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03700000011

第11章 甩不开的“恋母情结”

“妈妈,将来我不结婚,我也不喜欢女朋友,我就跟你在一起挺好的,每天都能看见你,我最喜欢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作为妈妈,你的儿子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吗?听了这样的话,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记得儿子5岁时曾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妈妈,长大了我要跟你结婚。”我当时只把这句话当作“童言无忌”,并且开心地一笑了之。

后来,我把这件事当作一件挺好玩的事,讲给我的一个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听。她听了以后,特别严肃地对我说,你要反省一下自己了,这种事一点都不好玩,这说明你这个做母亲的在儿子心中的位置有了很微妙的变化。

这可能是因为你平时对儿子过于关注,以至于让他心理上对你产生了一种依赖,对于正在成长的男孩来说,母亲过分的溺爱和呵护容易给他们造成过分相信母亲的能量而带来的情感依赖。而处在这种情感依赖中的男孩,如果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转变,就会产生人格的异化和畸形的情感需求。

我在心理咨询中心就曾经接待过这样的一位母亲。

闵女士,43岁,是来自河北省的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17岁,去年刚刚考上天津的一所大学,可上了不到一年,儿子主动退学回家,理由是学校不准他妈妈来学校陪他。被儿子这个啼笑皆非的退学理由搞得特别无奈的闵女士,在对儿子百般劝解无效的结果下,想到了心理咨询。

所以,她风尘仆仆地从石家庄赶到北京,就是想看看心理咨询中心会不会给他们母子一点帮助。

这是一个保养得很好的中年女人,就是头发有些斑白,也许是因为职业是小学教师,她说话的语调出奇地温和而细腻,有一种典型的贤妻良母的温柔。

我这儿子从小让我给宠坏了,大学刚读了不到一年,他就坚持不下去了,他说大学校园里一点意思也没有,而且想妈妈想得厉害,他说食堂里的饭没法吃,没有妈妈做的那么香,那么可口。我一直在劝他安心读书,十年寒窗考上大学不容易,要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然后,我和他爸每星期几乎都要跑一趟天津去看他,给他送吃的穿的。可他爸搞了一家企业,特别忙,不是每个星期都有时间,没有办法,我这么大年龄了也只好去学开车,然后,我考到驾驶本自己开车到天津去。我每次到学校,儿子都特别高兴,跟我搂搂抱抱说个没完,可我要走的时候,他就泪眼汪汪地特别不高兴,搞得我心里也很难受。好几次我都说,‘要不这书咱们不读了,这哪里是在读大学’。每次我要走,儿子那副生离死别的表情都让我觉得他好像在蹲监狱。

可我没想到儿子真把我的话当了真,第一学年好不容易挨了下来,儿子竟然也没跟我们商量就自己退了学,而且,把在学校里所有的东西都送给了同学,自己一个人从天津跑回了石家庄。

这件事对我们夫妻俩打击太大了,好不容易盼着儿子考上大学,以为总算把儿子培养成材了,可没想到这孩子竟这么不争气。

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可他说,他受不了这么长时间见不到妈妈的苦,学校里又不允许学生家长在校园里逗留很长时间,每次我要离开他回家时,他都难受得睡不着觉,这让他觉着读这个大学简直是在受罪,所以,说什么他也不想再读下去了。

看着儿子一脸无辜的样子,我也从心里疼他,我不知道别的孩子同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我只感觉我这儿子因为一直在我身边跟我相依为命,所以,他对我的依赖超出了一般的孩子。

闵女士说着眼圈有些红,她摇摇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似的,我拿了一张纸巾递给她,然后轻轻地问她:“您能介绍一下孩子的童年是怎么过的吗?”

