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15100000025

第25章 艺术镜像(1)

莫西子诗

心中有原野

MO XI ZI SHI

撰稿/雷雪梅

【莫西子诗简介】莫西子诗,彝族音乐人、歌手,被誉为彝族民谣创始人。现居北京,专职于原创音乐及电影、话剧等音乐创作,组建有莫西子诗乐队,兼窦唯乐队吉他和人声。2008年创作歌曲《不要怕》,后来被彝族山鹰组合成员瓦其依合收录在其发行的个人专辑《黑鹰之梦》中。2014年在《中国好歌曲》中演唱诗人俞心樵为其填词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获导师好评,并因此走红。同年9月1日,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原野》。

A&Q

青年作家:莫西你好,你的名字“莫西子诗”在彝语里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吗?

莫西子诗:莫西是姓,而莫在彝语里指军队,西(si)指主人,我的祖辈可能和军队有关系吧,子是太阳,诗是光。

青年作家:接触过的彝族人都能歌善舞,特别豪爽奔放,生活中的你是这样的吗?是不是特别能喝酒?

莫西子诗:嗯,彝族人与人相处比较自然奔放,却有含蓄的一面,我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安静却有狂野的。我滴酒不沾,所以我是属于离酒桌比较远的那类人。

青年作家: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音乐的?受到过哪些人或音乐的影响?

莫西子诗:大家都一样吧,生下来就开始或多或少地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只是到后面就慢慢区分开来。我听得比较杂,听齐秦、罗大佑、张学友,然后是崔健、唐朝、轮回,后面就开始听一些迷幻、世界、后摇、电子、纯音乐、另类摇滚等等,比如大门、平克·弗洛伊德、尼尔扬、wilco、尼克·德雷克、九寸钉,最近在听一个马里的乐队叫Tinariwen,很有意思。

青年作家:你似乎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学和训练,甚至不会识谱,那么你的音乐都是怎么创作的呢?你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吗?

莫西子诗:可能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而我的创作就是跟着自己莫名的情绪瞎哼而已,于我创作是个很普通的事情。

青年作家:之前你做过翻译、导游等许多工作,最后是什么促使你放弃这些,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

莫西子诗:我做过很多工作,我很喜欢他们,但每个时期我都会随自己的成长和境遇有相应的改变,这几年选择音乐,可能是更适合我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但一样,说不定到了某一天,我可能又会觉得有其它更有意思的事情。

青年作家:为什么会想到去参加诸如“中国好歌曲”这样的选秀节目?

莫西子诗:没有为什么,我虽然不喜欢很多东西,但总会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世界。

青年作家:你做音乐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吗?毕竟专辑销量还是衡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莫西子诗:不会,有些销售成功的唱片不一定人人都叫好。

青年作家:首张专辑《原野》的成绩不错,我也特别喜欢。当初全部采用彝语演唱会不会有点冒险?

莫西子诗:其实里面有些是呓语,谁也听不懂,那些只是我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青年作家:《原野》的灵感应该来自你的故乡没错吧?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让你创作出如此空灵且略带诡秘的音乐呢?

莫西子诗:有些部分吧,我的豆瓣里有写:山谷,微风,树林,炊烟,旷野,云,蘑菇,溪流,稻草,羊群,小草,飞鸟,野果,蛙鸣,月光,灯火,老人,星星,知了,这就是我要与你说的,我的故乡。

青年作家:《不要怕》是你创作的,却被吉克隽逸唱红。人们大多只知道吉克隽逸和《不要怕》这首歌,却不知道莫西子诗,你当时什么心情?是否构成你走到前台的一个刺激因素?

莫西子诗:哈哈,前几天还有人问我,说这是谁谁谁写的吧,感谢她把这首歌唱红。我要做的和这没有关系。

青年作家:你的成名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的歌词来自俞心樵的诗歌,那么你平时很喜欢读诗?具体到哪些诗人和作品?

莫西子诗:算爱读点吧,给大家推荐艾略特的《荒原》,还有最近的余秀华老师。

青年作家:你认为文学和音乐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莫西子诗:文学和音乐都是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的良药。

【NO.1初见莫西子诗】

第一次遇见莫西子诗,是如此的意外。

我去参加某酒吧举办的中外诗人朗诵会,活动在晚上举行,抵达之时,天已黑透,穿过幽长的巷子找到酒吧的大门,进去发现院子里空空落落,一个男人站在树下看手机,四周暗黄的地灯,并不能将他照射清楚。我有点好奇,他为什么不到里面去。

路过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他一眼,手机屏幕的光打在他的脸上,顿觉这人长得好熟悉,我站在原地想了半天,心里有了几分猜测,但不敢确定。他突然抬头,正好也看到了我,我有点惊慌失措,不知道说什么,结结巴巴地问:“你……你……是西莫子诗吗?”

