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58500000016

第16章 近现代诗歌(1)

呼唤大变革风雷的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年)是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着名先驱者,也是首开近代诗歌进步潮流的杰出诗人。他主张改革腐败的政治,学习外国有用的知识,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在文学方面,他首先开创了以诗文创作批判封建腐朽统治,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大变革风雷的来临。他的许多诗篇,形象地描绘了封建衰世景象,抨击清王朝的文化专制主义和政治黑暗,也批评了土林风气。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诗人热烈呼唤大变革的风雷,希望借助它冲破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死气沉沉局面,让人才脱笼而出,改革社会。第二,他开创了追求精神自由个性解放,追求新的理想社会的风气。在《夜坐》诗里,诗人以幻想、象征手法,抒发他在那死寂环境中的孤独、忧郁和追求理想的自豪感。《秋心三首》(其三)咏叹诗人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幻灭、彷徨,以至重新燃起希望,结尾写道:“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夜空深处那一颗美丽的秋星,正是诗人心灵深处对理想的美好憧憬。第三,他开创了关切祖国命运,警惕和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疾呼抗英的风气。他在《己亥杂诗》中揭露贪官污吏包庇、勾结洋商进行鸦片走私的卖国和腐败行径,对于英国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表示强烈的愤慨。当林则徐南去广东禁烟时,诗人作诗鼓励林则徐坚决打击吸食、贩卖鸦片烟者,限制洋商并加强武备,以防英国的侵略,开近代爱国反侵略文学的先声。第四,他开创了革新诗歌和古文,呼吁文学“大变”的风气。龚自珍的诗歌,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气势充沛,感情奔放,语言瑰丽多姿,融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形式多样,而常不拘格律,运用自如。他的《己亥杂诗》由315首七言绝句构成一部大型组诗,抒写平生经历和志向情愫。他的《西郊落花歌》用一连串比喻描状落花奇瑰伟丽的形貌和精神气势:“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奇龙怪凤爱飘泊,琴高之鲤何反欲上天为?玉皇宫中空若洗,三十六界无——青蛾眉。又如先生平生之忧患,恍惚怪诞百出无穷期。”这是诗人以充满浪漫精神的诗心奇想,对传统审美对象独特的感知和开掘,可谓前无古人。思想的新鲜和深刻,艺术的大胆独创,使龚诗别开生面,不同于唐宋诗,开创近代诗歌的新风貌。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后,以林则徐禁烟烈火和三元里抗英吼声为标志,中国人民揭开了近代反侵略斗争的新篇章。血泪和怒涛冲击着诗坛,形成一股规模浩大的爱国诗潮。仅阿英先生所编《鸦片战争文学集》一书就收了100多位诗人写鸦片战争的诗。这还不是全部。由于龚自珍死于鸦片战争后的第二年,他的诗无法反映这场战争的过程及战后中国的变化,而与他齐名的魏源、张维屏、林则徐,以及张际亮、姚燮、贝青乔、林昌彝、朱琦等许多诗人,则在他们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中对鸦片战争作了及时、充分的反映。同古代爱国诗歌相比,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首先,歌颂了中国人民,包括爱国将土可歌可泣的抗英斗争,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反侵略武装斗争。这是前代诗歌中所未有过的。魏源(1794~1857年)写了40多首七言律诗,构成了一部鸦片战争诗史。他的《寰海》(其十)歌颂了三元里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谴责清政府官吏纵虎归山的卖国行径。张继屏(1780~1859年)的长篇叙事诗《三元里》

更生动具体地展示了人民抗英的雄壮场面。朱琦(1803~1861年)写了《关将军挽歌》等诗,讴歌虎门守将关天培等人浴血战死的壮烈事迹,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时期的许多同类诗歌,组成了一部抗敌英雄谱。

其次,沉痛记述沿海百姓惨遭蹂躏的苦难,控诉侵略者的罪行。诗人姚燮(1805~1864年)写了许多新乐府诗,记录战乱中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悲惨境遇,揭露英军侵占镇海、宁波等地,任意捕人服役、勒索赎金、残杀无辜的罪行。黄燮清(1805~1864年)在《乍川纪事》中写英军炮击乍浦镇,一片火海,掠尽金银,留下一片血腥,朝廷却派大臣向敌人赠礼求和来“祭奠”死难者。诗人痛愤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位署名“越伊优亚生”的作者,在《镇城惨劫》诗中,描写侵略军攻入镇江,全城火焰烛天,百姓的鲜血染红了河水;妇女不甘受辱,纷纷上吊自尽;无数幼儿被抛人井中;死尸遍地,南风吹来,泛起阵阵腥臭。全诗字字血泪,满含着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古代爱国诗歌,大多与忠君思想纠结,感念君恩,关切君王与社稷。鸦片战争时期诗歌更多地表现了与人民的联系。诗人们为人民的苦难痛哭,也代人民发出控诉!