闵女士擦了擦眼睛,叹息了一声:这孩子其实从小就挺苦的,他爸一直在外地当兵,一两年才回来一次。我在学校当班主任,工作也特别忙。为了照顾他,他5岁的时候我就把他安排在我带的一年级的班里读书,然后,他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跟着比他大的学生们一起往上读。因为他的父亲长年不在,家里就我跟儿子两个人,所以,他所有的生活都是由我来照顾,一直到十几岁了,还是由我来给他洗澡。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平时也不太爱说话,因为一直比他的同学们都小,所以,他在心理上有一种长不大的感觉。

我跟儿子在感情上特别深,他从小没有离开过我半步,暑假里组织活动都是我带着他,因为我当老师有这个条件。

他一直跟我在一个床上睡,一直到16岁才分开。那时,他爸刚刚转业回来,觉得他那么大的男孩子了,还整天跟我缠在一起特别不好,就一定要他自己睡。

为了这事儿,他好长时间不跟他爸爸说话,他爸说说他,他就冲他爸嚷嚷:‘你不回来,我跟我妈过得挺好的,你一回来就破坏我跟我妈的感情。’

他说这话也挺伤他爸的心的,在外面当了十几年兵,好不容易全家团聚了,儿子却不高兴了。

他爸就说我这几年把儿子给宠坏了,没有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来。我听他这样说,也特别不服气。论学习我这儿子一直挺不错,论品质也从来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的,在家里也特别听我的话,挺知道体贴我的,我像一个单身母亲一样带大了儿子,还要我怎么样?为了儿子的事儿,我们夫妻也总闹分歧。他爸就总说我管得太多,太娇惯孩子,这样将来成不了大器。

我也埋怨他爸,从来不知道与孩子沟通、交流,虽说以前隔得远,可你给孩子写信也可以啊,让孩子知道父亲的存在。可他从来没有主动给孩子写信、打电话,好像教育孩子的事儿就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似的。

现在,我跟儿子之间已经养成了这种互相依赖的习惯,为孩子做一切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这没什么不好呀。

可儿子在感情上对我有的那种异乎寻常的依赖,已经让我感觉有些不太正常了。有一次,我们学校里的老师聚会,我晚上回去晚了一些,大概是10点钟左右吧。我刚刚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就碰上出来等我、已经冻得浑身冰凉的儿子。他一见我回来了,就抱住我哭了起来,他说,他怕极了,我这么晚才回来,他以为我出事了,被车撞了或者是被人劫了,他老以为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说你干吗不给你爸打个电话啊,他知道我干吗去了,并且,他也答应我要早点儿回来陪你的。可儿子说,他不想给爸爸打电话,因为爸爸不喜欢他,他说他跟爸爸一点儿都合不来。

那天晚上,他一定要跟我睡,他说他要一睁眼就看到我才能睡踏实。当时,正好是高考前夕,为了让儿子能够休息好,安心复习功课,我只好答应了他。

于是,为儿子布置的房间成了他爸的卧室,而儿子又跟我睡在了一个房间里,直到他考上大学。

为了这个大学,我们也是经历了一番斗争,按照我的意思,让儿子在石家庄选一个学校就得了,这样离我们很近,可以随时随地地照顾儿子。可他爸坚决不同意,他说:这儿子已经让你给培养得有点畸形了,上大学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我们不能再失去这个锻炼他独立能力的机会。给他找一个远一点的学校,让他有点独立的意识,过过自立的生活,也让他快点成熟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再“心慈手软”了。

