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36600000066

第66章 一个人的告别

◆文/潘向黎

真安静啊。

没有人说话,没有音乐,没有脚步声……那些往常会有的轻快而不过分的喧闹,都像烟被风吹散了,散得无影无踪。

这么安静,都不像我熟悉的教室了。寂静中,我觉得灯光越来越冷,空间越来越大。而我,就独自坐在这一室空旷、清冷之中。

很久了,我不曾拥有如此纯净的孤寂。

仿佛是一汪清澈的然而深不见底的水,我缓缓沉入,失去了时间、地域的概念,没有回忆,也没有明天的计划,没有兴奋,也没有失落,甚至忧伤与疲倦。

灵魂游走了,丢下躯壳茫然无措。

远远地,传来汽车驶过的声音。沙……沙……沙,细腻而急促,这是都市里最常见的背景音乐,提醒人们有关距离、速度以及一切同样飞速变化着的东西。但它此刻的出现,却提醒我:世界依旧完好无损地存在着。

我浮出水面,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时空位置——

1994年。东京。

而且是春天,窗外云霞一般的樱花告诉我。

樱花又开了,好像天上打翻了调好粉色的调色盘,染遍了大街小巷、远山近水。人们不时抬头,眼中就也染上那种轻柔的颜色。真是梦一样的季节。

可是,这个季节对于我,却意味着告别。

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告别。

我望着黑板。上面空空的,没有一个字。周到的女教师,在离开之前仔细地擦去了所有的字。现在除了蒙在上面的那层细细的粉末,还有什么能证明那上面写过那么多的字,还画过许多图案呢?也许,过去的一切,只有眷恋的心才是唯一的记录者。

我一向不擅长告别。从小到大,每逢毕业或转校,总是不知如何面对离别的场面。我本能地压抑着忧伤、无助,这种压抑如此过分,以至于常常显得冷漠、厌烦、心不在焉。

今天的告别,我想可以庄重、温柔地进行,因为只有我自己。既然不得不分离,我愿意单独拥有这最后的告别,也因为这是一次特殊的告别。

两年的研究生读完了,我要和这所老牌国立大学告别了;留学生涯也要结束了,我即将与这个国家告别。终于,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时候了。

在这微微惆怅的表面的告别之下,还有一层更深刻的告别——这才是我忧伤的原因。那就是,我正在和我的学生时代告别。也许是永别。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我是多么眷恋我漫长的学生时代,多么不愿意从中走出来。可是,再长的梦还是要醒的,再尽兴的盛宴也有散的时候。现在就到时候了,是时候了。

我还坐在教室里。可是最后一堂课也上完了,结业仪式也举行过了。在这里,我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我理好了书包,穿上外套,可是没有走。

我只想在这儿再停留一会儿。这么简洁、朴素的空间,这么自由、纯净的空气,仿佛我已在它的怀抱中过了一生。想到不得不和这一切分离,我觉得身体正在失去重量,而忧伤汹涌而来,将我席卷。

从记事起,我的大部分白天都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度过的。对学校的热爱,使我轻而易举地成为一个不让人操心的乖孩子、好学生。虽然在好学生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容易受惊的心。我不喜欢课外活动,不参加任何团体,不到老师的办公室串门。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成天在想什么。我只是在学校的“人”中间躲着。嘻嘻哈哈的声浪,上课下课的铃声,使我觉得安心。老师,像这个世界的警察、法官,公平地执行着温和的法律,保障着我们的安全与秩序。别的孩子自由地玩耍、奔跑着,我自由地孤独着,快乐地胡思乱想着,做着无始无终的梦……

岁月就那么过去了。

在同一个背景下,迭现出一个小女孩——少女。小学五年半,我随母亲的工作调动辗转了好几个地方,不断地转学、插班,可是每个地方的学校都以同样的温度、湿度接纳了我这株小小的植物,我幼小的枝叶从未萎黄。我的心灵也从未蒙上类似“颠沛流离”的阴影。

然后是中学六年。我这一届是“文革”以后恢复中学六年制的第一批,这样我们要比高一班的同学晚两年才毕业。许多同学都觉得冤,觉得亏,而我不。虽然后来因为偏科才感到一些压抑,但对学校依然奉若神明。

