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79800000002

第2章 赏与罚的原则

把大人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是无济于事的。惩罚再多,也不会带来长期的服从。如今的孩子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愿意接受各种严重程度的惩罚。从大人的角度看,迷惑不解的父母总是错误地希望惩罚始终有效,却认识不到他们采取的方法其实根本行不通。从惩罚中大人充其量只能获得短暂的效果。

奖赏与惩罚

我敦促老师立即停止那些不适于孩子的奖励和惩罚,并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一个新生儿诞生了,他在精神上绝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无助且无力。一种崭新而庄重的尊严感将随着婴儿心灵的自由油然而生。从此,孩子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兴致勃勃,也会对那些曾经吸引他的外在诱惑保持沉默。我曾像其他人一样,相信教育者有必要借助一些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认为应当先激励幼儿基本的情感需求,如食欲、虚荣或自爱,以便培养他的劳动态度与和平理念。后来我惊讶地发现,有些孩子根本不理会这些低层次的赏罚刺激,仍然保持着端正的品行。于是,我敦促老师立即停止那些不适于孩子的奖励和惩罚,并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做的事情上。

然而,世上没有什么事比要求老师或家长放弃旧习惯和传统偏见更加困难。

有个老师对我的教育理念很感兴趣。趁我不在场,她准备在蒙氏教室中部分运用(或者说试验)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一天,我不打招呼地到她所在教室巡视,看见她班里最聪明的那个孩子胸前戴着一枚硕大的银质十字架,而另一个孩子被要求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张椅子上。

一个孩子受到奖赏,另一个孩子却遭受处罚,我静静地注视着。戴十字架的孩子从自己的小桌上拿东西到老师的讲桌上,不停地来回走动,十分忙碌并且神情专注。他多次经过坐在椅子上的那个受罚男孩的面前。一次,十字架恰巧掉在地上,受罚的男孩捡起它仔细打量,然后对这个男孩说:“你知道你掉了什么吗?”后者转过头,满不在乎地看看这枚十字架,表情似乎在说:“别打扰我,忙着呢。”随后他开口说:“这东西对我有什么用?”受罚的男孩平静地问:“对你没用?”接着他说:“如果是那样,我把它戴上好了。”对方回答:“好啊,好啊,你戴上它吧!”从语调中听出,他的意思似乎是:“谁在乎那玩意儿!只要别烦我就行。”椅子里的男孩缓慢而小心地把十字架挂在胸前,仔细凝视片刻,然后伸开双臂,惬意地坐到椅子上。奖赏总能让受罚的孩子得到满足,专心致志的孩子却对此不在乎:他的满足感来自于工作。

有一天,我带一位女士探访附近的一所儿童之家。她一边称赞着孩子,一边当着我的面打开一个小盒子,并从中取出几枚小小的铜质奖章。这些用红缎带系在一起的奖章闪闪发光。她说:“老师会把这些奖章挂在最懂事、最聪明灵巧的孩子胸前。”由于当时我无权要求这位女士采用我的教育方法,于是便默不作声。这时候,老师走过来拿起盒子,正在此时,坐在第一张桌子旁边的一个4岁男孩皱起眉头表示抗议,并且反复地大声说:“不要给男孩!不要给男孩!”

这样的场景多么引人深思!虽然这个小家伙受教育不多,但已经知道自己是教室里反应最敏锐的孩子。他受不了这种奖励方式的侮辱,又不知道应该怎样进行辩护,只好当场指出自己是男孩的事实。

说到惩罚,我们经常发现自己在面对一群爱惹是生非的孩子时,不管怎么训斥、央求或劝说,他们都不会听话。请医生给他们做检查的结果是一切正常,什么毛病也没有。没办法,我们便在教室的角落里放一张小椅子,罚调皮捣蛋的孩子坐在椅子上,把他孤立起来。同伴都能清楚地看见他因受罚坐在那里,而我们则会向他提供他想要的东西。这种隔离方法总能成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比老师的训斥要有效得多。此时,孩子终于悟出了和他人相处的好处,而且希望像周围的孩子一样有行动自由。通过这种方法,那些最初在我们看来离经叛道的孩子慢慢都学会了自律。多数时候,孤立的孩子是“享受”特殊待遇的对象,似乎生了病或者孤立无援。每次我走进教室,都会先走到这样的孩子身边,并且用对婴儿说话的口吻与他交谈。之后我再面向其他孩子,对他们做的事表现得饶有兴趣,好像他们都是大人一样。我不知道被孤立的孩子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但他们的转变的确真实且持久。事后,他们都为自己的言行骄傲,并且从心底对老师和我保持一份柔情。