第三,控诉侵略者的同时,大量诗歌愤怒地揭露和抨击统治者昏聩畏葸,谴责投降派卖国的无耻行径。这是绝大多数诗人此期诗作的共同主题。贝青乔(1810~1863年)的《咄咄吟》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是一部大型组诗,由120首七绝组成,每诗咏一事,诗后附有一注。组诗真实地记录鸦片战争最后阶段即从“东征”开始到失败的全过程,而重点则是全面暴露清王朝投降派的无耻和清军的腐朽,从而揭示了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

第四,表达了反侵略的坚定意志,进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林则徐和魏源的诗可以作为代表。林则徐(1785~1850年)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鸦片战争失败后,他被革职遣戍伊犁,抗英意志始终不衰。他在遣戍途中所写的一首酬答诗,不仅感念国事,忧愤深广,而且提出了防止侵略者“蚕食”的问题,表现出远大目光和爱国赤忱。魏源在《都中吟)内更提出:“船炮何不师夷技?”“江海何不严烟禁?”“何不别开海夷译馆筹边谟?夷情夷技乃夷图,万里指掌米沙如。知己知彼兵家策,何人职司典属国。”敏锐的诗人深深思索战争失败的教训,寻求救国良策,在爱国思想中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是近代化的呼声。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标志着中华爱国主义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近代诗歌的开端,成为近百年反帝反封建诗歌的第一个高潮。

“诗界革命”和“新体诗”

早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起,夏曾佑、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就开始试作“新学之诗”。这种诗的特点是“持扯新名词以自表异”,如谭嗣同的“纲伦惨以喀司德,法会盛于也力门”(《金陵听说法》)之类,硬塞入几个新名词,实在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在总结这种失败的做法之后,梁启超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逃亡海外时写的《夏威夷游记》中,才正式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并具体提出:“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此后,梁启超又进一步致力于“诗界革命”的鼓吹。当时,我目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变革都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梁启超所倡导的“诗界革命”合乎社会进步的潮流,自然得到了社会的响应和赞许。其中,黄遵宪(1848~1905年)在诗界革命的理论建树和创作实践上成就最为突出,成为一面旗帜。他的《入境庐诗草》咏怀时事,表现反帝爱国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力求做到“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入”。例如,他在《冯将军歌》中热烈歌颂抗法爱国将领冯子材的英雄业绩;在《度辽将军歌》里辛辣地讽刺败军将领吴大激狂妄自大而又懦弱无能;《番客篇》从热闹的婚礼写起,引出五位侨胞的身世,表现华侨在南洋谋生的辛劳,以及他们对祖国和家乡的眷恋之情,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新加坡、伦敦、日本、美国等地所写的旅游诗,将自己的游踪所及,一一录于笔下,使异国风光,尽人眼底,令人耳目一新。《锡兰岛卧佛》、《登巴黎铁塔》、《苏彝士河》

等诗篇,更是做到情景交融,耐人寻味。《今别离》4首分咏轮船、火车、电报、相片及东西两半球昼夜相反,寓意含蓄,描写生动传神,实践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以“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他的诗歌题材广阔,气魄雄大,语言力求通俗明朗,形式上比较自由,风格多样,实践了他的“我手写我口”、重视独创、反对模拟的进步主张,他能继承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吸收前代诗人的创作经验,并使自己的诗歌创作自具面目。他还大胆采用以文为诗的写法,“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又从民歌中吸取丰富营养。他的五古、七古、七律以及民歌体诗都取得显着的成就。

除黄遵宪外,新体诗的重要作者还有康有为(1858~1907年)、谭嗣同(1865~1898年)、梁启超(1873~1929年)等人。谭嗣同的诗和康、梁的早期诗歌,有不少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抒发爱国思想之作。

