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54300000122

第122章 徐本禹——感动中国的大学生

文/彭光芒

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领奖晚会上,与主持人宣读完评委会对徐本禹的领奖辞后,徐本禹哭了,在场的很多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徐本禹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99年,他考入华中农业大学。那年冬天,天气很冷,他却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训服。一位同学的母亲送给他两件冬装,并关切地说:“天冷了,别冻着。今后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就告诉阿姨。”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第一次在他乡得到好心人的帮助,第一次有了回家的感觉,让徐本禹至今不能忘记:“当时我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这就是徐本禹作出到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决定最充足的理由,也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他做出了让所有人惊异的决定

在许多人眼中,徐本禹这个22岁的大学毕业生有着令人羡慕的前程。2003年,他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然而,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惊异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为民小学教书。当他打电话把这个决定告诉父亲时,电话那端的父亲哭了。长久的啜泣之后,父亲用发颤的声音说:“全家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去吧……”

上大三时,徐本禹在《中国少年报》上读到了一篇题为《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阳光洒进山洞,清脆的读书声响起,穿越杂乱的岩石,回荡在贵州大方县猫场镇这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这里至今水电不通,全村只有一条泥泞的小道通往18公里外的镇子。1997年,这里有了自己的小学——建在山上的岩洞里,五个年级146名学生,三个老师……”读着读着,徐本禹哭了,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这些岩洞里的孩子。徐本禹在校园里开始为这些从未谋过面的孩子们募捐,呼吁大家和他一起利用暑假时间到贵州支教。当年暑假,徐本禹和四个同学带着三箱衣服、一口袋书及500元钱坐上火车前往贵州。几经辗转,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猫场镇狗吊岩村。当徐本禹一行走进岩洞里的为民小学时,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岩洞里的教室是用两堵仅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个四年级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四年级的黑板搭在岩洞上,是用两根棍子支撑着一块木板做成的。如果我不是亲眼看到这种情形,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差。”当暑假结束返校时,狗吊岩的孩子们流着眼泪,一直把徐本禹一行送到好几公里外,他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徐本禹身旁,硬把几个煮熟的鸡蛋塞进他的背包。一个孩子仰着头问道:“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

2003年4月16日晚上,徐本禹彻夜未眠,狗吊岩村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一直在他脑海中闪现。就在这个夜晚,徐本禹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回到狗吊岩村去帮助那些孩子。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忍受孤独和寂寞

2003年7月16日,徐本禹带着3000册图书和7位志愿追随的同学一起来到狗吊岩村。这里好像一个信息封闭的孤岛,不通公路、电话,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走18公里崎岖的山路到镇上。每天吃的是玉米面、土豆和酸菜汤,晚上,满身乱爬的跳蚤几乎让他们无法入睡。没过多久,志愿者一个又一个地离开了。

8月1日,最后一个同来的志愿者也坐上了返回武汉的长途车。车窗内外,去送行的徐本禹同他无语对视:“真的坚持不下去,就回学校吧。”同学的一番话让他有些触动,经过一番思考,徐本禹还是留了下来。徐本禹和村委会主任一家吃住在一起。原来徐本禹是不吃辣椒的,可是来到这里以后,每天都要吃辣椒,让他有一种想吐的感觉。这里的卫生条件很差,苍蝇到处乱飞,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发现苍蝇在里面。“当地情况就是这样,刚开始很恶心。我对自己说,就当没看见罢了。现在我已经可以吃玉米面和酸菜汤了。饿的时候,一顿可以吃三碗玉米饭。只有吃饱了,身体才有保障,才能在这里支教下去。”徐本禹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房间里很少见到阳光,这个小空间成了他学习的乐园——一张桌子上摆满了书籍,有专业书、文学书、英语书,数学书等,还有一些书放在床上,地上摆放着生活用品和好心人捐的物品,原本狭小的房间变得更加狭小。徐本禹在这里一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时间达8个小时。他自己负责五年级一个班,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由于信息闭塞,学生对外界了解极少。徐本禹问全班40名学生,有多少人听说过雷锋的名字,结果只有4个人知道。徐本禹说:“这里的学生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差,有时讲了十遍、二十遍的东西,学生还是听不懂。有时,我气得把书一丢,走出教室,可最后还是得回来。这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诲人不倦’!”