(玛利亚·蒙台梭利)

错误与改正

应当懂得,把大人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是无济于事的。惩罚再多,也不会带来长期的服从。如今的孩子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愿意接受各种严重程度的惩罚。

蒙台梭利很早就从她对孩子的观察中发现:惩罚并不能迫使孩子改正错误。用消极的方法引导出“积极”的言行是行不通的。对行为不端的孩子,应该让他远离平时的伙伴、静静地呆在一旁,或者与老师坐在一起。这种将孩子孤立起来的做法,在蒙台梭利学校里似乎行之有效,可是在家里效果如何呢?

蒙氏教学法中最不为人知但却相当重要的一环,是大人对错误以及改正错误的态度。请注意,这里讨论的内容只与态度和行为的纠正有关。

在传统的管教方式中,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受两条绳索牵引,这两条绳索是奖赏和惩罚。大部分家长认为,批评孩子和责令孩子改正错误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幸好他们采取的方式多半都比较温和而且不乏建设性)。他们视错误为洪水猛兽,因此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孩子犯错。许多大人还努力将自己裹在严密的保护网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免因出错而成为孩子效仿的反面典型。如果不慎犯了错,也必须谨小慎微,绝不向孩子认错,因为他们觉得大人的形象高大、有力,在孩子面前应当始终保持完美。

大人看待错误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深

我们都见过被大人瞧不起的孩子因此变得害羞、沮丧和恐惧。因为孩子事先就判断自己“做不好”,于是“索性不做”,对错误的恐惧感会伤及孩子的心灵。我们必须对孩子加以肯定,从而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里不可或缺的成员之一。不要让孩子独立久坐,沉迷于电视或游戏,或者将他放在一边,无视他的存在,而是要让他参与家庭生活,无论何时何地(例如,在家中、在户外、在运动时)。大人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得到满足,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4岁大的孩子都能自己铺床叠被。如果他达不到你的标准,或者你觉得哪儿不对劲,你可能会走过来说:“天呐!瞧这里有多乱。你都做了些什么?”如果是这样,你就毁了孩子,因为你破坏了他的热情和活力,毁掉了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下一次,他也许会胆怯地站到一边说:“妈妈,还是你来吧,我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假如你换一种方式来处理,把你感觉到的不对劲、不满意埋藏在心里,等到下次换床单时说:“要换床单了,来,让我们再来试试吧”,并且再次向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那么你就掌握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精髓。我们坚决反对将孩子的缺点“一棍子打死”,毫不掩饰地指出:“这是错的”或者“你做不好这种事”,而应把他这次的不足记在心里,并且再次作出示范。请记住,无论什么事,别人第一次向我们示范时,我们并非都能立即能掌握要领。应该和颜悦色地面对孩子的错误,允许他通过亲自动手一步步改正,这是蒙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设定合理的行为界限

另一条重要原则是--大人要为孩子设立合理的行为界限,并且坚持原则。大体来说,孩子都喜欢有人引导,也感激别人示范,只要我们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帮助,他们就能充满活力、生气勃勃。但我们只应营造环境、不失时机地引导,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当我们和孩子友好相处时,我们就成了他们的朋友,有权利说“不”而不必吼叫或生气。我们可以说:“你不能要这个,但是可以要那个。”或者说:“让我们等会儿再来做这件事。”同时,我们必须对同样的事物坚持同一个标准,不能对同一件事今天说“可以”,明天却说“不行”。是的,在不同的场合搞“双重标准”,这一点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是人,有自己的情绪,但家庭管教方针最好能和学校的教育相一致,那样孩子才不会生活在两个世界里。如果某一天你对某件事哈哈大笑,觉得有趣极了,另一天孩子做了几乎同样的事,你却莫名其妙地发怒,孩子将会无所适从。孩子的确需要限制,但我们也需要遵守明确的管教原则。

