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17300000013

第13章 孔繁森精神(2)

孔繁森年轻时在部队当过兵。在兵营,他是一名“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好战士;在地方,他是“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浴禄”,是全国人民的好榜样和领导干部的好楷模。1979年,国家决定从内地抽调一批优秀干部去帮助西藏建设和发展。孔繁森毅然报名要求奔向万里之外的雪域西藏。到达西藏,西藏自治区党委鉴于孔繁森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对工作有较强的决心,把原计划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他改派到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面对变化,他欣然赴任。在首次赴藏的三年时间里,孔繁森经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克服者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和家庭的困难,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的老西藏精神,跑遍了岗巴县的各乡村牧场,与藏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岗巴县农牧民的脱贫致富和促进藏区的稳定、藏区的发展、藏区的民族团结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还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艰苦朴素、平易近人、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等优良作风,赢得了岗巴县各级干部和藏族群众的爱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981年孔繁森调离岗巴县,当地干部群众与他依依不舍,挥泪送别。

回山东后,孔繁森先后任莘县县委副书记、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地区林业局长、聊城行署副专员等。他始终以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认真奉献,对同志和人民的热爱来严格要求自己。他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88年,当时任山东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因政治成热,工作得力,富有西藏工作经验而被山东省委指定为进藏下部的领队。当组织上考虑到他有九旬高龄的白发老母、妻子身体不太好、三个儿女未成年等困难而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坚决地回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欣然赴藏担负起组织交付的重任。任拉萨市副市长期间,他跑遍了拉萨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小学,走访了600多名教职员工和全市56所养老院、社会福利所中的48所,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了无数的藏族老人和孤儿,为发展藏区的教育、卫生和民政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在他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卫生、民族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1992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在考虑阿里地区领导班子时,需要寻找一个能带领阿里改革发展的带头人。阿里地区地处西藏西部,地广人稀,有些牧民世代居住在被称作“生命禁区”的高海拔区域,距拉萨近2000公里,汽车要走5天,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灾害严重,工作更困难,需要党性强、作风过硬、有较强独立决策能力和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自治区党委认为孔繁森是地委书记的最佳人选,但考虑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已近期满,家中非常困难等实际情况而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再次毅然表态:我是党的干部,自治区党委有这个夸虑,组织上信任我,我就到那里去。这样,孔繁森义又担当起了振兴阿里的重任,自到献出了宝贵生命。到达阿里地委、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未及文顿,孔繁森就找人就阿里发展彻夜长谈,并首先主持召开了地委、行署联席会议,发动了阿里地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之后,孔繁森和地委、行署领导分头带队到基层作调查研究,以进一步确定阿里发展振兴思路。

在阿里工作近两年的时间里,孔繁森跑遍了阿里地区的7个县、30个区和106个乡中的98个乡,行程8万多公里。经常是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渴了喝口雪水,饿了吃点干粮。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阿里的优势,制定了“以农牧业为基础,以交通能源为重点,以外贸、旅游矿产开发为先导,以科技、教育为依托,大力发展阿里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以“新的精神向貌,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工作思路,新的行动姿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开创阿里工作新局面”的工作要求。

孔繁森到阿里赴任时,已近5旬,且患有直肠纤维瘤等多种疾病,加上强烈的高原反应和日夜不息的辛劳,孔繁森一直是带病工作,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从未因病影响过工作,而是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1994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孔繁森及地委、行署立即组织了抗灾救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活动。孔繁森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深入到至灾区,组织救火抗灾,为灾民发药看病,落实救助灾民。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战胜雪灾。之后,他借参加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奔走中央各部委,为阿里争取了一大笔救灾款和项目资金。而他几旬高龄老母病卧床上和到西藏探亲的妻子在拉萨病危住院,他都没能抽空去看一眼。

