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81600000010

第10章 古尔图,那个熄灭的驿站

一辆越野车载着我去寻找一个我十分熟悉的古代驿站。

驿站,在我们这个日臻全球化的新时代,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它可能只在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还残留着一些类似驿站的古旧气息。虽然,甚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驿站还不可或缺地发挥着交通道路的生力军作用,但,在进入飞机火车高速车道交相辉映的二十一世纪后,兀立在茫茫戈壁上的驿站就骤然消失了,宛如一夜之间失宠的弃妃,被遗弃在荒野上。

驿站是中国汉唐明清以来官办驿站、军台和民间驿馆的统称。过去既有单纯的驿站,也有单纯的军台,但是在旷远辽阔的西域,驿站、军台甚至营塘往往是混合一体的,行使着军事、民政、邮驿多种功能。有些驿站还兼有卡伦、烽燧的职能。

我家曾经在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缓坡地带一个叫古尔图的古代驿站居住过六年。那是我寻求人生目标也认识大千世界的关键六年。那六年对我人生的终极定位,是一把钥匙。那正是一个无知男孩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奇妙时期。我几乎用探求寻觅的目光踏遍了古尔图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我熟悉了天山山脉的中段,那钢蓝色的大屏障,那松蓝的古森林和一些深谷里向北流出的季节河。那山其实是天山山脉的一支,叫婆罗科努山。古尔图就坐落在婆罗科努山以北,准噶尔沙漠以南的斜坡状的冲积扇上。

古尔图驿站,地名是很早就有的,它的名字应该与整个华夏民族的成长史一样漫长。它是通向人类繁衍道路上的一个契合点,也是西出东进漫漫古道——丝绸之路上的落脚点。

那时候,天山北坡不断行走着一支支背景模糊的驼队。驼队引领者们似乎衣着很褛褴,似乎永远在辨认着方向,似乎也永远在寻找着太阳的阴影。当然,他们不怕干渴和饥饿。因为他们驮运的是丝绸、宝石、茶叶、瓷器以及女奴甚至颈戴碧玉项链、耳挂白玉垂环的嫔妃,他们在艰难地跋涉之后,会得到金钱和生存的机会。

实力雄厚的汉武帝时代就有了这条向西穿越丝绸古道前往乌孙、月氏,前往安息(波斯)、大食(阿拉伯)、身毒(印度)、大秦(罗马)的历史记录。它们在《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里显得墨迹深邃又意味深长。公元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张骞通使西域,他肯定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张骞确是书写了官派使者的第一缕色彩绚烂的辉煌历史。张骞始终怀有一个高远的志向,他的志向的最终成果是细君公主成为了乌孙昆莫猎娇靡的妻子。张骞因此被封为博望侯,也成了著名的探险家。

古尔图驿站在二十世纪后叶还残留着西汉使者的气息和废弃物。我在1969年与好友吴宝宽在古尔图遗址拾到过一枚锈迹斑驳的铜箭镞,我们曾经兴奋了很久。我们固执地认为那肯定是张骞使团留下的物品。后来,我父亲告诉我,它更像乌孙国的兵器。我父亲对乌孙土墩墓略有研究。父亲说,距离古尔图驿站仅四公里的六个大土墩就是汉代乌孙贵族的墓冢。那墓冢像一座座小山包,兀立在荒野上。父亲的话让我非常惊愕。多年来,漂移在我眼前的庞大土墩忽然变成了墓冢,而且是古代大墓冢,它让我对历史产生了新奇与渴望。那一年我仅仅十一岁。我觉得历史很诡秘,历史也很惶惑。试想,两千年前怎么就会有如此多的乌孙人在古尔图大兴土木呢?那肯定是一支异常庞大的人工挖筑工程,至少也得数千人修筑数年时间吧。多年后,我看到研究资料说,为修建墓冢,乌孙国曾动用过三万人挖土、运输、堆封、加夯,并且少则三年。那大约是一个异常红火又血腥的场面。

我对我成长的古尔图大地有了新的领悟。

古代乌孙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那时他们就畜牧着大量的马、牛、羊、骆驼和驴,还有牧羊犬。《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公元前71年,乌孙在与匈奴的战争中,一次就掠获马牛等七十余万头。那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想象乌孙国肯定已是一个家业不小的大国。那时乌孙的良马久负盛名,张骞通西域,带回中原第一批良马,称为“天马”。

