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25000000002

第2章 大学(1)

§§§第一篇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在亲民②,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③,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④。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⑤,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⑥;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⑦;致知在格物⑧。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⑧,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明明德:前一个“明”为动词,使……显明。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清明的、光明的。②亲民:亲,当作“新”,为动词,使……革新。③止:指上文所说的“止于至善”。④得:获得(至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⑤知所先后:意指能够知道道德修养的先后秩序。⑥先齐其家:意为使家族齐心协力、和睦平安。⑦致:至。知:认识。致其知,做到认识正确。⑧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据朱熹解释:“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四书集注》)⑨治:“乱”的反义词,安定。

【译文】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明人们的美德,在于使民众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的思想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

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是“至善”,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然后才能思想安稳,思想安稳,然后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思想上才能有所收获。

万物都有根本和末梢,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则了。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家族;想要治理好自己家族的人,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自己思想的人,先要自己意念诚实;想要自己意念诚实的人,先要做到认识正确;而做到认识正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做到认识正确;做到认识正确,然后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然后才能整治好家族;整治好家族,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统统都要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乱了,却想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太平,这不对。这样做把应该重视的事轻视了,把应该轻视的事看重了,这样的情况是不会有的。

§§§第二篇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①,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②,如好好色③:此之谓自谦④。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⑤,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⑥,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⑧:“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⑨!”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①诚:使动词。意,指意念。诚其意:使意念诚实。②恶恶臭:前一个恶(wù)字,意为讨厌、厌恶。恶臭(xiù),指污秽的气味。③好好色:前一个好(hào)字,意为喜好、喜爱。后一个好(hǎo),意为美丽的。色,指女色、姑娘。好好色,喜好美丽的姑娘。④谦:同“慊”(qiè),满足、惬意。⑤闲居:独居,独处。⑥厌(yā)然:掩藏、躲避的样子。⑦著(zhù):显明。诚:实际。中:心中。形:现形。⑧曾子:曾参,孔子的弟子。⑨其:通“岂”,反问语气词。润:滋润,引申意为修饰。这句说拥有财富可以使房屋华丽,具有道德足以修养身心。胖(pán):安适舒泰。

【译文】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姑娘:这叫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君子独处的时候也很谨慎。

小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君子,却又躲躲藏藏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显扬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都能看透这些坏人,就像能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君子即使独处之时也很谨慎。

曾参说:“一个人常常被十只眼睛注视着,被十根手指指点着,要求自己能不严格吗?”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美;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第三篇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①: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②,所以事长也③;慈者④,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⑤。”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⑦;一家让⑧,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⑨。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成教:成功地施教。教,指教化,即精神上感化。②弟:同“悌(tì)”,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弟弟应绝对敬爱兄长。③长(zhǎng):兄长。引申为上司,长官。④慈:封建社会道德之一,指上对下的爱,主要指父母对子女,也指君王所谓的爱平民。⑤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篇作“若保赤子”。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要他保护平民如同母亲养育保护婴儿一样。赤子,初生的婴儿。婴儿初生时为赤色,故言赤子。⑥中(zhòng):“符合”的意思。⑦兴:兴盛。⑧让:谦让。⑨机:指古代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意为关键。偾事:犹言败事。偾(fèn),覆败。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是古代传说中圣明仁慈的君王。帅:同“率”,率领,统帅。桀(jié):夏代最后一个君主,残酷暴虐,荒淫无度,后被商汤所败。纣(zhòu):商代最后的君主,生性残暴,后为周武王所灭。好(hào):喜爱。有诸己:为自己所具有的,这里指自己具有了美德。诸,兼词用法,是“之于”的合音,有“对于”之意。藏:积藏。恕:恕道。喻:使别人明白。桃之夭夭:这四句诗引自《诗经·周南·桃夭》的最后

一段。《桃夭》这首诗是庆贺姑娘出嫁时所唱的歌。夭夭(yāoyāo),草木鲜嫩、美丽的样子。蓁蓁(zhēnzhēn),树叶润泽、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姑娘,这里指被嫁少女。于归,姑娘出嫁。宜兄宜弟:这句诗引自《诗经·小雅·蓼萧》。宜兄宜弟,意为家族中兄弟之间要互相友爱团结。其仪不忒:这两句诗引自《诗经·曹风·鸬鸠》。仪,指礼仪。忒(tè),差错。正,正大。引申为表率的意思。