他笑了起来说:“嗯,我是莫西子诗。”

“啊啊,不好意思,名字念错了。”

初次见到莫西子诗,我紧张得把名字给念反了。我问他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他指指对面的房间,一群人在里面围着桌子举杯畅饮。我朝他微笑,不知何来的念头,我断定他应该是从房间里逃出来的,因为听他的音乐,总觉得透露着异端的空灵和自言自语的放任与孤僻,如果有“乐如其人”的说法,那么他应该是个不善交际且不喜喧嚣的人。

那天,莫西子诗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和牛仔裤,脸还是电视上看到的那张脸,有点沧桑,身材并不像大多数男人那样高大健硕,略显瘦小的他,身上却释放着一股不被消磨和屈从的力量,脸上挂着从山野间带来的质朴与纯善。

我聊起他去年出的第一张专辑《原野》,莫西很欣喜,他说到这边来那些人都不知道《原野》。

专辑刚出来,我无意中发现“虾米”上有歌曲试听,我点开听了所有的歌,内心十分震动,当即下载到手机上反复地听。从此,我便记住了莫西子诗这个人。

那晚的活动进行了一个半小时,完后我下台外出,发现莫西安静地坐在靠近墙壁的角落,正认真地听诗人们朗诵。莫西喜欢诗歌,从他的成名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就可以看出,他用了诗人俞心樵的同名诗歌谱曲创作完成。

之后他递给我一本诗集说:“刚刚让推荐诗歌,我本来想推荐这一本,结果没来得及……”我接过诗集,发现是最近正处在舆论和媒体关注之中的“脑瘫诗人”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

我对余秀华并不太感冒,或许早已厌倦了她被各种媒体炒来炒去,引起了大众的同情和关注,诗歌有多好,我并不以为然,还有她针对于某些事件发表的观点,这些我都不太喜欢。所以,我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然而,莫西说了许多遍:“这些诗写得真好!”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很执着,很真诚,也没有涉及到诗人本身,他只是一味地说诗歌,说他对诗歌的喜爱。

我忽然觉得放开了许多,是啊,看诗就好啦,何必在意是谁写的,诗歌之外的东西不应该干扰诗歌本身,诗歌本来就是独立的,应该就诗论诗,这样才更纯粹。想不到我写了十几年的诗,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实在惭愧。

活动结束第二天,也是参加当晚活动的许岚女士对我讲,昨晚有个穿黑衣服的男子向他们推荐余秀华的诗集,非常虔诚。

我猜想,这人一定是莫西子诗。

【NO.2音乐是一条不归路】

用莫西子诗的话来说,音乐是一条不归路。

高中时期,莫西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去唱片店里听歌,他把每个星期的生活费节省下来,只为周末能去买一张唱片。约翰丹佛、动力火车、鲍勃迪伦、黑豹都是他喜欢的歌手和乐队,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名叫《穿过骨头抚摸你》的唱片,他从中得到了很多营养。

莫西子诗先后从事过幼儿园老师、翻译、导游、外企职员等多种职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他换过很多工作,但心里一直想找一件专注的事坚持做下去。他在上海工作期间,经常去音乐学院附近转悠,看别人拉琴、发呆。那时候,他只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知识的培训。到了北京,除了工作,闲暇时写写歌,出发点只是把当时的状态写出来,怎么舒服怎么来,并没有考虑太多。他发现北京的音乐氛围很不一样,到处都是演出,到处都可以碰到热爱音乐的人。在北京他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做音乐的朋友,慢慢开始正式创作,他逐渐感到音乐这个东西其乐无穷,甚至可以忘记一切,这是最让他着迷的地方,也是他之后持续做音乐的动力。

在莫西子诗的音乐道路上,不得不提起的一个人,那就是窦唯。说起和窦唯的相识,也是十分偶然的。莫西说:“有一次我去录音棚录歌的时候,碰巧遇到了窦唯,他听到我的作品,对我说,‘像你这种唱法我还没见过,特清澈!’”之后他们在一起讨论音乐和创作,还一起合作为电影写歌。在窦唯的身上,莫西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评价窦唯说:“因为他真是太先锋了,他始终都能够走到前面。包括他做的音乐,他能够经常有一些奇思妙想,而且都能够付诸行动,而且他做音乐非常非常认真,我经常看到他来录音,他给我的想法就是说,就要打破常规。”除了在音乐上,在莫西心里,窦唯也是个非常干净的人,他始终不会因为身边的情况变了而会随着这个东西去,他始终都能够保持自我,又特别的冷静,想法又很敏锐。窦唯曾经把一本胡兰成写的《中国的礼乐风景》送给莫西子诗,读完这本书,有一句话对莫西影响很深——做音乐不可以不自在。

