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8200000008

第8章 家谱的起源与发展

(一)家谱的起源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人文资料,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古往今来,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散居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家族,他们都有着各自共同的祖先,是血缘关系将他们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家族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为了能使统治得到延续和稳定,权力更替和财产的继承能够平稳实现,不致落入外人之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个家庭都十分重视血统的纯正。为此,记录血缘关系和血统世系的谱牒就应运而生。早在中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夏朝,王室就有了记录自己世系的谱牒,这就是夏王的家谱。商、周王室也都有自己的家谱,后人曾加以整理,编成《五帝德》《帝系》《五帝系牒》《世本》等通代谱牒。司马迁在创作其不朽的史学著作《史记》时,就曾参考并仔细研究过这些资料,写成《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楚世家》和《三代世表》,完整、系统且具体地记录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周三代王室及楚王室由始祖而下的本支历代世系。同时,司马迁还根据春秋时期各国国君的家谱,编成《十二诸侯年表》。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相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的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幸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二)家谱的发展与演变

夏商以来,不仅王室有家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自己的家谱,专门记录家族世系。政府设专门机构管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其主要职责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族的三姓事务,编制三姓的家谱。春秋时期,有人对这些家谱进行整理,编有《世本》15篇,集中记录了从黄帝至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家系。相传,荀子也曾编有《春秋公子血脉》,此书今已佚,可“血脉”二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家谱的本质。汉代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十分重视家谱并大量参考了春秋以前的各种谱牒资料,用《太史公自序》的语言是“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史记》所记述的上古以来的政权更替和诸侯贵族的家系历史,是我们今天了解上古历史的权威著作。

春秋时期,皇帝的家族事务由政府专门设置宗正来管理,当然也包括皇帝的家世记载和家谱编行,民间的家谱基本处于自流阶段。秦代的家谱,现在已不见记载。汉代家谱,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帝王诸侯世谱》20卷,《扬雄家牒》《邓氏官谱》以及颍川太守聊氏所作的《万姓谱》等。此外,还有一些碑刻实物,也记载了家脉的传承。

东汉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是“察举”,即根据社会议论来判别一个人的品德和才能,然后量才录用。评论必须由社会头面人士进行。而他们自然不会注意到普通人家的子弟,目光只能在同阶层的圈子里,这样,门第和家世就逐渐重要起来。三国时代,魏国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分九个等级从士人中选官,它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主要标准,这种选士方法,当时被称为门选。根据门第来选官的最终结果是强化和保证了门第等级的尊严,防止低门第者通过认宗、联宗、联姻等方式挤入高门第,分享特权和既得利益。因此,为了选官便利和身份证明,无论是政府还是豪门,都非常重视家谱的纂修。家谱在政治、婚姻方面作用的递增给家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谱牒由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政府设置“谱局”,专门编修谱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设“谱库”一类机构,收藏谱牌,以备不时查验。

为了能使家族等级区别清楚,南北朝时除了编有本家族的谱牒之外,也编有如《百家谱》之类的郡姓、州姓谱,将本州、本郡的大小家族,三六九等地区别记录各自的世系,据萧梁时期阮孝绪的《七录》记载,当时的谱牒著作就达一千余卷。那时的寒门素族,如果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与士族攀婚之外,只有伪诈高门,诡称郡望了。

南北朝时,家谱如此重要,因而,一切能证明家族身份、氏族等级的文件、资料都一定要有世系的内容,流传至今的一些墓志铭和史书也不例外。尤其是北魏收所撰的位居封建时代二十四部正史之一的《魏书》,更是一部家谱式的正文,每一列传后,均附有子孙名字、官爵,最多的竟达百余人。南北朝时期的家谱现在已基本亡佚,这些史书为我们保留了一批相当完整的谱系资料。此外,南北朝时的一些注书也曾大量引用当时的家谱资料,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19种,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用达36种,由此亦可见当时谱书之盛。