更多的诗,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忧时愤世、变革图强的决心和对腐败政治的抨击。康有为的诗想象奇特,文辞瑰丽,风格雄浑,气度恢廓。如《出都门留别诸公》:“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光绪十五年(1889年),诗人第一次向皇帝上书,为顽固派所阻,不得上达,愤而离京,作此诗留别亲友。读此诗,可见他出入风、骚,融汇李、杜,以宏伟气魄驭瑰奇想象,写胸中壮思的风貌。谭嗣同的诗《崆峒》、《夜成》、《出潼关渡河》等,感情激昂,调子高亢,笔墨遒劲,意境雄奇,有一股风华正茂的豪气喷而出。如《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人潼关不解平。”借黄河和群山的意象,表达出冲决封建罗网、跨越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壮志。梁启超的诗如《读陆放翁集》、《自励》、《志未酬》等,感情丰富,直抒胸臆,明自流畅。试读《太平洋遇雨》:“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人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诗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远游美洲,在太平洋中思索古今,展望未来,表达出胸中包藏时代风雷的壮志。情怀高远,境界开阔。

此外,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的巨子”的丘逢中(1864~1912年),是台湾着名诗人,曾在台湾组织义军抗日,事败后内渡,在广东各地教书。今存诗皆为内渡后所作,主要抒发他愤慨国土被割和缅怀故乡的深沉感情。试读《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一次“诗界革命”具有内在的自相矛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主张思想内容和意境追求时代精神,抛弃古老的传统,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时代的诗歌;一方面它又主张在形式和风格上固守民族传统,造成了一批“最瓶装新酒”式的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它一方面主张“别求新声于异邦”,开通了“五四”新诗运动的先河;另一方面,它又固守着“理想宜新,形式宜旧”的模式。作为一个诗歌的革新运动,到了“五四”新诗运动兴起之际,它就显得保守了。但它的出现,预示了中国古典诗歌时代的终结,一个更加彻底的诗歌革命时代的必然到来。

辛亥革命前后的诗歌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一场以推翻清王朝统治为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迅速高涨。进步诗歌潮流随着这一革命运动的兴起,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的诗人几乎全是革命者和同情革命的人。他们自觉地把诗歌当作革命斗争的工具,为民族民主革命慷慨高歌。代表人物是女革命家秋瑾和南社诗人。

秋瑾(1875~1907年)年,字王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她是近代史上着名的革命家、女诗人。

1904年离家东渡日本,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年底回国,创办报刊,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并策划组织反清武装起义,事泄被捕,从容就义。她的诗歌内容多为悲叹祖国灾难深重,抒发为革命不惜赴汤蹈火的豪情壮志。她最喜歌咏刀剑,把刀剑作为战斗的象征,作为流血奋斗、不怕牺牲的寄托。她常以不假雕饰的笔墨抒写激越奔放之情,风格雄健警动。例如《对酒》诗:“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她还写了一些通俗化的诗歌,如《同胞苦》、《支那逐魔歌》、《勉女权歌》等。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南社”为中心,出现了大批的革命诗人。南社是辛亥革命前着名的文学团体,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1874~1933年)、高旭(1877~1933年)和柳亚子(1887~1958年),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在苏州正式成立,社员最多时竟达1100多人。到1923年解散时为止,共出版《南社丛刻》20集。可以说,它是我国近代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活动时间最长的文学团体。着名诗人除陈、高、柳外,还有宁调元(1883~1913年)、苏曼殊(1884~1918年)等。在辛亥革命以前,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清王朝的仇恨,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山河破碎的悲愤;也有不少号召人们投入民族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创建民国的昂扬豪迈的篇章。像周实的“昆仑顶上大声呼,共挽狂澜力不孤”,柳亚子的“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等,都是振奋人心的诗句。南社诗人还表现出为革命不怕牺牲、甘洒热血换取民族自由的崇高精神,如宁调元的“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陈去病的“誓死肯从穷发国,舍身齐上断头台”等。辛亥革命之后,南社诗人则转变为抒发理想破灭的悲哀,谴责袁世凯等复辟帝制的丑剧,风格趋于低沉。

与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进步诗歌潮流并行,传统诗坛上出现了具有较大影响的宋诗运动。程恩泽是其先驱,重要作家有祁山藻、何绍基、郑珍和曾国藩等人。他们大多是学有根基的汉学家或兼攻宋学者,其基本创作倾向是“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宋诗派学古并不主张亦步亦趋地拟古,也很注意吸收宋人学唐的那种另觅蹊径的精神,追求诗歌的独创性。

