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27100000005

第5章 锦衣卫的第一次兴覆(4)

胡惟庸案件中朝廷重臣大批量的死亡并没有让朱元璋停下杀戮的屠刀,反而让他认识到“清除异己”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样的认识给了锦衣卫更加宽泛的活动空间。通过胡惟庸案件,朱元璋也锻炼了队伍,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了未来锦衣卫的侦查网络和办案手段,锦衣卫可以说是在千锤百炼中完成了自我成长。

其实,设立锦衣卫这个部门,朱元璋虽然作了很久的盘算,但是毕竟这个部门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历史上从来未有过。作为开创者的朱元璋必须先要知道它的能量和效果,才能确定是否有锦衣卫存在的价值,还有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是否值得他信赖。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信任,从一军统帅到一代霸主,朱元璋已经愈来愈难相信别人了。很让朱元璋欣慰的是,经过胡惟庸案的洗礼,锦衣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能力。

洪武十五年,在追剿胡惟庸案的剩余“案犯”的同时,锦衣卫悄无声息、水到渠成地“挂牌营业”了,从此,这些朱元璋手下的亡命之徒终于不用挂着“内廷拱卫司”、“仪鸾司”的羊头而卖“锦衣卫”的狗肉了,他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皇帝的身侧。

这就是动荡的大明王朝初年的历史时局,曾经位极人臣的胡惟庸在憋屈中死去,身后孰是孰非至今难下定论。在三万多生命那最后一丝的幽咽中,神秘的锦衣卫在历史的洪流中抬起了头,他们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要为他去扫尽所有威胁大明王朝未来的不安因素。

在胡惟庸案中,锦衣卫的出现是迫于朱元璋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而在整个事件中,朱元璋动用的最核心的力量,从始至终都是锦衣卫。在锦衣卫博得了朱元璋的信赖以后,从胡惟庸案中锦衣卫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潜移默化中也对锦衣卫产生了一种依赖感。而开国皇帝对待这个特务部门的依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锦衣卫这个特殊部门再未退出明朝的历史舞台。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每一个皇帝都不能够完全信任自己的臣子,即使锦衣卫在明朝后期逐渐没落,但是仍然没有被取缔,可见,在朱元璋的作用下,锦衣卫已经成为了明朝皇帝们的一种情结。

三、锦衣卫的第一次成形

在清剿“胡惟庸案”的株连罪犯的过程中,锦衣卫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胡惟庸案”还没有尘埃落定,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地把锦衣卫推向了明朝历史的前台。这是明朝锦衣卫的隆重登场,在“胡惟庸案”中逐渐成形的锦衣卫,具备了对外廷的监控功能,可是,由于朱元璋对于子嗣们的过于相信,也使这第一次成形的锦衣卫有着明显的漏洞,这个让朱元璋忽略了的漏洞日后成为对皇太孙朱允炆的最大威胁。

1.后“胡惟庸案”时代锦衣卫的成熟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驾驭一帮亡命之徒为他打江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的前瞻性,朱元璋的深谋远虑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即使是民间传说中智慧已经可以赶得上诸葛亮的刘基也远远不及。

暴力机关永远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王权的根本,所以朱元璋在当上吴王后,首要的事情就是改革他的军队。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管理方面可谓是天赋异禀,具备着统治者的思维能力,他深切了解元朝统治的失误之处,并且吸取经验以弥补自己的缺失。

首先,朱元璋将军队分为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个卫亲军指挥使司,同时废除了袭用元朝旧制的枢密、平章、元帅等称号,而是按照兵马的数量,把五千人称为“指挥”、一千人称为“千户”、一百人称为“百户”、五十人称为“总旗”、十人为一“小旗”。在最大限度上完成了对军队的管理和掌控。在朱元璋正式建国以后,他迅速将这种模式推广了下去,把五千人以上的军区称为“卫”、一千二百人以上的称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以上的称为“百户所”。

在朱元璋早期推行的卫所制度里,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大都督府,大都督府负责明朝的所有军事事务,包括负责内廷安全的禁军。内廷拱卫司就是负责内廷安全的禁军之一,属于羽林卫的一支,也受大都督府管辖。

