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77500000004

第4章 奥运金牌第一人--许海峰

许海峰原名许建军,1957年8月1日出生于福建漳州市。他从小就随从军的父亲在奇山秀水的福建度过了16个春秋。海峰六七岁时和一副弹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目力极好,又弹无虚发,在小伙伴中颇有威信。1979年,海峰进入了安徽和县业余射击队后,参加了第四届省运动会,夺得气步枪冠军,破省纪录。1982年第五届省运会,他改打气手枪,再获冠军,并破省纪录。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许海峰一鸣惊人,以566环的成绩获男子60发自选手枪冠军,夺得了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并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此后,许海峰驰骋于国际国内赛场,屡建功勋,多次获世界杯射击赛、世界射击锦标赛、亚洲射击锦标赛和亚运会冠军。

这便是许海峰,一个和中国奥运历史“第一”永远挂钩的运动员,一个“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的平凡的射击手。

那么,许海峰是如何如此幸运地与“第一”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呢?

许海峰从小生长在一个军人的家庭,早识枪支,因此他爱枪。高中毕业以后,随社会的潮流,他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一天只能赚到几毛钱。但是,为了自己有一天能得到一支心爱的气步枪,他省吃俭用,一点一点地把钱积攒起来,终于,他买到了一支盼望已久的气步枪。可以说,这是他最钟爱之物了。

从此,枪声开始伴着他成长,无论在什么时候,“枪声”都慰藉着他的主人--一个爱枪人的心。

许海峰对枪的偏爱,也许再没有人能比得上了,无论他走到哪儿,枪自然就跟到哪儿,枪已经成为他形影不离的“患难之友”。当他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每每一收工便抓起枪来,走进山野,那树上的麻雀、田里的石子、路边的烟头、水淀里的荷叶,都无时不成为他练习瞄准的靶子。

不过,许海峰对枪的偏爱除了与他的军人家庭有关,还与他自小作为“男孩”的性格爱好分不开。他自幼便喜欢打弹弓,弹无虚发,几乎达到了百发百中的程度。在他的家乡,“弹弓手”的名声闻名乡里。这少年时代的一切都为他以后的射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许,人的成功所依靠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它还需要更多的机遇向他招手,但是,机遇也往往只垂青于那些刻苦勤奋的人。

对于许海峰来说,令他最难忘的事情,也是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时候算是他22岁那年了。许海峰真正告别“弹弓”的年代,开始与枪打交道这个机遇离不开他的中学体育老师王老师的独具慧眼。

许海峰22岁那年,歇冬的时候,带着枪回到安徽老家。一天,他在附近山上转悠了一个多小时,便提着猎物回来了。一进家门,他的父亲和串门的朋友都吃惊地说:“你的枪法这么好啊!”

“哎,照孩子的枪法,可以参加地区射击队呀。”这时,一位朋友指点迷津。

正好,海峰上中学时,教他体育的王老师管这事儿。王老师听说后,专程远道赶到他家里,还带了支步枪。于是,师生来到田野,在50米开外的一个小土包上,放上了三块小土块,王老师说:“海峰,你瞄准打吧。”

海峰举起枪,一连“砰砰砰”三声枪响,土块即应声而飞。王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你来巢湖地区参加省运会的集训吧。”

许海峰一路哼着歌谣,来到了集训地。谁知早在两个月前教练就把参加本届省运会的射击人员给定下来了,海峰自然榜上无名。经过王老师一再讲明情况,才争取到一个非正式队员的名额,可以参加集训,但生活费自理。这对于本来就没有生活来源的海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漏屋赶上了个阴雨天。无奈,为了打枪,他只好节衣缩食地参战。自费训练两个月,临近赛期时,由于一名正式队员自动退出比赛,许海峰才得以补缺成了一名正式参赛的队员。这场比赛要打三场。第一场由于他的心理过分紧张,只排在第20名以后,但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许海峰来说,他并没有灰心。终于在第二场比赛中,他获得了亚军。第三场比赛过后,他出奇地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的省纪录。第一次比赛他就拿到了8块奖牌。一回到家里,许海峰兴奋地先从帆布兜里掏出了明光闪闪的奖章给父亲看。他父亲一块一块地仔细看过之后,高兴地拍着海峰的肩膀说:“好小子,你是军人的儿子!”