我们给孩子自由,却常常误解自由的真谛。有人说:“蒙台梭利教学法不适合我。在那些教室里,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给孩子的自由太多”;还有些人说:“我有些看不上蒙氏教学法。在那里,孩子必须遵循事先规定好的一种固定方式,说实话,那太严格了。”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对。我们确实在给孩子自由,这种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比如,孩子在教室里活动的自由包括可以坐、走、躺以及伸展四肢等。我们给孩子选择的自由、时间上的自由,他们能自由选择一种短期或长期的工作任务。我们既让孩子独处,也让他自由地与其他孩子交往。我们给予的这些自由不超出一定限度,而这种限制又是明确而坚定的,譬如孩子绝对不能干扰或伤害他人。孩子在家里的情况也一样。不过,如果你给孩子的限制,是在以你占据优势的统治地位基础上设立的,那么这种判断会被孩子接受,并融入他们的生活中,成为其行为准则的一部分。孩子恪守这些准则,静候并希望有朝一日也成为像你那样拥有特权的大人。要看到,如今我们的整个社会结构都已经变了,孩子已经获得了和大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大人不能再有挥之不去的优越感,我们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权力正在消失。而孩子对这一现实心知肚明,从而拒绝承认大人的优势地位。

应当懂得,把大人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是无济于事的。惩罚再多,也不会带来长期的服从。如今的孩子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愿意接受各种严重程度的惩罚。从大人的角度看,迷惑不解的父母总是错误地希望惩罚始终有效,却认识不到他们采取的方法其实根本行不通。从惩罚中大人充其量只能获得短暂的效果。当同样的惩罚方式不得不再三运用时,此类方式无法奏效的事实便会越发明显。

动辄惩罚只会使孩子的反抗和挑战意识越来越强烈。有些孩子小小年纪便开始走上一条挑战权威、反抗父母的可怕道路。

6岁的瑞塔整个早上都在吵闹。她拒绝吃早点,被妈妈骂了一顿;她和4岁的妹妹打架,妈妈罚她回自己房间思过半个小时;她把花木连根拔起,妈妈大怒并且威胁要揍她屁股;她把邻居家的小猫绑在晾衣绳上,差点儿使猫儿窒息而死,妈妈罚她老老实实地坐在厨房里的一把椅子上;最后,她把午餐喝的牛奶扔在地板上,对此,妈妈把瑞塔拖到自己的房间,狠狠地打了一顿,并且让她中午剩下的时间内都呆在房间,哪里也不许去。1个小时之后,一切恢复平静,妈妈心想瑞塔可能睡着了,于是便去房间探望。她又惊又怒地发现,卧室窗帘上所有能够得着的地方,都被瑞塔割成了一缕缕的布带。妈妈不知所措地大叫:“哦,瑞塔!我该拿你怎么办?”

瑞塔的大胆行为掩盖了她的挫败感和气馁情绪。她的所作所为似乎在说:“我不是不好吗?至少我还能向你显示我的存在。”后来,当妈妈一再惩罚瑞塔时,瑞塔终于以极端的行为回击:“如果你有权伤害我,我也同样有权伤害你!”一个可怕的反击和报复过程随之愈演愈烈。妈妈越是惩罚,瑞塔就越是反抗,这就是惩罚带来的恶果。令人“遗憾”的是,孩子比大人更容易恢复体力,而且更为坚韧不拔。无论在筹划、技巧和耐力上,他们都不输给自己的父母。结果是父母到达忍耐的极限,发疯般地摇头并且痛苦地呼喊:“上帝!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肉体上的惩罚或者唯我独尊的想法(如“听我的话,否则便怎样怎样”),需要用一种互敬和协作的意识来取代。虽然孩子不再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既没有受过训练也没有经验,因此,仍然需要我们的管理和领导。优秀的领导者能够感化和激励身边的追随者去做合时宜的、得体的事情,家长也应当如此。假如孩子知道我们尊重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有平等的权利自主决定做什么,那么,他们便愿意接受我们的领导。用力打孩子是对其人格尊严的极大侮辱,而妈妈的尊严也在打完孩子之后(尤其是她事后如果感到内疚)荡然无存。应该看到,孩子的挑衅行为有时候是其所追求目的的一部分,他们要通过挑衅来证明自己“坏”,或者将我们卷入一场权力之争,或者想对过去的“不公”作出回击以求“平冤昭雪”。此时家长如果惩罚他,便恰巧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自觉地落入他精心布置的“陷阱”。身为父母,我们要学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内在渴望,使他能主动满足指令中包含的各种要求。我们要营造一种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的氛围,并且让孩子有机会学习与人和睦相处的艺术。在做这一切时,用不着炫耀权力,因为权力会导致反叛,同时也与教育孩子的初衷格格不入。