1994年11月,孔繁森随同自治区领导一行就阿里至新疆通道和新疆援助阿里等问题到新疆与新疆自治区进行商谈,得到了新疆的大力支持。在返藏途中,孔繁森遇车祸,不幸英勇牺牲。消息传来,无数干部群众为我们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个好干部,为阿里失去了—个好领头人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孔繁森是平凡的,但又是不平凡的。从他短暂的生命历程和他非凡的事业中,折射出了他卓越的思想信念和他超人的追求与奉献,体现了他坚强的党性和高尚的情操。党和国家对孔繁森作了高度的评价,江泽民总书记称孔繁森是“九十年代的焦裕禄”,号召全国人民“向孔繁森同志学习”。李鹏同志号召“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孔繁森精神是融会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是闪耀着时代光芒的宝贵财富。

孔繁森精神的内涵

立党为公,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到底

孔繁森常说“自己是党的人”,充分体现了他对党的深厚感情的沉重的责任感。在他担任党的领导干部时,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立党为公。当他得知援藏的消息时,他积极报名要求进藏工作;第二次进藏,组织上需要他去阿里担任地委书记时,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孔繁森都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带领广大人民消除贫穷和落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

改革进取,艰苦创业

孔繁森对工作有着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态度,艰苦奋斗、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孔繁森是从普通干部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他深知领导干部的责任,他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热爱人民,献身于人民

孔繁森在工作中,是党和国家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带路人;在家中,他却算不上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但他却深切地爱着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和自己的妻子儿女。孔繁森对党和各族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自己对家人严格要求;对同志对人民群众则是给予无限的爱。他总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总是想方设法法带领人民群众求改革谋发展,摆脱贫困奔小康,心中惟独没有他自己。在聊城,他三次给一个家庭困难的外省军转干部家里寄钱;给一个父亲病故的通讯员送去积攒下来的1000元钱。在西藏工作期间,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卖血的钱收养了两个孤儿,他自费买针买药为藏族群众治病,他用胸膛为藏族老人暖脚,在冰天雪地中脱下自己的毛衣给藏族老阿妈穿上。

他热爱人民、献身人民的高尚品德,赢得了藏族人民无限的信赖和尊敬,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西藏人民。

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孔繁森为官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孔繁森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却从不利用职权搞特殊,谋取个人私利。

1986年孔繁森担任聊城行署办公室副主任,用车本来很方便,可元宵佳节,他却借来地板车推着年迈的老母亲上街观灯赏景。1991年已是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新盖的专员住房本来有他的一套,他却让给了其他住房困难的同志,自己仍然住在简陋的房舍里。在西藏孔繁森吸烟只吸几毛钱的低档烟,一次孔繁森到阿里党校讲课,党校的同志在桌子上放了两和红塔山香烟,孔繁森却批评道:在阿里一斤羊毛四块八毛钱,一盒红塔山却二十元钱,吸一盒红塔山,四五斤羊毛就烧掉了!

孔繁森殉职以后,在他的遗物中还有数千元的各种发票,这些发票在他任职期间完全可以签字报销,然而他却严格地把握了公与私的界限,其中有一张5元钱的用车发票,就是孔繁森在担任聊城地区林业局局长期间,因私事用车按每公里1元钱,交纳的用车费。

1994年7月,孔繁森带领阿里的同志到北京跑项目,一连数日,他和同志们都在街头的小摊上吃面条,随行的同志觉得一个地委书记吃小摊不雅观,可孔繁森却郑重的说:“咱阿里太穷,想想咱们那里还不富裕的群众,大鱼大肉咱能吃的下吗?”孔繁森一生生活极为简朴,几十年来,无论是当工人、当部长、当书记,身上的内衣大都是带补丁的,他身边还常备着一个针线包,衣服破了就自己缝补……

甘洒热血

孔繁森的事迹深刻地体现了他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和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伟大精神。第二次进藏前,他请人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合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的对联勉励自己;进藏后,又立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迈誓言。孔繁森把热血洒在了青藏高原,把自己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西藏人民,用崇高的精神品质和杰出的业绩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一座永远闪耀着光辉的历史丰碑。