尽管有些不放心,尽管有些心疼,我们还是给他选择了这所离家不那么近的天津的大学,因为这也是全国的重点院校,儿子选择的专业也不错,是计算机系。

可没想到这孩子就是想家,就是想妈妈,一天给我打两次电话,一会儿说他病了,一会儿又说把饭卡给丢了,那时我正忙得脱不开身,我让他找同学帮帮忙,他就在电话里哭。

没办法我赶过来一看,其实就是腿上蹭破一点儿皮,贴个创可贴就能解决的问题,饭卡不是丢了,而是放错了地方。

为了这样的小事,我们夫妻心情紧张地跑了几百公里赶过来,他爸特别生气,可儿子一见到我就高兴死了,他才不管他爸是什么表情呢。

他在天津读了一年大学,我们为他不知操了多少心,原来我们想锻炼一下他,可没想到却让他把我们给锻炼了,我这把年纪还学会了开车。

而且,我的心理素质也让儿子锻炼得特坚强了。以前,我一听儿子在电话里‘报怨哭诉’,我的心立马就揪起来了,恨不能长翅膀飞到儿子身边。可后来,我接到他的电话反而不会慌了,我知道他没大事,就是想家想我呗,我安慰他几句,然后周末再过去什么事情都来提及。

原来想孩子过一阵儿习惯了就好了,可没想到这孩子到底没有坚持下来。

我就在想,是不是就是因为他年龄太小,因为他是提前两年上的小学,这样,他17岁就读大学了,可学校里这样的学生好像也不少呀。所以,我就感觉这孩子是心理上有问题,学校里那么多男生女生,他都不爱跟人家来往,身边连个朋友也没有,那他肯定就会想家想妈妈。

这也是我从小给他养成的习惯。因为,他那么小就开始读书,我老担心比他大的孩子会欺负他,因此,一下课就带他回办公室做功课。他从小到大总跟我在一起,很少跟同学们交流,所以,在他的脑海里,也许根本就没有要跟同龄人交往的意识。

我要带他来看心理医生,他说什么也不来,他说他什么事都没有,只要不让他离开我。

我有时看着这孩子也是欲哭无泪,我不知道是我做错了什么,还是孩子错在哪儿了。

前几天,我们学校搞内退,我已经准备退下来。我儿子一听我要退休高兴坏了,他说:‘妈妈,我早就希望你退休了,这样你就不用整天出门了,我每天早晨一起来就能看见你,我最喜欢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儿子的话让我伤心地流了泪,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办?他是一个男孩子,妈妈能永远陪着他吗?

我跟他谈这个话题,他就说:‘妈妈,将来我不结婚,我也不喜欢女朋友,我就跟你在一起挺好的。’

我也摸不透我这儿子是太幼稚呢,还是太天真,或者是还不懂事,但他说话的时候都是很认真的,我越听越不是滋味。

我这头发可都是这半年以内变白的,我整天都在琢磨这孩子再这样下去该怎么办。

其实,他的智商没有问题,那么小的年龄就开始读书,学习上从来不用大人操心,考大学时也挺顺利的,第一榜就超出了重点院校的录取线,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总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脾气还很像我,比较温和、细腻,懂得体贴人。但是也挺脆弱的,容易流眼泪,但高兴了也又蹦又跳的。除了处处离不开我,我觉得他的一切都像别的孩子一样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可他的恋母情结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了。

现在我跟他爸的关系搞得特别紧张,他退学以后让他爸给揍了一顿,可儿子为此再也不见他爸的面。他爸一回来,他就躲进自己房间听音乐,饭也得由我给他端进去吃。他爸一走,他就出来跟我又说又笑,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我夹在这父子俩中间特别为难,哄了儿子哄他爸,一个劲儿地给他们和稀泥,可就是不行,这父子俩总好像是冤家路窄。好在他爸特别忙,不怎么在家。儿子这个样子也让他特别伤心,索性把责任都推在我身上,他说,他只管往家拿钱养活我们,别的什么也不管了。

闵女士说着泪水不断地涌出来,看得出来为了儿子的事闹离婚她也是心犹不甘的,可夫妻两人在这件事上又总说不到一块去,也是一件挺折磨人的事。

听她叙述至此,我已经发现闵女士的儿子已经是一种典型的“恋母情结”,也就是从小在母亲过分的关注下造成的对母亲的情感依赖。

就现在孩子的情况来看,生活依赖型的比较多,平时自理能力差,生活中处处要人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虽然是因为溺爱而造成的不良习惯,但还是属正常范畴的。

