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68400000002

第2章 黟山祈福

当张太夫人知道儿子瞒着自己离家远去后,便大叫一声,嘭然倒地。

亦青大惊失色,忙和家中女仆将太夫人抱放在榻上。待用参汤将太夫人灌醒后,张太夫人便如大病一般,数日里卧塌不起,滴米不进,谁也不予理睬。

亦青无奈,只得跪在榻前,请太夫人无论如何要保重身体,不要思虑太重。

看到跪在榻前的儿媳,张太夫人真想破口大骂。她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张置一去不返的那天,儿媳要带着孩子送他很远很远,原来,他们是窜通一气,只是瞒着自己。

看着久跪着的儿媳,张太夫人却无法大骂出口,她脑中想道:“骂她又有何用?难道能把儿子骂回来吗?当年,老太公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要自己看好这个儿子,老太公可谓费尽心机,将儿子置于这个远离雒阳的偏远乡村。儿子竟然还是跑回了雒阳,而且说是还要到西域去……”

当想到儿子将去西域,这和要了自己的性命毫无区别:“西域,那是夷狄之地,去的人能有几个活着回来?” 一时间,太夫人心中千刀万剐,好像儿子不是去了西域,而是已经离开了人世。不由得悲从中来,眼泪顺着双鬓缓缓流下。

连续几天,张太夫人的脑中不知转了多少念头。

可是,此时的亦青心中不也是痛苦万分?

亦青陪跪一旁,暗暗垂泪。她只希望太夫人最终会自己省悟过来,面对张置已经离家远去的现实。

终于,张顾的一阵哭喊将张太夫人从痴迷中唤醒:“难道我们就这样不吃不喝。在这里等死不成?如果我们都走了,道是一了百了了,但是留下的这个孙子怎么办?”

太夫人翻身支撑着坐起,丫环一看太夫人坐起,赶忙敬上一小碗早已备好的银耳红枣汤,太夫人也就接过碗吃了起来,边吃边示意丫环扶起亦青。

亦青跪了数日,双脚麻木,要不是幼年练武,身体强健,怕早已支撑不住了。

丫环在太夫人的示意下将亦青扶到太夫人榻前坐下,太夫人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也难啊!有哪个女人愿意自己的丈夫远离自己,而去荒漠搏命呢?”

一句话,将亦青的眼泪说地“簌簌”落下。

太夫人抚摸着亦青的臂膀说道:“这几天,我也想清楚了,他走了,我们还要好好地活下去,因为我们还有孩子。”说着话,一把拉过张顾:“只要有孙子,我们张家就有希望!”

家里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但是,这种平静却了无生气。

一段时间来,张太夫人只有在和孙子玩耍时,才能看见那难得地笑容,而平时,脸上总是挂着凄凉的神色。

亦青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记得老太公去世时,太夫人也是这般凄苦神色,但是,不是很快就都过去了吗!

这不需要别人化解,就让时间来慢慢化解吧!

可是,时间真的能够化解一切吗?

每到夜幕降临,亦青便借着暗暗地灯光,展开一方白绢方巾。方巾上留有张置临行前夜所书写的诗句: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这首诗,是关内侯苏武写给他妻子的《留别妻》。

记得那天夜里,张置认真地写完这首诗后,又一次给亦青述说了苏武的故事。

当年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被汉武帝派遣出使匈奴,但是,苏武到了匈奴后却被且鞮侯单于扣留,且鞮侯单于为了让苏武变节效忠匈奴,先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后又施予惨无人道的折磨,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苏武对大汉的忠诚。最后且鞮侯单于只能将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放牧一群公羊。

在流放荒芜地区牧羊期间,苏武每天手持代表汉朝使节的旌节,遥望祖国。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在得知苏武的消息后,将被拘役在匈奴十九年的苏武接回了长安。回到长安的苏武头发胡须都已雪白,手中握着的代表大汉王朝的旌节上的饰物已经斑驳脱落。迎接他的满朝官吏见到苏武这般容颜,无不被感动的泪水横流。

