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67700000017

第17章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

话说紫衣女子道:“婢子闻得要读书必先识字,要识字必先知音。若不先将其音辨明,一概似是而非,其义何能分别?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婢子以此细事上渎高贤,真是贻笑大方。即以声音而论,婢子素又闻得,要知音必先明反切,要明反切必先辨字母。若不辨字母,无以知切;不知切,无以知音;不知音,无以识字。以此而论,切音一道,又是读书人不可少的。但昔人有言:每每学士大夫论及反切,便瞪目无语,莫不视为绝学。若据此说,大约其义失传已久,所以自古以来,韵书虽多,并无初学善本。婢子素于此道潜研细讨,略知一二,第义甚精微,未能穷其秘奥。大贤天资颖悟,自能得其三昧,应如何习学可以精通之处,尚求指教。”多九公道:“老夫幼年也曾留心于此,无如未得真传,不能十分精通。才女方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且瞪目无语,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岂敢乱谈,贻笑大方?”紫衣女子听了,望着红衣女子轻轻笑道:“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老倚闾满盈’么?”红衣女子点头笑了一笑。唐敖听了,甚觉不解。

多九公道:“适因才女谈论切音,老夫偶然想起《毛诗》句子总是叶着音韵。如‘爰居爰处’,为何次句却用‘爰丧其马’,末句又是‘于林之下’?‘处’与‘马’‘下’二字岂非声音不同,另有假借么?”紫衣女子道:“古人读‘马’为‘姥’,读‘下’为‘虎’,与‘处’字声音本归一律,如何不同?即如‘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岂非以‘马’为‘姥’?率‘西水浒,至于歧下’,岂非以‘下’为‘虎’?韵书始于晋朝,秦汉以前并无韵书。诸如‘下’字读‘虎’‘马’字读‘姥’,古人口音原是如此,并非另有假借,即如‘风’字《毛诗》读作‘分’字,‘服’字读作‘迫’字,共十余处,总是如此。若说假借,不应处处都是假借,倒把本音置之不问,断无此理。即如《汉书》《晋书》所载童谣,每多叶韵之句。既称为童谣,自然都是街上小儿随口唱的歌儿。若说小儿唱歌也会假借,必无此事。其音本出天然,可想而知。但每每读去,其音总与《毛诗》相同,却与近时不同。即偶有一二与近时相同,也只得《晋书》。因晋去古已远,非汉可比,故晋朝声音与今相近。音随世转,即此可见。”多九公道:“据才女所讲,各音古今不同,老夫心中终觉疑惑,必须才女把古人找来,老夫同他谈谈,听他到底是个什么声音,方能放心。若不如此,这番高论,只好将来遇见古人,才女再同他谈罢。”

紫衣女子道:“大贤所说‘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这四句,音虽辨明,不知其义怎讲?”多九公道:“《毛传》郑笺、孔疏之意,大约言军士自言:‘我等从军,或有死的、病的,有亡其马的,于何居呢?于何处呢?于何丧其马呢?若我家人日后求我,到何处求呢?当在山林之下。’是这个意思。才女有何高见?”紫衣女子道:“先儒虽如此解,据婢子愚见,上文言:‘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军士因不得归,所以心中忧郁。至于‘爰居爰处’四句,细绎经文,倒像承着上文不归之意,复又述他忧郁不宁、精神恍惚之状。意谓:偶于居处之地,忽然丧失其马,以为其马必定不见了,于是各处找求,谁知仍在树林之下。这总是军士忧郁不宁,精神恍惚,所以那马明明近在咫尺,却误为丧失不见,就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之意。如此解说,似与经义略觉相近。尚求指教。”多九公道:“凡言诗,总要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方能体贴诗人之意。即以此诗而论,前人注解何等详明,何等亲切。今才女忽发此论,据老夫看来,不独妄作聪明,竟是愚而好自用了。”

