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2300000052

第52章 “托命之人”蒋天枢(2)

蒋天枢对于他的老师陈寅恪先生极其尊敬,陈寅恪对这位学生也极为信任。在他目盲不能观书之后,就把许多书交给蒋天枢。蒋天枢家中放不下这些书,便寄存在复旦中文系办公室,蒋先生则几乎每个星期天皆到中文系整理陈寅恪的藏书。蒋天枢先生平时非常和气,但为了维护老师的学术尊严,有时却难免动怒。有一次,蒋先生在校园路上碰见他的学生吴中杰,老远就把吴中杰叫过来,板着面孔问道:“《解放日报》上那篇文章是不是你写的?”蒋先生指的是那篇署名“吴中”的批判王国维的文章。那篇文章是中文系五年级一个写作小组所写,他们将“中五”二字倒过来,再将“五”字谐音为“吴”,变成“吴中”这个笔名,遂使蒋先生误以为是吴中杰所写,故对吴中杰满脸怒气。吴中杰细说实情后,蒋先生这才转怒为喜,笑着说:“那好,那好。”

在蒋天枢身上。我们看到朴学家的治学精神,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尊师思想。这在过去,本也不足为奇,但在经过这么多年历次运动之后,蒋先生仍能保持这种思想精神,却是十分难得的了。若从情感、气质到安身立命的学术思想,把蒋天枢归入到陈寅恪这一类知识分子中是合适的。有些细节的确能直见人的精神。在1956年5月21日陈寅恪填写的《干部经历表》上,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里,陈寅恪谈到蒋天枢,“一九二八年在清华是师生关系,最近数年因托他在上海图书馆查材料,故常有信来往”。无独有偶,1958年,蒋天枢在其《履历表》中“主要社会关系”一栏里这样写道:“陈寅恪,六十九岁,师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业。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复旦大学档案)谁都知道,1958年批判资产阶段史学权威的政治运动正炽,蒋天枢在只会带来麻烦而不会有任何好处的“社会关系”中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生平敬重之情,则蒋天枢为人的笃忠执著与表里如一,直见在当代已变得很陌生的士人精神。

关于蒋天枢先生,还有一事不可不说。1958年搞“大跃进”,人人高唱赞歌。在一次会议上轮到蒋天枢发言,蒋天枢只说“你们说的都是吹牛皮的话”这么一句便拂袖而去。结果弄到中文系众老师要保蒋天枢才能过了此险关。文化大革命中“无知”整“有知”。高等院校盛行考教授,不少老教授通不过“考试”,被评为“不合格”。蒋天枢却故意交白卷,临走时还扔下一句话:“路线决定一切,但路线不是我等人能制定的。”此话令极“左”的人哭笑不得,但也无法辩驳。以上这些,皆是复旦大学传说的佳话;不“曲学阿世”的蒋天枢,其耿介与清高,在复旦大学是出了名的,据说他是复旦中文系最傲慢的教授。正是因为有了蒋天枢这样的弟子,陈寅恪所以才倾心相诉。师生最后一次见面时,陈寅恪作了题为《甲辰四月赠蒋秉南教授》三绝,就是他们师生二人心灵相知的明证;从诗中足可见出蒋天枢是肩负陈寅恪先生的重托启程返沪的。由此我们也就明白了蒋天枢1964年南^下广州的真正原因了。

五、蒋子凸现非偶然

蒋天枢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界的著名学者,他还是清华大学复建文科的首倡者,而且实实在在地催生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在清华档案馆的文科复建的文件中,有蒋天枢1981年1月16日致党中央副主席陈云的一封信,信中建议两件事:一是恢复商务印书馆的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二是建议以清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综合性大学。中宣部把蒋天枢教授的信转给了教育部党组,并有邓力群、王任重、郁文等领导的批示,要求教育部研究蒋先生的建议;蒋南翔也作了圈阅并转到了清华。由此可见,蒋天枢先生致陈云副主席的信在周转过程中,有关领导皆很重视。清华党委多次讨论,听取各种意见,终于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并且较快地付诸实施。但为什么当时很长时间没有人提到这件事呢?这主要是同蒋天枢的信中对旧清华的评价有关:“清华大学在旧社会原本有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为全国大学之冠。尤其文学院的历史、语文、外文各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布及全国,为其他大学所不及。理、法科亦均各有特色,所培育人才多蜚声国际。目前的清华大学虽已成为工科大学,但一则它有以前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的传统,再则以设备及人力等条件说,在工科大学的基础上增设文、理、法等学科较为容易,在文理大学的基础上增设工科则比较费事。所以,以清华大学为基础来创办,似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见徐葆耕:《紫色清华》,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172页。)这段话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在1981年,思想解放运动刚刚兴起,“左派”势头还相当强大,谁都怕戴上“复旧”的帽子,蒋天枢先生写这封信的勇气可见非同寻常。蒋先生对清华文科的复建可谓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但他并不知道。如今,蒋先生已经仙逝,同他的业师陈寅恪共享天堂之乐了。