以窦唯在圈内的才气和名气,莫西也曾担心是否会被认为借助窦唯炒作自己,他一直把窦唯视作兄长和老师,一再谨慎和注意,努力做好的音乐证明自己。首张专辑《原野》取得的成功就说明了一切,莫西几乎包揽了专辑所有的制作、编曲、乐器、作词作曲,95%以上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NO.3从《要死》的震撼到《原野》的空灵】

通过一曲《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好歌曲”节目上崭露头角,莫西子诗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音乐创作人,变成了近乎家喻户晓的明星。

他出场的那期节目,我碰巧也看了,只见他抱着木吉他,在台上忘情地唱着,说是呐喊、嘶叫都不为过,他的投入和对歌曲的诠释征服了全场。当他唱道:“今生今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的时候,喉咙里仿佛安插了一个阀门,把他对心爱姑娘的浓浓情意全部喷发而出,听者无不动容。

《要死》从词到曲都有一种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爱情的极致与疯狂。词为诗人俞心樵的诗歌,莫西给它谱上了曲调。有人指出他的歌词太过狂暴,甚至血腥,但在莫西看来,每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感阶段,在内心特别压抑的时候,都会产生类似“想死”的情绪,这不是血腥,而是一种情怀。

同类推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6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四川文学(2016年第1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1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故事会(2019年5月下)

    故事会(2019年5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2017年4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5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父母必读:一键解决运动型宝贝养成难题

    父母必读:一键解决运动型宝贝养成难题

    父母必读养育系列电子专题,立足于国内外优质专家资源,聚焦父母必读杂志中与母婴健康、心理和家庭教育有关的精彩内容,通过场景分享、深度报道和科学解答,为您定制更科学、更权威、更实用、更贴心的育儿生活指导,助您在育儿道路上能安心、贴心地陪伴孩子一路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笔者踏上北川大地,多次与兰辉的亲人、朋友和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在山山水水中寻觅兰辉的足迹,能时刻感觉到兰辉的存在。
  • 专属我的love灵魂机器人

    专属我的love灵魂机器人

    灵魂机器人,是当代最新的一款超高科技机器人,它是99.9%仿真人设计,具有人类的思想和人类的灵魂。唯独没有的就是人类的心。到目前为止,生产并投入使用的灵魂机器人全球仅有5台…
  • 终极三十六班

    终极三十六班

    这是一个跨时空的世界,金时空内出现了黑洞危机穿越到了银时空,却发现一个悄然的危机正向他们迎来。
  • 海神传

    海神传

    一段未曾披露的大明航海秘闻。公元1406年,护卫王景仁跟随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返航途中,遇到了南洋海盗王陈祖义等部的袭击,从中窥视到一个惊天的秘密!
  • 薄光

    薄光

    第一次见面,身着白色衬衫的他,乖巧地坐在沙发上,偷看着不近人情的她,眼眸中满是对她的好奇。眼睛,她第一眼就被他的眼眸所吸引。干净、纯质、灵动,像小鹿般温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温润的眼眸渐渐蒙上一丝偏执。原来倔强的心慢慢地就软了。就像一颗被冰封的心,随着太阳的温暖,冰凌逐渐融化,回归鲜活地跳动......后来,彼此都活成对方生命里的一束薄光,纯粹又重要。
  • 魂澜

    魂澜

    简月因养父的阴谋魂穿帝澜大陆——以修炼魂力为主的异世大陆,在一个又一个阴谋中她不得不加快提升自己的力量。一个是异世大陆万人敬仰的上尊,一个是兽族自幼联姻的皇子,她该如何选择。
  • 帝君三生三世

    帝君三生三世

    她是穿越来的一缕魂魄,灵力一朝解封,步步为营,纵横四域。他是四域各国都敬畏,都惧怕的男人,腹黑傲娇。似梦非梦之中,他对她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只宠你一人。
  • 海贼之大将白龙

    海贼之大将白龙

    亚瑟·斯托尔,一名海军军曹。因缘际会之下得到无无恶魔果实,从此受到海军高层的关注。他历经多次生死考验,完美执行多次海军任务,终获海军大将之职。他锄强扶弱,行侠仗义,只为心中的那份正义与和平。PS1:非穿越,有果实,非海贼,是海军。PS2:时间线可看做平行世界,有些人物,恶魔果实会更改,请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国女巫异闻录

    美国女巫异闻录

    十七世纪末的塞勒姆女巫审判案,令教会在新大陆站稳了脚跟,后世万民齐颂天神的伟大。二十一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城区,一名高中少年从死亡中复苏,被迫成为一名女巫的恋人。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小镇青年,但这恰恰是一个异常频发的世界,自他复苏的这一刻起,历史的车轮更已开始飞旋。现代都市驱魔文,将悬念铺陈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