两千年前的古尔图驿站常常有乌孙人的光顾。乌孙人赶着他们的牛羊,在此悠闲地吃草。他们会在某个大风之夜来到驿站拴住他们的马匹,歇息休整一下身心。当然,也可能不仅仅在有风的夜晚,或许这驿站就是乌孙人主持的。《史记》上记载,乌孙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度。他们有十二户万居民,其中“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可见,他们一边放牧,一边狩猎,一边战争,一边生儿育女。据说他们是从祁连山西迁而来,并且在天山谷地建立了相当规模的赤谷城。于是在距离赤谷城一千公里的乌孙人管辖的古尔图驿站上,常年流动着一队队汉人、匈奴人、月氏人,甚至大食人、大秦人。在岁月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上和平的景象总是让人流连忘返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尔图是一个新型驿站。在它的斜坡状的冲积扇上,驻扎着一支部队,它的功能就是坚守那块土地。在过去两千年的岁月中,古尔图一直有驿站、守捉、军台、营塘的功能。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我父亲是这支驻扎此地部队的团级干部。他也是一名干练、机智,又吃苦耐劳的军事指挥员。从1949年进新疆开始,我父亲就一直在天山北坡这条古丝绸之路上蠕动和坚守着。一晃就是三十四年,他从排长、连长、营长、主任、参谋长,一直干到团长。他熟悉天山北坡与准噶尔盆地的一切,并且把美妙的青年与壮年时代都给了它们。我1958年在伊犁古城惠远出生后,也命定了与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军台和营塘发生着某种玄妙的纠葛。我家在1965年从惠远搬迁到精河,1967年又从精河搬迁到古尔图,我的古驿站情结就像一抹浓重的思乡结缠绕在我眉宇间,扭动着我的思维,也引导着我的人生追求。

大唐王朝时的古尔图驿站显得十分冷清与渺小。它昏黄地坐落在寂寥又朦胧的蜃气之中,宛如透着神秘的残壁废墟。从东西两边流动而来的游人,走马灯式地驮着重物,留宿在驿站土炕毡床上,而快马驿使们风驰电掣般换马兼程在苍茫的原野上,更是一道绮丽的风景。他们手持官府军令文书,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驿站奔驰到另一个驿站。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写道:“寒驿远入点,边烽互相望”。“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中国唐代驿站的距离为三五十里不等,但在西域旷远的戈壁上,大多要一百里以上。馆驿的编制与马匹也不尽相同,驿员三人至十五人不等,驿马十匹至三十不等。唐代驿站、守捉、镇,都是官方设立的军政设施,行使军事与行政职能。驿站设有主持即驿长、驿家、捉驿者等。

而大清帝国的古尔图驿站是军台与驿馆合署办公的。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大清国统一新疆后,就在天山南北建立了完整的军政机构。其驻防军有满营、锡伯营、索伦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等,总计四万多人,后来一度发展到九万人。而各地军政在伊犁将军的统辖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伊犁河谷的惠远、绥定、宁远、广仁等著名九城,博尔塔拉、雅尔(在今哈萨克斯坦境内)、精河、阜安、塔尔巴哈台,还有兵屯、民屯、回屯、遣屯等,这里人来人往,物资转运,车马休息,公文差务,官民邮件,都需要驿站、军台及营塘的服务。据《新疆要略》记载,由乌鲁木齐向西至伊犁,共设有驿站、军台三十多座,其中有驿站,有军台,也有驿站军台一体的。古尔图就是一个驿站、军台合属公务的驿站。它的准确位置是:自东向西为库尔喀喇乌苏台,七十里至多木达都台,七十里至古尔图台,再六十里至托克多克台。自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所有的驿站、军台、营塘一律统称为驿站了。

可以想象,清代古尔图驿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在十七世纪中叶,这个古尔图大地上就涌动着一支坚守军台与驿站的官家队伍。他们有驿长、驿员,有绿营步兵、骑兵,有马匹,有骆驼,还有家眷——女人与孩子。他们一手拿着马刀、马鞭,一手拿着镰刀与坎土曼,他们要传递军政信件,重大报捷消息,还要保护来往的商贾团队以及住宿、吃饭,并且管好自家兵丁、老幼的吃穿住行。于是,他们就种菜,种粮,割草,牧羊,打柴,狩猎。那时,古尔图的冬季是没有青菜的,他们还挖了菜窖,储存土豆、萝卜和大白菜等过冬。应该说,古尔图驿站在二百年前是一个异常艰苦的驿站。在遥远冷寂的戈壁荒原上,长年累月生存本身就是一件艰难的事。当然,再艰难,都会有一隅温馨和温暖,也会有一角美丽。有资料说,那些官兵大都是甘州、河州、固原等地移驻的汉兵。他们时常还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甚至会编唱一种带有荒野味道的顺口溜。