蒋天枢不仅学问博大精深,而且忠诚、厚道的人格也为后人所敬仰;他在陈寅恪晚年心目中的凸现并非偶然;陈寅恪晚年以其人生的通识,对世事与人事有精确的分析与预见;他将“生命之托”于蒋天枢,无疑是其晚年最完美的人生一幕。

陈寅恪与蒋天枢师生,他们若知道自己的文化学术思想正在为人们所理解,并成为中外学术界所尊奉的一代宗师,一定会感到几分欣慰。历史已经能够给他们的学术著作罩上未来的感受,他们遂可与自己的思想学术一起进入历史,同时步人未来,这应当是一种幸福与光荣:

已经变老的两位朋友坐在窗前还是觉得,心灵的这种自由来到了,正是在这天晚上,在他们脚下的街道上已经能感触到未来了,而他们自己也步入未来,今后将永远处于未来之中。想到这种神圣的城市和整个地球,想到没有活到今晚的这个故事的参加者和他们的孩子们,他们心中便感到一种幸福而温柔的平静,这种平静正把幸福的无声的音乐撒向周围。而他们手中的这本书仿佛知道这一切,支持并肯定他们的感觉。(引自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

撰成《学术的双峰———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一书,本想请一位严肃尊崇的学界前辈赐一序文。俟后沉想,使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请人作序,固能看出虚心求教之意。对方若能给予中肯之批评,当可受益匪浅。倘故而激发前辈之意兴,引出对有关学术乃至更为广泛的学术领域之宏谈高论,就更喜出望外了,这可能是求序之本意。

不过,就求序者之心态言,也未始没有请出尊神来为己作助阵之意。当初左思作《三都赋》,不就因为“时人互肖讥訾,‘请出“高名之士”皇甫谧为之“作序”,“于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衽赞述”(见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的么?这对于不重作者实际水平,徒以名声高下取舍之可悲世风来说,天疑也是对付的一大高招。但倘若并无左思那样的卓荦之才,偏要皇甫谧之辈为之鸣锣开道,岂不也太“颜,”且教“高名之士”连带受讥天下么?至于真有才学志气者,其实也未必需要高名者助阵。司马迁作《史记》,就并无自惭形秽,倒是精神抖擞地大声宣告:“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如此之创造气概,才真是自信自立者当有之气概。至今谈此数语,仍不禁令人敬佩和悠然神往。

余也不敏,所从事的也只是人文领域中之局部研探而已,自不可为前人之天造草昧大业相提并论。而且很需要前辈、同行之指点、批评。不过在研探之态度上,还是力求严谨,并希望有所弋获。而在志气上更不须借他人之颂谀,装饰自己之门面。倘只是谫陋之识,也不肯累高名者蒙羞。故考虑再三,终于决定不向前辈求序,由自己写一跋语交待事宜。

同类推荐
  • 耳边奔跑的花田

    耳边奔跑的花田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耳边奔跑的花田》是林卓宇的个人选集,文字从从容容,而且还有一点老辣的意味。他的这份老成持重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上。恋旧,或者说怀旧的情结,在他的文字中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都会在他的心灵上发出或轻或重的声音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迁徙,小小的搬家,也会让他发出一阵如梦似幻的感叹。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追梦倒计时——衡水中学426班百日冲刺日记

    追梦倒计时——衡水中学426班百日冲刺日记

    临近高考时,426班同学们的冲刺日记,记录着他们在追梦路上的辛酸,却也美好、感动!多年后他们肯定会感谢曾经拼命的自己。
  • 山水流芳

    山水流芳

    文化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历代咏叹巴渝的诗歌流淌着人们特定的地域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面对这片有着秀丽自然风物和厚重人文积淀的土地,我们更应保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营养,凝聚今人的文化认同,烛照后世的人文愿景。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热门推荐
  • 21岁的遇见