然而,如果我们打起精神、尝试以疏导法来教育孩子时发现自己仍被激怒,以至于仍然要惩罚或责骂孩子,那么我们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此时的我们是在宣泄挫败情绪,从而揭开“为了孩子好才惩罚他们”的谎言。事实上,世上没有人能十全十美,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表现证明我们只是普通人,而不是教育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自己的脆弱心理一笑了之,然后继续朝着更富有建设性的目标努力。

妈妈给8岁的比尔1块钱,让他去买面包,于是比尔走进超市。在超市外面再次相遇时,妈妈让比尔拿出找回的零钱。比尔大怒:“你怎么能找我要那些零钱呢?”妈妈问:“怎么啦比尔?我需要那些钱。”小男孩愤怒地将找回的零钱统统倒到妈妈手上,快速地高声说:“我真不明白,我明明帮了你的忙,不是吗?”妈妈困惑地注视着比尔,说:“是的,你的确帮了我的忙,儿子。”他们走向汽车时,比尔身体的每一根线条都流露出愤恨。

假如某个孩子必须受奖或受罚,那表示他还缺少自我引导能力,需要大人的帮助。可是,假如孩子的所作所为处在内在动机的控制和支配之下,那么大人附加的奖励和处罚就显得多余甚至有害,它们只会剥夺孩子心灵的自由。

(玛格丽特·华塔克)

吸收性心灵的本质

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大人以礼物来换取他们听话,而是真心想让大人满意。孩子之所以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是因为他渴望归属、愿意为团体出力、乐意和人合作。

为好行为而奖励孩子,就像为不端行为而惩罚他们一样,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两者都缺少对孩子的尊重。在彼此尊重的平等关系中,完成一项任务是因为它必须完成,完成任务的满足感来自两个人精诚合作、和谐一致,不像比尔和他妈妈那样。不过,比尔对自己的行为有益于家庭这一事实毫无意识,相反,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当他“这对我有什么好处”的想法遇到“什么也没有”的回应时,便表现出愤怒和不满。这是多么令人震惊!比尔对事物的看法非常狭隘,有局限性。内心的社会责任感被他的这一错误想法扼杀了,他以为只有索取才能为自换争来应有的位置,只有当做好事得到某种回报时,他才会有归属感,才会感到心理平衡。为什么要孩子把干家务活当成有酬劳动呢?他们住在家里,衣食由家人提供,享有每位家庭成员都有的特权。倘若他们确如自诩的那样与其他家庭成员地位平等,那么对于担负劳动任务就责无旁贷。但由于大人对孩子“悬赏”,孩子便认定只有得到了好处才值得去做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培养出责任感。过于强调“对我有什么好处”的结果,是我们不得不用尽各种奖励手段,但可悲的是,任何奖赏都欲壑难填。

孩子应该分担和分享家里的一切悲喜、一切杂务。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一份钱花,大人通常会给他们零花钱。以这样的方式分享金钱,他们理应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花费。干家务和用零花钱之间不应有任何联系。孩子做家务,是因为他们应该对家庭成员的幸福贡献绵薄之力;孩子得到零用钱,是因为他们理应分享家庭福利。

有个母亲把两个小女孩留在停车场的汽车里,以便能从容地买点东西。她一跨出车门,两个孩子就开始哭。“好乖乖,妈妈会给你们买个玩具。”妈妈说。3岁大的女儿问:“哪种玩具?”“哦,这可不好说,反正给你们买玩具就是了。”妈妈一边匆忙地回答,一边赶紧离开。

这位母亲企图通过物质奖励来赢取孩子的合作。其实,孩子并不需要大人以礼物来换取他们听话,而是真心想让大人满意。孩子之所以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是因为他渴望归属、愿意为团体出力、乐意和人合作。当我们为让孩子行为检点而贿赂他们时,其实是在传递“我们不信任你”之类的信息,而这种不信任足以令孩子心灰意冷。

