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8500000030

第30章 忠恕待人

忠恕待人是儒学待人和处理人际关系重要原则。“忠恕”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即孔子对曾参说:“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思想可以用‘忠恕’两个字概括。”可见“忠恕”乃是孔门的至德要道。《论语》对“忠恕”作了如下的解说。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即子贡说:“假若一个人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有所建树,也能让其他人有所建树。自己想做到的,也能帮助其他人做到。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意即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根据上述的解说,后儒认为,“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推其(己)所欲以及于人”(朱熹:《论语集注》),自己希望有所成立、发达,亦使别人有所成立、发达,这是忠。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推己及人、待人忠心的意思。“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论语·里仁》)也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家语》一书中有关于什么是“恕”的讲法:“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意即孔子说,君子有三恕。一是自己不能做到很好侍奉君王,而要求自己的臣下能尽心侍奉自己,这不是恕;二是自己不能做到很好孝敬双亲,却要求自己的子女报效养育之恩,这不是恕;三是自己不能很好恭敬兄长,却要求自己的弟弟对自己温顺,这不是恕。作为一士人,明白了这三恕的根本,就是身体力行,可做楷模了。以上论述很清晰地把什么是“恕”讲出来了,它的基本要求是: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苛求别人;自己先做楷模,而后引领别人去做。

总起来说,儒学的忠恕之道概括起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

儒学认为,“忠恕”之道也是圣王治天下之道。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这里的“所欲”,不仅是民之所欲,而且是君与民之共欲,如人情莫不欲寿、莫不欲富、莫不欲安、莫不欲逸等。因此,“所欲,与之聚之”,即是“推其所欲以及于人”,乃“忠”也;“所恶,勿施尔也”,即是“推其所不欲而勿施于人”,乃“恕”也。也就是说,君主对民众能实行“忠恕”之道,则能得民心;得民心,则能得天下。因此之故,孟子又说:“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意即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推广开去罢了。

忠恕之道在儒学经典《大学》里被称做“絜矩之道”。“絜”是衡量,“矩”是衡量东西的方形尺子,所谓“絜矩之道”是说以自身为尺度去衡量别人,用这种道理去理解别人。《大学》有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显然,“絜矩之道”也就是“忠恕”之道。其所谓“所恶于”上、下、前、后等,就是“己所不欲”;所谓“毋以”使下、事上、先后、从前、交于左、交于右等,就是“勿施于人”。可见,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不难看出,儒学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有一个理论的预设:即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至善的道德本性,所以才可以推、能够推而且必须推。程朱理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万物之间都具有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天理。推己及人就是把自己的人性中固有之天理推之于人,按照天理的要求处理人际关系,根据天理的要求和原则对待自己和他人。明儒王守仁则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主张把人的良心(良知)作为推己及人的标准和根据,即“推致吾心之良知天理于事事无物”(《传习录》)。

怎样才能实施“忠恕”之道?在儒学看来,要实施“忠恕”之道,就要做到推己及人。即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进一步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就是要成全别人好事,主动扶持别人成功,这才是推己及人的表现。在孔子看来,能够做到“己不所欲、勿施于人”的人,就可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了,即带着这样的态度与别人相处,无论在内,还是在外,都不会招致什么怨言和仇恨。

怎样才能做到推己及人呢?就是应该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想象别人的处境;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如果你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着想,你就不难找到妥善处理问题的方法,你就会成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而得到别人的理解。即使未能获得别人的理解,自己也是问心无愧,因为自己看待问题和对待他人都是平心而论,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我国古代产生过众多推己及人的先贤,例如,曾经以治理洪水而留名千古的大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在被任命为治水的负责人之前,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看到了许多的百姓被洪水淹死时,大禹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数十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奋战,大禹和他的治水队伍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曾跟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会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人们最为钦佩和赞赏的就是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教师公文包-谜语集锦

