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96000000009

第9章 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的金圣华教授要我谈谈我对翻译工作的体会。回顾过去几十年,我这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从事翻译工作中度过的,因而似乎也不能说没有一点体会;但是我的思想从来逻辑性不强,自己也很怕谈理论,所以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近来很多中外学者都研究翻译这门工作,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我个人是从事文学翻译的,却觉得从搞翻译的角度来说,说翻译是一门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艺术,或者说是一种技巧。当然这样可能是我个人的偏见。

我在十几岁上中学读书时就对翻译工作发生了兴趣。我当时开始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都很喜爱。同现在大陆上许多年轻人不同,我当时阅读中国古文已经没有多少困难,读一般英文书籍也不太费事;加之我家里经济条件优越,可以随便到中外书店去买书,所以当我到了十六七岁以后,涉猎的中外文学书已经不少。当时我在国内还没有想过把中国的文化遗产介绍到外国去。我很喜欢读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只是因为受了清末黄遵宪及康梁等人的影响,所谓“我手写我口”和“旧瓶装新酒”的主张,但是当时我还没有试验把中国诗文译成英文。我当时已具备用英文表达思想的能力,记得在中学毕业前,也曾多次用英文写作,并试图摹仿某些英国名人的文体。在中学毕业去英国读书时,曾经写过一本小小的旅游经历,叫作Terra Marique。题目是一句拉丁文,意思是“从陆地到海洋”。这是罗马凯撒的《高卢战记》里一句常见的话。当时我正开始自学一点拉丁文,所以就用了这个词。这本小书就是用英文写的,记述我当时离开中国大陆,经过太平洋,穿过北美,又经过大西洋,而到达英国两个来月的经历。虽然是英文写的,但这是一本习作,并不是中译英的翻译作品。

我试图把外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是在中学读书时就开始了。当时我大概只有十七八岁。记得曾经喜欢过英国诗人雪莱(Shelley)的诗,曾用五言古诗体译过他的一首诗Ode to the Skylark(《天鹨》或译做《云雀》),还有一首Ode to the westwind(《西风》)大概也译过。还译过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的一首诗,名字大概是A Psalm of Life (《生命颂》)。也译过英国诗人弥尔顿(Milton)的两首诗“L’Allegro”和“Il Penseroso”(《欢乐》和《忧思》)。还译过古希腊女诗人萨孚(Sappho)的两三个断句,是从英国诗人罗瑟谛(Rossetti)的英文译文转译的,因为我当时还未学希腊文。另外还有从莎士比亚剧中译出的一两首歌词。这些初期的译作早已失落了。现在只记得萨孚的两个断句和一首莎士比亚戏剧的歌词。

我到英国读书后,就没有再读过中文书,也没有用中文写过什么东西,因此也没有再做过外译中的翻译。在英国六年,英文差不多成了我的主语。读完希腊和拉丁文课程后,又学过不到一年的法文,主要是中古时代的法文;又自学过一两个月的西班牙文和瑞典文。在英国的最后期间读过两年英国文学,这时才开始用英文试译过几篇中国文学作品。记得当时翻译过鲁迅的《野草》和《阿Q正传》,一些陶渊明的诗和一些楚辞作品,主要是《离骚》《九歌》和《招魂》。当时初译中国诗,曾摹仿过英国诗人的文体,比如说,译《离骚》时就摹仿过弥尔顿和德莱顿(Dryden)的诗。后来一位英国朋友汉学家霍克斯(David Hawkes),就是曾经译过《石头记》的那一位,曾经开玩笑说:“杨氏夫妇译的《离骚》,与原作的精神比较,就像一块巧克力派同一个巧克力蛋那样不同。”这当然是笑话。可是后来我也就不再用英国格律诗体来作翻译,而改用自由体了。用外国的格律诗体译中国诗歌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这方面下文再谈。下面谈我回国后的经历。

