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59800000019

第19章 红军的困苦是啥样

说红军艰难困苦,怎样艰难又怎样困苦呢?也许只有红军战士自己才能说得清,后来人只是凭当事人的回忆作记录了。

首先是“吃饭太难”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上千人的吃饭问题是个很大的难题。部队每人每天吃粮 1.5斤,每月需要粮食 4.5万斤左右,开始依靠袁文才、王佐部接济,渡过了难关。后来,部队在遂川一带打土豪、开粮仓,解决了吃粮问题。“湘南部队来到井冈山会师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多了,有 3个师 9个团,加上妇女和娃娃,近万人。这个阶段,我们的粮食又成了大问题。”(范树德:《井冈山的后勤工作》,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藏资料)每月要销粮 40多万斤,在“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是很难解决吃饭问题的。

因此,毛泽东在 1928年 5月致信中共江西省委并转中共中央,称“1万人的群众拖泥带水、纪律大糟”,惊叹“吃饭太难”(《中共江西省委转来毛泽东同志的信》[1928年 5月 19日],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 30页)。“为解决这近万人的吃饭问题,我们不得不每到一个地方就立即派出一支小队伍专门打土豪。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搞粮食,并取得必要的物资,解决给养问题。”(范树德:《井冈山的后勤工作》,井冈山革命物馆馆藏资料)但是,边界土豪渐渐打光了怎么办?就只有 “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了。

红军老战士曹里怀等回忆说:“在茨坪,我们每天顿顿吃的是红米、南瓜。大家开玩笑说:‘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曹里怀:《忆红四军片断》,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558页)刘显宜回忆说:“井冈山时期,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每人每天只有 3分钱的伙食费,天天吃的是南瓜。开饭时,一锅子是饭,一锅子就是南瓜,每个班各装一个盆子,七八个人就一起吃了起来。那时 1元钱可买上三四百斤南瓜,我们吃菜都是从老百姓那里买来的。在茨坪,机构还自己种了一点菜,有时抓到河里几条小鱼,放一些笋在里面煮,那算是非常好的菜了。”(刘显宜:《井冈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473页)1928年 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陈述道:“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的工农生活好。现在军中的生活则相反,恐怕什么人的生活很少有红军这样坏的。因为现洋缺乏,每天每人 5分大洋的伙食钱(米归地方供给),时常难以为继。‘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 ’,士兵的谚语,表示了他们的苦楚,耐得苦,比第 4军更耐得苦的恐怕也少了。”

其次是缺乏冬衣、冬被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现在全军 5000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这个报告是 1928年 11月 25日写给中央的。部队的冬衣问题,当时没有解决,翌年年初下山向赣南出击时仍然未能解决。井冈山时期老红军谭冠三回忆说:“我们冬天没有棉衣穿,只穿两件单衣。晚上睡觉时,没有棉被盖,有个夹被就了不起。”朱良才回忆说:“井冈山的冬天非常寒冷,可我们都穿着单衣。就拿我来说吧,一条长单裤,因为连续战争,不论风里雨里,白天黑夜,起来一身,睡下一铺,早已破得不像样,要补又找不到布,只得挖东墙补西墙 ——撕了裤腿补裤裆,撕来撕去,结果把一条长裤变成了短裤。”(朱良才:《红军的连队生活》,见《井红军伙食账

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436页)刘显宜回忆说: “在冬天,我们没有被子盖,有时能搞到一条由两层布做成的 ‘夹被 ’算是不错了。即使这样的夹被,我在开始还没有,后来在打土豪时缴到了一些,党代表分配给我一条。

冬天我们两个人合起来在一起睡,上面盖一条,下面垫一条,夹被里面塞进干稻草。有时实在太冷了,我们就起来烤火,烤暖了再睡。”(刘显宜:《井冈山时期的士兵委员会》,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473页)再次是日用必需品的缺乏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谈到经济问题,感叹地说:“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必需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的问题。一年以来,边界政权割据的地区,因为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无时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贵之中,因此引起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红军士兵群众的生活的不安,有时真是到了极度。”这是毛泽东当年充满苦涩的倾诉,也是红军官兵当年艰苦生活的写照。