奖赏不能使孩子拥有归属感。一次奖赏可能代表着家长当时的赞许之情,可是在其他时候怎么样呢?妈妈和爸爸仍然赞许孩子吗?还是需要另一种奖励激励孩子?假如我们拒绝给孩子某个特别的奖赏,孩子会解读为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如果孩子对“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没有得到答案,从而拒绝合作,那么家长就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除非他认为奖赏已经足够,否则他不会与你合作。如果得不到任何特别的回报,他凭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去做该做的事?就这样,功利主义心态如雨后春笋般滋长,而贪得无厌的胃口根本没有满足的时候。于是,一种完全错误的价值观由此确立,孩子总认为一切东西都是这个世界欠他的。16岁的青少年就有这种感觉,在他看来,遵守高速公路交通规则以保障生命安全的简单常识,在他的价值观念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他就喜欢在开车时铤而走险、横冲直撞,以示对规则的挑战。凭什么要注意遵守高速公路交通规则?有什么奖赏?汽车是他的私有财产,公路飙车能体验兴奋和刺激的感觉,能炫耀自己是多么厉害,而且在为所欲为之后仍然能成功逃脱处罚,这些可比遵守交通规则有趣多了。再说了,就算不小心被抓,那点小小的处罚措施又算得了什么?总之,追求刺激的挑战是值得的,反正家长能把事情摆平。

这就是赏与罚造成的最终结果。“他们还没有奖赏我,所以我要惩罚他们。如果他们惩罚我,我就回击他们,让他们好看!”

满足感源于积极参与并做出贡献。大人以物质奖励来博取合作的错误努力,实际上使孩子丧失了享有寻常满足感的机会。

(玛利亚·蒙台梭利)

让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做法对待每个孩子。家长往往热衷于向每个孩子提供同样的机会。有些孩子抢占了先机,并且看似毫不费力就能顺利通过种种人生挑战,而其他孩子似乎在很小时就给人以有缺陷、不完美的感觉,而恰恰是这些孩子需要多加鼓励。

一提到“手足相争”,所有人在脑海里都会回忆起类似的景象:大清早的刺耳尖叫声、为争一个玩具而哭闹和扭打以及“先轮到我”之类宣战般的话语。作为父母,我们真希望能挥舞起一把神奇的魔棒,使这一切都从眼前消失。我们从现实中清楚地认识到,兄弟姐妹必须学会分享父母的爱、分享家庭的共有财产,只有这样,冲突才能降至最低限度,同时也才能使家庭生活幸福和谐。兄弟姐妹的敌对态度植根于孩子对外在事物的占有欲。当其中一个人感到自己的那一份没有或不够时,便会和其他兄弟姐妹争夺。这时,大人必须通过真正的转变来化解矛盾,让孩子消除来自他人的威胁感。

蒙台梭利知道,纠正孩子不端行为的最佳方法是释放他们的内在活力。她写道:“内在的活力一旦获得释放,便会随之产生一种新的尊严感。当孩子专注于自我征服时,本来对他极具吸引力、甚至由于不去占有而会产生嫉妒心理的各种外界诱惑,现在都变得微不足道。面对这些诱惑,他们竟然也能无动于衷。”这段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假如孩子成功地做好了自己想做的事,周围的一切便都是和平和美好的,此时,他便能和兄弟姐妹和谐相处。

这里所说的孩子的“自我征服”,其实并不那么容易察觉出来。蒙氏提出,我们应首先确认孩子有哪些需要,从中找出与父母生活紧密相连的核心内容。例如,孩子要成为家庭的正式成员之一,要去做有目的的事,喜欢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能对大人为他们安排的各项活动发表评论等。最重要的是,他们希望扮演一个有价值的角色。对孩子来说,“有价值”就是完全参与家庭生活。

让孩子与父母建立一种直接合作关系

要想实现这种参与,必须有一位既有时间又有主动性的家长,为孩子们制定某项计划,以便所有兄弟姐妹都能以一种比较完整的方式加入家庭“俱乐部”,从而让冲突和嫉妒降到最低限度。在这里,父母对工作的理解和参与是关键环节。不少家庭的教育困惑可能源于一种主观意识,即想当然地认为6岁以下的儿童应当能和睦地一起做事和做游戏。这种既快乐又幸福的协作场景受到某些人的万分青睐,以至于他们总想过早地将团队合作精神强加到孩子身上。“现在大家一起做”,这种话肯定有害,因为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给孩子下达一个“一起玩”的指令,并不代表孩子就懂得如何分享快乐。要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奉献,首先必须在他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直接合作关系。