苏武的事迹后来广为流传,被后世人用来做为品德和气节教育的典范。

亦青曾多次听张置讲述过这个故事,可是那一天,当她从丈夫的手中接过这块方巾,看着也将要离妻而去的丈夫,再听到这个故事时有着和从前大不一样的感受。

听完故事,亦青猛地咬破自己的手指,挤出鲜血在这块刚刚被张置写过诗句的白色绢巾上印画出两朵红色的并头梅花图形,这两朵鲜红的梅花在白色绢巾的衬托下显现出无比的娇艳。

……

此时,亦青在灯下重新审视这块方巾,睹物思人,心中想道:不知此时的夫君身在何处?这许多时日了,怎么没有只言片讯传来?

张置的家书在他离家后近一年,才被人送抵。

张太夫人听说儿子来信了,也忙来到亦青的房间。

亦青颤抖着,打开系着红绳的“竹简”飞快地看着这一尺长册上的内容。

看着太夫人满是询问的眼神,亦青定了定神,她凑近太夫人的身边,声音颤抖的对太夫人说道:“母亲,这是他的信!是他的信!”

“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太夫人眼中闪着晶光问道。

亦青大体将家书上的内容告诉太夫人:

这封信是数月前张置将要离开雒阳,前往西域时所写。其大意是,他已平安到达雒阳,经朋友帮助,介绍他前往大漠,投奔当时官拜驸马都尉的耿秉帐下。

信中提到耿秉多次上书朝庭,谓之“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的主张。感言到这正是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表达了为追求“盛王之道”而投戎西域的决心。张置一再要求亦青代他在堂上尽孝,等待他立业封侯,光祖荫子时再回家团聚。

读完信尾的日期后,太夫人扳着手指算了算说道:“又几个月下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他也应该到达西域了。”

张太夫人的话,使人们都陷入遐想之中。

房间里一片宁静。

张顾虚怯地看看奶奶,又看看母亲,小心地拉了拉母亲的衣袖,轻声地问道:“母亲,西域是什么?”

未等亦青开口,张太夫人一把将孙子揽入怀中,笑道:“西域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边的沙漠,有高耸入云的大山。”

“那里的大山比我们的黟山还高还大吗?”张顾天真地问道。

“这?”太夫人不知如何回答孙子的问话。

亦青疼爱地从太夫人手中接过孩子,说道:“西域有一座大山,那里的人们把它叫做天山,你想想,天有多高啊?它可是和天相连接的。传说:山上有个天池,是西王母会聚众神仙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

“母亲,你不是也说过我们的黟山是公孙轩辕黄帝率手下大臣容成子、浮丘公前来炼丹,并最终得道升天的地方吗?”

公孙轩辕黄帝在黟山求道升天的故事是前不久亦青带着孩子在黟山边玩耍时讲给他听的。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好的记忆,连轩辕黄帝手下的大臣名字都没说错。亦青高兴地点点头,说道:“是的,我们的黟山也是一个能会聚圣贤,点化仙人的地方。”

“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离开这里,离开我们,而去西域呢?”张顾瞪着不解的大眼,固执地问道。

“因为你的父亲有更远大的理想,他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所以就离开我们,只有到了西域才能实现你父亲的理想。”说这些话时,亦青知道,孩子定然是不会明白的。

听到这母子的对话,张太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亦青,你明天到黟山‘太一观’去一趟!求求‘太一神’保佑你家郎君平安!”

“是,母亲”亦青放下孩子答道。

第二天,张顾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嚷嚷着要和母亲一起去“太一观”祈福。亦青被他缠的没有办法,也就答应带他同去。

梳洗完毕,用过早餐,天方微亮,亦青便和太夫人挥手告别,坐着老管家张宗亲手套好的马车,前往“太一观”