毛泽东还说道:“红军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筹饷。每天除粮食外的 5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这种困难,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当然是不能免的。”红军打仗是很苦的事。“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 2版,第 63页)井冈山老红军张令彬曾风趣地回忆说:“在井冈山时期,战斗生活是十分艰苦的。

当时有这样的说法:没有 ‘牛头 ’不革命。‘牛头 ’就是虱子。红军战士没有一个不生虱子的。那时到一个地方,能住一晚就是很好的休息。我们经常一走就要走百多里路,还要同民团、挨户团打仗,睡觉从来没有脱过衣服,也没有脱过草鞋,战斗生活极为紧张,哪能洗澡啊,洗澡洗衣服是不容易的事……朱德当军长,也和战士一样苦,身上长满了虱子,经常和战士一样利用休息时间抓虱子。他风趣地对大家说:不生虱子的人不革命。”(张令彬:《井冈山斗争回忆》,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158~159页)

“医院伤兵,其苦更甚。”毛泽东为什么称“医院伤兵,其苦更甚”呢?他解释道: “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由于营养不足、受冻和其他原因,官兵病的很多。医院设在山上 ……医生药品均缺。”

对此,老红军杨至诚回忆说:“在井冈山上,不仅粮食困难,医药同样是困难的,中药都用不上,那时伤病员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毛党代表率领红军大队南下时,要我留守在井冈山上管理伤病员的工作,这个任务比打仗还要难。我看到伤病员在床褥呻吟,辗转不安,十分痛苦。”(杨至诚:《艰苦的岁月》,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艰苦奋斗创办起来的红军医院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544页)王云霖回忆说:“红军医院各方面条件都是很艰苦的。由于敌人的封锁,医药非常缺乏。当时我们所需要的药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中一部分是从敌人那里缴过来的。地下党组织也会帮我们解决一部分困难,他们通过关系,从白区搞来一些药品和器材,由于红军医院伤病员多,医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怎么办?我们医务人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没有凡士林,就用猪油代替;替伤病员开刀时,用锯木头的锯子来代替。”(王云霖:《回忆井冈山上的红军医院》,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566页)肖明回忆说:“红军主力将要转移出去的前夕是最困难的时候,外科药品十分紧张,后来有一个时期后勤部门食盐供应不上来,伤员洗伤口就用白开水,有些伤员的伤口洗后发炎、生蛆。”(肖明:《回忆红军医院》,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574页)

由此可见,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生活是何等艰苦!

对于井冈山时期红军的艰苦生活,红 4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 5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2角即一律 2角,4角即一律 4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红 4军军长朱德,当年竟与 “伙夫头 ”一样,衣衫褴褛。

陈毅在上述的历史文献中记述:“红军的官兵,物质享受一样,所以官兵不能有什么分别。群众及敌兵俘虏初看见鼎鼎大名的 4军军长(即朱德——引者注)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褛,莫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夫头。同时到现在,‘伙夫头 ’三个字恰成了 4军军长的诨号。”

红 4军党代表、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将士们一样吃苦。

当年毛泽东的警卫员龙开富回忆说:“毛委员和战士一样艰苦,战士们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战士们穿什么,他也穿什么。不同的是,他有很多书、报纸、文件。他只有两套单衣,一套穿着,一套放在包袱里,平常做枕头用。冬季,井冈山很冷,他的床上只有一床夹被。”(龙开富:《在毛委员身边的日子里》,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463页)毛泽东还带头吃苦菜,说:“野菜虽然苦,但有丰富的政治营养。革命军队要不怕一切苦啊。”此事在井冈山军民中广为传颂。