驿夫也是从他们中间产生的。那是一件令每一位驻兵都十分敬重的工作。它显然已经规范化了。当任务到来时,他们会穿上那种有显著标志的号衣,腰间佩戴上小铃铛,然后骑马一路奔驰而去。他们是恪尽职守的军人。法国人阿里·玛扎海里在《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中说,“中国最为令人瞩目的事可能就是这一整套机构和公共设施的持久性。它们……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均如此”。

是的,古尔图是一个流动的通商驿站。它最早是通过丝绸开始诱惑西亚人和欧洲人的。丝绸仅仅是一种商品,可这种商品的绮丽惊艳一度征服了那些巴比伦美女和罗马贵族,会让她们垂涎并且充满想象。于是贪婪的女人们就会以得到丝绸为荣。她们会为丝绸而勉励男人们角斗。那时期,中国谷子、中国高粱、中国樟脑也会通过这条驿站之路流入地中海、希腊或者罗马。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珍贵的樟脑为何物。当它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刚刚认识,被拜占庭作家西蒙·塞特著书立说时,他们其实还远远不了解樟脑的用途。在古波斯萨珊王朝时期,从中国的古道——包括古尔图驿站——运去了樟脑,才开始渐渐为西方所使用。而作为生产樟脑的中国南方,早已将樟脑树干、树根、树枝一并粉碎,用容器蒸馏为樟脑了。中医也早就开始用作镇静剂、祛风剂、发汗剂、祛风湿了。中国老百姓还会用它治牙痛、治脚汗和保护衣物,消灭蛀虫。

当然,在这条丝绸古道上,有大量的中国茶叶、中国瓷器、中国桂皮,中国姜黄、中国大黄、中国麝香开始走向欧洲,它们被统称为“中国”或“中国的药”。麝香这种色黄味苦、奇味浓厚的东西,在公元六世纪之前的西方是没有记述的,可中国人在先秦时代就熟悉其性能了。中国有扬子江的花麝麂、有甘肃的西番麝麂等等。大清帝国时代每年出口七八百万芽月法郎的麝香。后来,麝香居然成为了西亚中世纪文化的象征。阿拉伯人丹尼说:“在梦中拆开一麝香囊者就会与一富贵的女子结婚。”他们甚至认为,梦见麝香者将会变成智者或强者。

是的,古尔图是一个不断接纳官家贵族,见证宦海沉浮和接待流放遣犯的驿站。自乾隆1762年在伊犁惠远设将军之后,古尔图驿站就不停地迎来送往着大清的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等封疆大吏们,这些官位达二三品的高级官员们出行,总是前呼后拥地附庸着一支庞大的队伍。那粼粼的马车,那高扬的锦旗,那腰系银带的士兵,那滚滚的烟尘,都演绎着那个时代官场疆场的变幻与沉浮。

流放西域是中国各个朝代拥有的一种轻于死刑,重于徒刑的惩罚手段。流刑的惩罚对象,就是流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流人曾流放西域,而清代就更多了。他们中有骄奢淫逸的皇亲国戚,有宦海沉浮的封疆大吏,也有满腹经纶的硕学之士。洪亮吉、林则徐、邓廷桢、徐松、铁保、明亮等等……都是这一长串流放人物里的名人。