但像闵女士的儿子这样,离开母亲连大学都读不下去,并且以17岁的“高龄”对母亲还像婴儿般的依恋,这就有些明显的不正常了。

这可能起源于他的童年,因为父亲长年不在家,母亲成为儿子唯一的情感交流对象。而且,儿子从小就跟母亲一起到学校去,虽然也是上学,但因为他总是跟随着母亲进进出出,同学们会认为他是个小不点儿,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需要母亲的呵护,因此,在心理需求上,他把母亲对他的照顾当成了唯一的情感依赖,这使他不懂得通过别的途经去获得其他类型的情感。

因此,在这个男孩的情感世界里,母亲是唯一的也是最后的烙印,这使他感觉不到这世界上的情感还有多种,他甚至不会去感觉父爱,因此,他对回到家里的父亲的情感也是排斥的,他甚至认为是父亲的进入影响了他和母亲的感情。这是很典型的心理有缺陷的表现,主要责任还是在这位母亲身上,她对孩子在学习上的培养可能是成功的,但对孩子人格的畸形发展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因此,当孩子逐渐长大后,这种有缺陷的人格便会显现出来,使孩子在独立处理问题时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

专家们常说,“功能健全的家庭才是培养成熟人格的园地。”在闵女士的家庭中,首先就欠缺了一个父亲的角色,其次,为了补偿更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情感,闵女士对儿子倾注了过分的关爱与呵护,并让儿子对母亲这种出于本能的情感产生了“上瘾”的依赖感,超出了正常的母与子的情感要求范围。

这种依赖感在孩子处于幼年期的时候,表现得并不明显,而且,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正常的。而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孩子对母亲还有这种寸步不能离的依恋,就会让人感觉有些过分了。

可对于一些父母们来说,他们往往会认可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有的家长会因此产生欣慰感,认为孩子乖巧听话,并且恋家是一件好事情。殊不知,这很可能成为孩子人格上最危险的一点。

因为长大成熟,有想要离开家脱离父母的愿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需求。人的成长就是由完全依赖他人到独立自主的过程。一个成熟的人渴望属于自己的生活,情感空间以及朋友。而像闵女士的儿子,那个17岁的男孩却惧怕这一切,他宁愿退学回家也不愿意离开母亲,过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说明他的心理疾病已经到了一般心理咨询所不能解决的地步。

为了让闵女士对儿子的人格障碍有足够的重视,尽快带孩子请心理专家做一些治疗,我把前几天接到的一位刚刚新婚不久的女孩打来的电话讲给她听。

这个女孩是为了她的丈夫打来咨询电话的,他们结婚才半年多,就已经要闹离婚了,我问这个女孩是不是有第三者插足,可女孩却哭着说,这个第三者是丈夫的妈妈。

谈起自己的丈夫,女孩特别伤心:我跟他是经人介绍认识的,交往了一年多,因为我们都已经是大龄青年了,所以,我们家里就催着结婚,当时我们已经同居了一段时间,他说他不想结婚,或者要结婚就得把他妈接来一起住。

我当时只想赶快把终身大事给办了,心想我们住的是两居室,让他妈来也无所谓,就答应了他。

我知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跟妈妈一直相依为命感情非常好。可我没想到自从我们结婚那天起,就为了他妈妈闹得不愉快。

结婚的时候,他说他不忍心把母亲一个人搁在家里,然后,我们去度蜜月,他要带妈妈一起出去玩儿。于是,我们的蜜月旅行是跟他妈妈一起进行的,一路上又是拍照又是录像,全是他母亲的特写,我这个新娘倒成了给他妈妈拎包的。

我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看到丈夫这么有孝心,我心里别扭但也从来没说过什么。

度蜜月回到家里,过起了正常的日子,我才发现丈夫跟他妈妈的感情超出了我的想象。那哪是母子呀,分明有点像情人了,丈夫每天下班回到家里,扔下公文包就先去陪妈妈聊天,我厨房里忙着做饭,他连看也不看一眼。