然后是大学四年。大学毕业时我已经二十二岁了,那是我可能改变学生身份的一次机会。我差一点就进了一家报社,一家很大很好的报社。为什么没有去,我至今也不十分清楚。我在找工作的同时考了研究生——这是我没有考进第一志愿的大学时立下的誓言,可是没想到我居然可以进那家报社——当一个报人其实是我从小向往的,于是我矛盾起来,我甚至暗暗希望我的笔试失败,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去工作。可是我收到了研究生的口试通知。

我考虑了三天。最后,那熟悉的、温热的、纯净的校园占了上风。也许,我还不真正想工作,我不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未知世界的诱惑敌不过从小浸透肌肤的生活方式对我的召唤。我想那就是命运吧。

我留在了教室里,一留又是三年。这三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许多事,许多曾经坚固的梦坍塌了,许多是非贵贱悄悄变化了,昔日的白云成了今日的污泥,静止了的灰尘又满天飞扬,许多让人血液呼啸的概念已成了讥笑的对象。可是我们当时似乎没有太留意。

如果上海这个城市还有“闲云野鹤”的话,那就是我们,还有当时和我们一样视都市如田野,在垄上陌间读书的人。

我们确实喜欢读书,——已经读完了必须读的大学以外还继续读,选完必修的课程以外还选其他的——这就是证明。我们确实在读书,又确实在“读书”的名义下睡懒觉、打牌、喝酒、聊天、辩论、跳舞、吵架……还有冥想。每个大雨瓢泼的夜里,总有几个夜游的人浑身湿透地回来,在走廊上兴奋地大喊大叫;赶写毕业论文的人与失恋的人一样脸色苍白、茶饭无心。我们高朋满座,宾客盈门,我们日日欢宴,夜夜笙歌。我们又个个孤独得要死,只好钻进古今中外的书里求助。这样的日子一久,个个都像苦恋中的人,精神恍惚,浑身散发着不属于日常世界的气息。那种失常多么好,它使我们忽略了多少丑恶与卑劣。

可是还是毕业了,答辩通过,学位拿到了,功德圆满。接下来,该怎么办?我说不出的惶惑与怅然。也许是上苍怜悯,从云端垂下了一条绳素,那是一次留学的机会。绳索一荡,我已来到了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校园。

异国的环境、不同的语言、各国的同学,打工、租房、旅游、社交……喧哗的日子像一片海,涌动着浪花。我奋力划动双桨,既然离开了安全的港湾,不想灭顶便只有奋斗。而所有的辛苦、努力都是有报偿的,我依旧可以留在我的校园里,名正言顺,心安理得。我愿意缴纳世界上最昂贵的房租与学费,换取在校园里坦然的呼吸和轻松的步伐。

记着新学期的开始、考试的日期,惦记着那个可爱的马来西亚邻居的生日和那个意大利同学的回国日程……就没有在意光阴如何从身边一寸寸滑过,就忘记了自己应该和十八岁刚进大学时有所不同。我的笑、我的泪、我的长发、我的步态,都还那么年轻,充满光泽和弹性,浑然不知衰老为何物。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冲到这个闸门口。怎么一眨眼,就到了不得不告别的时候?

连那个男孩子的求爱都未曾让我如此忧伤。那是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外国男孩子,对我一无所知,不知为什么注意到了我。他发现我喜欢紫色的熏衣草时,大叫道:“我以后每天带一束来找你,你会像喜欢花一样喜欢上我的!”我从未遇到过这样单纯的人,这样坦率的追求。不可能没有一点感动,但我知道,对于这件珍贵的礼物,不能回报的接受就是亵渎。在跨过校园的门槛之前,有一道门槛我已经跨过了。——我记得那双眼睛是如何蒙上泪水的。其实他不必难过,我并不是否定他,我只是不能接受而已——我是以拒绝来珍惜他的感情。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今后再也遇不上这样的人了。什么也不知道就可以喜欢一个人,这样的心情只属于校园的芳草地。这也许是时光的最后一次顾盼,我此刻忽然明白。但是明白也不能改变一个事实:我必须离开。