紫衣女子道:“大贤责备,婢子也不敢辩。适又想起《论语》有一段书,因前人注解甚觉疑惑,意欲以管见请示,唯恐大贤又要责备,所以不敢乱言,只好以待将来另质高明了。”唐敖道:“适才敝友失言,休要介意。才女如有下问,何不明示?《论语》又是常见之书,或者大家可以参酌。”紫衣女子道:“婢子要请教的,并无深微奥妙,乃‘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这句书,不知怎讲?”多九公笑道:“古今各家注解,言颜渊死,颜路因家贫不能置椁,要求孔子把车卖了,以便买椁。都是这样说。才女有何见教?”紫衣女子道:“先儒虽如此解,大贤可另有高见?”多九公道:“据老夫之意,也不过如此,怎敢妄作聪明,乱发议论?”紫衣女子道:“可惜婢子虽另有管见,恨未考据的确,原想质之高明,以释此疑,不意大贤也是如此,这就不必谈了。”

唐敖道:“才女虽未考据精详,何不略将大概说说呢?”紫衣女子道:“婢子向于此书前后大旨细细参详,颜路请车为椁,其中似有别的意思。若说因贫不能买椁,自应求夫子资助,为何指名定要求卖孔子之车?难道他就料定孔子家中,除车之外,就无他物可卖么?即如今人求人资助,自有求助之话,岂有指名要他卖物资助之理?此世俗庸愚所不肯言,何况圣门贤者。及至夫子答他之话,言当日鲤死也是有棺无椁,我不肯徒行,以为之椁。若照上文注解,又是卖车买椁之意。何以当日鲤死之时,孔子注意要卖的在此一车,今日回死之际,颜路觊觎要卖的,又在此一车?况椁非稀世之宝,即使昂贵,亦不过价倍于棺。颜路既能置棺,岂难置椁?且下章又有“门人厚葬”之说,何不即以厚葬之资买椁,必定硬派孔子卖车,这是何意?若按‘以为之椁’这个‘为’字而论,倒像以车之木,要制为椁之意,其中并无买卖字义。若将‘为’字为‘买’,似有未协。但当年死者必要大夫之车为椁,不知是何取义?婢子历考诸书,不得其说。既无其说,是为无稽之谈,只好存疑,以待能者,第千古疑团,不能质之高贤一旦顿释,亦是一件恨事。”

多九公道:“若非卖车买椁,前人何必如此注解?才女所发议论过于勉强,而且毫无考据,全是谬执一偏之见。据老夫看来,才女自己批评那句无稽之谈,却有自知之明。至于学问,似乎还欠工夫。日后倘能虚心用功,或者还有几分进益;若只管闹这偏锋,只怕越趋越下,岂能长进?况此等小聪明,也未有甚见长之处,实在学问全不在此。即如那个‘敦’字,就再记几音,也不见得就算通家;少记几音,也不见得不通。若认几个冷字,不论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处丫鬟、小厮,比你们还高哩!”

正在谈论,忽听天边雁声嘹亮。唐敖道:“此时才交初夏,鸿雁从何而来?可见各处时令自有不同。”只见红衣女子道:“婢子因这雁声,偶然想起《礼记》‘鸿雁来宾’,郑康成注解及《吕览》《淮南》诸注各有意见,请教大贤,应从某说为是?”多九公见问,虽略略晓得,因记不清楚,难以回答。唐敖道:“老夫记得郑康成注《礼记》,谓‘季秋鸿雁来宾’者,言其客止未去,有似宾客,故曰‘来宾’。而许慎注《淮南子》,谓先至为主,后至为宾。迨高诱注《吕氏春秋》,谓‘鸿雁来’为一句,‘宾爵人大水为蛤’为一句,盖以仲秋来的是其父母,其子羽冀稚弱,不能随从,故于九月方来。所谓‘宾爵’者,就是老雀常栖人堂宇,有似宾客,故谓之‘宾爵’。鄙意‘宾爵’二字,见之《古今注》,虽亦可连,但按《月令》,仲秋已有‘鸿雁来’之句,若将‘宾’字截入下句,季秋又是‘鸿雁来”,未免重复。如谓仲秋来的是其父母,季秋来的是其子孙,此又谁得而知?况《夏小正》于‘雀入于海为蛤’之句上无‘宾’字,以此更见高氏之误。据老夫愚见,似以郑注为当。才女以为何如?”两个女子一齐点头道:“大贤高论极是。可见读书人见解自有不同,敢不佩服!”