而且,我们结婚时,他就约法三章:第一,他妈妈到我们家里来,不是来做保姆的,所以,一切家务活也不能让妈妈做。第二,妈妈辛辛苦苦了半生,把他供到了大学毕业不容易,他得每个月带妈妈出门玩一次,钱当然是由我们来出。第三,他给妈妈买礼物我不能有意见,因为,他毕竟只有一个妈妈。

这些条件我都没意见,可就是他处处跟妈妈的热乎劲儿我受不了。好像跟妈妈有永远说不完的话,而跟我却冷冰冰的。

这样也没什么,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总拿我跟他妈妈比。他妈妈是做医生的,因此,他就说,你看你做什么贸易,女人最适合做医生了,又高贵又幽雅,你看我妈那气质,60岁的人了还那么大方、典雅,走到哪儿都那么迷人。

他妈妈挺会穿衣服的,丈夫就让我跟他母亲在这方面学着点儿,‘别老穿得那么寒碜。’

学完了穿衣服,又学举止、谈吐。这些都学完了,又让我做饭的时候多请教点,‘我妈做的饭我吃了从来不胀肚子,可吃你做的菜总是难受。’

对丈夫的挑剔我一直是忍着,可后来我实在受不了他这副嘴脸,我就跟她说:‘你妈这么好,你干吗又要娶媳妇,你跟你妈一块过不挺好吗?干吗还娶了我又这么挑三拣四的,我就是我,你妈是你妈,凭什么让我处处跟个老太太学。’

听我这样说丈夫也生气了,他说,‘是你一定要结婚的,不是我要娶你,我妈就是比你强,你就是没法跟我妈比。’

我们俩一吵,老太太也生气了,收拾收拾东西回她自己家了。

丈夫一看他母亲生气了,对我更是破口大骂,说我不孝敬老人,然后他也跟着他母亲回家去住了,我这边才刚刚结婚几个月就人去楼空。

可是,我一直觉得跟丈夫感情挺好的,他人很聪明,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有一份不错的职业和收入,再说,刚刚结婚就闹离婚我也怕别人风言风语的。没办法,为了请他们回来,我只好买了礼物去看他们,并且给老太太赔礼道歉。

这次老太太倒是真不错,她让我把丈夫领了回来,并且说,年纪大了,不愿意跟我们住在一起,不方便。

丈夫终于阴转晴回来了,我特别高兴。可不久我就发现丈夫又有了新的花招,每天下班一回家跟他母亲打电话聊天,天南地北地聊得特开心,然后,还时不时地撒娇,‘妈妈,你什么时候过来看我呀?妈妈,你不在我觉得这屋子里特没意思,我都不想回来。’

好几次听到丈夫这样跟妈妈撒娇,我就怀疑他心理上有问题。

论年龄我们都不小了,他31岁,我28岁,我们结婚的时候都属于大龄青年。论生活我们过得也不错,收入也挺稳定的,职业也挺体面,我对他也尽到了妻子的责任,而且,我这么晚才结婚,当然很珍惜这个刚刚建立的家,因此,对他我是像个孩子似的照顾,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搞不懂。晚上没事儿的时候,我也悄悄地问他,是不是特想他妈,他总是像个孩子似的点点头,跟我说,他从小跟着母亲长大,对母亲的感情很深。然后,他又说,由于他和母亲是被父亲抛弃的,所以,他从小就特别担心母亲也离开他,一直到他读大学,他才同母亲分开了一段时间。而且,他之所以一直不想结婚,就因为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比不上他母亲,母亲在他心目中一直是完美的化身。

‘那你为什么要娶我?’

