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06500000001

第1章 中国“入世”:世界同盼,中外双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好事多磨”,然而,谁也未曾想到,中国“复关”、“入世”这一好事竟磨了15年之久。15年的期盼,15年的等待,15年的努力,15年的唇枪舌战,黑头发变成了白头发。

历史,已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走向繁荣与富强。2001年,中国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两大喜事:加入世贸和申奥成功。全球各国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整个世界为之欢呼喝彩。

2001年,卡塔尔多哈时间11月10日18时34分(北京时间11月10日晚23时34分),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尔用一记槌声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获得了通过!随后与会代表以热烈的掌声表示了对中国的祝贺。这标志着中国将被这一世界最大的经济贸易组织正式接纳为成员。

中国是1986年7月11日正式向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申请的,15年来历经千辛万苦的谈判,今天终于得以实现。

在中国入世审议获得通过后,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会上用中、英、法三种语言作了10分钟的发言,阐述中国政府对加入WTO的立场和态度。中国人在WTO这个俱乐部里创造了一项纪录,WTO成员中第一次有4个与中国人有密切联系的“成员体”。它们分别是中国大陆、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专门为中国而改WTO的规矩,这应该算是中国入世给WTO带来的最直接的改变。

在中国政府授权中国代表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上签字后一个月,所签署的协议已经从法律上生效,中国已经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身份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之中。

中国历经15年锲而不舍的艰苦谈判,“入世”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在世贸组织中取得应有的地位,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世贸组织就是世界经济联合国。中国人长期被排斥在世界经济主流之外的时代必须结束。

一、“入世”是中国谋求发展与强大的内在要求

1.发展与开放的中国需要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原始缔约方,也是谈判、组织活动的签约者。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下,台湾当局非法宣布了“退出”关贸总协定,再加上国际环境险恶异常,我国对关贸总协定又缺乏了解,对其一系列复杂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也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致使中国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长期中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加强,中国政府于1986年7月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的申请。这样,中国拉开了“复关”、“入世”的帷幕,然而,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谈判经历了长达15年的漫漫历程。

中国尚未加入WTO之前,已经在对外贸易中有85%是与关贸总协定缔约方进行的。同时通过双边贸易协定,中国当时已取得了除美国之外世界主要贸易国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中国入世后,事实上已经得到了所有世贸组织成员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但由于加入WTO后,在短时间内中国得益并不显著,承诺倒不少,麻烦仍然存在,冲击还相当大。那么,中国为何还要力争尽早加入WTO呢?

(1)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区域集团经济的发展是未来世界经济贸易格局重组的趋势之一。区域集团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一体化),如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等,是以内部优惠为特点的,非集团国家则得不到相应的优惠。中国正面临着处于集团“界外”的严峻桃战。

1993年建立的欧洲联盟是1985年就任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的雅克·德洛尔提出的目标。依据这一思想,在1986年2月制定并签署了《单一欧洲法》。该法规定,“到1992年实现一个真正没有国界的欧洲目标”,并从法律上给这一目标下定义为“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保证商品、人员、劳动和资本自由流动”。也就是说,要取消共同体成员国之间边境检查和手续;协调或互相承认各国在工业、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在海、陆、空运输方面展开更大的竞争;欧洲共同体所有公民可以在任何成员国内定居、工作或上学;成员国之间投资自由化,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经纪人可以在各成员国内开展业务;取消“税收边界”,协调或统一增值税和消费税。1995年,欧元的启动使欧盟统一货币制度正式形成。可见,这将形成对内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对外实行总体贸易保护的局面,甚至还将扩大贸易保护的范围,严密贸易保护的措施。由于欧盟内部西班牙、葡萄牙等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将更容易得到欧盟内部及外部发达国家的投资和先进技术,这就会大大减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谈判,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92年1月开始生效。两国在协定生效后的10年内分阶段地取消全部关税,取消大多数商品进出口的数量限制,以及有步骤地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美加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加对区域外贸易的依存度骤然降低。美国前总统布什于1990年7月进而提出了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希望以美加自由贸易区为基础,形成包括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以至整个南美的自由贸易区;并已于1994年同墨西哥达成协议,形成美加墨自由贸易区,与巴西等国的自由贸易谈判也在进行。一旦南起合恩角北至埃尔斯米尔岛的整个美洲对内实行完全自由贸易,对外实行总体贸易保护,那么,对世界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欧盟的形成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生效,对日本震动极大。为了避免成为世界的“孤儿”,日本率先在亚洲提出“东亚经济圈”的设想,以期联合被称为“四小龙”的亚洲新兴工业国(地区)和东盟各国,增强其国际竞争地位。但由于东亚各国对日本一直存有戒心,东亚经济圈的形成进展一度比较缓慢。近年来,东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并已深感区域性集团所造成的竞争压力,认识到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是共同利益之所在。由于东亚各国对日本历史上的侵略耿耿于怀,同时也担心本国经济为日本所控制,加之本地区经济对美国依赖过深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所以,更大范围的“亚太经济圈”设想开始形成,即由环太平洋区域各国组成的一个松散的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的召开(当时中国并未参加)是亚太经济圈形成的起步。