我同我的爱人戴乃迭(Glandys Tayler)于一九四○年回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在重庆、贵阳、成都等地先在大学里教了几年英文,后来到重庆附近的北碚,参加了当时从南京迁来的国立编译馆,这可以说是我们从事中译英的翻译工作的开始。应当时在编译馆翻译委员会负责的梁实秋之约,我们在编译馆开始了把《资治通鉴》译成英文。在北碚编译馆不到三年,我和爱人合作,译完了《资治通鉴》战国到西汉的部分。我们又译了许多陶渊明的诗和一些温庭筠的词,以及一些唐代变文和从《法苑珠林》里辑出的关于梁武帝时代有关神不灭论的辩论等等。在当代中国文学方面,还译过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一些艾青和田间的诗,郭沫若的剧本《屈原》,阳翰笙的剧本《天国春秋》等等。这些译作有的解放后出版过,有些早已遗失了。一九四九年后,除了在南京头两年负责民主党派和南京政协工作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京外文出版社担任翻译工作。一九五二年,外文社的刘尊棋约我到北京做外文社专家,准备有系统地翻译中外文学名著,后来刘尊棋离开了外文社,这个计划也就取消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十几年期间,翻译出版了不少中国文学名著,包括整理出版旧译的《楚辞》、鲁迅著作、《老残游记》,以及《儒林外史》《史记选》、关汉卿杂剧、洪升的《长生殿》、唐代传奇、汉魏六朝志怪小说、宋明平话,以及一些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等。这是我平生翻译工作出版丰收的时期。同时,还翻译出版过不少外译中的外国文学名著,包括从古希腊文翻译的荷马史诗《奥德修纪》、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和《和平》、从拉丁文翻译的维吉尔的《牧歌》、从中古法文翻译的《罗兰之歌》、英国萧伯纳的两个戏剧等等。本来还想翻译出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的,但被外文出版社拉去翻译《红楼梦》,就打断了。接着又去坐牢四年,罪名是“特嫌”。一九七二年问题查清被释放,又继续翻译《红楼梦》,直到一九七四年才全部译完。此后担任《中国文学》月刊的主编,主要是搞选题、主编、定稿等工作,因此也没有多少时间搞翻译。在担任《中国文学》主编时间,曾编了一套《熊猫丛书》(Panda Books),出版过一些介绍中国古典文学的简装本,如《汉魏六朝诗文选》《唐宋诗文选》《明清诗文选》《三国、西游记、镜花缘节选》《聊斋选》《老残游记》《唐代传奇选》等小册子。八十年代中叶辞去主编职务,后来又办了离休手续。因年纪已近八十,决定从此不再搞翻译工作。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大致就是这样。

回想我大半生搞文学翻译的经历,当然也不能说毫无个人体会可言。过去几十年间,多次到欧洲澳亚等地访问,也常常被国外大学和学术团体邀请,讲讲个人对翻译的体会。回想起来,每次讲学多半是信口开河,说不上有什么高深翻译理论。记得在一九五三或五四年,曾在中南海被毛主席接见,当时毛主席同我握了手,旁边周总理介绍说:“杨宪益翻译过屈原的《离骚》。”毛主席对此很感兴趣,就微笑着对我说:“哦?《离骚》也可以翻译的么?”我不假思索,就回答说:“主席,我认为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翻译的。”毛主席听了,思索了一下,好像要同我继续对这个问题探讨下去,但因为旁边还有不少人等待接见,就笑着点了点头走过去了。这件小事我后来常常记起,可惜当时没有机会再讨论下去。因为《楚辞》或其他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能不能翻译成其他文字,而保留其神韵,的确是一个难说的问题。

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从这个意义来说,什么东西应该都可以翻译,不然的话,人类就只能闭关守国,老死不相往来了。人类自从分成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不同文化和语言,各个民族的文化积累又各自形成不同特点,每个民族对其周围事物的看法又会有各自不同的联想,这往往是外国人很难理解的。举例说,在周朝灭殷以后,一个西周的士兵在征伐东夷的路程中,也许会发出“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的感叹;把这样的话译成外文,外国人可能还理解歌词里的感情。但是到了隋唐以后,一个远征的中国人常常把“杨柳”当作送别的象征,这种联想而来的感情,不同文化传统的外国人就不一定能够充分领会了。十八世纪以来的英国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入西方的绘有中国园林及杨柳图案的中国青花瓷特别爱好,他们对中国画中的杨柳图案,所谓willowpattern,产生一定的感情。但这种属于chinoiserie的感情,同中国人对梅兰竹菊,以及牡丹、荷花之类,自从唐宋明以来,有特殊情感寄托。英国人却对玫瑰花有更多的联想和感情。其他在文化上的差异还有很多很多,而这些都是在翻译上很难完全传达的。从这方面来说,翻译要完全做到“信”和“达”又是很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尤其是在文学翻译方面。