内廷拱卫司无疑是和皇帝最亲近的一支队伍,属于皇帝的专职贴身卫队,拱卫司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经过认真全面的审核,对统治阶级必须誓死效忠,总体来说就是要从肉体上和精神上都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同时,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还必须都是顶级的。

伴随着乱世的结束和明朝皇权的确立,朱元璋急需一支效忠于自己并且完全为自己服务的亲兵。而内廷拱卫司此时无疑成了朱元璋最好的选择。于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在给功臣们论功行赏的同时,把内廷拱卫司从大都督府的管辖里拉了出来,改为亲军都卫府,由自己直接管制。内廷拱卫司虽然属于皇帝的亲军,但是实际官职并不高,拱卫司的头儿也就是七品的官职。在把拱卫司独立出来,变成亲军都卫司以后,朱元璋首先将官职从七品一下子提到了正三品,其后就开始大肆扩充亲军都卫司,并设中、左、右、前、后五卫和仪鸾司。

这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而在亲军都卫司里又属仪鸾司和皇帝的关系最为亲密,于是锦衣卫的破土就从仪鸾司开始了。在胡惟庸案开始以后,亲军都卫司中的仪鸾司终于开始慢慢转换自身的身份,向着锦衣卫蜕变。

终于,在洪武十五年的四月,朱元璋下旨废除仪鸾司,设置锦衣卫。

作为一个由皇帝直接支配的特殊部门,朱元璋给了它一个光鲜的外表:恩荫寄禄。就是说锦衣卫没有固定的人数设定什么的,纯粹就是为了给没什么本事的功臣的孩子们谋个出路,也算是朱元璋赐给有功之臣的特殊福利。

而事实上,锦衣卫主要从事的却是“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中,设了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鸾舆、驯马等七个部门负责“侍卫”,但是随着锦衣卫的不断扩编,“侍卫”已经不是它的核心工作了,试问,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怎么可能只是单纯的侍卫呢?精打细算的朱元璋在最开始设立锦衣卫的时候,就把他的朝臣们都给欺骗了,看起来散兵游勇般的锦衣卫,其实里面都是千锤百炼的精英。

另外,朱元璋的锦衣卫还设有经历司掌管文书出入。而朱元璋亲自设立的镇抚司,就相当于是锦衣卫内部私设的军事法庭。

从名义上,朱元璋鼓捣出锦衣卫这个新生事物来,只是为了负责内廷的安全和防务,其他军事系统的事儿只是兼理而已,也就是打打杂之类的。但朱元璋之所以成立锦衣卫,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付外廷。而锦衣卫也正是在帮助朱元璋清理外廷的第一个威胁——胡惟庸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成熟继而壮大起来的。

可以说,锦衣卫从萌芽的那一刻开始,就承担着朱元璋梳理外廷的任务,其核心工作再清楚不过了。

胡惟庸案从“擅权枉法”到“图谋造反”的案情定位转换,也正是锦衣卫不断艰辛工作的结果。在这项繁杂的工作中,锦衣卫渐渐得到了朱元璋的信赖,随着手中权力不断扩大,分工趋向明确和完整,锦衣卫的管理机构开始逐步成形。

在打江山的贴身臣子们已经无法得到朱元璋的信赖以后,朱元璋身边新的一批亡命之徒又被历史和统治者催生。当然,最初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锦衣卫是蒙着面纱的,甚至在它刚刚站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无法明白它的可怕,因为朱元璋伪装得太好了,给了它一个公子哥儿式的游手好闲的外衣。外廷的臣子们并不会料到,对胡惟庸的处决和清扫会那么完整和周密。正是在锦衣卫的协助下,朱元璋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始他对“胡党”的肃清工作,他的行动稳健、准确,完全是在凭借着一架精密的仪器工作。

历时十多年的屠杀和不断发掘,使臣子们越来越明白,朱元璋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刑部天牢以外,还出现了一座由锦衣卫管理的“诏狱”,而这座“诏狱”里关押的犯人的身家分量,似乎不逊色于刑部天牢里的人物。臣子们必须开始战战兢兢地想想了,可以享有避开刑部执行逮捕及刑法能力的锦衣卫,真的只是为了内廷的安全吗?锦衣卫手里绣春刀的寒气早已经漫过了应天高耸入云的城墙。