马车到了山脚下,便不能前行了。亦青带着孩子,随身跟从着贴身丫环阿彩和两名小厮,就顺着一条山间小径向山上爬去。

黟山的秀色可谓天下众山之冠,一路上所见的松树,每一棵都苍翠浓密,干曲枝虬。这里的奇石也神态各异,或兽或仙,或人或物,怎么看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亦青随张家搬入黝县也已经三年多了,但还是第一次攀登黟山。看着这奇山秀石,亦青心情大好,她将这一年来的所有忧思抛入了这山间悬崖,让山涧溪流一冲而去。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她们缓慢攀登,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她们来到一个硕大的圆石上坐下,将自带的食物铺开。攀了大半天的山,感觉有点累,猛一坐下,更觉得一股饿意袭来,于是也不分主仆,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饱喝足,亦青看着这山水景色,心旷神怡。一时间,似乎整个身心都融入到这云海松石之中……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声惊叫——

原来,张顾玩着玩着竟然跑到了这块巨石的边缘,圆石之下便是十多丈深的悬崖。只见他一不留神,竟从这块圆石上向悬崖处滑落下去。

“顾儿——”看到儿子跌落下悬崖,亦青一声惊呼,但她已经无法施救,眼看着儿子的性命就将不保。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灰色身影如大鸟般腾空而起,向悬崖下掠去,那个身影伸出右手一把抱住张顾,左手同时抛出一根绳索,缠住巨石边的一棵青松,起落之间,这如大鸟般的身影竟然抱着张顾重新攀回巨石,并将张顾轻轻放下。

亦青奔跑过来,一把搂过儿子。

片刻后,亦青才回过神来,忙带着儿子走到恩人身边,直直地跪下,说道:“老人家,你救了张家一家的性命,小女子给你磕头了。”

说着,“咚咚咚”给恩人磕了三个响头。

救下张顾的是位老人,此刻正在收拾绳索。只见他身材不高,童颜白发,一缕雪白的胡须在胸前浮动,颇有几分神仙姿态。

老人不以为然地“哈哈”笑道:“请起,请起。”边说边拾起丢在一旁的药锄和药篓,背上身,转身大步向山间走去。

亦青望着他的背影喊道:“恩人,如何称呼?我当如何前往致谢?”

老人头也没回,随口回道:“仅是一山中采药人,区区小事何用来谢。”

亦青看着老人背影,愣愣地出神。

张顾遇险被救后,亦青再也没有心情陶醉于这黟山美景,只是埋头登山。

天黑之前,亦青紧紧拉着儿子的小手,方才到达地处两座顶峰之间的“太一观”

由于“太一观”地处高山之上,一般有人前来敬祭,一日内根本无法往返。所以在观宇之外,方士们又修造了一处接待香客的客舍,供香客在此住宿。

想到路上所经历地那次风险,亦青心有余悸,晚上,她将儿子紧紧地搂在自己的身边,久久无法入睡。就听到山野之间,时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之声。

清晨,亦青早早起床,在院落的空地上,用捡来的树枝充当长剑,演练了一趟剑法。

在黟山上演练剑术,亦青的感受大异于往日,收式后,看着东方启白,一轮红日跃出云海。亦青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将手中充作长剑的树枝面向朝阳远远地抛掷出去。

回房中,见丫环小厮也都起身,正忙碌着整理带来用于祈福的敬品。

一位年老方士敲门进屋,送来早餐。亦青让阿彩递过一串五铢钱作为这一夜宿住的用度。

老方士接过钱币,稽首道谢后,退出房间。

用完早餐,就听见,“太一观”中传来鼓乐之声和方士们晨颂的歌声。

“太一”也或称“太乙”是汉朝民间“至高无上的天神”其最早在战国时为楚国所敬奉。楚国著名诗人屈原在他的《楚辞·九歌》首篇《东皇太一》中就有人们祭祀、礼赞“太一神”的描述。

亦青让两名小厮敬上供品后,在鼓乐声中盈盈地向“太一神像”跪拜,她心中默默地为她的丈夫祈祷,祝愿丈夫在西域平安,祝愿丈夫能够在西域建立功勋。同时也祝愿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成长,祝愿张太夫人能够健康长寿……