其中以何、郑的成就最高。何绍基(1799~1873年)的山水诗侧重表现自己从山水中感悟到的独特境象、情趣和理致。名篇《飞云岩》句句似写飞云,实写如云之岩,而以人比拟云、石,又以云、石拟人间百态,奇想破空,妙喻连发。他的近体诗则清新自然,又有奇趣,如《山雨》:“短笠团团避树技,初凉天气野行宜。

同类推荐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风月滇川

    风月滇川

    本书精选老舍、沈从文、汪曾祺、徐迟、冯牧、季羡林等40多位名家描写滇川的40余篇经典散文,配以精美彩图,以名家的视角,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滇川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风俗民情,探寻摄魂夺魄的高山峡谷、灵动温婉的滔滔江河。
  •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将日本普通民众、日本政治、文化、美食、交通等浓缩成个人,通过与邻居们的生活碰撞记录日本。以时间为线索,文章带有故事性,但又不缺真实。以小见大,以散文随笔的形式讲述最真实的日本。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
  • 中华典故(下)

    中华典故(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极神殿

    极神殿

    这是一个百人被极神殿征召到魔狱,带着极神殿的系统,一路闯荡,厮杀的故事!
  • 捡个少主来种田

    捡个少主来种田

    这是一个现代女大学生穿越到古代一个女扮男装的长子身上养家糊口过日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男银误以为自己喜欢上男银的纠结故事。女大学生古云清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山村的农家里,本想种种田过过安稳的小日子,没想遇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倌,从此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这个少年陪她成长,护她安稳,保她安危,知她懂她,疼她为她。有些喜欢,只能深埋在心底,也只会深深埋在自己心底,直到腐烂,无可救愈——而那个人,他,永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把他这样放在心上,扎根心底用血液灌溉出一朵花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书中女主角

    我是书中女主角

    五月莫名其妙的穿越进一本书附身在了女主角上,随着故事的展开被卷入一场神秘的预言难逃的诅咒中。“五月,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自由无束,只尊崇自己内心,让你心生向往的人了”“锦绣,无论如何你曾是吾妻,我自当保你”“阿阮,你知道吗?我觉得这是缘分”“我的命运是怎样自我懂事时便早已知道,你不必悲伤。也许祁他是对的,一切对我来说不过都是奢望”“自那一天起,我的任务便只有一个,只是偶尔会心有不甘。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以后我不再会困扰了”事实的愚弄、自以为是一次一次的犯错,她是否能够拯救自己犯下的错,命运的诅咒是否会停息?
  • 煞神天荒

    煞神天荒

    从都市在异界,为女人为兄弟,为家人,他毅然决然,只为给朋友一千安静的天空。天荒,地乱,他愿顶住。
  • 双面之王

    双面之王

    穿越到一个近现代化的超凡世界。聂仑的超凡导师告诉他要小心‘蓝月’。聂仑:······我好像就是从那里来的,她在没有崩溃前,不叫做‘蓝月’,而是叫做地球。这是一个寻求真相的二五仔的故事。
  • 腹黑王爷的杀手小娘子

    腹黑王爷的杀手小娘子

    书中描写了女主燕然为报仇做了杀手,后来因没战胜灭门仇人宰父,而害死了自己的妹妹后,自责而死,不想却带着前世记忆投胎于诗墨王朝巫马大将军家,前世没保护好自己家人的她,发誓要护这一世家人的平安,不论付出什么……
  • 无心撞到妻

    无心撞到妻

    [花雨授权]有没有女人像她一样,在出嫁的路上被人“撞”出花轿?之后的一路上,她又无缘无故地,两次遇到那个可恶的肇事者,而且次次都有恐怖事件发生,一共三次耶!!难道他是灾星不成?啥?最后他们居然一起被山贼劫持了?
  • 落叶时节又逢君

    落叶时节又逢君

    她青沫伊是个修炼几万年的灵心叶妖即将成仙,却被一个无情无义的弟弟算计耗尽一身修为。她因为相信弟弟的话和自己爱的人成为敌人,死前她看着她弟弟冷漠的面孔,发誓道:如有来世我定让你痛不欲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