当中国处于世界经济集团组织之外时,在对外联系中,没有一个区域一体化经济组织作为经济贸易交往的基础,这将增加中国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其他资源的难度。所以,中国才积极努力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不仅是为了近期内努力发展多边贸易,而且还是为了最终摆脱处于区域集团经济“界外”的不利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入世”谈判拖延时间越长,“入门”要价将会越高。既然中国“入世”是完全必要的,那就宜早不宜迟。

(2)有利于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新阶段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具备了“入世”的条件。中国不仅经济总量有了迅速的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明显优化。在这样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基础上,把中国各产业推向世界市场不仅已有可能而且也属必要。

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宏观管理向间接管理方式的过渡、涉外立法的健全与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经济和外贸体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能与世界贸易组织接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是可行的了。

市场取向的改革、按市场准则组织经济,并不仅仅是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外在强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从根本上必须依靠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的共同努力,这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推动力。但是,单有这一个方面还不够,尤其是在当前这么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借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机,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推动力。因此,“入世”就是要变外部压力为内部动力,与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形成巨大合力,将中国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2.高瞻远瞩的中国领导人:为入世扫清了障碍

1999年11月15日,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全世界举目关注的日子。

15时50分,历史性的一刻终于来到!神采飞扬的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谈判首席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并肩步入签字大厅,在中美关系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波三折的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一消息,首先由中国新华社向世界作了报道。各国驻京记者也及时地向世界新闻媒体发回了消息。一时间世界各国纷纷作出强烈反响,都为这一协议的成功签订表示由衷的欢迎。

这一协议的达成表明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长期艰苦的谈判历程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世界贸易组织来说,这也是使其更具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完全进入世界市场。

其实,这一协议的成功签订,不仅离不开我国谈判人员的辛勤汗水,而且与我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密不可分。

(1)朱镕基总理访美推进了中国“入世”谈判进程

在中国“入世”谈判未果、美国国内掀起反华逆流、中美关系进入阴雨期之际,朱镕基总理毅然决定如期访美,并以其幽默、睿智、友善、诚实的言行征服了广大的美国人民,推进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在此期间,中美双方签订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朱镕基总理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华盛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指出:

在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签署之际,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大大地推进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共同目标。上述协议及在广泛的市场准入和议定书问题上所取得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欢迎这一重大进展。美国坚定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此,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指示各自的贸易部长,继续进行双边谈判,以便满意地解决余留的重要问题,并尽快在强有力的商业条件下达成协议。

朱镕基总理的美国之行,进一步让美国人民了解到了真实的中国,认识到了中美合作的美好前景。如果美国政府仍然乐意为一些对中国充满敌意而又居心叵测的政客所左右,置大局和正义于不顾,那只能说明是幼稚和愚蠢的,因为受损失的绝非中国一家,也必然包括美国。

朱镕基总理访美取得重大成果后,国内外舆论普遍对中国在年内“入世”持乐观态度。

(2)江泽民主席对中美协议的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家主席江泽民说,中美双方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协议充分说明,我们双方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和展望21世纪的角度来审视和处理事关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他说,自1993年他在西雅图与克林顿总统首次会晤以来,我们两人经常就中美关于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即后来的世贸组织问题交换意见。在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多次互通电话中,中美双方都决定加速完成中美谈判进程,并达成一个互利的好协议。正是由于双方从大局着眼,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的精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才克服了各种困难,妥善处理和解决了彼此的分歧,取得了“双赢”的结果。正是中国领导人这种高瞻远瞩的眼光,对中美协议的达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美方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说,在双方签署协议之前,他曾给克林顿总统打过电话。克林顿总统委托他当面向江主席表示感谢。他认为,正是由于江主席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问题,才使得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中美协议签订后,中国加紧了与欧盟关于中国“入世”的谈判,并最终签订了中欧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再次轰动了整个世界,基本扫除了中国“入世”的主要障碍,为中国“入世”成为现实奠定了基础,并起了关键的作用。