孩子喜欢帮助大人。孩子小时候就能找到和其他孩子和平共处的方式,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事。眼光敏锐的父母会发现,日常的许多活动都能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做事能力,并且能够达到一个相当的水平。当活动超过一种、孩子也不止一个时,父母应该在一侧观察和引导,避免孩子相互冲突,而不是指手画脚、横加干涉。年幼的孩子本能地希望拥有个性空间,并且喜欢在“保护区”里工作。例如,汤姆在洗碗,玛丽削胡萝卜皮,每个人都在特定位置做着特定的事。大人不要硬性比较,因为每个孩子做的事不一样,对他们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没有可比性。孩子在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大人最好的赞美就是公正地让他们相信自己干得很棒,“这根胡萝卜削得很干净,一点泥巴也没有。”“这个盘子油光锃亮,你擦得很好。”孩子取得的种种成就需要受到大人的肯定。他们讨厌比较,也不喜欢批评,那样会抑制他们的兴趣。父母第一次参与孩子的活动时,孩子就形成了自我印象,这也为孩子今后和其他孩子(不论是兄弟姐妹还是好朋友)交往打下了基础。

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便在有大人监督和指导的工作环境中,孩子之间似乎仍然可能产生矛盾。假如汤姆和玛丽都要用搅拌机,那怎么办呢?轮流使用是一种社交技巧,但未必符合孩子的习性。倘若两个孩子在同一时间想要同一样物品,笼统的命令恐怕也无法阻止可能爆发的不理智争斗。对较大一些的孩子,用“轮流使用”的方法或许容易化解纷争。“从1到10中选一个号码”或者“抽到最长纸条的人怎样怎样”,这些都能化解10岁左右孩子当前的争执。但是年幼的孩子看不出这种机会有什么公正性,如果他们由于输了而要求再来一次,心态便会完全失衡。更何况,“轮流使用”的方法必须预先认真做好计划,只有这样,这种方法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调解方式,而不是“看着办”的权宜之计。

或许可以做一张周表,将每天的活动安排好。比如,用一些符号代表不同含义,使学龄前儿童能够辨认和理解:星期六洗衣服,星期天到教堂做弥撒,等等。将周值班表贴在冰箱的门上,清晰地显示出汤姆哪天该削胡萝卜皮,哪天轮到玛丽做同样的事。如此一来,他们便会产生一种真实而直观的公平感,因为每个人的值班任务都与明确的时间点相连。在厨房里装上定时器也能达到同样目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前提,即什么时候值班是由时钟的运动规律来控制的,不是由于大人的偏心。

然而,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家长单方面妥善处理便能解决公平问题。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和认知能力,需要大人以不同的方式去接触,而这些不同的接触方式不一定会让兄弟姐妹觉得公平。蒙氏在她1939年的著作《从儿童时代到青春期》中曾谈到分配的公平和真实的公平。她认为,家庭和学校这两种环境里的平等,通常可称为分配的公平,也就是说,在惩罚和奖赏的分配上人人平等。对某个人的特殊待遇会构成一种不公平,这就需要引入法律权利的概念。在这种公平概念里,存在对个人主义和孤立主义的肯定。因此,这一概念不利于孩子内在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真正的公平(虽然并非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来源于明确地满足人的内在个性需要,同时兼顾别人的需求。分配的公平和个人权利之类的原则纯粹是外在的,和与生俱来的公平格格不入。换句话说,真正的公平需要视个体需要而定。

切勿“一刀切”

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做法对待每个孩子。家长往往热衷于向每个孩子提供同样的机会。有些孩子抢占了先机,并且看似毫不费力就能顺利通过种种人生挑战,而其他孩子似乎在很小时就给人以有缺陷、不完美的感觉,而恰恰是这些孩子需要多加鼓励。家长应当把这一点向孩子们说清楚:“汤姆眼下需要更多关注,因为他正处在困难期。”当汤姆宠爱有加地坐在母亲腿上时,会引发玛丽的排斥情绪。其实,这种符合一个孩子心理需求却引发另一个孩子排斥情绪的两难处境是能够避免的。家长可以亲昵地拍拍玛丽的背说:“我现在正在忙,可我没有忘记你。我仍然很爱你,一会儿再去陪你。”