又一天,王老师又找到了许海峰,问:“你想不想去省射击队?”

“我太想去了,就怕不调我。”

“省运会冠军不调,还调谁呀!”王老师的话,着实让海峰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海峰调省队一时没有音信,只好又回到农村耕耘去了。他在广阔的天地里一扎就是四年时间,可是,在这四年里,海峰仍然没有丢掉过他手中的枪。在农村期间,由于他踏实的干劲,表现比较出众,被调到了一个小镇上去卖化肥,才终于有了一份能拿到每月固定工资的工作,生活上也基本有了保障。

作为安徽省和县新桥区供销社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营业员--许海峰--这个普通而又普通的名字,又有谁能想到他能与世界冠军、奥运会金牌联系在一起呢?

机会终于来了。1982年的仲夏,海峰突然接到了省射击队的通知,让他即刻参加省射击队集训。他像做梦似的,穿上了射击队服,蹬上皮靴,手握精度的自选手枪,宽裕的子弹供应,优秀的教练,难得的技术资料,真让他心满意足啊!也许,从年龄上看,他步入射坛的确有点太晚了,但是成功之神对于每一个勤于流汗的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当时,比他年龄小的有辽宁的队员王义夫,上海的刘正宏,成绩都高得吓人,这对于许海峰来说无疑是个压力,但面对所有的困难,许海峰并不惧怕,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向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

许海峰刚来省队的时候,仍未被确认为正式队员,因此没有工资。而当时他所在的供销社,又实行了承包制,不在岗不发薪。这样,许海峰一时又成了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断绝了粮饷,他就不得不从家里借钱生活,练起来要比别的人苦得多。星期天别人放假回家,而他却一个人上靶场琢磨枪法。白天攻主项自选手枪,晚上在靶场灯光下打气枪,被人们戏称为“气枪夜猫子”。

严格的训练,使他的射击水平提高得很快,自选手枪成绩稳定在550环上下,气手枪成绩也稳定在560环左右,两项成绩均在队里领先,步入国内一流水平。

许海峰虽然年龄偏大,但射龄并不长,屈指一算,真正搞射击的时间,断断续续加起来也还不足一年,业余打“野枪”,小时候玩弹弓真是帮了他不少忙。

许海峰打响省外比赛的第一枪,还是在上海射击场全国锦标赛上。当时,他手握气手枪,旁若无人地打出了60发子弹,成绩是587环,名将刘正宏584环,他俩的成绩都超过了全国纪录。海峰则获得了这次比赛的全国冠军,自此,他的成绩被国家射击队注意上了。

1983年7月1日,是许海峰生命中最难于忘记的一个日子,省体委通知他去北京国家射击队集训。训练数日之后,他便首次代表中国踏上了异国的土地,参加了在雅加达举行的亚洲锦标赛,一举拿下了银、铜两块奖牌。按说头次出国打比赛,拿到这样的成绩就算是不错了,可是,海峰却为没有拿到金牌而不服气。一回到北京,他就在国家队里开始了漫长的苦练,以便有一日能实现他的金牌梦。

许海峰在亚洲锦标赛上的成绩,他自己是不甚满意的,可是教练们却刮目相看了:能争上银牌也实在是不容易啊!海峰刚一回来,队里就接到了一支进口枪,教练掂来掂去,最后,还是交给了海峰“备战”用。接到枪,没有来得及喘口气,他便参加了一系列的比赛,成绩都很好。

1983年11月,北京又一次传来召唤,许海峰再进国家队,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集训。这一次,海峰在心里默默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实现金牌梦想。但,想归想,做起来却是相当不容易。在这里接受的是正规训练,而且非常严格,说是半军事化,实际上比真正的军事化还要厉害。尽管如此,海峰依然给自己定下了最苦最累的训练要求。