听丈夫这样说,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这也是我妈妈一定要我结婚,而且,她比较看好你这个媳妇,她说人是一般的人,但听话、顺从,将来我吃不了亏,也就将就了。’

丈夫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就是因为我比较顺从才跟我结的婚,我当时气极了,跟他大吵了一架,就跑回娘家了。后来,他虽然也打了两次电话,向我道歉,并且请我回家,我也没理他,我觉着他整个就是变态。

天冷了,我回自己家取衣服的时候,发现他妈妈正在我们家忙活呢。

一见我,老太太就抱怨:‘你们小两口有什么事说不开的,闹成这样子,让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这儿子是从小娇惯了一些,可他心不坏,是个老实孩子,你也应该多让着他一点。’

我说:‘不是我不让着他,是他处处拿我跟您比,这比得了吗,这样比哪个女人能受得了?’

说起她儿子的这毛病,他妈妈也挺无奈的:‘这孩子就是跟我有感情,也可能因为是我一手把他带大的,他对我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感,这一点我早就感觉到了。我为什么催他赶快结婚?就是想让他尽快有他自己的家庭生活,让他从对我的依恋中摆脱出来。可是,你没跟他处好关系,跟他鸡吵鹅斗的,他当然会心烦。所以,你一回娘家,他就一定要我来。本来,把他照顾好是你的责任,可是,你没有本事拉住他的心,这也不能怪我这个做婆婆的。’

跟他妈妈也谈得很不愉快,我实在没有办法去理解这母子俩,我认定他们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所以,我就想起给咨询中心打电话,我想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帮助我摆脱这种处境。否则,再这样下去,我想我们只有走离婚这条路了。也许,当初我就不应该催着他结婚,我应该早点发现他对母亲的这种不正常的情感依恋,可惜当时我不太懂得这些,所以,把好多不正常的事情给忽视了。

我想知道像我丈夫这种情况,还有没有可能得到矫治,或者,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让他改变一下,你们能帮助我吗?

讲完这个女孩的遭遇,我发现闵女士的神情也有些紧张。是的,这就是一个有心理缺陷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成年男人以后的困惑。

他以这样的畸形人格走向社会,走进人群,必定会给自己也给周围的人带来烦恼。尤其是走进婚姻,由于情感的世界始终是倾斜的,所以,也很可能导致家庭生活的倾斜,在这种状态中生存的双方都会因此而体验这种不正常状态导致的痛苦。

这就是我请闵女士尽快带儿子去找专家做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原因。

据专家们做过的一项关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的调查表明,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一般来说从孩子的幼儿期到初中阶段,是呈抛物线形的,最高峰往往在小学三年级。孩子5岁时,母亲的影响力高于父亲的影响力17%,孩子读初二时,母亲的影响力与小学三年级的最高峰相比下降了20%。

而在具有正常功能的家庭里,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是缓坡增长状态,到孩子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的影响力超出母亲。

可纵观我们目前的家庭生活中,单纯的由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多。由于现代生活的压力,男人们多为生计打拼,而父亲往往在孩子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像,生活中充满了母亲的关爱。而且,由于现代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女人成了许多家庭中情感生活的主心骨、顶梁柱,因而,母亲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越来越无所不能。

所以,这样的母亲越来越多,那种缺乏男子气、个性脆弱得像个女生、度不过精神的断乳期、甚至连生活习惯也出现女性化特征的男生也越来越多。

这一点在我到一些中学采访时感受得特别深。

在参与一些班级的主题班会时我就发现,大胆发言、踊跃参与讨论的大多数是女生,而男生往往腼腆、文静地坐在一旁,老师不点名字就不肯站起来说两句。

用一些女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班里阴盛阳衰,那些男生个个都是妈妈的宝贝儿,听话得很,哪像是男子汉呀。”

我想这一点也可能跟整个社会的认知有关。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一直认为孩子听话、乖巧、不惹是生非就是好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过去谁家的儿子要是出落得像个文静的女孩,都会博得邻居的夸奖,“你瞧人家那儿子多听话,就像个女孩。”

殊不知道这正是给孩子带来致命的心理问题的开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应该对自己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如果说过了青春期,你身边的孩子仍然是一副稚气未脱、心理特征不明显的样子,那就应该向专家咨询了。