亦青一次次地匐身在地,向“太一神”表达着自己最执诚地敬畏。

礼毕,亦青抬头仰视“太一神”只见“太一神”神情威严地位居大殿中央,头戴鹿角状头饰,面色赤红,张口吐舌。

此刻,亦青坚信,威严的“太一”一定听到了她内心的祈盼,她又一次全身心地匍匐在地。

回到家后,亦青忙让老管家张宗安排仆从四处打听在黟山上救下儿子的那位采药人。没过几天,张宗便得到消息向她禀告道:“在黟山西南山麓住着一位采药老人,和亦青所描述的形貌比较相像,此人复姓淳于,单名一个制。”

听完张宗回复,亦青暗暗吃惊。

姓“淳于”这个姓氏的人很少,但是这个姓氏却有些来历。

“淳于”是周朝时的一个小国,国亡后,其族人以原国名命姓,称淳于氏。“淳于”姓氏中除了在战国齐威王时出了位才智过人的淳于髡外,便是西汉早年的那位名医,被人称之谓“仓公”的淳于意了。

亦青记得,她刚刚来到张家时,曾经听张老太公说起过一件事情:那一年,老太公随光武皇帝征伐赤眉军时,在弘农郡渑池(今河南省)身受重伤,后被一个姓“淳于”的医人救起,此人医术精湛,有起死回生的才能。按老太公的说法,如果不是这位仙医施救,也就不可能有后半生的享受了。战乱后,张老太公曾派人多次前往渑池找寻这位“淳于仙医”以报答救命之恩。可是,此人已不在当地,所以一直找寻不到,这个救命的大恩泽,也就无从报答。老太公为此一直无法释怀。

老太公曾经咛嘱过张置、亦青,如在今后遇到复姓“淳于”的医人,一定要代他报答。

“那么,此次在黟山中救下顾儿的这位淳于制会不会就是当年救治了老太公的‘淳于’仙医?既姓淳于,又是医者,那么他会不会是淳于意的后人呢?”想想又觉得不对:“淳于意只是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当年他去长安准备接受肉刑时,也只有小女儿提萦陪同,他何来的后人呀?”

既然已经打听清楚,亦青便急不可待的和太夫人商量着要赶紧前去拜望答谢。

张太夫人匆忙张罗,为亦青精心准备下四样礼物。

亦青带着伺女阿彩,早早地坐车赶往黟山西南山麓下淳于制的住处。

她们围着黟山绕了好大的一个圈子。已近中午,亦青远远地看见,在黟山脚下有一处茅屋,由于四周只有这一处人居之所,看来这就是淳于制的家是不会错了。

只有一条人行小径通至茅屋门前,车辆根本无法行近。亦青只得带着阿彩下车,让车夫在原地等候,她们俩人带上礼物徒步行走小一会来到了茅屋前。走近方才看见,茅屋木门竟然挂着大锁,显见是没人在家。但是阿彩还是先轻后重地拍打了一阵门环,并嚷嚷道:“有人吗?家里有人吗?”

亦青看看无人回声,便止住阿彩。老远而来,就这么走了,也不甘心,两人无奈,只能在茅屋前等候。

看看日头西沉,时间已经不早了,四周竟无人影出现。亦青心里着急,想到张宗曾说:淳于制常在其它村落行医,有时一出诊可能便会好多天不回家中。再等下去,也不一定能等得到他。于是亦青只能对阿彩示意,转而回家。

两人怏怏地坐车沿原路回家。

后来,亦青自己一人骑马又去拜访了两次淳于制,但是,这两次淳于制家的茅房也依然是大门上锁,家中无人。

同类推荐
  • 嫡女风华之凰途

    嫡女风华之凰途

    侯府嫡女,一朝梦醒,痴心错付……再抉择,又该如何前行?是归隐田园,还是依旧大放异彩?因你而有野心,你要陪我看完这余生的风景……
  • 锦誉

    锦誉

    她同他是青梅竹马,也是她所有紧要关头的救命稻草,他会包容她的所有,会原谅她的一切。前一天因为她决定嫁给太子而气得发疯,后一天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跟她进宫,默默地守在她身边。她一直都知道他对自己的偏爱,她打心眼里觉得他是个温柔的人。可她后来才明白,他并不是什么温柔至极的人,相反,他活着只为复仇,就连皇上都惧他几分,只是他将自己在这世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她。玹瑾:这世上所有对你好的人,都是有所企图的。暖玉:那你呢?玹瑾:我是爱慕。
  • 嫡女无双:王爷宠妻有道