【译文】

所谓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家族,不能治理好本家族,却能治理好本邦国的人,那是不会有的。所以君子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收到治理邦国教化人们的成效。因为在家孝顺父母,就是侍奉国君的道德;在家尊敬兄长,就是服事长官的道德;在家慈爱子女,就是父母官役使百姓的道德。

《康诰》里说:“保护百姓要像保护初生的婴儿一样。”如果诚心实意去追求。虽然不能完全符合,但也不会相差太远。生活中谁也没有见过先学会养育孩子,然后再出嫁的女人。

一个家族仁爱相亲,整个邦国都会兴起仁爱之风;一个家族实行谦让,整个邦国都会兴起谦让之风;一个君王如果贪婪暴虐,整个邦国就会群起作乱。事情的关键就像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能弄坏整个事情,一个人能安定整个国家。

尧、舜用仁政来统率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实行仁爱;桀、纣用暴政来统治天下,于是民众就跟着凶暴。君王的政令跟君王的嗜好相反,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因此,君子自己先应该具有美德,然后才能要求别人。自身应该没有恶习,而后才能去批评别人。如果本身有不合恕道的品性,却去开导别人,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治理邦国,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诗经》写道:“桃树妖娆花儿新,满枝叶儿碧又青。这个姑娘出嫁了,全家老小喜盈盈。”只有先使一个家族之人和睦相亲,而后才能教化国民。

《诗经》写道:“兄弟亲密,心齐如一。”只有先使一个家族兄弟和睦相处,互相友爱,而后才能教化国民。

《诗经》写道:“国君礼仪无差错,方为各国之楷模。”国君要使自己家族中的父子兄弟关系足以符合道德准则,然后百姓才会效法。

这些都说明要治理邦国,首先要治理好家族。

§§§第四篇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①;上长长而民兴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④。

所恶于上⑤,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⑥。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⑦。”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⑧。”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⑨。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李贺集

    李贺集

    《李贺集》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反派的小甜心

    快穿之反派的小甜心

    大学生南希意外车祸,却遇见快穿系统008“宿主绑定成功,开启任务”,就这样,苦逼的南希开始了功略任务。“宿主每个任务完成后会有积分奖励,请宿主继续努力!”某只系统BB道。各种人设南希拈手就来,不就是小白花嘛,没问题!跋扈的千金?也没问题。在漫漫的功略之中,她却遇到了他……
  • 现代都市修仙记

    现代都市修仙记

    一次意外的对话,便稀里糊涂的踏上了修真之路
  • 飞上枝头成凤凰

    飞上枝头成凤凰

    品质更好的新书已开,这部是第一次写的试水作,没有写作经验题材不好
  •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本书从平台设施、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三个角度,对少年儿童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

    本书是赏识教育的实操指南。书中结合家庭教育的大量实例,通过深入浅出的事例分析、一问一答的亲切谈话方式,通俗易懂地阐明了如何做个会表扬和批评的家长。赏识教育不能一味地表扬或者批评,家长在教育中要善于运用“表扬”及“批评”这两种方法:如何表扬才能使孩子既不自大,又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批评才能使孩子既不自卑,又能及时纠正错误。本书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及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手把手教你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引导孩子,让他们得以快乐地成长。
  • 神光制造

    神光制造

    神光出品,必属精品,制造业是基石,国家要强大,则制造业必须强大。神光制造—制造未来
  • 网游之屌丝逆天录

    网游之屌丝逆天录

    饥饿还是饥渴,这是蓝北如今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苍生还是美人,这是蓝北一生遇见的最艰难的选择。蓝北只是想混口饭吃,哪知混成了……动我兄弟,宁杀错不放过。动我美人,要你求死不能活。
  • 魔域降世

    魔域降世

    由一个纠缠我八年梦引发的一个天坑······校园看似宁静的氛围一朝被打破。而引发这一切的仅仅是一款手机游戏?且看众人如何逃离这降世的魔域······
  • 异时空的恋人

    异时空的恋人

    两个异时空少女本没有一点联系,可因为一条手链让两个人系在了一起,她们又会在对方的世界中发生什么呢?她们是又否会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相见还是就此过着新的生活呢……
  •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纵观古今,把话说得比唱得好听的人往往都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或吐纳珠玉之声,舌卷风云之色;或温文尔雅,谈笑间逢凶化吉;或凭“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而在美国从上世纪至今,科学技术不断飞越,美国人仍雷打不动地将“口才”列为世界上生存与发展最有力量的武器。本书从不同方面,引用大量生动事例,精辟论述了说话说得好听给日常生活和人们的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并提出些许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