隋唐两代的统治者都出身于豪门士族,因而,对于谱牒维护统治利益,巩固政权的作用非常清楚。隋唐时期,门阀制度也很盛行,但与南北朝时有所不同,一是隋唐取士大多通过科举制度,与门第关系不大;另外,经过隋末农民起义的冲击,南北朝时的一些士族衰落、消灭了,另一批军功贵族崛起,产生了一批新的豪门,构成李唐王朝的统治基础和主体。为了维护整个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巩固统治基础,唐王朝的谱牒修撰权基本为官府所垄断。政府设置了专门机构,不惜花费巨大代价,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编写了数部大型的谱牒著作。唐代政府修撰的谱牒,均为政治作用明显的姓氏谱和衣冠谱,比较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姓族系录》《元和姓纂》《皇室永泰谱》《唐皇玉牒》等,都是皇皇巨制。官修谱牒,成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政治工具。以谱牒形式将各派政治力量的既得利益固定下来,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关系。

谱牒在唐代政治生活和婚姻中仍有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婚姻方面。因而,不仅官府修谱来评定姓氏高下,私人自修家谱的情况也很多。据《新唐书·艺文志》的不完全记载,经过唐末及五代战乱所余的各类家谱仍达一千余卷。同时,还涌现了一批谱学家,在社会政治活动中发挥着作用,只可惜唐代的各类家谱除了敦煌石窟中保留有若干残页外,早已荡然无存。

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贵族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者多是靠战功而升迁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值得夸耀,再加上贵贱变化无常,更替很快,权贵者既不愿意,也不可能抽出时间来摆家世,排门第,魏晋以来的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了。

宋朝建立后,取士继承了唐朝的科举制度。婚姻很少注重门阀,唐朝以前谱牒所能起的政治作用已基本消失,巩固统治用不着这个政治工具,政府没有必要再来编修或收藏各种家谱。家谱曲纂修,一时衰落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才得到改变。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不约而同地编写了各自的家谱。并提出了编修原则和具体的方法、体例,使得家谱以另一种面目逐步走向繁荣。

欧阳修在主持编修《新唐书》时就十分重视谱牒,专门在《新唐书》中设置了《宗室世系》《宰相世系》,用以记录李姓皇族的世系和唐代369名宰相的世系。修订《新唐书》后,他发现自己的家族世系族人们都不太清楚,为了使族人和子孙能够了解祖先遗德,他采用了史书的体例和图表方式,将五世祖安福府君欧阳万以来本家族的迁徙、婚嫁、官封、名谥、享年、墓葬及其行事等编成一部新型家谱。几乎与之同时,苏洵也编成《苏氏族谱》。二人都是使用“小宗之法”,都是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的。这是由于五代以来,整个社会成员的政治、经济地位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家庭很少能够世代富贵,倘若追溯五世以上的祖先事迹时,往往会碰到几世贫贱,族人脸上无光。因此,一般家族只好采用“小宗之法”。至于皇族,则可追溯数十百代,采用“大宗之法”来编修家谱。两宋时代,很多士大夫都为自己的家族编写家谱,同时,还出现了一些理论著述,最著名的就是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这些理论和实践,指引着两宋私人修谱事业蓬勃发展。

辽、金、元三代的家谱,如今已全部失传,见于目录记载的也非常少。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人家谱大都是明清两代纂修的,明清两代家谱编纂的目的与宋代一样,主要是为了记录家系、和睦家族、教育族人以及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因而,明清两代的家谱内容比宋代增加了许多。为了抬高和标榜家族高贵,很多家谱采用了“大宗之法”。动辄上溯几十代,上百代,必定以古帝王或名人为先祖。除将家族世系排列清楚外,又增加了传记、著述、祠堂、家规、家训等方面的内容,人物的记述也增加了子女、婚嫁等方面的情况。为了隐恶扬善和保持血统纯正,还规定了各种人物不准入谱的限制。行文重视文采,为了使家族世系的延续得以永远记录下去,还规定了续修家谱的年限。所有这些,使得明清时代的家谱纂修更系统,价值更高。