多九公暗忖道:“这女子明知郑汪为是,他却故意要问,看你怎样回答。据这光景,他们那里是来请教,明是考我们的。若非唐兄,几乎出丑。他既如此可恶,我也搜寻几条,难他一难。”因说道:“老夫因才女讲《论语》,偶然想起‘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之句。以近来人情而论。莫不乐富恶贫,而圣人言贫而乐,难道贫者有什么好处么?”红衣女子刚要回答,紫衣女子即接着道:“按《论语》自遭秦火,到了汉时,或孔壁所得,或口授相传,遂有三本:一名《古论》,二名《齐论》,三名《鲁论》。今世所传,就是《鲁论》,向有今本、古本之别。以皇侃《古本论语义疏》而论,其‘贫而乐’一句,‘乐’字下有一‘道’字,盖‘未若贫而乐道’,与下句‘富而好礼’相对。即如‘古者言之不出’,古本‘出’字上有一‘妄’字。又如‘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古本‘得’字上有一‘岂’字。似此之类,不能枚举,《史记·世家》亦多类此。此皆秦火后阙遗之误。请看古本,自知其详。”

多九公见他伶牙俐齿,一时要拿话驳他,竟无从下手。因见案上摆着一本书,取来一看,是本《论语》,随手翻了两篇,忽然翻到“颜渊季路侍”一章,只见“衣轻裘”之“衣”旁写着“衣读平声”。看罢,暗暗喜道:“如今被我捉住错处了。”因向唐敖道:“唐兄,老夫记得‘愿车马衣轻裘’之‘衣’,倒像应读去声。今此处读作平声,不知何意?”紫衣女子道:“‘子华使于齐,…… 乘肥马,衣轻裘’之‘衣’,自应读作去声,盖言子华所骑的是肥马,所穿的是轻裘。至此处‘衣’字,按本文明明分着车、马、衣、裘四样,如何读作去声?若将‘衣’字讲作穿的意思,不但与‘愿’字文气不连,而且有裘无衣,语气文义,都觉不足。若读去声,难道子路裘可与友共,衣就不可与友共么?这总因‘裘’字上有一‘轻’字,所以如此。若无‘轻’字,自然读作‘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了。或者‘裘’字上既有‘轻’字,‘马’字上再有‘肥’字,后人读时,自必以车与肥马为二,衣与轻裘为二,断不读作去声。况‘衣’字所包甚广,‘轻裘’二字可包藏其内。故‘轻裘’二字倒可不用,‘衣’字却不可少。今不用‘衣’字,只用‘轻裘’,那个‘衣’字,何能包藏‘轻裘’之内?若读去声,岂非缺了一样么?”

多九公不觉皱眉道:“我看才女也过于混闹了。你说那个‘衣’字所包甚广,无非纱的绵的,总在其内。但子路于这轻裘贵重之服,尚且与朋友共,何况别的衣服?言外自有‘衣’字神情在内。今才女必要吹毛求疵,妄加批评,莫怪老夫直言,这宗行为不但近于狂妄,而且随嘴乱说,竟是不知人事了。”因又忖道:“这两个女子既要赴试,自必时常用功,大约随常经书也难他不住。我闻外国向无《易经》,何不以此难他一难?或者将他难倒,也未可知。”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雨夹雪

    雨夹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每晚一个悬疑故事

    每晚一个悬疑故事

    本书呈现的精彩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的叙述手法,无不展示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绚丽多彩的艺术魅力,将带给你独特而又充满快感的阅读感受,这些作品不仅提供了可供参考、学习、研究世界悬疑小说的范本,也将使你经历靠前的思维风暴。本书精选30篇经典悬疑小说,分为“与鬼同行”“致命的梦魇”“私宅凶案”等部分,囊括了世界悬疑大师的经典力作,全面展现了悬疑小说的各种形式,反映了世界悬疑小说的精华。每一篇都演绎着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
  • 米脂婆姨绥德汉

    米脂婆姨绥德汉

    本书为《米脂的婆姨绥德汉》的再版,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了陕北地区米脂、绥德的年轻人在改革的浪潮中,走出大山,来到城市谋生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折射出了当今社会经济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的种种令人警醒和深思的现象,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 假侦探