同类推荐
  • 宝藏新探博览

    宝藏新探博览

    宝藏,代表着数之不尽的财富,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字眼。因为这两个字,从古至今,无数人前赴后继,不顾一切的想去接近它,即使丧失生命。冒险者们喜欢它,因为它能带来财富;各国政府喜欢它,因为它能研究考证历史疑团;普通大众更喜欢它,它可以传递着知识并且饱含着传奇。准备好了么?来探险揭秘。
  •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

    《国学常识全知道》是一部快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宗教信仰、天文历法、神秘文化、兵制礼制、国学掌故、国学典籍、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节日、百工名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 人类的奥秘上

    人类的奥秘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大话中国人

    大话中国人

    触摸中国人的文化,剖析中国人的性格,透视中国人的劣根性,大话中国人的世道人心。中国人喜欢吹牛,中国人喜欢较真,中国人有着“难于言表的温情”……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调来调侃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以及中国人的劣根性。
热门推荐
  • 花间有花间萌少

    花间有花间萌少

    表面呆萌内里小坏有两个大人物当爹有个好兄弟的职业是皇帝武功盖世偶尔还会犯点路痴的小郎中只喜欢跟在他的小公举后面护着她!可是小公举很坏很调皮,还老闯祸怎么办......
  • 重生之逆天学霸

    重生之逆天学霸

    二十八岁的苏晴突然重回十二岁,看着周围一切熟悉的场景,苏晴发誓既然人生能够重来,那么这辈子,她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那些欺负过她的人,她一定要让她们知道花儿为啥会那样红。昔日学渣变学霸,丑女居然也有女神的一刻,窝囊女苏晴慢慢蜕变着,惹来桃花不断,却被眼前这傲娇的白面小生一朵一朵的掐断,苏晴不可思议,话说这位傲娇男,咱还小,老师说不能早恋。秦正羽:苏晴,我愿陪你从校服到婚纱。
  • 别跑我追你

    别跑我追你

    16岁的沈清在目睹了自己母亲自杀身亡之后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让自己患上重度抑郁。本想孤独终老的她在遇到小太阳般的周毅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沈清永远忘不了周毅在一个午后对她笑着说:“五爷爱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交换人生开始

    从交换人生开始

    和仇人互换了人生之后,本以为故事已经结束,谁知才刚刚开始.....
  • 重生古武之颜皇翻了总裁牌

    重生古武之颜皇翻了总裁牌

    "芭比,麻麻刚刚出去勾引渣男了!"邪气冲天的某宝大声说道,男人立即飞一样的出门,不久,一辆坦克驶到了一美丽妩媚的女人面前:"老婆,哪个软吊抢了你!,让他滚过来,老子保证不哄死他!!"女人一撩秀发,霸气道:"穆爱妃,我的事你也管?"男人死憋着身体的邪火,笑着说:"老婆,咱们回家爱妃哈,外面得时候给点面子,儿子说你去勾引,额,不,有男人勾引你,我来保护你的。"颜大美人随口道:"其实吧,我觉得隔壁老王长得和我家宝宝更像,我是不是搞错爹地了?!"男人哭笑不得:"老婆,老王他10年前因蛇经病去结扎了,咱们儿子那么英俊潇洒才不是那麻子的儿子,乖,咱们回家聊聊感情~""死鬼"老王:我怎么躺着也中枪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之天帝归来

    最强之天帝归来

    凌夜寒因为只专注修炼,而遗忘了身边喜欢他的霜叶雪,最终因修炼无爱导致渡劫失败被各路门派围杀,后因……凌夜寒重生归来,势必夺回一切,但在这路途中,似乎又发生不可思议的改变,生死的兄弟,共度的秘境,这一路,凌夜寒开始了重新做人,与朋友共患难,踏上了寻爱之旅……
  • 桉树叶洁

    桉树叶洁

    “这是什么树?”“我们的树,它叫桉树。”“我觉得它有些难过,或许人们不喜欢它。”
  •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

    傲月寒选编的《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精选了2012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作品。《2012年中国武侠小说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2年度我国武侠小说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