洪亮吉于嘉庆四年(1799年)八月革职刑部,后从宽免死,发配伊犁。年底,五十三岁的洪亮吉在冰天雪地艰难地跋涉了五个多月,才赶到伊犁惠远。洪亮吉作为清代一名颇有声望的大学者、著名诗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官,因向嘉庆皇帝上书提出天下大治的两点措施,同时批评了嘉庆早晨睡懒觉上朝少并一气点了四十位大臣的名而被革职。洪亮吉在赴伊犁途中写有流放著作《伊犁日记》、《天山客话》、《万里荷戈集》。洪亮吉在嘉庆五年一月路过了绥来(今玛纳斯县)和古尔图驿站,二月经过了果子沟。一路有“青松万树,碧润千层”、“雪飘如掌”、“鸟不避人”之感慨。在古尔图驿站那静谧的环境里,洪亮吉心静如水,灵感忽然飞来,便对天山北麓老鹰叼公羊的见闻作诗《鹰攫羝行》,读来令人魂飞动魄。“羊群居前牛在后,鹰忽飞来攫羝走。群羊哀鸣牛亦吼,北巷南村集群狗。鹰攫羝飞势偏陡。云中健儿弓已拓,一箭穿云觉云薄。羊毛洒空鹰抓缩,天半红云尚凝镞。”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两广总督林则徐被革职。他曾主持了著名的虎门销烟。那白烟升腾、人山人海的吐气场景,令民众欢声雷动,难以忘怀。林则徐也因其在鸦片战争中禁烟抗英的历史贡献,而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1840年5月,英军的炮舰攻陷浙江定海,威胁朝廷,林则徐因“治国病民,办理不善”罪名,被从重发往伊犁。其实那是道光被谗言鼓噪,惧怕英军的投降行为。林则徐拖着病骨之身,用一年五个月时光于1842年12月才走完了悲凉艰涩的慢慢戌途。在经过古尔图驿站时,他顶风冒雪赶路,望见那一白连天的雪景,不禁感慨道:“天山万物耸琼瑶,寻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林则徐在流放新疆的三年中,居然为农田水利建设,“改屯兵为操防”,抵抗沙俄入侵作出了贡献。

是的,古尔图是一个兵家必争的驿站。自汉唐设立守捉以来,古尔图就作为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一直引起着关注。它南枕天山,北控大漠,西连伊水,是唯一一条东西走向的通道。多少年来,它也的确曾经无数次历练过战争刀戈和硝烟的洗礼,也遗留下了数不尽的黎民百姓和官家兵丁的尸骨。最近距离的战争记载,就是著名的伊犁——迪化(乌鲁木齐)战争。那是1912年初,为了推清朝统治,伊犁革命起义军与大清皇帝的迪化军在古尔图曾经血战数十天。上一年,清王朝似乎再也无法支撑它的腐朽没落了,在10月10日爆发了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洪流冲垮了大清帝国的统治。而这个洪流也波及了新疆大地。伊犁革命党人、前伊犁陆军协统杨缵绪于1912年1月7日发动起义,迅速击溃了驻防清军,占领了伊犁首府惠远,逮捕了伊犁将军志锐并当众在钟鼓楼旁处决。随后,杨缵绪任新成立的伊犁大都督府司令部长,而这时据守在迪化的新疆巡抚袁大化恼羞成怒,调集了步、骑、炮兵迅速开往精河前沿,准备进攻伊犁。伊犁民军被迫东征。从1月21日开始,两军在五台开战,民军长驱直入到大河沿、精河、托克多,并在古尔图进行了一场血战,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后杨缵绪又亲率察哈尔、厄鲁特骑兵,包抄了古尔图清军驻地,杀敌无数,并缴获了大批枪弹。那次战争是一次共和与帝制的殊死较量。最终袁大化看大势已去,无力再战,宣布共和。应该说,是发生在古尔图的伊迪战争结束了大清帝国在新疆的封建统治。我以为,在古尔图可以为伊迪战争树一块纪念碑。因为它向文明迈进了一步。

1970年暑假,我带着大弟与一个叫耀来的男孩去古驿站遗址——老农场旧地掏麻雀。那里有不少低矮且被遗弃的旧房子。我们的目的是将手伸进鸟窝掏小麻雀。这样做有些残忍,可我们当时并不觉得。我们有无穷的乐趣。我们把一窝窝小麻雀掏出来后,装入自己的衣兜,然后带回家养到一个硬纸壳改装的鸟笼里。我们让小麻雀过一种群聚的集体生活。我们喂它们吃的,听它们鸣叫,看它们成长。那时我家门口有两个大鸟笼,里面各生活着三四十只小麻雀,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在鸟笼里自由飞翔着,而更小的一些小麻雀,我们就掰开嘴喂食,会将一块很大的苞谷面馍馍或蚂蚱塞进小麻雀的大嘴里,小麻雀会伸着脖梗将其吞下。后来这些小麻雀就离不开我们了。有时我大弟会带着它们到家属院或营区去玩耍。它们会跟在我大弟身后扑扇着双翅,连飞带跑地尾随着,非常可爱。

