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40400000023

第23章 “我的朋友”陆永龙

名人胡适,朋友众多,他周围的友人无不以“我的朋友胡适之”感到骄傲。

关于胡适有一段很有名的轶事:珍珠港事变前,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史密斯当选众议员,时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的胡适与史密斯曾有过一饭之缘,遂邀请他到大使馆聚餐以示庆贺。这位众议员应邀前来,却忘了大使名字。宴毕,胡适礼节性地邀请他在适当的时候到中国旅游,史密斯欣然作答:“我到贵国,第一要拜访的就是‘我的朋友胡适之’!大使先生,胡适博士现在哪里?”

我的老师陆永龙与胡适相似,认识他的人无不以“我的朋友”而自豪。

“我的朋友”平易近人,待人极为宽厚和善,因此我们这些晚辈从不拘泥礼节,一而概之称呼他为老陆。

第一次见到老陆是在1984年2月11日。那一天,老陆自舟山老家探亲后来杭州,和我们同赴北京参加光明日报全国记者会。老陆当时还是光明日报驻内蒙记者站的站长,他身高1米70左右,身着一件暗红色皮夹克———当时这样的皮夹克极为罕见,敞开衣襟,脖子上搭一条格子围巾,足下是一双发亮的皮鞋,清秀挺拔俊朗,行动敏捷自如,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透露着成熟和自信,浓黑的双眉下,一对明快含笑的眼睛闪烁着亲切的光。

彼时我刚到记者站,还未去过报社,还没有报到,没有办过手续,还不能算是正式的记者。在这位精明精干的中年记者面前,在长辈面前,我是钦佩有加,尊敬有加,同时也很拘谨。但我的拘谨很快被他的亲切和热情驱散。他没有因为我是晚辈,并且还不是一个正式记者而摆架子,而是亲切地一手握住我的手的同时,一只手一把把我搂住,并且用力地搂了搂:“年轻人,好好干!好好干!前途无量啊!”

顿时,一股暖流使我的局促消散了。

第一次记者会上,我便领略了他的直率和敢言。他在会上提了什么意见我已忘了,只记得他发言后,是一阵爆响的掌声。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举行庆典,报社成立了采访小组,由著名女记者樊云芳任组长,老陆任副组长,我任组员,赴内蒙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采访。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采访。我们开着车子在大草原上追黄羊,追狼,喝马奶子酒,吃手抓羊肉,听从牧民到官员的蒙族同胞为我们唱内蒙古民歌。一个半月相处使我更领略到“我的朋友”的魅力。

在内蒙,“我的朋友”友朋遍布,庆典期间,凡从小车上下来的官员,无不认识“我的朋友”,一下车就抢着与他握手打招呼,亲热得不得了;我们去一些部门采访,那些领导一见“我的朋友”就会两眼放光,马上丢掉官场里的俗套,拉住他亲切地聊个没完。“我的朋友”所到之处,无论是牧民还是官员,无不热烈欢迎。

“我的朋友”,天下何人不识君?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记者,什么叫社会活动家。

“我的朋友”乃快乐之人,终日春风拂面,脸绽桃花,每有他在的场合,必笑语弥空,欢声一片。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他也会热情地上前握手,“老朋友,老朋友”地自来熟,如故友重逢。他的朋友中有居庙堂之高的中央领导,也有处江湖之远的草根。

一日在家埋头敲键盘,忽听敲门声甚急,很少有人这样敲门。打开,乃一衣着土气,神态窘迫的农村小伙。“我是陆老师的朋友。”呜呼,老陆朋友遍天下,信然!

一次,我回报社公干。一日晚饭后在虎坊桥报社门口散步,忽见他匆匆而来,一见我,他上来一把攥住我的手,说:“走,陪我上××家去。”我一听,不觉愣住。××乃×××(老陆连他的姓都去掉了,可见其关系绝非一般),当今高官,岂我辈轻易见得!我们老总见了也要大虾般弯腰鞠躬如仪,礼让有加,我是谁?一介尘埃般小人物,何敢随便出入如此豪门?