翻译的原则,简单说起来,古人已经说过,不过是“信达雅”三个字。清末的严复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他说的话实际上是总结汉魏到隋唐译经人的经验。所谓“雅”,这是很难说的。当时严复把《天演论》译成文言,算是“雅”。今天,翻译外国文学,不用白话而用文言,就是太怪了。还有,如果原文是用极俚俗的话,翻译人偏偏要用极文雅的话来表达,这恐怕也说不上是好的翻译。“信”和“达”,在翻译中则是缺一不可。“宁顺而不信”和“宁信而不顺”都是各走极端,不足为法。要做到“信”和“达”兼备不是很容易的事。总的原则,我认为是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加或减少。把“一朵花”译成“一朵玫瑰花”不对;把“一朵红花”译成“一朵花”也不合适。但是实际做起来,要忠于原文,又要表达原作的神韵,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我曾经翻译过梁斌写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红旗”是指“革命”而言,“谱”是指“家谱”,就是说“家庭传统”。这三个字的书名,如果按照原字直译,恐怕人看不懂。我后来译做Keep the Red Flag Flying。虽然对原文不够忠实,也只好如此了。再如我曾经译过清初洪升的《长生殿》传奇。我把“长生”译成Eternal Youth,虽然原文的“长”不是“长久”,原文的“生”不完全同于“青春”,但是比起Long Life或Longevity,好像更能表达原名的精神一点。当然我的译法只是我一家之言,今后别的译者也可能有更好的译法。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为中文,有的译者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有时太注重原作的形式方面。比如说,英国诗过去常用五音节抑扬格,每音节分为轻重两音。这是由于英文同中文不同,每个字不限于一个音,每个音又分轻重,我们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文的格律,结果必然是要牺牲掉原文的内容,或者增加字,或者减少字,这是很不合适的。各国文字不同,诗歌规律自然也不同。追求诗歌格律上的“信”,必然造成内容上的不够“信”。我本人也曾多次尝试用英诗格律译中文作品,结果总觉得吃力不讨好。现在许多人还在试图用英文写抑扬格的诗,这是很可惜的。

我最近正在搬家忙乱之中,应圣华之约,草草写了几千字,不过还是老生常谈,惭愧之至。我已年逾八十,早就该封笔了。但愿这一次是我谈翻译问题的最后一次。

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日

同类推荐
  •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世界古代作家作品漫谈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
  • 在低处在云端

    在低处在云端

    本书为宁夏作家高丽君的个人散文集,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有有对亲情、友情,还有对读书、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热情赞美。语言优美,富有韵味,有一定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见闻札记(译文随笔)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的奠基之一。他的文学才能集中体现在《见闻札记》一书中,这是一部真实与虚构并存,在高超的技巧、丰富的想像力来反映新旧世界的作品。在此书中,作者撷取自己在美国及旅欧时所闻所见的种种逸事,以小说家的手法,哲学家的冷静思辨,将之一一述来。作者以漫画手沟勾勒人物,懒散的瑞普、富于浪漫情的鬼新郎和利欲熏心的乡村教师克兰,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经典形象。本书中的纪实与游记类作品中,贯穿着作者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著名英语随笔翻译家高健先生毕生致力于英语散文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选家和翻译家,尤以翻译风格见长,其译作精致周到、隽美考究、纯净圆熟。有很多学者著有研究高健翻译理论和风格的论文。《见闻札记》是高健先生散文翻译中的代表作。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诗精品8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短诗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热门推荐
  • 无敌万界快递员

    无敌万界快递员

    秦始皇:叶凡,朕的卫龙辣条呢?叶凡:陛下,辣条可以给你,但是好歹给我点赏赐吧!鸣人:叶凡君,谢谢你送来的忍术卷轴。叶凡:不用客气,记得5星好评。
  • 穿越之女皇好妖娆

    穿越之女皇好妖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君携手望鹊桥。三生石旁彼岸开。与君回忆永不忘。萧颜曾说,我最后悔的,不是将七绝剑刺入你的胸膛,也不是和你站在生死场上。而是你明明打算放弃一切与我并肩,我却没有勇气答应你。
  • 重生之傲世杀手妃