2003年12月7日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崎岖不平的小路变得更加泥泞。12月8日,当徐本禹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有5名学生没有来上课,他问同学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有来上课,有的说天气太冷,路不好走,走到半路又回去了。当天上午,徐本禹没有上课,来到了没有上学的学生黄绍超家,在家玩的还有黄绍超的弟弟,这个孩子也已经半个月没有去上学了。徐本禹后来得知,黄绍超的爸妈都外出务工了,家中只有爷爷奶奶,老人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像这样的家庭在这里还有很多。这样一来,督促学生学习的任务全都落在了老师的身上。也是12月8日那天,由于何福洋和弟弟何伟都没有来上课,徐本禹来到他们家。当问他俩为什么没有去上学时,何伟说:“没有鞋穿!”说完,兄弟俩都哭了。当徐本禹把目光投向兄弟俩那沾满泥巴的小脚时,心里一阵刺痛:自己穿着皮鞋脚还冷,而他们却打着赤脚,他们怎么能够受得了?在回校的路上,徐本禹心里越想越痛……回到学校后,他拿出50元钱托人给何福洋家送去。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学校的学生增多了,现在,这里的学生从140人上升到了250人左右。慢慢地,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与人交流也不害羞了。

而徐本禹心里的孤寂,却只有向学友、师长倾诉。2004年4月,徐本禹回到母校作报告时,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快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师生们惊呆了,沉默了,许多人的眼泪夺眶而出。报告会后,徐本禹又返回了狗吊岩村,依然每天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去给孩子们上课。

因为徐本禹而感动,因为感动而行动

徐本禹在狗吊岩村为民小学支教半年后,学校从岩洞搬出来,修建了新的校合,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2004年春夏之交,大方县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邀请徐本禹去作报告。在开往大水乡的车上,沈书记希望徐本禹能到大水乡支教。

大水乡大石小学的校舍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木楼,上面一层摇摇欲坠,其中一间是四年级教室,另一间门口挂着“危险,不要靠近”的牌子。还有一间教室是用红白蓝相间条纹的塑料布围成的,木板和砖头搭就的课桌和凳子随时可能倾覆,但孩子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趴在“课桌”上,眼神那么专注。

这一切深深震撼着徐本禹。他在决定到大石小学的同时,给华中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写了三封信,谈了自己的困难、处境和想法。这三封信引起了学校的极大关注。学校党委书记李忠云说:“要去人看看,要支持徐本禹,把小学的校舍修一修。我们应该为西部基础教育做点事,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2004年6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的两位老师来到了贵州省大方县。他们看望了徐本禹,考察了猫场镇狗吊岩村的为民小学和大水乡大石村小学,深受震动。就在两位老师在大方县的山路上颠簸的时候,他们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校长张端品教授打来的电话。张校长说:“学校决定捐助8万元帮助徐本禹,用来为当地小学修建新校舍。”

2004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一些老师和学生放弃休假,将在贵州大方县拍的照片选出100幅,配上简要文字,以《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为题发到网上。短短9天,这篇帖子的点击率就超过了百万,很多网友是流着泪读完这篇帖子的。紧接着,从祖国内地到港澳台,从亚洲到欧洲,从北美到澳洲,要求捐款捐物的电子邮件雪片般地飞来,网友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愿:因为徐本禹的故事而感动,因为感动而行动……十三个国家的热心人士要求资助大石小学的贫困学生。美籍华人陈旭昭女士还在美国进行募捐,为大石小学的学生寄来2000美元。2004年7月初,54岁的王昌茹从武汉赶到了大方县:“我是冲着徐本禹来的,徐本禹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她决定与徐本禹一起支教。

2005年2月1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宣读完评委会对徐本禹的颁奖辞后,徐本禹哭了,在场的很多观众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同类推荐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红学第一作品,古典文学赏析名家苏缨,其《纳兰词典评》风行天下,如诗语言,唯美彩绘,解读王国维和《红楼梦》的超然境界。
  •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以现代女性视角来解读金陵十二钗,越过重重的考据,越过强加于她们头上的光环,写出她们的骄傲、辛酸和柔情,可以说既是“红楼注我”,又是“我注红楼”。这本书不胶着于考据,不拘泥于还原,而是试图走进书中和她们今古一相接,写出她们真实的人生况味。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3)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热门推荐
  •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20几岁女人要懂的心理学