    假侦探

    小说以一个华裔教授在美国患病之后的悲惨经历为线索,融合了悬疑、推理、感情等调动读者兴趣的要素,深入描写了一个人处在极度绝望的环境下的所作所想,揭示了在美国许多人依然对华人抱有偏见的现实。小说是通俗小说和严肃文学的结合,语言文字富有文学性,饱含哲理,又处处设下悬念,紧抓住读者的心。
热门推荐
  • 动物员

    动物员

    这个实习生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叶枫:我不擅长战斗,我一点也不喜欢打架,我对金钱没有兴趣作者:枫崽别秀了爸爸怕注意??:本故事皆为虚构
  • 问情之路

    问情之路

    爱的力量是无敌的,看我如何笑傲群芳。美女我不缺,功法我不缺,修真?修梦?修情?三者皆修?天上为何总是掉美女?我不是最帅的,但我是最懂爱的,要问为何?我修的就是情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记异人传

    记异人传

    嗜睡症宅男走哪睡哪,拥有入睡便能进入异世界的能力。在异世界摸爬滚打结交好友只为能将这有趣的梦继续下去,发现根本不是玩这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这个三国有点邪

    这个三国有点邪

    现代人杨启被召唤到一个炼金术盛行的世界,十年后,身怀炼金术的他又从异世界误入三国。本以为有了炼金术便能横着走,却没想到这个三国有点邪,各种神通、奇门遁甲助阵沙场。诸葛亮摆下空城并非虚张声势,司马懿退兵实乃窥破杀机!关羽千里走单骑瞪谁谁死,张飞狮虎啸喝断当阳桥!貂蝉历经王允、董卓、吕布仍保清白,原是神通护体。再有力拔山兮吕布,日行千里曹操……
  • 虚无创世

    虚无创世

    一将功成万骨枯,脚踩尸山血海,追求长生的道路,站在世界的巅峰,成为不灭的存在,永恒万世,万古长存。被天地所抛弃的人,既然天地对我不仁,我便对天地不义,我势要与天地争锋,成就不朽。
  • 夏朝僵尸在都市

    夏朝僵尸在都市

    一个来历不明的猎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婴儿,掀起一场僵尸风波。一场突如其来的灭尸之战,引起千年后一场生死存亡的关键。千年前的他,来到现代社会,举目无亲的他该何去何从美女对他女投怀送抱,但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黑势力品尽全力招揽他,身为头目的他,却只热爱保安的生活.然而···他的命运,不止如此.
  • 总裁豪宠:概不退货

    总裁豪宠:概不退货

    安悦这辈子遇到过最大的强敌就是秦云深他让她嫁给他给他生个小猴子再逼迫她签下“卖身契”签字画押,两不误待安悦想要偷来,却发现无奈多出了许多份复印件待安悦想要反悔,却发现自己早就被秦云深锁的牢牢的“夫人,您已签字画押,恕概不退货。”
  • 机械虫神

    机械虫神

    原为龙组的秘密科学家厉天蛰开启时空之门,以为可以穿越到异世界然而却没想到来到了未来的世界!这里没有漫天飞舞的汽车,却有数之不尽的妖魔!这里没有强大无比的机甲,却又感染异变的怪兽!地球的未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本应有的繁华又去了什么地方?是重建繁华,还是随波逐流!身为SSS级别的异能者,身为强大古武的修炼者,身为龙组内最为聪明的科学家,历天蛰该何去何从.....
  • 我的徒弟都是大魔头

    我的徒弟都是大魔头

    李墨夺舍了魔道祖师李长生,李长生有七个了不得的徒弟,各个都是正道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大魔头。 大徒弟魔教长生教教主燕长空:“只要师父活着,我永无出头之日。” 三徒弟楚国皇帝李弘:“来人呐,把朕的妃子们叫来,让朕的师尊随便挑。” 五徒弟百花宫宫主叶红衣:“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把师父娶进门。” 一群孽徒,居心叵测,李墨感觉自己随时都会狗带。这群孽徒该怎么调教? 不求让他们当个好人,起码让他们当个人。 跪求调教之法。在线等… 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