    21岁的遇见

    21岁的我习惯了现在的生活,随波逐流安静平淡。直到遇到那个不一样的你,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 品味天下

    品味天下

    一枚异果带给他神秘的力量,并把他带到异界,什么?这里竟然没有咱们中华的烹饪!作为一名吃货的他表示不能忍!来来来,看一下了,吃了增加力量的食物,包您勇猛无双,什么!你竟然问能增加哪方面不,纯洁的陈洛同学表示不知道······
  • 宠妻无度:豪门总裁诱娇妻

    宠妻无度:豪门总裁诱娇妻

    “安可萱,你跟他,永远不可能。”白莲花高调的从她面前走过。她不信,却又不得不信,“你只是我妹妹!”他高贵清冷的声音穿透她的心脏。她选择离开,可这个强硬的追来的男人是怎么回事?还有,她什么时候已经结婚了!谁来给她解释一下?当渣女质疑时,“安可萱,她不过就是个娱乐圈的三流明星,怎么配得上他!”安可萱嘴角含笑。男人冰冷的眸子射出一道道利箭,冷冽的声音将渣女冰冻三尺,“我的事,何时轮到你过问!”“你要娶她?”父亲的声音威严而庄重。“她只能是我的妻子。”坚定不动摇的决心。“她是你妹妹。”“那又如何?我只跟着我的心走。”
  • 幻想乡的板砖

    幻想乡的板砖

    嗷嗷嗷我穿越了嗷嗷嗷好开心嗷嗷嗷还是二次元嗷嗷嗷还有系统嗷嗷嗷好多美女嗷嗷嗷吾要与你们大战三百回合嗷嗷嗷我怎么变小了嗷嗷嗷挺不起来了嗷嗷嗷岂可修嗷嗷嗷看我正太开强袭来逆推你们嗷嗷嗷嗷嗷嗷还我大明河山!德玛西亚!~
  • 忙要忙到点子上

    忙要忙到点子上

    本书是金牌员工智慧点拨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丛书立意于“聪明地工作”这一主题,指出在工作中要注重思考,寻找适当的办法,创造性地决绝问题等,旨在树立“用大脑工作”这一理念,并探寻高效能工作的方法,为苦于“工作劳役”的职场人士提供了实用的智慧工作方案。本书不仅讲述了我们应当怎样忙于要事,还讲了我们怎样才能将要事做好。书中除了阐述要事第一等的工作理念之外,还有很多时间管理、平衡生活和提升个人工作效能的实际方法。帮你改变错误的工作观念和习惯,提高工作效能。本套丛书立意新颖,选材精彩,实用性强,板块灵活,文笔简练,通俗易懂,适合企事业单位团购,也是职场人士改变工作理念,实现靠智慧高效完成工作的意愿。
  • 奋斗在80年代

    奋斗在80年代

    20世纪的一个普通工人重生到了80年代,那个时代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40元。那个时代农民一年都赚不了40元.那个时代的人鄙视经商。张二林回到了那个年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远的水花刀

    永远的水花刀

    穿越十万年的友情,历经无数苦难,水、花、刀退出了残酷的修真界,于原本和平安宁的地球再度聚首,只是刀还是曾经的刀吗?随着水和花的到来,已经风起云涌的地球更加暗潮澎湃。人族圣地千机阁的支持能否在虎视眈眈的外来者手中护住这个才刚刚踏入修真文明的净土呢?李谋作为“新”的刀又如何带领水花刀继续走下去直到永远呢?当前他的任务是——先保证自己能吃饱饭···再赚他一个亿···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当然也可以定几个小目标:先冲出银河系,再冲出星域,最后冲出世界!长生之路唾手可得!
  •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斯蒂国的下士约克为了维因中校生前所留下的谜,进入TCL(前线指挥部)寻找真相,历经千辛万苦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又难以接受的答案,而他心中对祖国的忠诚心第一次发生了动摇......注:该作品中类似于情节解题的探险故事
  • 律子

    律子

    【未正常完本】【新书《寝室四人组追星记》连载中】温公子走进我世界的那天,下起了雪。他消失在我世界的那天,也下起了雪。那些云鬼杀了我的亲人,也救了我。我讨厌他们杀人的模样,最终却还是变成了他们的样子。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