在我们认为的驿站遗址不远处,还有三间圆形土坯房屋,它们的屋顶均是土坯垒砌的圆顶,没有房梁。当时我十分惊讶,并愕然地观察了很久。三间房很像我们在电影上认识的鬼子炮楼,矗立在荒原之上。它们显然已经被遗弃了很久。屋子里空无一人,也没有丢弃物。但却可以居住。一次我与妈妈闹别扭,就带着大弟企图在那三间房中最好的一间内过夜,但是,在天幕刚刚黑下,我就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我害怕了。于是,我狼狈地快速跑步回家了。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房子的模样,甚至那房子里酸腐的空气味道。我想,那三间房与古驿站有着莫名的纠葛,甚至发生过一些令人扼腕的故事。

在古尔图我曾跟随母亲去红柳繁茂的沙窝子里打柴火,我很卖力地用斧子十字镐挖砍那些几近枯死的红柳根和梭梭柴。那些红柳梭梭因为缺水而大片地死去,它们的尸体成了我们的宝物。我们用红柳梭梭生炉子、烧火做饭或取暖过冬。比一簇簇红柳林更远更北的就是大片的胡杨林了。那是一片原始状态的胡杨林。在胡杨林入口处有一口清澈的泉水。那泉水不停地渗冒成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周边长着葳蕤的芦苇。在那里,我们还经常能看见放羊的哈萨克族或蒙古族牧民,他们时常骑着会边走路边放屁的马闲逛,或者悠然地赶着羊儿吃草或饮水。

古尔图就是这样一个自古就被兵家必争,被四方来客恩宠,被驻守兵民厚爱,也令五洲朋宾充满遐想和回味的地方。两千多年来,古尔图忠实地行驶着接纳、容留、守卫、传递、连接的众多职责,同时又彰显着一个古驿站的温暖、温馨、温润和温情。它规模不大,始终像一个小小的蚁穴,角立在苍凉的戈壁上,固守着两千年的西域岁月,炫示与支撑着两千年的丝绸之路文明,也支撑着两千年生生不息的人类传承。在这小小的驿站上,真正可以称道的,大约还有那些尸骨早已化为灰烬,化为一棵古榆,一叶绿草或一缕空气、一滴水的美丽状态。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大片的屯垦戍边的熟地、高贵华丽的丝绸、清香四溢的茶和麝麂行走的踪迹,他们被岁月升华得伟岸而辉煌。

古尔图已经无法找到那些古旧斑驳的遗迹了。其实它早先就简易而匆忙,显得卑微,褴褛,没有高大的城墙,没有宫阙殿宇的森严。其实,它本来就是一个供人临时休憩的憩所,一个小小的客栈。在宏大的历史的背景中它会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我又来到古尔图旧址,但它早已不复存在。一条铁路正巧穿过曾经是驿站心脏的地方。那铁路被人们叫做欧亚大陆桥。它是从中国东部一个叫连云港的地方延伸过来的。它穿过古尔图的戈壁荒野与黄沙绿浪,进入了艾比湖区域性大风地带,然后从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国的阿拉木图。这铁路一直向西通到了地中海,最后停歇在荷兰的鹿特丹。欧亚大陆桥实际上是古丝绸之路替代物。它应该是新世纪的新丝绸之路。虽然它已不再驮运丝绸、茶叶或瓷器、麝香这些旧时震颤世界的器物。但它却依然让人们产生古丝绸之路的某些奇妙联想。

我见到一个骑马的哈萨克牧人,他依旧手握皮鞭,头戴一顶不合时宜的皮帽子。我问他这地方是古尔图吗?他诧异地看了我一会儿说:从前是,有军人……早就搬走啦。然后他用手指了一下北面的某个地方说,那……里有古尔图大队。说着,一种悦耳的“吉祥三宝”音乐响起。我惊异地四处张望起来。哈萨克牧人从身上摸出了一个翻盖手机,然后用哈语与手机交谈起来。我下意识地拿出自己的手机看了看,我发现信号是满的。顿时,平添了一种坦然的轻松感。哦,他就是当代牧羊人了。

当年的古尔图驿站不用再寻找了,它肯定已经消隐在历史的烟霭之中。虽然我依然在自认为可能是古尔图旧址的地方寻觅了很久,但我很失望。我只是听到了自己悲泣的心跳和越野车发动机的悲恸嚎哭声。