3.中国“复关”、“入世”的基本原则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贸易往来急速增多,早在1982年,中国政府决定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合法地位,并就此确立了三项原则:

(1)是恢复原始缔约方地位,而不是重新加入

1990年1月1日,台湾当局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领土”的名义,提出申请,企图采用这种方式进入关贸总协定,继而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最终“重返国际社会”,使所谓“一国两府”成为事实。

世界贸易组织中所称的“单独关税领土”,是一个与其他领土之间的大部分贸易保持着单独税则或其他单独贸易规章的领土。单就这一点来看,台湾与大陆在分离的40多年中,一直使用单独的税则和采用单独的贸易规章,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不同也使大陆与台湾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台湾这种“单独”的状况,不仅在事实上维持着,而且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但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历来处于中国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的这一一贯原则,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始缔约方地位恢复后,在中央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台湾、澎湖、金门、马祖才能以中国的单独关税领土之一的名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个别缔约方出于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私利,唆使台湾当局提出申请,同时在中国恢复世界贸易组织缔约方地位问题上设置某些障碍,试图以其经济实力对关贸总协定这一国际组织和广大主持正义的缔约方施加压力,使台湾加入关贸总协定成为事实。在这一态势下,中国恢复原始缔约方地位已经成了一场维护国家主权的政治斗争。在维护主权的问题上,我们是当仁不让的。

(2)以关税减让作为承诺条件,而非承担具体进口义务

关贸总协定有两种加入方式,即关税减让方式和承担进口增长义务方式。起初关贸总协定只有第一种加入方式,后来由于出现前东欧一些国家加入关贸总协定,就衍生出承担进口增长义务的加入方式,因为关贸总协定认为关税减让对调节实行外贸垄断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的贸易无作用。我国根据自身国情,充分考虑到现在的外贸体制改革和其他配套经济体制改革,向关贸总协定表示,中国参加关贸总协定承担义务的方式只能是关税减让,而不能承担具体进口义务。因为承担进口承诺的义务会抵销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参加关贸总协定所能享受到的利益和权利,特别是根据关贸总协定第18条规定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数量限制的权利,这就违背了我国以发展中国家地位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初衷。同时,承担进口承诺的义务,将可能造成我国所承担的义务偏重,使我国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地位。从关贸总协定成员的加入情况看,大多数成员加入时所承诺的入门义务都是关税减让,我国选择关税减让作为恢复总协定席位的入门方式是合理的。从总协定的法律体系上看,降低关税是其缔约方的一项基本义务,但同时,关税也是为总协定所允许的一种合法的保护手段,在履行降低关税义务时,还可以利用总协定的一些例外规定。因此,以关税减让作为入门义务对我国来讲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3)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享受相应的待遇并承担与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仅高于根据联合国标准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我国工业产值1989年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4%,已超过占GDP23.7%的农业产值,但中国农业劳动力1988年仍占全国劳动力的59.6%,其中手工业劳动型占60%,我国农业劳动力中每万人拥有的拖拉机台数在世界上名列第83位,因此,我国农业目前仍属于第一代生产力——手工型。在工业装备率方面,美国为5.9万美元/人,为我国1987年的9倍。中国的国际收支存在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结构上的脆弱性,出口的一半左右集中在石油和纺织品上,而石油的出口收入极不稳定,纺织品的出口增长又受到很大限制。可见,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参加关贸总协定符合我国实际。同时,这也是我国在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和权利的重要基础,可使我国从中获得贸易实惠,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非对等的关税互惠。比如目前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关税平均是3%~4%,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在15%左右。②1980年关贸总协定通过的“授权条款”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使发展中国家享有单方面的非互惠的普惠制待遇而又不违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③关贸总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技术援助和人才培训工作。④关贸总协定与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合作创建了国际贸易中心,专门负责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

二、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1.“入世”是中国确立经济大国地位的要求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各国、地区间管理贸易政策的国际机构,目前成员已有144个。早在1997年,中国就已经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家或地区的行列,但是,在WTO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经济贸易组织里面,却没有合法的席位,这是与其大国地位和身份不相称的。