    本书对谜语的基本常识做了普及性的介绍,并且从众多谜语中选摘出部分适合中小学教育的谜语。
  • 徜徉汉语王国

    徜徉汉语王国

    《徜徉汉语王国》可以告诉读者许多语言文字方面的常识。《徜徉汉语王国》共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牵涉古今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的许多方面,牵涉文字、修辞、逻辑中的诸多问题;后半部分主要是与汉语特点息息相关的“信函”“赏析”“对联”等等。
  •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

    《独立学院运行与决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学院的缘起、独立学院的定位问题、独立学院的产权问题、独立学院的收入与分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独立学院董事会制度研究等。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30未至

    30未至

    20岁到29岁,我们经历了大学、工作和爱情。在这九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第一次。以至于我们在30岁往后的年纪里,每时每刻都在怀念这些数不清的第一次。总有某段路,只能你一个人走;总有许多事,需要你一个人扛。每个城市,都会有它本身附属的故事和我们大家发生的故事。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抬头看着远处在凝思,这个城市发生过你的,我的,他们的故事。
  • 凌上剑骁

    凌上剑骁

    无尽的欲望使人沉沦,江湖永存,战争不止。京都将门之后突遭变故,流落江湖,名动天下。后三国发难,少年领兵初入疆场,封狼居胥……
  • 聊斋之上仙

    聊斋之上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问我为何独爱神话?因为,这里有山狐野鬼,更有如玉美人。新群:542855073(验证:巨熊)
  • 血障

    血障

    修真,去伪求真,追寻真我,方为修真。凌霄宗外门弟子沐云惨遭欺侮,却得神秘之力得以翻身,但却不知这世间真伪到底为何物。
  • 拜见大掌门

    拜见大掌门

    一代邪神,魂穿少年身,建宗门、撩弟子、没事装装逼,有事打打脸,不管你是小门小派,还是上古宗门,只要归顺我门,都包你吃喝拉撒…
  • 霸道妖后

    霸道妖后

    “历史必须沿着它应该走的方向走下去,否则稍有不慎,哪怕一丝的偏差,我们将万劫不复。”“哪怕让忠贞之人客死他乡,从历史上除名。哪怕要把贤德的皇后拉下后位,打入冷宫。我也必须要一步步坐上这皇后之位。”“朱高煦朕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我公平比武,你若今日能杀了朕,走出此门你便是皇帝。”“如果有来世,我绝不踏入皇族。但今世,我才是正统皇帝。”“我的父母怎么死的,心爱的女人怎么死的……我的妹妹,本应该坐着皇后之位,现在却惨死他乡,无碑、无墓、无陵。这所有的一切,难道因为你的大义,而能被原谅吗?”
  • 三国群英录

    三国群英录

    一段生命的结束,或许不是一切的终结;一次命运的际会,造就另一番传奇。武将纵马操戈,沙场争雄;智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数千古风流人物,但看今朝群雄逐鹿。
  • 女神的贴身狂医

    女神的贴身狂医

    老婆嫌他窝囊,丈母娘嫌他无能,上门女婿唐羽,无意中得到上古传承,左手获惊天医术,右手持至强武功,自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不仅横扫他人的轻视和嘲笑,赢得娇妻的芳心,更是站到了这世界的巅峰,睥睨天下。既然生而不凡,那便重登苍穹之巅!
  • 他来时迷了我的眼

    他来时迷了我的眼

    “我也曾爱过一个人,所以我去了他在的城市,读了他想去的大学,吃了他喜欢吃的东西,看了他看过的电影,讨厌了,他喜欢的人。”每个人都有那么一段不及而终的感情,见面的人都问你你对他可还有感觉,你笑笑,道没有了,然后瞒着全世界爱着他。杣心就是这样,她以为她不会再和他相遇,没想,最后他们还是相守。文案㈠“心心,你对他,还有感觉吗?”“心心,他今天也来参加聚会了。”杣心看着和老师们交谈的他,内心不可能没有涟漪,和他的目光相撞时,狼狈的挪开的眼睛。文案㈡“杣心,明天去把你的姓氏改掉吧。”“为什么?”“君杣心,不好听吗?跟我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