在教练的引导下,他每时每刻,无论射击场上,还是仅有的一点点业余时间,还是在食堂吃饭的时间,他都细心琢磨枪法,苦练射击本领,一次又一次地加大难度,提高精度。他的手由于训练变得到处都是包,经常肿得像胡萝卜那样粗,可是,他仍然忍受着彻心的苦痛,坚持从重从严地完成训练的任务。宝剑锋从磨砺出,昔日的弹弓大王如今真的是弹无虚发。但海峰深深地知道,奥运的金牌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还需要他付出更大的努力,流下上千倍的汗水。就这样,在国家队短期的集训当中,海峰更加雄心勃勃,勤奋地为了弥补真枪实弹的起点较晚,争分夺秒地加倍努力苦练。

很快,洛杉矶奥运会预选赛的时间来到了。许海峰带着燃烧的爱国之火出师了。他暗暗地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打好这一仗,力争闯进奥运决赛圈。

果然,在1984年4月洛杉矶奥运会射击预赛中,他以568环的成绩夺得了男子手枪慢射60发项目的第一名。战胜了56个国家(包括前苏联在内)的神枪手,获得了进军奥运的决赛权。

回国以后,他又一头扎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他决心再接再厉,誓夺奥运桂冠。有志者事竟成,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为中国人民用枪声写下了“金牌”两个字。

奥运会开幕历来是以自选手枪鸣枪开场的。1984年7月29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终于在洛杉矶开始了:射击比赛是最早产生金牌的项目。

这一天,洛杉矶东部的普拉多射击场上一片大赛气氛。

上午九时,男子自选手枪60发角逐开始了。一排80个靶位摆开,身穿红色运动上衣85号射击手许海峰走上了第40号靶位。

第一组10发打了七个10环,三个9环;

第二组又打了八个10环,一个9环,一个8环;

第三组打了98环。三组打罢,许海峰一看时间尚早,便抓紧时间坐下来休息。

当许海峰以93环打完第四组之后,敏感的记者把摄像机镜头从前世界冠军,大热门的瑞典选手斯卡纳克尔的身上转到40号靶位上来了,观众也不约而同地向他涌过来,热情的观众连续叫喊着:“许海峰”、“许海峰”,以致裁判员不得不15次出示红牌,警告人们“安静”下来。

第五组,许海峰又打得漂亮:六个10环四个9环,应该说是大局已定了。

但,在打第六组时,先是一个10环,接着出现了两个9环,两个8环。场上的人都紧张起来了。但是,此时的许海峰面对险境并不气馁。只见他镇定自若地坐了下来,活动活动手脚,然后又站起来,连打了两个9环,接着又一个10环。这时瑞典选手的成绩与许海峰不相上下,剩下最后一枪了!这是带有决胜意义的一枪啊!海峰深知这最后一枪的分量。但见他举枪起来,又放下,再举起,再放下。四起四落,每个观众的心都揪碎了。最后一粒子弹终于打出去了。不偏不倚地正打在了靶心上,10环!人们将永远记住这夺取金牌的一枪,揭开中国体育史上重要一页的一枪!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老泪纵横地紧紧拥抱和亲吻了许海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手给许海峰颁发了金牌,并正式宣布:是中国人获得了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伟大的一天。”

就这样,许海峰,一个昔日鲜为人知的运动员,一下子成为名垂中国奥运史形的显赫人物。

他以566环的成绩打破了我国在奥运史上的“零”的纪录,夺得了这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第一个获得奥运金牌的神州健儿。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1996年5月3日,当晚,许海峰在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成为传递亚特兰大奥运会圣火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受到了英雄凯旋般的欢迎。

那一天,他乘着有轨缆车,站在车头的一侧手举火炬,前边有警车护送。许海峰的心里非常激动,虽然只有一公里的路段,但由于是华人聚居地区,气氛非常热烈,有人舞狮,还有人高呼“中国万岁”……

许海峰--这个名字将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体育史册。

同类推荐
  • 中华节俗

    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界: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体育文化论

    体育文化论

    体育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所构建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的,以和平、进步、友谊和团结为目标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在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丰富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增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的社会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日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热门推荐
  • 今天的直播有点甜