况且,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不断增加,目前,中国与WTO各成员之间的贸易额亦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90%左右。可以说,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已离不开中国经济的参与,中国经济同样也离不开世界。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入世”,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希望中国尽早加入WTO,当然首先是为美国利益着想。在他看来,中国加入WTO对美国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有利于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对中国的出口;有利于把中国经济的蛋糕做大,美国公司可以多分点;有利于中国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美国公司在中国做生意更容易;有利于推动中国加快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步伐,符合美国的战略构想。但克林顿最直接最现实的考虑是,为民主党2000年大选和他本人获取政治资本。克林顿自认为治理国内经济无懈可击,他所缺少的是外交建树。最终解决中国加入WTO问题,是他梦寐以求的“外交遗产”的重要部分。他也想以此显示他的对华“接触政策”是有效的。按有关规定,从2000年开始的两年内,WTO要进行新一轮谈判,制定新的章程,不发展新成员。这就是说,中美1999年要是还达不成协议,这项外交成就将与克林顿无缘。自己多年努力的成果将记在别人的账上,克林顿岂能心甘?

除了克林顿总统外,日本、韩国及欧洲其他许多国家对中国与美协议的签署表示了支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明显,不仅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因为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之一。中国“入世”后,所提供的市场准入机会,将是全球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其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作的贡献,也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人们常说中国需要世贸,世贸更需要13亿人口的中国,没有中国的加入,世贸名不符实。

2.中国“入世”将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加入WTO符合世界的长远利益。一是由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的。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跻身世界贸易十强,自1993年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一直保持世界第二位。截止目前,协议三资企业超过30万家,外汇储备高达146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二是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表现,为中国在世界贸易大市场中赢得了做一名负责任的参与者的信誉,由此,世界上很多国家支持中国尽快加入WTO。三是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据中国权威部门估算,仅1999至2005年的7年内,中国将进口约1.5万亿美元的设备、技术和产品。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从人口消费这个角度讲,WTO这一全球性组织就缺少了22%的领域,也就不可能被认为是个全球性组织。

中国加入WTO不是单方面受益的问题,而是一个“多赢”局面。加入WTO之后,中国市场固然会受到冲击,金融风险固然会升高,但是也会激发起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不再受美国国会一年一度“最惠国待遇”纠缠,台湾的“拒绝三通”也会失去依据。中美两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分明可以“双赢”,却偏偏拖了15年,并非缺少政治智慧和宏大视野,而是时机不到。由此可见,决定大国之间关系发展的其实还有一个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内核,那个内核就是长远利益。

3.“入世”将给中国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加入WTO,将为中国提供历史性的机遇,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中国人民长远、根本的利益上看,其重大机遇是:

——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快开放步伐。加入WTO后,全方位的资源优化配置、外部环境的改善、先进技术的引进、比较优势的发挥、效率的提高,都会使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0年的经验证明,中国的改革,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环境,还将给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促进中国经济体制与企业制度的改革。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一步加入开放的环境,这种同国际市场接轨,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的开放与竞争的环境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并加速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成本意识与竞争观念,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目前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会注入竞争的活力。国企目前之所以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原因固然错综复杂,但重要的一点是缺少竞争的压力。纵观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缺乏竞争必然导致落后,而落后必然挨打。所以我们的国企只有在竞争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地站起来。

——有利于扩大出口,拓展国际市场。加入WTO,中国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同时世界各国也对中国开放市场,中国可享受最惠国待遇和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的好处。国际环境的改善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提供更广阔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空间,大大有利于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从而加大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力量。

——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法制的完善、政策透明度的增加、国民待遇的实施、更符合国际规范等因素,加上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资环境,会吸引世界上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到中国来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据专家预测,这项协议可使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增长3倍,达到10%,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两家西方研究机构认为,加入WTO可使中国年经济增长率提高0.5~1个百分点。随着美国取消进口中国纺织品配额,中国纺织产业将增加530万个就业机会,可以吸收大量农村失业人口,从而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当然,面对“入世”后的挑战,各类企业也应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抵御或减轻因加入WTO而受到的冲击。

首先,要树立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企业必须面对现实,树立新的观念,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

其次,必须学习新的游戏规则。加入世贸后的中国企业要学习世贸组织关于开放市场、知识产权与法制透明政策、公平开放的政府采购、对不公平贸易的投诉和上诉等有关规则。

第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入世贸后,在国内市场上,本土产品不可能再依靠高关税保护来保住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也正在失去。要想生存,惟一的出路只有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在加入世贸后的过渡期内,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需求,通过贸易和投资等多种方式,制定未来几年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目标。即使是主要在国内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面对市场环境的国际化,也需要从国际性竞争的角度来考虑和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