2.锦衣卫网络的覆盖

《明史·刑法志》中在说到锦衣卫时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评语:“明之自创,不衷古制。”这在说明了锦衣卫的原创性的同时,也说明了朱元璋在设立锦衣卫上真的是费尽心机,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确实是为了他的政权呕心沥血,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

外廷官员的一举一动,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就会化身为贴在朱元璋屏风上的小纸条,这样的办事效率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明知道这样的事情已经确实存在,恐怕很多外廷的臣子们一时还是无法相信。但是不要忘记啊,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有史以来中国帝王中最擅长管理的天才,如果古代那些比较失败的帝王们有幸参加一个业务培训班,那么主讲外廷管理和监控的教授肯定是我们“一切皆有可能”的朱元璋大帝。

同样是《明史·刑法志》在说到锦衣卫时,把它和汉武帝晚年设立的诏狱放在一起作比较。汉武帝晚年刑法严酷,多用法家酷吏治国,当时的诏狱多达二十六所,关押有郡守、九卿一级高官前后达百余人,牵连对象至十余万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在后世人的眼中,锦衣卫是和严刑酷法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朱元璋的锦衣卫与汉武帝晚年的诏狱相去甚远。汉朝的诏狱只是短暂出现在汉武帝的晚年,但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准备把锦衣卫制作成他大明朝这部巨轮上最重要的一个零件。

朱元璋的统治政权已经基本稳定,国家政权建设的事情已经摆到了朱元璋的办公桌上。这个时候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少爷们儿都已经脱去了戎装战甲,换上了锦袍玉带,等待自己的老大朱元璋论功行赏,然后在走完自己枕戈待旦的前半生后,准备开始自己荣华富贵的余生了。而当时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如胡惟庸之辈,则在忙着笼络人心,慢慢培养自己的羽翼。

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则丝毫大意不得,作为放牛娃出身的皇帝,他已经习惯了那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危机感。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是否已经开始在内廷拱卫司上打主意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朱元璋已经开始张罗他的特务网络了,这些得过朱元璋恩惠的忠心死士们被朱元璋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插到了外廷臣子们的宅院里。这些人将成为朱氏皇族永世的奴仆,他们死后,他们的子孙将按照父亲的安排自动世袭这个不为人知的任务。

在胡惟庸逐渐独揽中书省大权以后,朱元璋也加快了内廷拱卫司的改制。我们首先可以想到,内廷拱卫司是给与朱元璋的特务网络输送人才最多的单位,因为作为一个让外人看来“游手好闲”的部门,从这个部门抽调人员必定是最不被群臣怀疑的,而这里的人员必定是对朱元璋最忠心耿耿的。

此后朱元璋要做的,就是把内廷拱卫司中的仪鸾司中不让他放心的人员清理掉,将心腹人员秘密训练成为超强的特殊人才,同时,将基层的特务网络与仪鸾司的特务网络编织在一起,使得信息能够最快地从基层传递到上层,并且贴到朱元璋面前的屏风上。

对于应天府里外廷特务网络的覆盖,可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基层出身的朱元璋来说,在基层安插眼线本来就是他的特长。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想让自己的锦衣卫只在应天府这一亩三分地里扑腾,他站在皇宫的大殿里,眼中可并不只有那一面贴满了小纸条的屏风。大元朝当年横扫欧亚大陆,转眼还不是被他一个小牛娃子给推翻了,所以朱元璋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在渗透外廷的同时,朱元璋召见了仪鸾司的小头目,未来锦衣卫的势力范围必须要扩大到大明江山的每一个角落。“无孔不入”不止是锦衣卫将来在史书中用以炫耀的形容词,朱元璋必须要它成为一个动词,一个恒动词。朱元璋深信,只要这个词可以恒动,他的大明江山就可以恒动。因为历朝历代,绝没有一个皇帝在特务机关上花费像他这么多的精力。

一旦查案,让朝中的锦衣卫出动到地方上去追查也不太可能,毕竟蟒衣鸾带不管到哪儿都还是很惹人注意的。因此大批量的基层锦衣卫才是朱元璋掌握外廷边缘地带动向的“秘密武器”,从效率上来看,如果是由下级锦衣卫直接向朱元璋报告恐怕是不实际的。一来路途遥远,锦衣卫虽然人数并不少,但是基层岗位上的人员比之上层肯定更少,一个人要是跑去报告,恐怕不会有充足的后备力量,何况朱元璋可不是那么有耐性的人,一个月汇报一次恐怕难以填饱这位洪武大帝的胃口;二来基层人员忽然失踪必然会招致别人怀疑,大家都在官场混,脑子又没有什么毛病,很容易就会让这个锦衣卫暴露身份。因此,从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两点来分析,锦衣卫的情报输送工作应该是一级一级传递到京城,而不是由专人护送。

