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800000003

第3章 道德的价值

在此,我不叙述与义务不一致的一切行动,虽然这一切行动对这个或那个目的或许有用,因为就这些行动来说它们是否根本不会发生,因为它们甚至是与义务相冲突的。那些符合义务,但人们并无直接的性好,因为人们更为某种别的性好所逼迫而作成,在这样的情形中,我们很容易辨别出符合义务的行动是否从义务而作成,或是从自私的目的而作成。但是当这行动符合于义务,而作此行动的人有一直接的性好,那么去作这种分辨却很困难。例如,一个商人决不会对一个没有经验的买主高索售价,这总是义务的事;而凡商业盛行的地方,谨慎的商人也不会“随意”高索售价,只保持固定的价格,这样,一个儿童去买他的货物也与任何其他人一样。

因此,人们被诚实对待;但这还不足以使我们相信这商人这样做是由于义务的原因,并由诚实的原则而这样做:他自己的利益需要他如此做;在这种情形下,去设想“在他自己的利益以外,他可以有一种直接的性好以顾念买主,因而好似由于爱,他决不应厚此而薄彼”,这样想是离题的。依此,这种行动即不是从义务而作成,也不是从直接的性好而作成,只是以自私的目的而作成。

另一方面,“去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一种义务,而此外,每个人也有一个直接的性好去维持其生命。但是为了这个理由,大多数人对此维持生命那种顾虑,却并没有内在的价值,而他们的标也无道德的意思。他们保持其生命,无疑地是如义务所需要的但决不是因为义务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如果逆境与无希望的忧伤完全夺去对生命的兴趣。如果这不幸的人心意坚强。愤慨其命运,却不沮丧和灰心。这样的一个不幸的人,他很想死,却还保持着其生命,他之所以保持其生命,并不是因贪恋它,也不是从性好或恐惧而保持它。只从义务而保持它。于是,他的标准便有一道德价值。

“当我们能时,施惠及人”是一种义务;而除此以外,更有许多人也是富于同情心的,以至:没有任何其他“虚荣或自利”的动机,他们在环境的四周找到一种快乐,而且他们能在别人的满足中感到愉快,只要别人的满足是由他们自己促成的,他也会感到心满意足。但是我认为在这种情形中,这类的行动,不管它是如何恰当,如何可爱,却并无真正的道德价值,只是与其他性好,例如好荣誉的性好,为同一层次的,因为这“行动的”标准缺少了道德的意义,就是说,缺少了这种道德的意义。设想那个慈善家的心灵已为自己的忧伤所笼罩,消失了一切对于别人命数的同情,并设想当他仍有力量去施于在灾难中的别人时,他却并没有为别人的苦恼所感动,因为他已专注于自己的忧伤;现在设想:他强忍自己脱离这麻木无感,而且他做成这“施惠的”行动,并没有对于这行动有任何性好,只单纯地从义务而做成的,这样,他的行动开始有其真正的道德价值。其次,如果自然以很少的同情置于这个或那个人的心肠中,又如果这个或那个人气禀上是冷淡的,而且他对别人的痛苦是漠不关心的,或许因为他是备有这种坚忍和刚毅的特别天禀,而他设想或甚至要求别人也必有这样的天禀——这样一个人一定不会是天生卑劣平庸之辈——但是,如果他根本不适合于一个慈善家,难道他终不会在他自己身上找到一个根源给他自己一种更高的价值,就比天生好性情的气质作成的人的价值远为更高的价值吗?这毫无问题的是能的。在这里,品格的道德价值被现出,这种价值无可比地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就是说,他并不是从性好而施惠,只从义务而施惠。

“去寻求自己的幸福”是一种义务,因为对于自己的情境不满意,这不满意就变成大的诱惑,即“诱惑着去违犯义务”的诱惑。但是在这里,一切人对“幸福”原已具有最强烈而切挚的性好,而并没有注意到义务,因为在此幸福的观念中,一切性好被结合于整体中。但幸福的箴言也常是这样的一种格言,它大大地干扰了某些性好,而同时一个人对于幸福不能形成确实的概念。因此,一个简单的爱好,即“在关于它所许诺的方面以及在关于它被满足时间方面都是十分确定的”,这样一个简单的性好,它往往能压服那类流动浮泛的观念,例如说,一个痛风的病人,他能自行选择去享受上,他不会把当前享受牺牲于那一种幸福的期待。即使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对于幸福的一般欲求不曾影响他的意志,又设想在他的特殊情形中,健康在这估计中不是必要的因素,那么在这里如同别的情形一样,仍存有这个法则,即:他决不可从爱好增进其幸福,只应从义务增进其幸福,因此,他的行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无疑地,我们也必须根据这些去理解圣经中那些语句,我们被命令着去爱我们的邻人,甚至去爱我们的仇敌的那些语句。因为当作一种情绪看的爱是不能被命令的,它只为义务的缘故而施仁爱那就可以被命令;这种为义务之故而施爱的爱,即使我们不为任何爱好所驱迫,甚至被一自然而不可克服的厌恶所排拒,他不能不为。这是一种实践的爱,不是感性情绪的爱,一种位于意志中,而非位于感性中的爱——位置于行动底原则中的爱,而不属于柔性民情的爱;只有这种爱才能被命令。

