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36200000005

第5章

没有钱财称之为贫,学了知识却不肯付诸行动叫做病。

朝菌不知晦朔,蟪姑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菌类不可能知道月初到月底的变化,寒蝉也不会了解一年当中有春有秋。比喻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

认识并不困难,只有实践才是最艰难的。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十七》

只要不断地实践就能经常获得成功,只要不停地行进就能到达目的地。

九折臂而成医。

——战国·楚·屈原《九章·惜诵》

多次折断手臂,治好之后,自己就会成为一个医生。比喻知识来源于实践。

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战国策·赵策》

仿照搬书本去驾车,不可能完全熟知马的脾性;用古人的理论来治理当世的人,不能通达事物的变化。

金石有声,不动不鸣;管箫有音,不吹无声。

——《文子》

金石会发声,但不敲打就不会鸣响;管箫会发音,但不吹不会有声。比喻实践的重要作用。

自见则明,借人见则暗。

——《邓析子》

自己亲眼所见便明了,听别人说便不清楚。

渔夫习水则沉,战夫习马则健。

——《关尹子》

渔民由于熟习水性能潜水,战士由于熟习战马会骑术。比喻实践是知识的源泉。

独见者为梦,同见者为觉。

——《关尹子》

独自见到的只能是梦境,大家都能见到的才是清醒中的感觉到的。

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

——战国·慎到《慎子》

学习治水应该到实际行动中去学,而不是从大禹那里去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虽然有美味佳肴,但是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虽然有精妙理论,但是不去学习就不能了解它究竟好在哪里。只有通过学习才会懂得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教育别人,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乏。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汉·刘向《说苑·政理》

耳朵听见不如眼睛看见,眼睛看见不如努力去行动实践。

始人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

——汉·刘向《说苑·政理》

开始做官就如同进入光线暗淡的房间,时间长了就越能看清一切,看清之后就能治理好。比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治世经验。

槁竹有火,弗钻不燃;土中有水,弗掘无泉。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虽然枯竹有火性,但不钻磨就不会燃烧;虽然土中有水,但是不挖掘就不会有泉水。比喻不实践不会有成就。

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一百句话都说对了,也不如选择可行的而审慎地去投入实践。

临渊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站在深潭边空想得到鱼,不如及早回家把鱼网织好来捕鱼。比喻与其想入非非,不如脚踏实地去干。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汉·王充《论衡·书解》

知道国家政事不当的是平民百姓,知道儒家经典错误的是诸子百家。

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

——汉·王充《论衡·实知》

不亲眼所见亲口所问,就不能真正懂得一件事物。

言必可行,行必可言。

——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说到的就必须要做到,做到的必定能说出来。

事考功,言考用。

——汉·荀悦《申鉴·时事》

考核言和行的惟一标准是实践。

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汉·董仲舒《对策》

尊崇所听到的道理,则会高明;实践所了解的知识,则会扩大学识。

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

——汉·董仲舒《仁义法》

虽然有天下最好的美味,但不亲口品尝一下就不知道它的美味。比喻实践出真知。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

说话不难,实践则困难。

有德行的人有三忧:弗知,可无忧与?知而不学,可无忧与?学而不行,可无忧与?

——汉·韩婴《韩诗外传》

有德行的人有三种忧虑,一是不知道,二是知道却不学习,三是学习却不去实行。

知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知,行不务多而务审其所由,言不务多而务审其所谓。

——汉·戴德《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

知识不贪多而力求审识其实质,实践不贪多而力求详知其实践的理由,言语不贪多而力求明确其内容。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汉·扬雄《法言·学行》

学习而能指导实践为最高境界,著书立说为次,教育人为再次。

百闻不如一见。

——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一百次听说,都不如亲眼见一次。

剑不试则利钝暗,弓不试则劲挠诬,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剑不经过试用就不知利钝,弓不经过试拉就不知强弱,鹰经过不试飞就不知巧拙,马经过不试骑就不知优劣。比喻实践可以检验一切。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汉·陆贾《新语·术事》