当年红军连长杨至诚回忆井冈山官兵平等情况时说:“我们在井冈山的岁月中,从毛党代表起,官兵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吃的是南瓜和红米,有时红米都吃不上,只吃到南瓜。每人每天只有 5分大洋的油盐菜钱,有时连油盐都吃不上。由此可以想见,那时我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但是,同志们对于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有信心的,我们的心情都是很愉快的。记得在 1928年的冬天,我们还是穿着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从军长、党代表起,都是一样苦,因此士兵们没有什么怨言。”(杨至诚:《艰苦的岁月》,《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 542~ 543页)井冈山时期的女红军战士彭儒,1987年在接受《共和国之魂》剧组采访时回忆说: “有的战士说,我们吃红米饭南瓜汤,毛党代表、朱军长吃什么东西呢?当时我听到以后,因我是宣传员嘛,我就到毛主席那里去,看贺子珍,看毛主席。他(毛主席)看到我就说:‘彭儒来了,吃了饭吗?’我说:‘吃了饭,你们现在还在吃饭啊!’他说: ‘是啊。’我就看碗里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碗里也没有,和大家一样的红米饭南瓜汤,就是多了一点辣椒。辣椒就火烤以后,放点盐,拌一下,嚼着就这么吃。”(见《共和国之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70页)井冈山老红军欧阳毅曾讲述了他当年与陈毅 “合盖一床毯子 ”的往事。他说:“在井冈山,我们就是一个布毯子。我们两个人共一个铺,比较长一段时间都睡在一个屋里。我的作为垫的,垫在地面上,他的毯子盖在上面,那真是不错的东西。我们两个经常住在一块,所以陈毅元帅在解放后还是叫我‘小家伙小家伙’。我说:‘老总啊,我的头发都快白了,你还是叫我小家伙啊。’他说:‘就是小家伙嘛,叫惯了嘛!” ’(见《共和国之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72、71页)当年只有 14岁的小战士彭儒还谈了一件有趣的事:“我们当时没有东西盖,只有一个小毯子盖,就把老百姓的稻草铺到地下,这部分是女同志,那部分是男同志,把我放在中间,挤一下这边是男的,挤一下那边是女的。陈毅同志就说,男女授受不亲哟!陈毅同志在讲笑话呢!”(见《共和国之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 72、71页)红 4军政治部主任陈毅,也是一样以苦为乐的。

井冈山的物质生活如此清苦,可红军战士们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很乐观,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有首脍炙人口的红军歌谣,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

时任安源爆破队队长的井冈山老战士王耀南回忆说:“当时,我们有个口号是 ‘天天吃南瓜,打倒资本家 ’。这个口号很能鼓舞战士的斗志,使同志们认识到,没有粮食吃,我们可以吃野菜充饥,一样去消灭国民党。这个口号,我们在中央苏区一、二、三次反 ‘围剿 ’的斗争中都用上了。后来在长征路上,过雪山草地,有时讲一讲在井冈山吃南瓜的艰苦日子是怎么过的,用来教育部队,部队听了士气特别高,不感到困难。”(王耀南:《艰苦奋斗在井冈山上》,载《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好在苦惯了。”这句朴实的话语,在红军将士身上可以带来多么强大的感召力!

同类推荐
  • 代号逆战

    代号逆战

    国外犯罪分子已经由边境侵入城市,一起起武装抢劫袭击,是外国对中国的挑衅,还是中国黑势力对当局政府的不满?此次特别行动任务事关重大,代号“逆战”,逆战队的战友们,你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为国争光的机会到了,是该让你们一展雄风了,此次任务容不得退缩,你们要勇往直前,永不言败,这是人民,是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逆战队,拿出你们的风采,战出你们的风格,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 火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火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火炮是基础的武器种类,我们学习弹药火炮的科学知识,就可以学得武器的有关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基础军事素质,也可以增强我们基本的军事科学知识。在成员众多的火炮大家族中,榴弹炮有特殊的地位。榴弹炮的初速比较小,射角比较大,最大可达75°左右。弹丸飞到目标区的落角也比较大,有较好的爆破和杀伤效果。
  • 血战1937

    血战1937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突然爆发,日军参谋部利用纵队司令兄弟之间的矛盾,成功将阳泉纵队改编为皇协军第八混成旅。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惊,于是他们针对这次事件制定了一个"闪电"计划,清除这些投靠日军的汉奸的行动从此开始了……
  • TSFP无名之诗