“胡惟庸案”最终导致了外廷臣子们的大换血,无数的位置在瞬息之间就变换了官员,而在这些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锦衣卫更加轻松而且直接地将自己的耳目安插了进去,可以说“胡惟庸案”并没有使基层的锦衣卫们“失业”,相反,通过“胡惟庸案”反而使锦衣卫的网络最终完成了建设,这就像是朱元璋精心修建的一座房屋,“胡惟庸案”让最后的一块瓦安安稳稳地落了下去。

我们回头看去,不难发现,这样紧锣密鼓的工作除了体现出朱元璋过人而缜密的政治手段,同时也说明了明朝特务组织建设的精细和完善。朱元璋像一个雕塑家一样循规蹈矩、步步紧凑地完善着自己对于外廷的掌控,并且通过“胡惟庸案”成功地完成了仪鸾司到锦衣卫的蜕变,将明处的仪鸾司与基层的特务们成功连接在了一起,建立了一支史无前例的、封建时代最强的秘密部队。

3.锦衣卫的天罗地网和严刑酷法

在“胡惟庸案”逐渐被理清的时候,锦衣卫这个明朝政府里特殊的部门终于开始正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了。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亲自颁布了锦衣卫成立的诏书,当天,内廷拱卫司的仪鸾司终于脱去了用以伪装的朝服,而换上了专为他们所制作的服装。《明史》中记载道:“独锦衣卫堂上官,大红蟒衣,飞鱼,乌纱帽,鸾带,佩绣春刀。祭太庙、社稷,则大红便服。”

同类推荐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 重生之天下至尊

    重生之天下至尊

    他,穿越古代的现代宅男,虽贵为皇子,却父皇不爱,母妃不疼。一生谨小慎微,却在新皇登基之后被扣以谋反之罪,一杯毒酒了结一生。这一生,他怨的只是自己的不争。重来一世,他不再不争,步步算计,在争夺皇位的腥风血雨中他是怎样走到最后,又怎样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天下呢。一切尽在《重生之天下至尊》中群号499387382
  • 重回战国寻美

    重回战国寻美

    多情公子西门浪穿越战国,遇到了温柔的丫头,挚情的民女,泼辣的小姐,爱哭的公主,放荡的夫人,高贵的王后,当然,还有一群无恶不作的战国恶棍。西门浪常对自己说,哥不是在偷情,哥是在偷菜,哥要在战国时代偷得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养得心爱的女人白白嫩嫩,颗颗都是水灵灵的大白菜!(浪爷窃喜中……)书中有古朴雄伟的城池,风光秀帙的山川;廊桥碧波的亭榭,威严高阔的宫殿;杀伐惨烈的疆场,温香销魂的鸾账;月下潇湘的缠绵,海角天涯的惆怅。鬼谷剑法修行等级一览表:运剑术:剑露锋芒、横扫狂沙、劈山裂石、逐月追星驱剑术:驭剑临空、乱剑纷回、飞剑夺魄、万剑穿心纵剑术:剑心通明、魂剑合一、灵剑纵横、天剑归宗御剑术:剑入长空、御剑飞仙、开天辟地、剑道如神
  • 幻仙居

    幻仙居

    徐川从小被长阳老祖捡到并收养长大,把毕生修为传授给唯一关门弟子徐川,始皇经过十年征战结束了中原六国上百年的战争,完成中原统一大业,开创了第一位君主制国家,认为以前帝王称自己为“王”,不足以彰显自己的地位所以称自己为(皇帝),始皇是千古一帝。但因征战多年时间流逝,始皇也不在年轻,就昭告天下寻求长生之药。徐川的人生也注定会与长生不老之药所以环环相扣,就是开始啦一段奇幻之旅……!
  • 三国昭烈皇帝

