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78800000046

第46章 理性与感性的一致

“一致”是一个哲学家的最高义务“一致的例证”,就比在我们的混合主义的时代所见到的还要多。在我们的混和主义的时代里,一种肤浅而不诚实的调和系统,即关于矛盾的原则的调和系统,被设计出来,因为这种调和系统较容易把它自己推荐给大众,“以便使每一方面都喜悦”。

私人幸福的原则,不管其中有如何多的知性与理性被使用,它总不能含有那些“属于较低级欲望机能”的决定原则以外的任何其他决定原则;那么,或者总没有(较高级的)欲望机能可言,或者纯粹理性必须单只以其自身就是实践的:这就是说,纯粹理性必须只通过实践规律的纯然的形式而没有预设任何情感,因而结果也就是说,没有任何愉快或不愉快的观念,能够去决定意志。因此,只当理性以其自己即决定意志时,理性才是较高级的欲望机能,而且理性才真实地,甚至特异地是不同于那感性地被决定的欲望机能的,这样,即使掺杂了一点点感性地被决定的欲望机能的动力,这一点点掺杂也足以损害了理性的强力以及其优越性;此恰如在数学的证明中,较少的经验条件也必减损或毁坏了数学证明的力量与价值。理性以其实践法则直接地决定意志,它不是凭借一种插入的苦乐之情而决定意志,甚至也不是通过法则本身中的快乐而决定意志,而“理性成为立法的”可能也只因为“它作为纯粹理性技能是实践的”。

“成为有幸福”必然地是每一有限理性存有的愿望,因而也不可避免地是理性存有的欲望机能之决定原则。因为我们并不是“原即有或生而即有‘满足于我们的全部存在’的满足”,此“生而即有‘满足于我们的全部存在’的满足”是一种天福,此天福必应函蕴着“我们自己的独立自足”的意识。“满足于我们的全部存在”是一个问题,即“通过我们自己的有限本性而被安置于我们身上”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有需求,而这些需求是和我们的欲望机能的材料(对象)有关的,就是说,是和某种“关联于一种主观的苦乐之情”的东西有关的,欲望机能决定我们所需要的,决定可满足于我们的情况。但是恰恰因为这个材质的决定原则只能经验地为主体所知,所以去视这个问题为一法则,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法则,由于它是客观的,它必须在一切情形中以及对一切理性存有都含有这同一的“意志的决定原则”。因为,虽然幸福的观念在每一情形中是“对象对于欲望机能的实践关系”的基础,可是它只是“主观的决定原则”的通名,它不能特殊地决定什么;可是这“特殊地决定什么”的特殊性的决定,却是那惟一我们在此实践问题中所要关心的东西,如果没有这样的特殊性的决定,这个实践问题毕竟不能被解决。因为裁决一个人要把他的幸福放在什么地方,是每个人的特殊的苦乐之情,而且甚至即在同一主体中,“一个人要把他的幸福放在什么地方”。这也将随着他的需求的差异而有更变,这样,一个主观地必然的法则客观地说是一个十分偶然的实践原则,这种实践原则在不同的主体中能够而且必须是十分不同的,因此,它也决不能供给一(实践的)法则;因为在“希望幸福”的欲望中,那有决定作用者并不是形式,只是材料才是有决定作用的,就是说,只是“我是否要遵循法则以去期望快乐,并期望有多少快乐”这才是有决定作用的。各种自私的原则可以含有普遍的“技艺规则”;比如一个人他若想吃面包,必须设法制造一个磨粉机;但是基于这些知解原则上的实践规则决不能是普遍的,因为欲望机能的决定原则是基于苦乐之情的,这种苦乐之情决不能被认定为可以晋遍地导向于一些同样的对象上去的。

但是,即使设想一切有限的理性存有,在关于“什么是他们的苦乐之情的对象”方面,以及在关于“他们所必须达到这一个对象而去避免另一个对象的工具”方面,都完全相契合,即使是如此,他们仍无法以自私原则作为实践的法则,因为这种无异议本身必只是偶然的。这决定的原则仍然只是主观地有效的,而且只是经验的,也必无那种“在每一法则中而被思议”的必然性,即是说,必无“从先验根据而生起”的一种客观的必然性,除非我们主张这种必然性总不会是实践的必然性,只是物理的必然性,就是说,主张我们的行动为不可免地通过我们的爱好而被决定就像当我们看到别人打哈欠时而也打哈欠,这打哈欠为不可免地被决定那样。去主张毕竟没有实践法则可言,但只有“服务于我们的欲望”的劝告这自此“去把纯然地主观的原则提升为实践法则”为较好。即使是“互相对应的现象”各种规律,也只当我们或者实是先验地知之,或者设想它们必能依一客观的根据而先验地被知,如果我们的见识更深入时,它们才可叫做自然的法则(例如机械的法则)。但是,在纯然地主观的实践原则的情形中,那显然的格言,决不会被表象为实践的法则。