    TSFP无名之诗

    注:本作为独立故事,与第一作TFFP全作系列无关联《TheSecondFantasyPoem无名之诗》讲述的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故事。它记载了一个平凡的士兵成长、成名、被诬陷、蜕变、归来的部分历程。它记载了这位平凡的士兵保护他想要保护的人们与人的经历。它描述了一段诞生在本不应存在的文明里令人感慨的无名之诗。
  • 枪·轻武器发展史

    枪·轻武器发展史

    本书通过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大量的信息、众多的图片、新颖的形式、介绍了各种轻武器的科学知识,并且对轻武器装备发展史做了追溯,读者阅读本书可以对轻武器装备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发展水平及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是青少年及兵器爱好者了解世界现代武器最基本的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国民女神你好甜

    国民女神你好甜

    “晚晚,我喜欢你,我们结婚吧!”陆晚不知道顾承言发了什么疯,突然说要和自己结婚。“可是,顾承言,我不爱你……”“没关系,我爱你就够了!”于是,顾承言开始了漫漫宠妻之路……
  •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

    《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本书既可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研讨使用。它广泛适用于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员、公关人员及娱乐圈,对于培养分析技巧,提高对伦理学的认识,颇有助益。
  • 若干年后那一面

    若干年后那一面

    初识她正守着一段看不到未来的初恋打算死磕到底,而他依旧温柔的守在她的身边默默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她幸福;当她发现自己爱上了他想跟他在一起时而他却牵着别的女人走进结婚殿堂;当他觉得自己忘不了她回来找她,她却怀了别人的孩子再次将他推开.....一次次错过,一次次伤害,都将他们推入万劫不复.....
  • 剑殇游龙

    剑殇游龙

    心地淳善的异世少年,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背负血仇、身怀绝世功法的惊世少年,将如何步步修炼,习得一身超凡绝世之功,手执巨剑斩尽天下狂傲武者,成就一代大陆神话之“冷面魔神”。
  • 妖气西游传

    妖气西游传

    西游之路,漫漫远兮。时隔五百年,西游再起。鸿蒙紫气幻化成人,是福?还是祸?万千屠戮,天庭重创,这一切究竟谁对谁错?西游隐藏的秘密,成为了启程的关键,这次西游,又会是谁一起?为的,又是何?
  • 那年夏天,风吹过

    那年夏天,风吹过

    那个用整整一个青春爱着的人,无法忘怀的时光。
  • 玄言幻天

    玄言幻天

    巨大陨石从天而降,唤醒了地球深处,沉睡千年的妖魔。神话传说中的吸血鬼、狼人、恶魔、妖怪等怪物降临人间。人了文明面临着毁灭的危机!为了保护世界,高中生萧天诚、阴阳师寒雪音、沃斯特拉尔司令萧雪等人、踏上了拯救世界的征途。
  • 别惹那个丑媳妇

    别惹那个丑媳妇

    夜里,顾先生来到白小姐的房间,问:你心里还有我的吧?白小姐答:你不是警告过我别再对你动歪脑筋吗?心里堵,又不甘心,顾先生又问:你是真不准备爱我了?白小姐:你不是说过爱不爱都无所谓吗?顾先生:那是以前,但现在不行了,我要你爱我,只爱我!白小姐:顾先生您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我的心又不是开关,怎么能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呢。她是他妻子时候,他说她是千方百计地嫁给他,好吧,婚离了,她不爱了,他又来纠缠了。PS:女主前期肥、丑、脾气臭,后期瘦、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径

    迷径

    五座秦朝聚气台,一座藏着至宝的灵山,一个土家梯玛,一本《廪君堪舆诀》,一段民国初武陵山区的意外勘探事故,扯出了一段两千多年前的往事,神秘的巴人白虎军,诡秘的夜郎古墓,大山里的山精鬼怪,海外华人辛酸往事和自强史,西康神秘的白狼古国,灵山里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开启一段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揭开一段神秘的往事。。。本书有大量渝湘方言、谚语、袍哥黑话,都已经做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