“走,怕什么,他是我的朋友,没事!”

果然是“我的朋友”,果然没事,非但没事,反而让我大长见识。

通过严格的武警岗哨,仔细地验明真身,然后才来到一栋楼前,按了门铃,有人答话。但见“我的朋友”对着对讲器气冲牛斗:“我是老陆!”门啪地开了。

登上楼梯,还没到门前,老陆用他那经常唱美声的嗓子高亢地呼唤起来:“××,××!”直呼其名。门打开,那在电视上经常见到的脑袋伸了出来,居然还含着笑:“老陆,请,请进来!”

一次,我陪时任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浙江义乌小商品集团总裁、货真价实的“我的朋友”陈勇去北京。那天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很少吹牛的我竟情不自禁吹牛说曾到过×××家。陈马上问,能否见见,约出来一起聚聚?

我大窘。

覆水难收。遂硬着头皮给“我的朋友”打电话请求火力支援,小心翼翼地询问有没有可能把×××请出来“聚聚”。

“这有何难!”他在电话里豪气干云。

但愿不是吹牛!

果然,当天晚上,×××就和我们大家坐到了一起。岂止一起,同时“一起”还有五六位平时在电视里才能见到的部级领导。

这顿饭吃得我感到平时很细的腰板粗了许多。

老陆与柴松岳省长的交往让我领略到“我的朋友”的独特魅力。

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柴松岳任浙江省省长。柴省长与老陆是老乡,都是浙江舟山人。但他与柴省长交往不多。有一次,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的徐光春与柴松岳在北京聚会,老陆作为老光明人陪同参加。那是他第一次与这位省长老乡见面,两人都有相见恨晚之感。

数月后,老陆来杭州,在一个小旅馆住下后,便寻到我家聊天。聊着聊着,忽然想到了他的老乡,说:“到杭州不给老朋友打电话不礼貌!”拎起我家电话就给才见过一次面的“老朋友”家拨通了电话。

接电话的是柴公子。

“柴省长在家吗?不在?你是他儿子?孩子啊,你多大啦?在哪里工作?我是你爸老朋友? ?我路过杭州? ?对? ?对? ?你跟你爸说一下,就说光明日报老陆来了? ?对,就这个电话!”

一会儿,我家的电话铃爆响起来,是那个浓重的舟山口音。我把听筒交给了老陆。“? ?老乡啊,你好你好!我路过杭州,能不来看你?当然是我来看你? ?啊?你来看我?哪? ?”他忙捂住听筒问我:“到哪里?到你家?”我忙摇手,“宾馆?”他转身对着话筒说了自己住的宾馆名字,省长可能听都没听过有这么个宾馆,老陆便让我接电话,我费了好多口舌才使电话那头搞清楚了宾馆的位置。

省长要来拜访,我们赶紧往那个小旅店赶。此时老陆也感到让省长到这么个小旅店来看他太唐突了点,但已经没办法了。一会儿,省长的车子在小旅店门前停下,省长手拎一兜舟山土产钻了出来,在宾馆服务员好奇地为这个“经常在电视里见到的领导”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时,老陆已一把握住了老朋友的手。

从此,老陆与他的这位老乡的交往日渐频繁。这位老乡也显然以有“我的朋友”为乐。一次老陆和柴省长一起吃饭时谈论如何检验舟山人的方法,柴省长教给他一个妙招:让对方说“鸭”、“牛”、“鹅”,非正宗舟山人,一开口就会露出马脚。经多次试验,果然屡试不爽。再后来柴省长调北京任电监会主席,与老陆来往更勤了,我也曾多次被老陆拉去见这位父母官。

老陆后任光明日报工会主席,在任期间广受好评。他至今还担任着开发海洋振兴舟山促进会北京联谊会会长。他以自己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乡友们办了不少好事,舟山老乡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合格的会长。