    嫡女无双:王爷宠妻有道

    一桩命案,让她名声尽毁,尝尽冷暖。与虎谋皮,却也收获一人心,承诺白首不相离从后宅到朝堂,且看她手刃族亲,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顾清离说:“你娶了我,那就只能有我一个,以后儿女只能管我叫娘。”某人正有此意,这天下美人再多,可能入他眼的,就这么一个,还是他费尽万般心思才拐到手的。“嫁给我,便只能看我,你若看其他男人,我便杀了他。”保证甜宠,甜到发腻。
  • 桃仙岛之子修

    桃仙岛之子修

    人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哦,原来拥有过的是那么重要.
  • 荣华引

    荣华引

    他说:“跟随我,征战天下,我许你,一世荣华。”可她想要的,不过是一颗真心。
热门推荐
  • 喂,我爱你

    喂,我爱你

    三位少女碰上三位少年,会擦出爱情的火花吗?
  • 姑奶奶不嫁太子

    姑奶奶不嫁太子

    慕容菲菲骂咧咧的边睁眼边挣扎坐起身子。还没等她看清眼前的情景,一件天外来物,沉重的砸在刚刚坐起的慕容菲菲的身上。她眼前一黑。醒来时,衣衫尽褪,满身红莓。却不见罪魁祸首,她恨不得立刻阉了那人。自此,从公元2010年来到古代的慕容菲菲,踏上一条啼笑百味的寻人之路。
  • 左边的爱Ⅱ

    左边的爱Ⅱ

    年前她在小巷里化身蒙面女鬼救了他,一年后,再次相遇和他相遇的她,却不知彼此就是一直要找的那个人,因为一次次阴谋,她和深爱的他越走越远。来到贵族学院的她,总是被很多人欺负,她又是如何从这里挣脱?当回过头来,又是谁在原地等待,到一切明了时,他和她、她和他和他却又种种误会和阴谋陷入感情的漩涡。一个是妖孽般冷酷的王子,一个是花心总是欺负她,最后却爱惨了她的他,另一个又是她从小就喜欢的白马王子,她到底如何决择?
  • 暗黑破坏神之天刑者

    暗黑破坏神之天刑者

    地球宅男项天,意外携带外挂穿越到了暗黑大陆,开始了追求力量巅峰的战斗之旅。暗黑大陆数万年的战斗凝练,已经强大无匹。看项天如何利用地球的奇思妙想,吸收已有的战斗经验,创造出更加灵活的技能运用。绚丽的招式,多变的战术,灵活的技能运用,项天如何利用这些谱写出暗黑大陆上新的乐章......经典的暗黑系列小说太少了,钩子看的不尽兴。自己写一本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支持下钩子,谢谢大家了。
  • 灵素大陆

    灵素大陆

    一个少年因意外,被平行宇宙灵素大陆曾经的无上之神附身合体。来到灵素大陆的少年历经种种遭遇,最终发现自己身陷于一个巨大骗局。大陆上各种神秘人物悉数登场,各方势力剑拔弩张,大陆格局因他而变,远古之神因他而现。尘封万年的阴谋终被瓦解。一个传奇的少年最终成为灵素大陆一代灵皇。
  • 国谋计

    国谋计

    九国阴暗权谋史,没有开挂的主角,没有超爽的情节,只有皑皑白骨,无名尸冢,和你要的天下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7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被动的接受上司的命令,也不一定非得符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
  • 战神联盟之仙蝶迷踪日记

    战神联盟之仙蝶迷踪日记

    会有一点点失落,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总是擦肩而过,越走越远了,猛一回头,你是否还站在原地等待。
  • 余年的周岁

    余年的周岁

    第一次看见余年的时候,周岁就觉得是他带着姥爷组团偷2自己钱包第二次看见余年的时候,余年用一块蛋糕就把周岁骗走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