    今天的直播有点甜

    全能大神VS新晋小主播一个帅气毒舌,一个出口成怼。顾清许:“看来姑娘不够淡定啊!”程汐:“那是自然,先生您可是我的心上人。”----程汐:“啧啧,你这也不够淡定啊!”程汐:“莫非,我是你的心上人!?”顾清许:“没想到你人不咋地还想得还挺美!”程汐笑了:“小哥哥没有听过一句话吗?”“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 诛心无痕

    诛心无痕

    前尘旧梦附今生,但今生又岂可被已故数万年的前世旧梦牵扯。红颜万般娇柔,我当然不能错过。凡欲杀我者,我当然要杀回去。我仅仅是我,就是男主角孟凡,不为任何人修行,只为感受世间美好而活,只为活得悠久。但……
  • 栗子店情事

    栗子店情事

    不狗血也霸道的总裁和不自信却有颜有脑的学霸少女——情不自禁、爱不释手、舍不得的次次动心。初相识——合同换来的17分钟之约。蜜恋时——总裁精算的爱情成本。危难时——miss是失去还是想念,我选择后者。生死之际——成本是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所放弃的最大价值。记着,为了你我能放弃的最大成本是我自己。霸道总裁文,很甜,很美。
  • 坠于无尽

    坠于无尽

    记忆被洗去,她被迫参加一个叫无尽世界的游戏。可作为女主也太倒霉了些,开局被撞,误点了游戏设定,竟成了一个无性别者。什么?还有更倒霉的?---------------------------数据时代:五六:你,不会是个男人吧?女人脸红(成烁烬):哼!看这反应,看来的确是个男人了。小北:所以你们俩都是……
  • 假面爱情

    假面爱情

    是的,彼岸的面具,她也需要一个面具,一个能够让她在这个城市里面从头开始的面具。她知道井世冉换了脸,只是永远都不会知道,井世冉变成了什么样子……
  • 极品女王0a

    极品女王0a

    她是风云全校的问题学生;而他是风云全校的校草男神。她是闻风丧胆的女王;而他是红遍全校的校草男神。一次又一次相遇,她的冷漠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一番又一番地‘骚扰’她,慢慢打开了她紧闭的心扉。“色狼?我看色狼也没有你色吧?每天强吻我十多遍……”她翻着白眼。“是吗?你有见过这么帅的色狼吗?”他厚颜无耻。厚脸皮的大灰狼和凶猛冷漠的大老虎,最终他们的命运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

    从问题意识出发,对能代表20世纪后中国文学思潮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研究,不仅揭示出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显示出20世纪文学思潮的整体感,而且对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作出了较为客观公允的价值判断。《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观点新颖,立论客观公允,具有新锐的学术勇气和严谨扎实的学风,是国内20世纪文学思潮研究中较有分量的理论专著。
  • 陌以向霁

    陌以向霁

    几年来,他苦苦追寻,她却记忆全失。本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她是H国大佬,垄断贸易。他是H国传奇,神秘莫测。她身份离奇,命运多舛。他势力庞大,冷厉逼人。他一层层掀开她的身份面纱。多年后......回到本属于她的地方......楠:“你就是我的妈妈?爸爸,我不想叫她妈妈。”蓝:“你想叫什么?”楠:“笨笨”夜:“为何?”楠:“一个把自己男人,儿子都弄丢的女人。不笨吗?”
  • 腹黑竹马溺爱的小青梅

    腹黑竹马溺爱的小青梅

    她六岁那年,失去了爸爸妈妈,还好七岁的他收留了她。她天真地问他:“哥哥,你长得那么帅,长大一定有很多人喜欢你吧!”他不屑一顾地反问:“那你长得那么漂亮,长大也会有很多人喜欢你吧!”长大后,她十六岁,他十七岁。她遇到一个强悍的情敌,总是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还一发不可收拾了。不知情敌去哪儿找来了她的亲生父母,他不再信任她了,她该怎么办?他整天借酒消愁;她整天失魂落魄,心不在焉的;情敌再次下手了,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