回想我以往的选择,每一次决定的背后,都有同一种坚执:不离开学校。从八岁起念书,到二十八岁,我的无邪童年、豆蔻年华和校园的气息浑然一体,为它所塑造,在我生命里长成了一棵青翠的树。二十年了,这棵树长得郁郁葱葱,现在这棵树必须移栽到其他地方,谁知道它有多么不舍、惊惶?我与它泪眼相向,不要怪我,那狠心的决定不是我做的,我已经竭尽了所能。树啊,我们走吧。

真的是我一直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吗?也许是它选择了我,并且给予我宁静的内核,使我无论在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都市,或者异国他乡,无论我的外表、穿着如何变化,我的内心始终如初。

我总是在想象中复制记忆——上课铃响,所有的人都在教室里坐好,随意无拘的服饰,浪漫无心的谈吐,透明无尘的眼神……可是我的复制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因为我分不清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还有在这里遇到的不同肤色的脸,每一次想象中的上课,都成了记忆中所有同学的大会合。然后,他们突然消失,像一个破碎的肥皂泡。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留在原地。就像此刻,人去楼空,黑板上空空如也……

最后一堂课,二十年来的最后一堂课还是上完了,同学们道过再见了。我们初见面时还语言不通,今天却用流利的日语互道珍重。我们不像平时随随便便地说一声“回头见”、“明天见”,而是用正式的“再见”。因为知道此去各在天涯,此生难得再见。

我留在这个最后的教室里。可是我知道,再等下去也不会有属于我的课了。如果有人再进来,那是陌生的、更年轻的脸,他们将说:“对不起,我们要上课了。”那时,这里就属于他们了。

都走了,我从小到现在的所有的同学们。我无论怎样挣扎地留在原地,一切还是向前走了。时光,还有伴随着时光的一切。我看见时光像一个骄横的君王,握着他的手杖,以不为任何人、任何事而改变的步伐向前走着;悲欢、爱恨、是非,所有的一切都像谄媚的臣仆亦步亦趋地跟随着他。记忆与他们保持着一些距离,像一个前朝老臣,苦苦而又徒劳地想证明自己的独立。

不,不要作如此可悲的想象。还是前人的那句感叹:“逝者如斯夫!”时间像流水,如果你不随波逐流,它就从你身上漫过去。

在一个人的教室里,我终于意识到:时光的水流冲刷过了,这里已是荒凉的滩涂。所有的人都走了,我也不能再留下了。

深深地看上一眼,再深深、深深地吸一口气,让肌肤、魂魄记住这一切。然后,我将转身,再不回头。

再见,我的校园——我的同桌,我的友人,我的初恋,我的梦,我的青春时代。

让我在心里和你们紧紧拥抱,最庄重、最温柔地向你们告别。

紧紧抓住学生时代的梦不放,一读再读,从未跨出过校园,只为多呼吸一下此间纯净的空气。这看上去有点懦弱,有点不切实际。然而,所谓“青春”,不就是这么神情恍惚,坚决如斯的么?一个人的告别,青春时光轰然老去,校园依旧却遍寻不着往日的欢笑,这多少让人黯然神伤。读这篇散文,不妨听听叶蓓的《白衣飘飘的年代》,一个舒缓,一个激烈,却契合着我们内心同一种情绪。

同类推荐
  • 学生心理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学生心理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周一清晨半小时中层领导课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泛泛地提出概念,而是针对管理者常存的棘手问题,把“清晨半小时课”概述为以下六个方面:即一、建立公司发展的高期望值;二、互相信任,掌握授权艺术;三、辅导员工爆发个人的敬业精神;四、减少障碍的沟通法则;五、培养忠诚员工——表彰的巨力;六、新管理模式——制度与教育合一。全书的主旨在于:向管理者传达“工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忠诚地主动执行自己的工作,就是具有责任心的优秀管理者”两大理念。而这两大理念,往往决定你究竟能否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最后本书的用意还在于:如何高效地利用“清晨半小时课”而避免喋喋不休的“疲沓会”,是与管理者的能力和形象相关的大问题。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海的女儿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海的女儿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惊险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惊险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东野圭吾的小说能在当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其原因在于他的小说不偏不倚地说中了人们的种种内心困惑。《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作者指出,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他笔下的卑微者与现代化的社会形成对立,反抗科技理性及与之相伴的监控制度。《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是利用东野圭吾的小说给我们找答案的书,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幸福。
  • 黑色豪门:花心老公你落网了