“这样,道德第一命题是:要想有道德价值,一个行动必须是从义务而完成”。

第二命题则是:由义务而完成的行动并不是从目的而引生出它的道德价值,只是从那“它由之以被决定”的标准引生出它的道德价值,因此,它并不依靠行动的对象(目的)的实现,只依靠于那“行动所由之而发生(而完成)”的“决意的原则”,而不愿涉及欲望的任何对象。在我们的行动中,我们心中所有的目的,或行动的效果,都不能给与行动以任何无条件的或道德的价值。行动的价值,如果它不存在于意志中也不存于涉及于意志所期待的效果中,它能处于什么位置呢?它并不能处于任何别处,它只有处于意志的原则中,而不顾及为行动所能达到的目的。因为意志正立于它的先验原则和它的经验动力之间,就好象植立于两路之间,而又因为它必须为某物所决定,所以当行动是从义务而作成时,意志必须为决意的形式原则所决定,对这种情形,每一个物质原则都已从它身上被抽去。

第三命题,即作为前两命题的后果,我把它表示为:义务是“从尊敬法则而行”的行动的必然性。我可以对一个对象,即“作为我所设拟的行动的结果”的对象,有爱好,但是我决不能有尊敬,因为这样一个对象是意志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意志的一个活动。同样,我也不能对爱好有尊敬,无论这爱好是我自己的或是别人的。如果是我自己的,我至多能赞许它;如果是别人的,有时我甚至喜爱它,即是说,视它为我自己的利益上是可取的。只是那“当作一个原则,决不是当作一个结果,而与我的意志相连结”者——单只是那“不曲意顺从我的爱好,但是驾御爱好,或至少在选择的情形中,把爱好排除而不计算在内”,那法则本身,才能算是一个尊敬的对象,因此,也才能算是一个命令。现在,一个从义务而做成的行动必须完全排除性好的影响,以及与爱好连同的“意志的每一对象”,这样,已没有东西留存下来能决定意志,除客观地说的法则,以及主观地说对这实践法则的纯粹尊敬,因而结果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准:我应遵循这法则,即使这法则阻碍了一切我的爱好。我也会义无反顾地遵从它。

这样,一个行动的道德价值并不处于从行动所期望的效果中,也不处于那“需要从这所期望的效果以借得其动力”这样的行动的任何原则。因为这些效果——一个人自己的情况的舒适,甚至别人幸福的增进——都可因其他原因而达到,所以对此,自然也不必需要理性存有的意志;可是就单在此理性存有的意志,那最高的而且是无条件的善才能被发现。根据这个,“我们称之为道德的善”的那种卓越而出类拔萃的善只能存于法则自身的观念中,这法则的观念只在一个理性的存在中才有可能,而决不能存于任何别的地方,只要当这法则的观念决定意志,而不是所期望的效果决定意志时。这个卓越的善早已存在于依此观念而行的人身上,我们决不要去等待它开始出现在结果中。

同类推荐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 正义从哪里来

    正义从哪里来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他以缜密的思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亚当·斯密、罗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并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层层深入,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这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一个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 列子臆说(中册)

    列子臆说(中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热门推荐
  • 天耀主宰

    天耀主宰

    天耀大陆,广阔无边,亿万生灵,无尽强者。千年的等待,只为完成此生夙愿。为了心爱之人,云天行孤身一人远离家乡,来到帝都雷鸣学院修行。天耀主宰的故事,由此开始!
  • 北京没有爱情

    北京没有爱情

    只是想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仅此而已。不奢求能有多大的反响只是平平淡淡的就好。因为我一直深爱着一个人,一直在等待她回来。不喜欢不要喷我,必经第一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乐成长的启发故事

    快乐成长的启发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总裁扑倒33次:宝贝你好甜

    总裁扑倒33次:宝贝你好甜

    “今晚来陪我”,“这个姿势不够销魂”,“叫大声一点”,一场交易,她被他扑倒33次,“嫁给你?门都没有,别以为我不会逃婚,”一场婚礼,他被她无情的抛弃,某男:“骄傲妻,竟敢逃婚,被全球追缉的感觉比那个还舒服吗?”某女:“不,你错了,被很多人追求的感觉更爽,”某男气得脸都绿了,高声命令“来人啊,找个太监24小时伺候少夫人,哪个男人敢多看她一眼,炮轰他家大门,”PS;本书交友群:316098635,欢迎入住,
  • 仙域之祖

    仙域之祖

    滴血焚苍穹,滴血煮沧海;一念斩星辰,一念化宇宙;万族林立,诸雄并起,仙域沉浮,乾坤动荡;一个失忆的少年,从神魔岛中走出,搅动仙域风云……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帝妻难宠

    帝妻难宠

    她是女主,妖孽慵懒,清绝无双,是神,则祸乱天下邪魔,是魔,则诛尽天下神佛。他是帝王,尽拥天下,风华绝代,爱她,就倾尽天下相送,恨她,就沉眠忘川不死不休。千世轮回,如果刻骨的情仇可以淡却,她必笑傲九天,风华尽显。万年等待,如果不甘的宿命可以终结,他必悄然守护,唯爱不改。可是,奈何世间最是无常的,便是宿命。她本是现代的黑道帝王,一朝时空破碎,邪灵横行,她修炼古籍秘法,带领魅夜纵横世界各国,最后却因为太过强大而被背叛,含恨而死,黑暗之王陨落,可是另一个世界的光,才刚开始亮起。魂穿异世,命理轮回,那刻印在灵魂齿轮上的宿命,才正开始转动。
  • 英雄联盟杂货店

    英雄联盟杂货店

    人工智能开店买东西。(前几天家里出了事,结果等处理完回来的时候,发现电脑莫名崩溃了,上本书的存稿全没了,顿时心塞半天;而且电脑连续两次崩溃了,弄了我十多万字的存稿,我决定再也不写存稿了。再加上最近喜欢上了这种日常开店风的小说,所以决定自己也来试一下。)
  • 绝世宠爱:夜不成眠

    绝世宠爱:夜不成眠

    缘份既起,何时又散;一念成魔,情丝皆断。(玛丽苏文,不喜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