同类推荐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学者最宝贵的品德是服从真理,尊重真理。说理的人,必愿尊重他人的意见,反省自己的主张,同时更有服从真理的勇气,没有服从真理的勇气,学者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服从真理、尊重真理,一切意气便会不消而消,大家心情也会舒畅,以利协作。
热门推荐
  • 绝色狐仙

    绝色狐仙

    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还有可能是鸟人。有时陪你到最后的不是最爱你的,但却是最适合你的。请注意,爱情是到千年以后才有的词汇。--------------女娲语录史上最帅气的姜尚,最呆萌的妲己,最深情的帝辛,最......路人甲的姬发.。带你扒一扒封神榜不为人知的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幻觉。
  • 寂寞的我与遥远的他

    寂寞的我与遥远的他

    女主沈晓沫从高中开始默默的喜欢了男主陆远整整八年,迟迟不敢告白,当她鼓足勇气时,却被拒绝了。
  • 隐能学生

    隐能学生

    他是一名没落的学生,差点因为打击报复送命。在得到特殊能力之后,他的人生得到巨大改变。他开始变强,开始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从此,他的人生不再平凡。
  • 总裁大人,我超乖!

    总裁大人,我超乖!

    初次见面,他们火速领证,她成他的人。从此,她被男人捧在心尖宠,不让她受丁点儿委屈。他,纵横帝国的黑暗邪狂帝王,也是商界霸主,隐世贵族,冷酷狠戾邪魅强势霸道,却用尽滔天的权势财富,将他的女人,宠上了天。“爷,少奶奶说她要一颗50亿的钻戒。”“一颗怎么够,给她拉一车去。”“爷,少奶奶扔下离婚协议,带球跑了。”当晚,他将她堵在墙角,低沉着磁性魅惑的嗓音道:“宝贝儿,要带着我的继承人去哪儿?”【双处】【爆宠】【虐渣】
  • 予你光芒1

    予你光芒1

    /她(虞熙婝)是他(白嘉琛)悲催生活里的救赎,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无尽黑夜的挣扎,脑海里总是响起“那阿琛哥哥...会不会...讨厌点点”。/他(白嘉琛)是她(虞熙婝)平常生活里不一样的色彩,总是能让她的体温提升0.2℃,自己也因为他而勇敢,能和年少时的欢喜在一起那是她这辈子最开心的事。/这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做着各自喜爱的事慢慢老去,两人相互尊重,相互宠爱,相互依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让两条平行线相互重合,成为彼此最温柔的港湾。日常小甜文,入股不亏?^▽^?文案一:“那阿琛哥哥...会不会...讨厌点点。” 文案二:“20岁的点点你好,我是25岁的阿琛”。“25岁的阿琛哥哥你好,我是20岁的点点,请多多指教。”没想到一指教就是一辈子。 文案三:“哥哥帮点点系鞋带,点点以后可是要帮哥哥系鞋带和解皮带的。”文案四:“我现在所有的光芒都是你给的,现在只是反照在你身上,所以牵着我的手继续闪闪发亮下去吧”
  •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那天,丈夫被我捉奸在床。“你的孩子是我的,谢谢你帮我养了这么多年。”那个女人趾高气昂,将我视之如命的养女拽到身边……一切是一场久久无法醒来的噩梦,孩子哭着求我:“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为了夺回我的女儿,我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强大世界。
  • 越兮词

    越兮词

    她,原是湘族女帝,却成了叛国罪女。三族六州,将再次卷起风波……
  • 七佛父母姓字经

    七佛父母姓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纯洁爱情

    纯洁爱情

    那个叫什么龙的真厉害,一首二只蝴蝶就能飞遍全国,红极一时,要是四只蝴蝶岂不飞遍世界,红遍宇宙,这小子运气真好,亚楠心里想着,嘴里唱着——亲爱的,你张张嘴……我和你缠缠绵绵翩翩飞……
  • 安平和富贵

    安平和富贵

    一个是年近30,毫无建树的颓废男,一个是年仅18,活泼可爱的精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