    黑色豪门:花心老公你落网了

    【本书全本免费】结婚两年。她苦苦守候,他却从不在意她,她拒绝身边接二连三出现的各色美男。当她为了救他出现生命危险“我老婆有事,我要你们全部陪葬!”男人对着医生撕心裂肺的吼!如果知道有一天她会离开自己,是不是就不会伤害她,“老婆,我现在才知道,你已经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对不起,我就是混蛋。”男人绝望无力的靠在急救室门口,为什么他们结婚两年,他怎么会那么不珍惜,现在还得及么?【QQ群14431256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侠作者闯仙侠

    仙侠作者闯仙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五,五行相克生万物…21世纪的玄幻扑街作者,重生到了修真世界,小说中的那些经验在真实的修真界靠谱吗?赵凡表示很靠谱…
  • 星火不寂灭

    星火不寂灭

    震惊!偶像歌手居然转型为电竞少女,甚至成立战队妄图夺冠!为了避开莫名其妙的丑闻,唐沁不得不隐姓埋名、创建小号,却躲不过系统的恶趣味。与众不同的出生地点和主线任务,匪夷所思的隐藏支线和特殊待遇,将她塑造成了混沌邪恶的“混世魔头”。“喂,系统大神,你能不能对我有一点点敬畏之心,为我筛选几个靠谱的队友,分配几个彩笔的对手?我只想我的战队加冕为王啊!”〈日更,网游电竞为主言情为辅,谢谢大家的阅读和收藏〉
  • 女孩初恋笔记

    女孩初恋笔记

    你现在正在经历初恋的苦恼吗?你现在正处于陷入失恋的痛苦之中吗?你对未来感到迷惘吗?你在初恋恋人和人生路之间不知道如何抉择吗?如果现在你正在经历这些苦恼,那么你就要看看这本书了。它将会带你走进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有恨的女生世界,为你慢慢解开你心中所有的困惑和迷惘。但愿每个初恋中的男孩和女孩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 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

    蒋介石的侧室姚冶诚

    本历史纪实所演义的是蒋介石与一个来自苏州城北30里地的北桥乡冶泾塘畔的农家美女姚冶诚(阿巧)之间悱恻凄婉、真诚纯朴的爱情故事。本纪实作者凭借与姚氏同乡之便利,又经过几十年苦心披沥与踏访,终于采集到大量蒋与姚婚恋的珍贵而又鲜为人知的资料,文中有关姚氏打入冷宫、隐居姑苏、与蒋纬国相依为命的真实故事,均为首次披露。
  • 天之遗子

    天之遗子

    九天大地,上至神佑,下通幽冥,以血为引,昭告魔灵,永龙使出,魔界降临,万妖现世,劫煞众生神之遗陆上的一个先天不能修炼元力的慕容天,我欲成神,谁当杀谁。看他如何让一步步的走向这个世界的巅峰。元力的层次:御气、聚元、淬神、化虚、不灭、地仙、金仙、玄帝元魂之力的层次:元灵之境、魂灵之境、人灵之境、圣灵之境、神灵之境、帝灵之境、混沌之境。
  • 无人伴我共白首

    无人伴我共白首

    我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欺骗我而你不会。但万万没想到,你才是欺骗我最深的那个人。如果还有下一世,请不要遇见你。………………………………………………“你是来杀我的?”“不是!我要杀的人是天衣神教的教主。”“红衣分坛属于天衣神教,要杀教主,先杀了我!”听说江湖上兴起一邪教天衣神教,名门正派派人杀天衣神教的教主,殊不知,阴差阳错,竟爱上天衣神教红衣分坛的坛主,处在不同立场的两人,更应该用力的相爱。人生若如初相见,人生若止于初见,我便不愿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