我们总说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受着父母的熏陶。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可现在的社会不是仅靠本能就可以生存下去的。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通过互动的学习和沟通,建立起自己的形象和爱的通道,孩子切实感受到父爱与母爱的存在。

养育孩子是生命中最需要负责任的选择,而健全的家庭则意味着它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发挥功能。

正常的家庭氛围是建立在健康的婚姻关系上的,而在健康的婚姻关系中父母的功能才可以发挥得良好,并且以自己的言行向孩子示范成熟的行为。

孩子完全可以通过父母的示范,充分利用自己的智能、感受和想象力去完成他自己的选择,达到自我的成长,而不是靠相互寄托或相互依赖去寻求一种情感的平衡,一旦父母或孩子走入这样的误区,就会对自己本身具有的价值观失去信心,从而更加把自己的需求看作对方必须来承担的责任。

因为是责任,它便意味着不可放弃,所以,在这样的困境中陷得越深就越难自拔。而且,因为彼此有的只是需求,他们的心灵便是永远难以完整的。

心灵思索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说:“也许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了儿子的恋母情结。”男孩出现“恋母情结”,作为母亲,妈妈们应该首先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管得太多、太贴心了?

男孩有“恋母情结”,严重的可能会酿成不正常母子关系的悲剧,更为普遍的危害是严重影响男孩子的个性发展。据有关心理调查显示,受到母亲过分爱怜的男孩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甚至出现自卑,不敢和异性接触,没有能力像其他人一样成家立业;不会找对象,一直单身;不会面对婚姻生活,离婚几率大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父亲却因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样,孩子在学校由很多女老师辅导,在家是妈妈说了算,他们是在母性权威下成长起来的,往往习惯了那种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氛围,但这种氛围并不利于培养男孩的阳刚、大气等男性气质。

专家建议,父爱与母爱在家教中同等重要。父亲应承担起教子的责任,阳刚、坚强、洒脱的男性气质,这是温柔细腻的母亲所不能带给男孩子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误区

    社会上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家长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所犯的错误少了,孩子就变好了。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家长的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好家庭教育,如何使孩子成材,已经成为每一位家长必须学习的课程。反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很多家长走进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家庭教育误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造成孩子孤僻冷漠、心理脆弱……
  • 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

    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

    激励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美国教育专家爱德华教授指出,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颇值得老师和家长去理解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会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学生便将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如果老师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全集

    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一个各方面做得优秀的妈妈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聪明宝宝必吃的30种益智食物

    给宝宝最天然的脑黄金。天然的食物是帮助宝宝大脑发育的最佳营养,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基础及大脑发育的保障,选对食物巧手烹调,让宝宝越吃越聪明。
  •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对于好奇心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吃饭,不是每日的任务,而是一件愉快的,能够启发孩子智慧、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事。现代妈妈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为宝宝精心准备食物。因此我们提倡花最短的时间,做最创意的美味,只要每天多花5分钟,就能立刻将平淡的食物变成美味的艺术品,让宝宝主动爱上吃饭。
热门推荐
  • 铁柱铁牛与铁波

    铁柱铁牛与铁波

    三个朴实的少年带着一条脱毛的黄狗和两只叽叽喳喳头上顶着避雷针撞人的小鸟。少年的梦想是当一个神仙,每一餐都有疙瘩汤吃,吃饱之后打打吃人的妖怪,攒钱给弟弟们都娶个媳妇。黄狗梦想是每天踢球踢累了打打三个少年,小鸟的梦想是不再被人关进罐子里。他们觉得道士住山洞是因为穷,没钱盖房子。和尚不娶媳妇是因为懒,没人嫁给他。他们修仙之后仙门太穷,他们还得自己种地养活整个门派。有一只猿妖是他们大爷,一对僵尸夫妇是她们干爹干娘。日子过的好点了魔族又出来捣乱。前面都是坑,兄弟多保重。
  • 蛊尊戏世