常常谈论古代的人,必定要用今天的实际加以检验;能够讲述远处的人,必定要用周围的实际加以查考。

染不积,则人不观其色;行不积,则人不信其事。

——三国·魏·徐干《中论》

染色不重,人们不知道是什么颜色;实践不多,人们就会怀疑你的能力。

知而弗为,莫如勿知。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知道了却不去实践,还不如不知道。

有德行的人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不得学;既得学之,患不能行。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疏证》

有德行的人有三种忧患,未听到的,怕听不到;已经听到的怕学不到;已经学习了,怕不能去做。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以实践来说话,小人是只说不做。

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困誓》

不面临深泉,怎么会知道有被淹死的危险;没有看见广阔的大海,怎么会知道大风和波涛的险恶。比喻不亲身经历就无法了解某些事情。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不深入虎穴,如何能得到虎子。比喻不亲身去做就不会有任何收获。

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杜夔传》

空洞的争论,不如实地去做。

气变知时易,不眠知夕永。

——晋·陶渊明《杂诗》

天气变化才知道季节变换了,睡不着觉才知道夜晚是漫长的。

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

凡是探取明珠的人,没有到合浦的深渊就得不到骊龙的夜明珠。比喻不亲自实践就不会有所收获。

神农不久疾,则四经之道不垂。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如果神农不常患病,那么药经就不会传下来。比喻实践出真知。

信耳而疑目者,古今之所患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相信耳闻却怀疑目睹的事,这是古今所共患的毛病。

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晋·傅玄《马钧传》

空谈事物的道理,是没有办法谈论清楚的;具体实践,虽然有说不清的地方,但在实践中就容易了解了。

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真伪因事显,人情难预观。

——晋·欧阳坚石《临终诗》

不涉足太行山的险处,谁知道路途艰难。真伪在实践中会显现,人情却难以预料。

不截盘根,无以验利器;不剖文奥,无以辨通才。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

不截断弯曲的树根,就不能检验锋利的兵器;不剖析深奥的文章,就没有办法辨识学识广博的人才。比喻实践可以验证一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操演千首曲后才能懂得音乐,观看千支剑后才会识别宝剑。比喻实践出真知。

朝有所闻,则夕行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早晨刚听说,晚上就投入实践。

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

传闻不如亲眼所见,看影子不如察看实际形体。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隋·王通《文中子·礼乐》

知道事物的人不如具体实践的人。

智不务多,务行其所知。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才智贵不在多,贵在于实践所了解的知识。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唐·柳宗元《三赠刘员外》

只相信书本就会造成失误,经过了很多事情就会知道有时书中所说也是片面的。

昏昏恋枕衾,安见于地英。

——唐·刘禹锡《秋江早发》

昏昏沉沉地留恋枕衾,如何能看见天地的英华?比喻应该接触社会实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在一边观看钓鱼的人,空有羡慕他人得鱼的喜悦心情。比喻空想不如实践。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

认识并不难,实践才难;实践起来并不难,善始善终才是最难的。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唐·李群玉《赠元绂》

石头里不知道还隐藏有玉,分开沙子才能看见金子。

未入英髦用,空存铁石坚。

——唐·张祜《赋得铁马鞭》

不被英雄豪杰之人使用,空有铁石的坚硬。比喻不实践不会有作用。

事有古而可以质于今,富有大而可以征于小。

——唐·杨炯《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序》

遇事可以用古代之事来对照如今之事,说话可以用大话来证明所说的小话。

狐假狮子势,诈妄却称珍。铅矿入炉冶,方知金不精。

——唐·释寒山《诗三百三首》

狐狸假借狮子的威风,奸诈狂妄冒充珍兽。铅矿放进炉子冶炼,才明白不是真的金子。比喻实践是检验一切真假东西的标准。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

——唐·释寒山《诗三百三首》

口头说吃饭最终不能饱肚子,口头说穿衣不能御寒;饱肚子必须是饭,穿衣服才不会寒冷。

朝谋不及夕,言发不俟驾。

——唐·李延寿《北史·贺拔允传附贺拔岳》早晨计划的事不要等到晚上再行动,说出发就不要等驾好车再行动。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亡。

——宋·苏轼《日喻说》

每天和水在一起,十五岁就能掌握水性。生来不识水,即使是壮年,看见舟船也会害怕。

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天江水变暖,游在其中的鸭儿最先知道。比喻生活在实践中的能了解到实际情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宋·苏轼《石钟山记》

事情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而凭主观猜测有或没有,这如何能行?