老陆乐于助人,别人有求于他,他无不应承,不管能帮不能帮,他总会乐于尽力去帮。如果助人而未能显效,他便会感到欠了别人一样地内疚。他的朋友中有院士、教授、作家、艺术家、博士、学生、工人、牧民、渔民。特别是对一些草根朋友,他更是以心相交、热心相辅。他的一个内蒙古朋友的儿子毕业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年轻人来北京找他帮忙,他热情地挽留这位晚辈在家里住了一个多月,期间他多方联络,东奔西跑,直到为其找到理想的工作。后这位晚辈成了某部门的负责人,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对此我深有感受。一日,他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杭州,为的是帮助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小朋友联系工作调动。

借用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语,老陆也属于“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的人。

“我的朋友”性喜热闹,爱唱歌,常做美声状扬首昂头,声震屋宇。尤其是,他爱喝几杯,每开怀畅饮,三盏下肚,耳热心跳,面红耳赤,已感不胜酒力,至此,他常会引吭高歌,音峰直达中音部顶端便上不去了,他伸了伸脖子,还是上不去,便红着脸,自我解嘲地笑笑,转而敬酒。他喜欢唱俄罗斯歌曲,更长于用俄语与懂俄语的熟人对话。

他更是一个坦荡的乐天派,从不知何为忧愁。20世纪90年代初,他从内蒙古记者站调光明日报记者部任副主任,50好几的人了,在北京没有一个家。一次我去报社,他拉着我一定要到“他家”坐坐,在虎坊桥老光明日报的五楼半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宿舍里,一张狭窄的床,一只书柜,屋子里已经挤得“未敢转身已碰头”,几只叠在一起的碗,那是他到食堂吃饭用的。看到简陋得令人心酸的居室,我很为老陆不平,但他的脸上却依然是春风欲度,了无半点忧愁。

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说,磁性人格在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宗教领袖以及草莽英雄的性格之中都普遍存在。这种性格表现在与生俱来的人与人间的吸引力,是一种社交中难得的禀赋。老陆便具备这种难得的禀赋,只要和他见过面,谁都会被他身上的磁性所吸引,只要与他见过面,第二次见面必成理所当然的老朋友。

退休后的老陆依然是忙得满世界跑,2009年11月14日,报社50多位离退休干部到杭州旅游,老陆是报社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也参加了这次旅游。但是,当我和办事处主任潘剑凯招待大家吃饭时,却不见了老陆的踪影。老陆呢?

“他中途被朋友劫走了。”领队赵玉敏说。

(博文)

同类推荐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热门推荐
  • 拽你入凡尘

    拽你入凡尘

    你拽我入凡尘,我藏你在心底氤氲灯光,首映礼后台不起眼的隔间。何姜的手被死死钳制在上方,宋宴埋在她的颈边发了狠地亲她,力气大到她根本无法反抗。 宋宴的喘息就在她耳边,像魔鬼的呢喃。 “小骗子,我会死的。” 何姜红了眼眶,不再挣扎。 你可知,我爱你超过了我的命。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呢?
  • 开局一个绯红之王

    开局一个绯红之王

    本书内含有很多的动漫游戏梗以及各种作品的彩蛋设定,除了替身设定以外全部原创情节,不看JO也可以快乐的阅读本书读书注:本书没有除了替身能力以外的任何超自然设定,一切都是替身能力以及圣人遗体造成的!==========简介分割线==========一个厨力过强的JO厨跨海要到究极生物的授权后,开始开发《JOJO的奇妙冒险》游戏结果莫名其妙的带着游戏面板和自己测试时抽到的绯红之王穿越到平行世界了?!当他打开新手礼包获得整副圣人遗体兴奋地点击使用后,成功给自己激活了一个主线任务“我觉得,让我穿越到平行世界而且用圣人遗体安排我这种事,一定是瓦伦泰在搞我。”
  • 重生之淡定生活