    蛊尊戏世

    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两世为人,都是一样家破人亡,前世的她由于师门规矩不可违,未能替父母报仇雪恨。来到异世,同样经历,同样的习蛊,却不同的师父不同的门规。虽杀人,却不狂。根骨奇,却不傲。为父母,登高处。一岁引蛊入体,三岁引蛊入丹田,六岁与传说中的蛊法签订生死蛊,八岁施蛊救人……直至十五岁鬼谷众人尊称她一声“婴姑”。远古遗迹为她开启。神兽青月视她为主。月圆蛊法与她签订生死。且看她在这龙鳞大陆之上怎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世家族的逼迫,追杀,她不逃避的绝地反击。师父销声匿迹,父母血海深仇,她不得不报。他为了她不惜付出所有,甚至命。而她为了他亦不惜杀尽所有害他之人。当一切尘埃落定,她的他在何处?
  •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倾世绝恋之倾世佳人》

    她为他收取天下,负了一个真心对自己的人。而换来的后果却是无情的长剑没入腹中。她的身份他不知。当再次见面时;她以紫凝的身份再入皇宫。惊艳众人,却也只是微微一笑,轻起薄唇:“云重派,罗刹?紫凝。”她用一年时间征战沙场建立了与三大国并立的千羽国。她迎娶了四位美男,而又在新婚之夜下落不明……
  • 瑶宫辞

    瑶宫辞

    多年前的一次相遇,便注定他们今后的结局。深院琵琶,午夜梦回,仍是旧时模样。
  • 甜宠:大牌请靠边

    甜宠:大牌请靠边

    “啊喂,陪我一起去参加那个真人秀好不好?”某然“如果我拒绝呢?”某腹黑晨“喂喂喂,我们友尽趴,你果然不爱我了。”蠢然“我去呢,可以,只是啊,我挺贵的。”腹黑晨“你要多少呢?”某然“喂喂喂,你不是说你很贵嘛!你不要动手动脚啊......魂...淡...唔...”他们经历过离开,但没有真正放手,他爱她,她爱他。或许谁也都很意外,在有生之年,我遇见了你,爱上了你,再也不曾分开。【甜宠:大牌请靠边】
  • 爱到天荒不张扬

    爱到天荒不张扬

    讲述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平凡女生和一个不懂爱情的豪门总裁之间的温馨爱情故事。不狗血,不激情,只有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过铠甲世界的骑士

    路过铠甲世界的骑士

    李羽意外穿越到铠甲勇士的世界,得到神秘人赠送的Decade驱动器。当他变身为“世界破坏者”Decade之时,他会做出怎么样的抉择呢?
  • 合江亭

    合江亭

    合江亭,地处成都,府河与南河于此相合,汇为一条河流。因为两江相合,永不分离的寓意,成了当地人心中的爱情圣地。《合江亭》即以此背景,讲述了在这个物欲和浮躁的现在,一对男女为追求真爱发生的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因恋人高尚在一次登山中遭遇不幸,林点点一直活在痛失恋人的阴影中。林点点具有典型成都女孩的个性——外表温婉,内心隐忍倔强。在生活和感情道路上,她一次次遭受打击,过着痛苦自疚的日子。和相爱的人走过合江亭,是她的梦想。可到合江亭的路,却那么的遥远。直到通过一次偶遇,他见到了一位与高尚非常相像的男人苏易。苏易的到来,给她久已阴霾的生活射进一缕光线。可是苏易却是一个心有隐衷的人,因为先天的疾病,让他对感情不抱有希望。尽管对林点点充满好感,却始终未能放下心防。这反而加剧了点点的痛苦。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小样,你跑不掉了

    小样,你跑不掉了

    在高中时代,他和她就如同两个同极磁铁互相排斥,但是上天却要他们成为异极磁铁吸在一起。缘分就是这么奇妙。而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七年后,再度重逢。可许多事情早已物是人非,但他们各自的感情却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