在很多时候,兄弟姐妹在互有联系的场面中会受到大人忽视,得不到他们作为不同个体所需要的特别关注,竞争的氛围十分浓厚。鉴于此,不时带孩子单独外出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这种单独相处的经历能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我,同时家长也能亲自作出响应,而不必担心对其他兄弟姐妹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和妈妈共进午餐,和爸爸一同旅游(甚至只是和家长共享一段亲密的时光),这都能使每个孩子产生一种真实的个人肯定感,使其觉得父母在爱自己、接受自己,而这种爱和接受的前提无疑是因为他有独特的优点。家长还必须保护孩子不被来访者忽略,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交外向性。来客往往缺乏“手足之情意识”,他可能只青睐某一个孩子,而且一般是喜欢表现又引人瞩目的孩子:“玛丽,穿这件衣服显得你更漂亮了。”敏感的家长可以暗示客人给另一个孩子同样的好评,比如说:“汤姆穿上他的新西装看起来也很帅。”客人在适度接受家长的暗示后,通常也开始夸另一个孩子。

总希望对每个孩子一碗水端平的家长,结果往往是对所有孩子大发雷霆。没有什么比“一刀切”式的公平更能弄巧成拙了。当妈妈由于担心会引起另一个孩子的敌意,而不能给面前的孩子较大的苹果或亲密的拥抱时,生活便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物质上,对“一刀切”式公平的追求都会使人厌烦和恼怒。孩子并不渴望平等地分享爱,而是需要获得一份单独而特殊的爱。在这一点上,孩子强调的重点是爱的质量而不是平等。

“手足之情意识”必须直接来源于家长

如果父母经常由于各种工作压力而焦头烂额,或者由于社交活动频繁而筋疲力尽,那么孩子们都不会有受到重视的感觉。这是因为,其实只有父母才能敏锐地感知子女的需要,他们凭直觉就该知道何时应当介入、何时应当退到一边旁观,当然,这往往有赖于父母处处留心。很多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互相争斗的原因,仅仅是缺乏大人的关注。实际上,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成熟,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互助和互惠,但小时候却不知道这些。大人必须用心处理微妙的手足关系,但不能过早卷入孩子间的纠纷。

往往父母看到局势紧张,便想立即插手缓和。他们追求公平分配,但并没有事先了解真实情况。如果父母没有在现场目睹事态的来龙去脉便妄施惩罚,那真是愚蠢之极。如果兄妹间打架,可以将他们送回各自的房间,让每个人都能“面壁思过”。但是,如果你只盯住某一个孩子(通常是年纪较长者),把他当成加害者来惩罚,那就会让另一个看似受害实则加害的孩子因逃避责任而幸灾乐祸。想激怒孩子并让他承受不公平的误解,那简直太容易了。

要想把儿童时期自然的竞争转化为成年时期的那种创造性友谊,关键是要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觉,搞清楚它们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随后,以这种清晰的认识为基础,反思过去曾经有过的憎恨,丢掉心理枷锁,重新发现彼此的真正价值。乔治·桑特雅纳曾说:“那些不能记起过去的人,今后注定还要重蹈覆辙。”此外,那些不能了解过去的人,同样也注定要重蹈覆辙。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也许还能改变未来。

不要总和孩子算“旧账”

我们惩罚孩子的方式,将影响到他们彼此惩罚对方的方式。大人必须学会宽容,并且身体力行地做好榜样,不要老是和孩子“算旧账”。孩子经常会效仿大人的态度。有个父亲曾阻止儿子对妹妹颐指气使,不料儿子却振振有词地反驳说:“凭什么?你不正在对我发号施令么?”最坏的情形是大人“以暴制暴”,即以羞辱的方式来阻止兄弟姐妹之间的无礼顶嘴。大人应当采取的准则是明确的:了解实情,崇尚和平的解决方式;主动倾听孩子之间争斗的来龙去脉,找出妥善解决的办法,哪怕孩子间的争斗看似微不足道。因为对卷入其中的孩子来说,争斗可不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大人应当耐心地理清冲突的头绪,并采取建设性的处理方法。

我深信,如果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争端的方法,那么手足之争对牵涉其中的孩子来说,不失为一种可从中学到有益经验的好事。但是,如果在两个孩子之间插进了家长的干预,那么这种三角关系对事情的解决将永远带来消极影响。母亲往往并不知道,孩子争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把她牵扯进去,迫使她放弃其他责任。结果呢,母亲对敌对气氛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孩子的敌对行为模式仍然会继续下去。

(大卫·肯)