    三国昭烈皇帝

    这本书里总是见不到猪脚,怎么办,在线等,急!急!急
热门推荐
  • 马路边捡到少年郎

    马路边捡到少年郎

    甜妹乖乖女其实不然X奶狗实则高深莫测女孩在17岁捡到了一位天才少年,长得好看,脑子也好用,但在高考的前一天,少年留下纸条走了……——高中。奶狗拿着检讨书无视教导主任阴霾的脸:“不要惹唐杨,谢谢。”——毕业季。少年低声哄着女孩:“别哭呀,多好的日子。”——但谁也没想到分别就是五年。但好在我们都熠熠生辉。“欢迎回来。”真好,我们都还在。出乎男人预料的是她并没有对自己的离去感到愤恨,而更多的是她对未来重逢的向往。“我的男孩,他很聪明。”——采访ing记者:“沈先生,您有念念不忘的人么?”他说:“有。”“她叫唐杨。”
  • 道僵传说

    道僵传说

    远古时期,生性残暴的古神之一犼,肆意残杀人类,被女蜗和伏羲联手封印,最终被它逃脱,女蜗将其打的四分五裂,本以为犼就这样死去,却不知,它还存活在人世间。。。
  • 放开那房子

    放开那房子

    混吃混喝等死的金午,一个机缘巧合下误入游戏世界。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系统傍身美女加持。我金某人!还是混吃混喝等死吧……
  • 枯亡

    枯亡

    本无知的起源、漫长进化成为‘人’之天下。奇异‘能量’是使用魔法的基本,‘胜者为王、败者死亡’是决斗的规则!世界遍布古机械,也是魔法的发现和机械开发的起始!一千年前,传闻神之降临,北方之国因而覆灭。至此出现亡魂于永世徘徊,无所归途,亦被黑暗笼罩。动荡的世界,某种意识的降临……西尔的出现,默不作声;肯多与之为友,不断追逐。秘密终会解开,为了朋友永不放弃!
  • 哈尔凯尼亚之恋

    哈尔凯尼亚之恋

    在异世界哈尔凯尼亚被当作“使魔”被召唤出来的高中生平贺才人卷入了一场满载这四元素的幻想罗曼史大冒险中。将才人召唤至异世界的是长相可爱却没有丝毫魔法才能的主人样路伊斯,面对突然出现的迷之美少女,满心怀疑的才人在听她讲完契约内容之后,遭遇了突入其来的强吻。之后,他的手背浮现出了不可思议的文字,才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为了路伊斯的使魔。以全寄宿的托丽斯魔法学院为舞台,主人样美少女魔法使路伊斯与使魔才人在争吵、责备、爱恋中开始了充满了勇气与屈辱的学园生活......在异世界波澜万丈的交流之中,路伊斯和才人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 MOLL FLANDERS

    MOLL FLA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序传补天记

    序传补天记

    太古时期,世界崩坏,秩序混乱。娲女炼石,填补苍天。千年的沧海桑田。仙魔妖神灭绝的时代,已经四分五裂的世界。异世的少年,古老的召唤。一个崭新的人生,一段不为人知的传说,是宿命,还是。。。
  • 魔鬼信条

    魔鬼信条

    “法斯特,你能给我什么?”“你想要的一切,力量,容貌,金钱,荣耀,还有权力……”“还有呢?”“如果你愿意——一份完美的爱情,再加上帝国的女王怎么样?或者你还会喜欢‘七海之主’的称号。”“要是我只想得到你,得到你的爱呢?”“那可真是对不起,恶魔的交易从来不会涉及到自己的本心和真名……不过我可以给你买一打棒棒糖。”“那么好吧……”小姑娘托着下巴,“如果我需要这些的话,我要给你些什么东西呢?”法斯特捧起她的脸,黑色的瞳孔仿佛宇宙的黑洞,“只要一样东西——你的灵魂。”————————————————————PS:求收藏求推荐书友群:40914453————————————————————新书——神泪纪,书号1343418
  • 依抹流光

    依抹流光

    当东边真公子遇上西边假公子时又是一副怎样的场景?
  • 最初进化

    最初进化

    本书QQ交流群:153340812最意外的诡异宿命,最激烈的脑力碰撞,最残酷的生死战斗,最疯狂的奇异幻想,最离奇的事实真相......最初已至,再战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