    个性之美是女人的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如果一个女人失去个性,必然会变得与众人没有什么不同,即使你的外表多么美丽,也只能是一种装饰。通俗地讲,就是“花瓶”。所以,一个女人只有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才能符合现代潮流的审美标准,成为一名别具品位的“俏佳人”。现代女性都希望自己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在这种欲望的引导下,女人不是变得越来越失去个性,而是个性越来越突出,她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寻找恰当的个性,以求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品位。显然,一个现代女人必须要有个性气质,才能赢得大家的青睐,才能发现自己美在何处。
  • 远离女人

    远离女人

    对于那些心怀大志,想要有所作为的男人来说,一定要睁开一双慧眼,善于识别你身边的女人,远离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女人。当然,对于那些有益于你、真心为你、永远爱你的女人,你也要善于读懂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关心她、爱护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和谐家庭、和谐集体、和谐团队。通过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大量生动鲜活的故事,对女人的内心世界和言行举止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挖掘,为男人们总结出了诸多最实用、最有效的识别和“对付”女人的技巧。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帮助男人们正确认识女人、对待女人,更好地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焚乱苍生

    焚乱苍生

    夜,他和某兽从天而降,将她的院子砸了个大坑,待他醒来她抱住他的大腿,“土豪,赔偿...”她,喻家四小姐,废柴一枚,再次醒来,眼中带着一抹锐利的幽兰。他,身份众多,亲王,一伙势力的君上,血族的王,唯一不变的是她的未婚夫。某夜,他血脉觉醒,伤她,离开她..多年后,她寻他,他不认她...三天三夜的决斗,最终她压在他的身上,手指不安分的伸进他的衣服里,笑道“检查一下,有没有为我守身如玉..”他堵上她的唇,将她拥入怀中,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吻...他与她带领各大种族立于雪峰之上,十指交握,一同睥睨峰崖之下,她缓缓抬手,一声娇喝“战!”顿时呐喊声咆哮声肆虐开来...战争一触即发...
  • 男主的咸鱼王妃

    男主的咸鱼王妃

    女主太强,炮灰女配只想躲着走可早前撩的帅哥,竟是化名男主躲不掉,逃不过,怎么办?只能乖乖被他宠着,与对女主对上呗可是,宅斗呢,权谋呢?她怎么还没出手,就结束了?
  • 风水鬼谈

    风水鬼谈

    你们以为我看了几本鬼故事就来写书了吗?讨债鬼是为哪般?红衣骨架于何人所为?各种风水杀局是否存在?这些,我都会写下来,不要进来,让我独自享受这一切。
  • 莲叶何田田之先婚后爱

    莲叶何田田之先婚后爱

    霹雳布袋戏同人衍生,主角,素还真,叶小钗寒鸦知我意催文大队:954958124
  • 年少轻狂但有你

    年少轻狂但有你

    因为一次匹配“大神,带飞么?收徒么?”……“作业写完了没?快上车,兄弟!”……“baby~这个周末就让我们开到天黑吧”……“猥琐发育,别浪,放狗屁,浪起来~”
  • 花千骨之浮尘月落儒尊爱恋

    花千骨之浮尘月落儒尊爱恋

    一个是潇洒俊朗的长留儒尊,一个是生性孤僻漠然的长留弟子。当空山清风遇到古怪顽石,两个从来都不懂爱为何物的人究竟会如何去面对这个世间乃至整个六界都无法解释清楚的东西?当隐藏的秘密公之于众,原先不曾在意却早已萌生的巨大爱意又将何去何从?尽管活了这许多数不清的岁月,却是第一次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那颗心的跳动。无论怎样,这份爱,誓死不负。
  • 仙门大道

    仙门大道

    人界、地界、天界、圣界、神界、仙界,界界如天堑鸿沟!少年杂役逆天崛起,杀伐果断,一步一步走向万千世界。踏破千劫万难,那传说中的神界仙界终于有了少年的身影……仙之门,大道如山。……………………………一个精彩的仙侠世界,神秘、热血……
  • 公子小心:魔女来袭

    公子小心:魔女来袭

    痴情魔女,孝道少年,为了爱,他们忍辱负重,为了爱,她愿和天下为敌!这份被世人唾骂的感情能否开花结果?纷乱的江湖能否因为他们的守护而宁静?隐匿多年的宝刀能否再入英雄之手,重显往日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