同类推荐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初三

    作者是一位智慧的家长,同时也是帮助许多初三家庭成功中考的指导师。本书从初三学生和家长的常见困惑入手,结合作者的亲身体会和感悟,详细介绍了中考复习、体检、体育测试、填报志愿、备考、录取等各个阶段的应对经验与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诸如早恋、失眠、逆反等“疑难杂症”的解决窍门,为考生和家长轻松度过初三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指南。阅读本书,让初三孩子轻松,家长放松,中考成功。
  • 孩子的心声,您要听

    孩子的心声,您要听

    本书突破了此类书籍传统的生涩、枯燥,运用孩子事例、孩子心声两大板块,让您充分了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心里到底有什么想法;紧接着,各种实用的技巧和建议,会让您完全明白,到底该如何行动,才能让孩子摆脱困境。而“爸爸的话、妈妈的话”一定会让您会心一笑:“原来,案例中父母的想法,和自己是那么一致看来,我一定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会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 孕育健康宝宝一本通

    孕育健康宝宝一本通

    本书分十四章,从孕前准备开始,就如何应对早孕反应、孕期营养补充、孕期健康检查、孕期防病、孕期性生活、胎教与优生、新生儿护理与早期教育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 英才是怎样成长的

    英才是怎样成长的

    本书所选的九个留美少年的成长案例,从九个不同的方面对父母成功的教子方式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述和介绍。
热门推荐
  • 恰如时光不负你

    恰如时光不负你

    倘若一个人的信念足够坚定,那么他的影子是不是真的能化生成人?但,为什么你不再出现了呢?是我的信念不够坚定,还是其实你从未存在过?他们都说你只是我的幻想,但是我知道你是存在过的。你一直都在,只是如今的你重新变成了专属于我的影子。真希望你的出现不是一场梦,可惜我是个被抛弃的疯子。——————————这一生,谁都可能会先行把你抛下,却只有你的影子会一直伴随着你。“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这是影子对人忠诚的誓言,这也是人对影子产生依赖的前提。
  • 樱子

    樱子

    九寨沟之旅,导游青松爱上了日方领队樱子。旅行团团长松田先生欲玉成其事。樱子妈竭力阻止。青松赴东京看望樱子后,樱子前来浦东与青松私会,青松把樱子介绍给神山读友会,神山读友会拜托樱子盛邀松田先生率松田汉诗会成员来浦东与中国青年举行浦东世纪公园诗吟会。盛会举行前夕,樱子妈突然来到浦东,临时改变主意,决定亲自护送樱子前来与青松成亲。接机时刻,青松陡然发现樱子……
  • 万道丹圣

    万道丹圣

    一代丹皇穿越到了一个纨绔子弟的身上。从此纨绔废柴走上逆袭之路!丹图为引,魔龙为魂破九州,纵四海诸天神魔,俯首称臣
  • 父亲撰

    父亲撰

    都说人这一生只欠父母,作者从自身角度出发,描述了父亲这一生的经历,通过对这种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 重生之页游

    重生之页游

    我一名页游爱好者,在2030年里,原来不火的一款页游被设计成了全新一代的虚拟网游,在这个网游中每一幕都是那么的逼真,但我却在2040年遭遇车祸丧身,我以为我即将死去,但.....
  • 秋水墨色

    秋水墨色

    淡淡温馨的青梅竹马,爱情的故事永远都在不疾不徐的上演着。她,夏秋水;他,沈墨;他们,十二年的青梅竹马;你進我陪你出生入死你退我陪你頤養天年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
  • 超能逆天之路

    超能逆天之路

    什么?主角光环?啊?开挂?怎么可能!这些本来就是我的能力!为何?我即是神!大千万物,皆为我造!话说,喂,我好歹转生9次了,能不能给我一次完美人生啊?不行!喂喂喂……唉……所谓的转世,只不过是感情的延续罢了!注:那个…有一些读者说我刷点击,其实我没刷点击,就是在校园扩列那里宣传了一段时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相濡的以沫

    是相濡的以沫

    夏以沫只是想找固定队,结果被一个无数人仰望的传奇人物、名校顶尖牛人,那人出身世家,运动全能,外表风雅,气质清华,举止从容,本质……土匪……还啰嗦的要死……
  • 明末一凡人

    明末一凡人

    凡人亦英雄英雄亦凡人风云际会起天下在我手杨云,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便利店小店员,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明朝,传奇之路就此开启新人新作,诸位看官若觉得对您胃口,还请不吝轻抬贵指,点下收藏,若能有推荐票,更是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