    重生之傲世杀手妃

    她,全球悬赏捉拿榜排行第一,赏金高达十亿,杀手榜排名第一,零失误的保持者,杀人于无形是她最令人恐惧的绝技,人称——暗夜,不想一朝穿越,成为护国将军府的嫡出大小姐,摆脱懦弱胆小的性格,褪去废物小姐的称号,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路。他,太子殿下,传说他有着绝世的容貌,可是为人冰冷,不近女色,文武双全,八岁开始征战,凭借超人的智慧,嗜血的手段获得一次次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地狱修罗的名号也随之广为流传。
  • 仙侠不死于科幻

    仙侠不死于科幻

    如何在游戏中让仙侠文明吊打科技文明?第一干死改良蒸汽机的瓦特第二干死发明电力的富兰克林第三干死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第四干死封建帝国主义之后干死资产阶级主义第五干死资产阶级主义之后干死小资产拜金主义第六干死小资产拜金主义之后干死所有不服艹我啊的主义第七坚持以修炼超我为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仙主义精神……西元2333年,水长东看着眼前的游戏介绍,感觉这破游戏吃枣药丸……(温馨提示:作者只是认真的考虑仙侠文明能否在科技大兴的潮流下有一袭生存之地,想歪了我不负责)
  • 总裁大人,慢慢来

    总裁大人,慢慢来

    误惹总裁,假戏变成了真做,宣小小包袱款款地跑路,再见面已是五年后。那个明明冷血的男人引诱道:“跟我回家,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宣小小抱着自己的宝宝:“我已经结婚了,看!”某男挑眉接过孩子:“正好,宫家需要继承人,买一送一,不亏。”
  • 传灯

    传灯

    娑婆世界,暗无天日魔患日重,人类大有被天魔一统、亡人灭种之危。而这一切祸患的根源就是那宇宙中遥远的猎户星座中的一颗天狼“叛星”。千手观音不忍中土黎民备受荼炭,派“金差子”下凡,寻有缘,传灯千手观音大悲法门,意欲灯灯相续,照亮黑暗;破迷境,射天魔!这些故事,既有微观的对一山一河、一仙一魔的感化与降服;又有宏观的国家与国家、朝代与朝代、星座与星座之间的兴衰存亡的灵界因果的描述。既揭示了修行界斩妖除魔的真实手段与修炼境界;又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并发出了严重的末日警告。轮回的真相、修行的真谛、防魔制魔之术、金字塔之谜、圣山冈仁波齐之秘、文成公主入藏的真正使命、秦始皇设的风水大局、清太祖借狐兵起事进而统一中原、圣殿山之秘。。。。。。。总之,这部作品中都是你闻所未闻的秘中之秘。或许你就是“有缘人”中的一员呢?
  • 末日之战出新世界

    末日之战出新世界

    是否觉得日子过于平静,不够刺激,那么就一起迎接新时代的到来吧!叮,战场至尊系统开启,尊敬的宿主,新手礼包已发放。PS:本书单女主不圣母不无脑新手作家请各位指教。
  • 都市之圣手狂医

    都市之圣手狂医

    娃娃亲老婆被人欺负,岂能视而不见;师傅老情人女儿犯病,岂能听而不闻;一个神秘少年回归都市,快意情仇,玩转大都市花花世界,治病装逼惩治坏人,泡妞调情浮掠美人,开启王者归来之路!
  • 天边明月枕边伤

    天边明月枕边伤

    天边明月清雅高洁,枕畔伤痛刻骨銘心。少年瑷蓁因顽皮酿成车祸惨剧,寄居在父亲的好友家中,结识了一生的挚友桑柠,两个女孩风雨同舟,一同踏上了坎坷艰辛的人生旅途。瑷蓁高雅、聪慧、温柔、勇敢,如静夜月光般皎洁,一生却受尽命运捉弄。痴情坚贞如她,如何以柔弱之躯抵抗人生的惊涛骇浪,屹立不倒?桑柠清丽、乐观、善良、执着,如清晨彩霞般绚丽,带给所有人温暖和希望……辛酸苦痛风波不断,她如何守护自己所爱的一切,并守住自己的善良本心?桑柠和瑷蓁渡尽劫波却不改如玉模样,绚丽的五彩霞和寂静的明月光,都注定是人世间最动人的风景!
  • 那张脸上的笑容

    那张脸上的笑容

    简简单单的生活,无不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