同类推荐
  •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世间美好的事情,是爱有回应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诗歌选集,作者选取了二百多首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的新诗,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玫瑰色的梦境,体会如画风景、隽永哲思、蓬勃的梦和纯真的情。选取的诗歌,以爱情为主题,呈现蓬勃生机的爱的追求。有的野性豪迈,有的含羞柔情,有的真挚温暖,有的苍凉感人。但共同的是,它们都充满爱,充满年轻的激情,字里行间充斥着幸福的呼唤和欢乐的想象。民国时期著名文人如徐志摩、朱自清、沈从文、朱生豪、郭沫若、林徽因、胡适、汪静之、卞之琳、臧克家、闻一多、艾青、郁达夫、胡也频、戴望舒等的诗歌作品均有收录。
  • 行读的快乐

    行读的快乐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企业任职时期在国内外游历的40余篇散文,如秦淮河、成吉思汗陵、香格里拉、湘西边城、独秀山、美国、俄罗斯、罗马、荷兰、法国等国家和旅游目的地,文字大多以记事抒怀咏物为主,也不乏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遗迹的评价,能够从侧面反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趣向,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南宋词史

    南宋词史

    本书点面结合,以线贯穿,既从历时性方向揭示出了南宋词史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也从共时性角度展示出了每一阶段词坛丰富多元的审美形态,既从深度上推进了南宋词史的研究层次,也从广度上拓展了南宋词史的研究领域。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变形词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晓惊变

    破晓惊变

    丧尸病毒爆发的100年后,当年逃往太空的幸存者后裔派出了一支科学调查小队。他们雄心壮志,打算重返荒芜的地球,结果却遭遇了意外。当他们千辛万苦找到回家的路时,却发现比病毒更加恐怖的事情还在后头……
  • 颠医

    颠医

    因为一次旅游事故,八岁的他被迫叫老头收为徒弟,就连最疼他的父母都当了叛徒。十几年后,他出徒了,回到了家乡的城市。因为女友的死,他很内疚,找到了师父,师父教育他,不说话,给了俩嘴巴。这俩嘴巴,打出了一个疯疯癫癫的神医,大家给他起了外号,叫颠医。他扶危济贫,他治病救人,可是他就是不愿意为国家做事,他.....他事还挺多.....
  • 手游之精灵世界

    手游之精灵世界

    ----谨以此作怀恋童年时代的《口袋妖怪》游戏。(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异界大法师

    异界大法师

    一场异变诞生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灵魂;一个天生就能就蕴含着法术天才的平民,在一个混乱的大路上如何一步步才底层走上巅峰
  • 荒厄之界

    荒厄之界

    修真的世界哥不懂。身怀不死之身,却卑微如草,虽卑微如草,却纵横九天十地。这是荒厄之界,这是一个巨大到可怕的异域。一片小小荒林三百年也走不出,还有一千年也走不到头的荒原,更有一万年也穿不过的海洋,而这仅仅是荒厄之界的沧海一粟。群号114171058,比大洋还要大的修真城市,居住无穷无尽的修者在这全民修真、万族林立、人命不如草、凶兽无穷、奇葩异草无数的荒厄之域,
  • 娇妻难逃:九爷心尖宠

    娇妻难逃:九爷心尖宠

    顾晓柒前半生爹妈疼,哥哥宠,锦衣玉食,蛮横跋扈。未婚夫有钱长得帅,上厅堂下厨房,人生赢家不过如此。没想到,她不过是只占了鹊巢的小秃鹫,明珠归来,她痛失所有。从那天起,顾晓柒明白了,靠山山倒,靠水水流,她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可眼前的男人怎么回事,送她豪宅,许她豪车,银行卡还随便刷。老天啊,她就想自力更生,怎么那么难!
  • 十里温柔清欢渡

    十里温柔清欢渡

    清欢,会说话啦。清欢,慢点跑。清欢,上幼儿园啦。清欢,我跟你爸爸离婚了。清欢,你开始长大了…………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希望生活就像这名字清白欢乐。不过我爱这世界,就当是漫游地球。
  • 力法天狩

    力法天狩

    背负灭族血仇的天才炼体少年铁风,遇上了一个才智近妖的嗜杀小魔女苏小婉,一拍即合,在江湖即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时候,武功天下第一的佛门小和尚灯圆下了山。君子报仇来日长,铁风惊起千层浪,力法天狩荐轩辕,我以人血染佛前。这是一个关于三个天才的故事。
  • 你是我的关键词

    你是我的关键词

    学生时代的青涩故事,艾小阳的逗逼的青春,看他怎么招架的住,生活的的压抑看他怎么样化解,还有最为纯真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