    重生之淡定生活

    要赚钱,要赚更多钱,赚到多少才够?要面子,要有大面子,要做到怎样才足够?一朝重回三十年前农村老家,不惑的少年惟愿赚点小钱能喝山泉,不争不急,淡定如松,人生,足矣!
  • 未婚先孕:一胎俩宝

    未婚先孕:一胎俩宝

    强势多金奶爸来袭:你缺个人照顾你家娃,我缺个女人和我啪啪啪。咱俩正好凑一对。傻妈一咬牙,被压就被压。她需要个奶爸!大萌娃:麻麻说你不是我们亲爸?奶爸黑着脸:我是你们亲爸,要验DNA么?二萌娃:别人都说咱们是野种。奶爸额头抽大:当年是你们那没良心的妈,强暴了我才有你们这俩只兔崽子。傻妈眨眼:先生,你好眼熟。奶爸喷气:眼熟你妹!自己的男人都认不出?
  • 叛神记

    叛神记

    当神族统治了宇宙八千余年后,长久的和平安逸生活让他们放松了警惕,滋生了种种恶习,背叛了最初的神圣理想。叛神者便引领魔族军队入侵,开始了一场神族与叛神者、魔族侵略者之间的生死较量。为了拯救神族,为了寻找老国王临终传位的九王子,圣战士洛林和公主瓦丽娅带着神族最后的希望突破重围,到神秘的慧明星求救。为了不再像前辈们那样怀才不遇,为了驱逐入侵者,保卫神族领域,慧明星的五位年轻又身怀绝技的圣战士奉命随洛林、瓦丽娅踏上了艰难的征途。魔族请来邪恶法师扭曲了宇宙空间,想阻止他们的行动。于是在一场场混乱的宇宙空间战斗中演绎出一个个纯真的友情,动人的爱情和温馨的亲情故事……最终神族的维护者也相继成为叛神者,这是为什么呢?
  • 七月樱花落

    七月樱花落

    因为缘分他们三次相遇。第一次:“你没长眼睛啊?”“你才没长眼呢。像我这种那么帅的人怎么可能没长眼呢?”第二次:“是你,自恋狂!看见你真倒霉。”“彼此彼此。”第三次:“你真的在暗恋我啊?”“不可能,除非我眼睛瞎了。”可他爱上了她:“若儿,我们从机场到法国,再到学校,我们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必须,第三次是命中注定。你总说遇见我很倒霉,我可以告诉你,上天安排我们相遇,不是磨难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我已经爱上你了,所以,若儿做我女朋友吧!”而她说:“东方陌,我眼睛瞎了。”
  • 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这就是含有道德内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有了常规,这就是道。从道入手,修饰品节,这就是教化。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慎其独”的话题,要求人们加强道德自觉,谨慎地修养自己,并特别提出了“中和”这一范畴。“中和”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所以叫做“中”。喜怒哀乐总是要发露出来的,但发出来要有节制,无过不及,这就叫做“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整个社会大家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很和谐。
  • 薄荷味的冰淇淋

    薄荷味的冰淇淋

    千万别回头,我憋回泪水,对自己说。因为只要回头再看到他的背影,那么我便真的舍不得让他走了。
  • 换头人

    换头人

    济中医院的五名医生去位于盘龙山上的七巧寺游玩,不久后却被人发现暴尸于寺中高塔之上,死状怪异,真相莫测……医者仁心,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关乎万物,只道是道法自然。不知这扑朔迷离性命攸关的离奇怪案,可能拨开不知所谓者的眼前云雾,得见晴天?
  • 总裁大人真撩人

    总裁大人真撩人

    她,是江城第一千金,他,是江城第一阔少。她被别人陷害,受尽了牢狱之灾。就在命垂一线的那刻,他出现了。“老婆,你受的苦我会让他们用命偿还。”-后来,因为她,他们反目成仇,他另娶她人,无心在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