读其书,诵其数,而不知所以行之,未足与言治也。

——宋·苏辙《王衮知兖州》

只知道读书或背诵道理,而不知道怎么去实践,是够不上谈论治理国家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究觉得肤浅,要彻底弄懂必须亲自实践不可。

千虚不博一实。

——宋·陆九渊《陆象山先生语录>。

一次实践胜过一千次空想。

独有一言,愿献于君者,曰行。

——宋·文天祥《题戴行可进学斋》

只有一句话,愿意告诉你,就是实践。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宋·朱熹《性理精义》

只有认识却没有实践,那么认识则是肤浅的。

行动,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宋·朱熹《答潘子善》

同类推荐
  • 全本绘图山海经·大荒四经

    全本绘图山海经·大荒四经

    读经运动风靡全球,弘扬中华文化,居功甚伟!但借此“平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培养人格和身心健全的人”的初衷却没有很好地实现。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注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动山海

    明动山海

    倒霉的穿越儿,为了解救父亲和自己一家的摆脱危机,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一条火龙脉,蕴含着大明,明教还有关外各路杂番的气运,也把各个势力牵扯其中,波云诡异,危机重重,戍边重镇山海卫一时间成为了大明风起云涌的所在。刘睿凭着他的机智和手段,一步步的化险为夷,最后站到了大明的最高峰,头枕美人膝,醉看天下!
  • 皇后娘娘是财迷

    皇后娘娘是财迷

    南宫羽亲率数十万大军攻城略地,冲冠一怒,只为夺回红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真的不是妖精

    我真的不是妖精

    一个蜀地的作家,机缘巧合下穿越了。可是他以为是cosplay的人,全是妖怪。头上顶着大黑柱子的蝎子精。身材火热的蛇精,还有各种各样的手下。而他也被当成了妖精,现在葫芦兄弟要找他算账,他很急,怎么办,需要找些什么帮手才能逃出去。蛇精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他的日子过不下去,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 被诅咒的游戏

    被诅咒的游戏

    诗麦琳和觅雪儿是两个无忧无虑的初中女生,相似的家庭状况使她们情同姐妹。然而,一个漂亮得无以言表的女士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她们平静的校园生活,一连串怪事出现了:只开张一天就关门的饰品店,神秘兮兮的算命先生,周边城市的连锁奇案……所有的一切在考验着她们的智慧,也在考验着她们的友谊。直到有一天,一场车祸发生了……
  • 倾世繁华之怀梦殇

    倾世繁华之怀梦殇

    九州大统初,明帝分天下为二十八诸侯国。时历一百三十七年,狄戎陷京。两年后,飖举复国。但此后飖室衰微,诸侯争权。传至泯帝二年,二十六国兴兵克都城黎邺,废泯帝,屠皇室。亲恭王李忠及其弟李淳携皇嗣奔走帝都……是一日君临天下,亦或只是梦幻……是为江山?是为佳人?旧年往矣,空叹不可复……
  • 烙殒之光

    烙殒之光

    也许我错了吧,不过这也无法挽回什么了,因为我已经失去了啊
  • 南京往事

    南京往事

    南京的地方民风、习俗,生活习惯、方式,都与我的家乡有着许多相近之处,令人对它很容易产生亲近感。而与它长久相处之后,更是被它的历史、文脉,气质、风韵所吸引。城市处处可见宫殿、衙署、学宫、梵刹、府第、园囿的身影或遗迹,还有秦淮河上的桨声灯影、石头城头的星河横空、乌衣巷里的堂前燕子、朱雀桥边的夕阳野草……这些都会把人的思绪引向辽远的时空。南京雄浑、刚毅、质朴、洒脱、温润、灵秀、风雅、苍凉的气质与韵致,也格外令人迷恋、沉醉。
  • 道天凉

    道天凉

    对生活已经失去兴趣的徐生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仙侠世界,在光怪陆离的事件之下重拾生活下去的欲望的故事。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