毋庸讳言,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将给中国的一些企业和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按照世贸组织“市场准入”的要求,外国商品和服务业的扩大进口,可能会对中国农业、信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国内市场造成冲击。一些国内企业可能在竞争中被淘汰。国内某些立法也要向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则靠拢。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同时,我们应该确信,我国政府不会以牺牲中国的根本利益为代价去加入世贸组织的。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利与弊的分析中,外经贸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权利与义务平衡的经济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不是把中国变成自由贸易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加入后,在履行一些义务方面还有一个准备阶段和过渡期,夸大加入世贸组织的弊端是危险的倾向。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世界贸易组织现有的144个成员国中,既有发达成员,更有广大的发展中成员。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加入世贸组织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但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而被冲垮。相反,我们看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加入世贸组织竞争能力加强,推动了经济发展。

同类推荐
  •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修炼你的独到之处

    本书针对会计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及其思想动态,回答了他们最为关心、关注、迷茫和困惑的若干热点问题。
  •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印税收与经济增长

    中国和印度是曾经的世界上两个最古老并且还在存活延续的国度。中国和印度也是当今的世界上两个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两国间有何不同?
  •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超给力的经济学:改变你生活和工作的经济学笔记

    工作中我们处处与经济打交道,生活中时时刻刻与经济发生着联系。我们需要了解经济学常识并善于使用一些经济学原理,让工作更加井井有条,让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如果你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主动、步步为营,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在经济学的指引下获得更完美的工作和生活。
  •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
  •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本书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宠快跑

    人宠快跑

    地球被外星占领,由于迷你的身材,地球人被平均身高在6米之上的外星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吗,地球人在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同时,也失去了身为人的尊严,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向往笼外生活的地球人出现了,故事就此展开。
  • 快穿之炮灰又在作死

    快穿之炮灰又在作死

    林小草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系统,穿越到各个世界中完成一系列奇葩任务。她一步步往上走,慢慢成长。她以为自己强大了就不会有这么多无止境的任务了,结果主系统大BOSS告诉她干不死就继续接着干,林小草脾气一来,甩手不玩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妻又嫁:仙君大人快娶我

    鬼妻又嫁:仙君大人快娶我

    新书《废材大小姐:殿下,请低调》长篇,不坑可入!仙君大人要发火!只为历劫我说的那句君无二色。我道:“仙君大人,他是我哥哥,我们不是你想你那样”仙君:“信你才有鬼!”我:“……”这世间本就有鬼!我就是啊……
  • 风雨山河图

    风雨山河图

    风云际会聚翘楚,山河寂寥集英才。苍茫大地上,纷乱四起,这一切都源于对权力的贪欲。然,乱世出枭雄,天下将迎来新的君主。
  • Jackson给予你爱

    Jackson给予你爱

    一个女孩寻找着亲生父母,而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爱!她将把爱给予tfboys---易烊千玺(文中名:Jackson)!
  • 龙帝焚天祭

    龙帝焚天祭

    这个世界变了——不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1000年过去了世界迎来大动乱:李唐皇室复出,天下三分!三大秩序一魔道谁对谁错?墨宇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在这个混乱只能靠力量生存的社会里甚至都无法保护自己,他是被欺负的对象,受偏见的目标。但却莫名其妙的拥有了力量被三秩序之一的——“普雷圣院”选为领袖,从此和伙伴开始了找寻真理的冒险之旅。
  • 农门酒香

    农门酒香

    爹当兵,娘跑了,饥荒年代,被兵匪洗劫后的村庄,一穷二白。穿越重生,从一个叱咤商界的女总裁变身面黄肌瘦的农家小丫头,看着只有十一岁的兄长和四岁的龙凤胎弟弟妹妹,八岁小萝莉秋麦方了。这一堆小奶娃,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还有一家子极品亲戚作恶,日子可怎么过。灵珠在手,灵泉无尽,种地苗木茂盛,酿酒幽香绝美。‘麦记’酒肆开遍四方,以酒交友,以酒会友,日子过得红红火火,银子赚的满盆满钵。这位太子爷别来捣乱,本姑娘玩不来宫斗,只想安安静静酿酒,欢欢喜喜赚钱。
  • 逆袭少女时代

    逆袭少女时代

    最新报道,当红天后“林叶”醉驾失控冲下高架死亡!重生到一个十八线小偶像的身上,不会唱歌,笑话,我是谁,看我如何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