界,或作州之南境。)涨海连天,毒雾瘴氛,日夕发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又极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为群。(《新旧史》作同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谁肯为臣言者?

同类推荐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

    个人散文随笔集,共四十多篇,分四喜记忆、人生天地、清风不识三部分,内容有记忆童年江南四时的自然生活画卷,有讲述旅行的见闻和感受,也有叙写阅读或观影的体会。作者用朴素的笔触清新的文字将这些人生中琐碎细小的感触和朴素简淡的事物书写了下来,通过这一组组真实纯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作者为文的技巧,做人的觉悟,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
  • 梁晓声文集·散文15

    梁晓声文集·散文15

    《梁晓声文集·散文》尽可能全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为止创作的全部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似的描绘了时代的全景,讨论了诸多社会热点问题。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九江银行杯”第一届白鹭洲文学奖获奖作品

    “九江银行杯”第一届白鹭洲文学奖获奖作品

    本书为“九江银行杯”第一届白鹭洲文学奖获奖作品。
热门推荐
  • 偏执大佬的掌中小娇妻

    偏执大佬的掌中小娇妻

    对于苏韶白来说,她的生命里最珍贵的莫过于墨迟霆,奶奶,那个人和那些小家伙。但对于墨迟霆来说苏韶白是最重要的,她一笑就连恨不得把命都给她。如果说墨迟霆是被关在黑屋子里的人,那么苏韶白就是从门缝里透出来的光,给了他希望。片段一:苏韶白一开始呆呆的坐在他的腿上,听见墨迟霆的声音。猛的抬头,眼眶里全是泪水。却在看见他的那一刹那间泪水流淌。不是说有的人很坚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哭。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可以依靠的人而已。一句话说的好,小朋友跌倒了,先会看看旁边有没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如果没有就自己把眼泪一擦拍拍手拍拍灰站起来。如果有,就会放心的大哭。因为他知道他哭了,那个人就会过来安慰安慰他。
  • 元灵伐天

    元灵伐天

    一脚踏空世界大变,高考莫名成了武考,大学变成了武府!飞天遁地的修士,遍布的元兽,神秘诡谲的秘境!这一切的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秘密?玄幻行,热血伐九洲,温情催人泪,笑料千百出。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本书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佛教的内容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先是从佛教的历史、典籍、教义、仪轨制度和寺院殿堂多个侧面,阐明佛教构成诸要素,以揭示佛教作为文化实体的基本内涵。然后着重从政治意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民俗六个方面,探索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阐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内容充实,雅俗共赏,为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的入门书。
  • 劫邪魄

    劫邪魄

    人有三魂七魄,但当极品体质的废物主角拥有了第八魄后,会怎么样那。本书属于玄幻类,人物修炼等级有明确分明,具体文中体现,欢迎阅读。
  • 影之王

    影之王

    当一切都被封印在过往的记忆里,能做的唯有突破,突破束缚,突破现状,突破自我······
  •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烟草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本书对烟草行业涉及的各类知识产权的生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就行业知识产权的协作、转移、应用等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制度性建言。
  • 毕业生十年

    毕业生十年

    ABCD,A—安巍,B—毕梦奇,C—肖姚,D—丁燕妮。四个同室好友,在毕业这同一起点后走上各自的人生,她们仅仅代表一些毕业生,选择了不同的城市:一线大城市或二线中城市;选择了不同的职业:公务员,外企白领,或自主创业。从象牙塔的大学里走进社会,在社会这所大学里,她们经历了很多,职场困境、爱情漩涡、亲情跌宕、友情考验,十年后再相聚大学校园,青葱岁月不在,但梦想还在,于是,在她们的人生路上,她们又一次为自己的梦想而起航。
  • 唯愿从没爱过你

    唯愿从没爱过你

    她深爱他那么多年,到最后才知道他心里只有另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回国,他冷漠着脸,要求她让出景太太的位置,还给他的白月光。原来喜欢一个人也是可以假装的,曾经他的温柔带毒刺。后来,她阴差阳错失去了遇到他以来的记忆,甩出了一纸离婚协议书。他以为自己会如释重负。心,却慌了。直到失去,他才幡然醒悟,原来最爱的人是她……PS:短篇小虐文,又虐又爽,简介套路,正文……偏不告诉你!哎呀,别打我!溜了溜了,女主我抱走了,男主随便骂。
  • 一夕繁华梦

    一夕繁华梦

    一场爱恨情仇,一夕繁华似梦也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今生再也无法逃脱。夏瑶,一个普通上班族,平凡地生活,平凡地工作,却遭遇了两场不同的爱情。钱浩宇给她的爱和痛一样深刻,他霸道却又温柔,因为自己的仇恨,将她带入他的游戏之中,当他开始害怕她受到伤害,他已经无法回头。
  • 英雄召唤师传说

    英雄召唤师传说

    那些身形庞大的巨龙翻滚在汹涌澎湃的云雾气层之间......银光盔甲的机械兵军队在大势攻占着硝烟四起的城市......丑陋的丧尸在街角路口上扒食享受着血淋淋的鲜肉......描述了一个宅男带领着热血小队,召唤英雄联盟对抗异界强大生物的故事。此书能让你爽的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