此第二注说初看似乎只是辞句上的精致,但是它定义了那些“有最重要的区别”的词语,这种重要的区别即是在实践的研究中可引起考虑的。一个理性的存有不能视他的诸格言为实践的普遍法则,除非他认为它们是这样的一些原则,即这些原则决定意志不是凭借它们的材料而决定,只通过它们的形式而决定的。

同类推荐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本书介绍了人性的弱点、爱与思维、生存与竞争、热情与勇气、自信与安全感、独断与自信、信念与政治、天才的本质、动物行为、拥挤与侵犯、人的天性、貌似侵犯等等。
  •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生存道:星云大师谈智慧和幸福

    这本《生存道》是《星云大师谈幸福》和《星云大师谈智慧》的合集。涉及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如何智慧的生活,如何最有效的获取幸福,娓娓道出最返璞归真的生活大智慧,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通俗读物。与现代社会流行的此类专著、教科书不同,它不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观点,而是挑选出其中某些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进行论述与分析。为此本书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趣味性”。既然此书为“趣谈”,就必须从西方哲学中挑选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使读者见到此题目就能够吸引他,并迫不及待要去读它。第二“哲理性”。既然是西方哲学的读物,当然不能离开哲理性这条主线,尽管不是全面论述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观点,但无论写那方面的问题、命题或名言,都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视角反映哲学家思想,而且应该从中揭示出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内涵。第三“启发性”。就是让读者读后不仅增长了哲学知识,而且无论在看问题上还是在思想方法上得到一些启示、帮助与提高。
热门推荐
  • 光暗救赎

    光暗救赎

    神灵们彻底消失的一千年后,倒霉的主人公被一个不住在戒指里,有血有肉的老爷爷骗出了居住的小镇,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二十字够了吧?
  • 绝世凤妃:狐王大人太傲娇

    绝世凤妃:狐王大人太傲娇

    她是凤族的继承人,历劫七世,方可涅槃重生,化为炽焰神凤。“本姑娘这么貌美如花,温(man)柔(bu)体(jiang)贴(li),你居然看上了别的女人!”他是九尾灵狐的后裔,俊美无双,腹黑又傲娇。“哼,其他的女人本王才看不上,你,也就勉勉强强吧。”那一世,两人唯美邂逅,开启了一段旷世爱恋。
  • 位谋

    位谋

    “这床……这装饰……难不成我穿越了?!”“吾儿,你可愿娶苏甜为妻?”-千连7年,苏甜嫁与太子沐辰成为太子妃“她苏甜凭什么!我和沐哥哥明明门当户对,我们两家也是至交!她就一将军的女儿还想当太子妃?!”-千连9年,太子妃被毒杀,太子登基,第一次叛乱爆发“染染,你看这山河万里多么美丽”“迟早都是我的。”“沐辰!我们势不两立!你的一切都会是我的!”“给我杀!”“恭迎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千连12年,起义成功,顾墨筲登基,封苏九渊为大将军
  • 恋桃乌龙茶

    恋桃乌龙茶

    在崩溃的时候想起你,你从远方跑来,明亮可爱。“一树一树的花开”,人群中等你寻觅而来。
  • 医仙怒甩扶弟魔

    医仙怒甩扶弟魔

    准丈母娘:“王宁,我告诉你,不把房子卖掉,不再拿三十万出来,你休想和红红结婚。”实话告诉你,我已经给红红找了一个有钱人。没钱?没钱,你打一辈子光棍吧!准媳妇红红:“王宁,你就再想想办法吧!我弟弟有对象了,就差五十万了。实在不行,把家里的房子变卖一下。我就这一个弟弟,他不靠我,靠谁啊?”王宁:滚,这个婚,老子不结了!同时,一道声音毫无征兆的在王宁脑海中响起。“吾辈后人,吾乃太极医仙,你可愿接我传承!从今日起,汝便传承吾毕生所修之天地医典,成为本医仙唯一传人,将悬壶济世,傲于天地间......”
  • 爱情住在我隔壁

    爱情住在我隔壁

    善良、智慧的文艺女刘舒,邂逅了英俊又儒雅的上海男人陆竞城,陆竞城视她如珍宝,她以为自己遇见了最真的爱情,当爱情如花般热烈地绽放时,她却惊讶地发现他已是人夫……胡臣宁,像煦日阳光那样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善解人意,体贴温情,照亮了刘舒的心房,他的出现,却好像,晚了一步……
  • 相爱不如遗忘

    相爱不如遗忘

    他们交易捆绑在一起。她将一颗真心落在他身上。他弃之敝履。命悬一线之时,他亲口承认对她只是利用。坠入深爱,看见的是所爱之人执枪的手。砰然枪响,泯灭所有爱恨。
  • 后宫宠妃,只宠一人

    后宫宠妃,只宠一人

    “你不弃我不离,你若弃我,从此各不相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不会的,我们会白头偕老。”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你我都是飘在天空上的云朵儿

    你我都是飘在天空上的云朵儿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苦厄,或大或小,都在让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