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19300000022

第22章 恨不相逢我未嫁 不知秋思落谁家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是张籍的《秋思》。张籍祖籍苏州,后来迁至和州乌江,这里正是当年楚霸王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地方。

洛阳城里秋风起,北雁南飞勾起无限乡思。当年那位想起故乡莼菜鲈鱼立刻弃官归去的张翰也是苏州人。张翰是吴中第一高士,张籍肯定常以张翰的后人自居。

秋天是寄托思念的季节,因为中秋和重阳都在秋天,所以和张籍齐名的王建也写过一首有关秋思的诗。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张籍和王建是同学,很多书把他们的生卒年张冠李戴,弄得他们比结义兄弟还亲密,不但同年生还是同年死,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张籍家在安徽,王建家在颍川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许昌。可是他们一起学诗的地方却是魏州也就是河北大名,大名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交界的地方,魏州当时也跨越三省,甚至还包括现在安徽的一部分,后来魏博节度使就驻节魏州。看来当时有人在魏州办了个很牛的诗歌培训班。这个班能同时培养出两个著名诗人,足以让如今那些自鸣得意的英语培训机构感到汗颜。

张籍毕业后告别王建回到家乡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经过和州,听说张籍的名字后特意和他见了一面。两年后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当时任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观察推官,他推荐张籍为贡生。张籍不负所望,次年在长安题名金榜,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交往,互相切磋影响。张籍也是个不擅长做官的人,太祝这个闲官居然一口气做了十年。

太祝主持神祠,和太史一样属于“天官”之一。骆宾王、李贺做过的奉礼郎就是太祝的属官。太祝在唐朝只是正九品上,和从九品上的奉礼郎一样小得不能再小。可能因为经常在太庙烟熏火燎,张籍得了眼病几乎失明,人称“穷瞎张太祝”。做太祝的惟一好处是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灯烛和祭肉。那时长安米珠薪桂,张籍经常把灯油蜡烛和祭肉带回家,全家一起吃烧烤。他的眼病也可能是因为烧烤吃得太多。

元和十一年(816年),张籍做了国子监助教,眼病也逐渐好转。此后做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官,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做的都是一些闲官,相对他的恩师韩愈以及同学李翱,这些官职实在微不足道。韩愈做过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李翱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

韩愈和张籍、李翱名为师徒,实际上李翱只比韩愈小六岁,张籍可能还比韩愈大一岁。仕途不利对张籍未必是坏事,这使他一门心思写诗。他当时的诗名超过韩愈,李翱更是望尘莫及。

师徒三人都喜欢杜甫。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张籍更夸张,据说他因为崇拜杜甫,曾经焚烧杜甫的诗集,然后把纸灰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做早点。他认为这样就能分享杜甫的灵感才能。

王建也不擅长钻营。大历十年(775年)中进士后做过渭南尉、秘书丞、侍御史。看到升迁无望,他主动要求去做陕州司马,从军塞上。可是多年军旅生涯惟一的收获就是发现军队比地方还黑暗,无奈只好退伍回到咸阳,寓居五陵原上。

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高调提倡,但事实上张籍和王建才是真正的主将,世称张王乐府。白乐天自己也承认这一点,“张公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词,举代少其伦”。

张籍乐府诗比较有代表的是《征妇怨》、《野老歌》。《征妇怨》谴责战争。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野老歌》又名《山农词》,同情苦难的农民。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上面两首乐府诗虽是张籍名作,却远不如下面这首《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脍炙人口。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唐朝的高官喜欢招揽才子,显示自己礼贤下士。中唐以还,藩镇和朝廷分庭抗礼,除了阳奉阴违还和朝廷争夺人才。而一些失意文人没有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常常经不住诱惑,做了藩镇的幕僚,韩愈通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委婉劝阻。张籍出自韩门,自然和老师站在同一阵线,所以当检校司空、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人重金礼聘他做幕僚的时候,“穷瞎张太祝”虽然很想收下那些琳琅满目的珠宝,最终还是不敢欺师灭祖。这首诗模仿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意思是你要有诚意就该早点来,我现在跟你走就是私奔。要不你耐心等我离婚?

张籍除了和韩愈亦师亦友,和白居易关系也很好。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有一天登上杭州望海楼,想起张籍,立刻写诗相寄。

寄水部张员外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西湖断桥的名字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王建的乐府诗比张籍更有勇气,火力更猛,他的《羽林行》揭露禁军恶行。我们把他的描述和韦应物自己的招供相印证,可以看出唐朝禁军确实无法无天。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王建和大宦官王守澄攀亲,从王守澄那里知道很多宫廷秘闻,以此为素材写了《宫词》上百篇。这些诗记载了不少唐代宫廷习俗,描述了宫女的生活,在当时流传极广,后来有不少诗人仿作。

但和张籍一样,王建写得最好的也不是他赖以成名的乐府诗,而是本章开篇所引《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以及《新嫁娘词》这样的抒情小诗。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他的《江南三台》更有意思。

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王建写过一首《调笑令》,《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本是用来取悦君王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愁。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张籍的诗得到王安石的高度评价。他的朋友姚合更是推崇备至,“妙绝《江南曲》,凄凉怨女诗。古风无敌手,新语是人知”。《唐才子传》对王建的评价也很高,说他的诗“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

张籍和韩愈关系比较亲密,而韩愈是中唐文坛领袖,所以王建当时的名声不如张籍。唐朝和现代社会一样,名声是可以转化为财富的。举子们当时的行卷对象首选裴度、韩愈,其次就是白居易和张籍。按照中国人的礼仪习惯,肯定不能空手上门。不过最受普通举子欢迎的反而是张籍,因为他官小家贫,少送点礼物也不显得寒酸,不必为了行卷倾家荡产。

举子朱庆馀是贺知章的老乡,来自越州山阴。自古以来吴越都被看作一个整体,代表整个江南。朱庆馀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张籍。张籍看了他的诗稿后留下二十六首,放在衣袖里每天逢人就称道。很多人相信张籍的眼光,也纷纷抄录,书商甚至准备出书。朱庆馀成为公认的后起之秀。

参加完进士考试后,朱庆馀并没有把握,所以他给张籍写了一首《闺意·近试上张水部》,以新娘的口吻打听自己有没有希望录取。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估计已经从主考那里得到了保证,所以暗示朱庆馀可以放心。

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这件事成为一段诗坛佳话。当朱庆馀衣锦还乡的时候,张籍写诗相送,这就是《送庆馀归越》。

东邻归路远,几日到乡中?

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苗风。

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朱庆馀后来成为张籍的得意弟子,虽然仕途和老师张籍一样不顺利,但写过一些还不错的诗。比如《题王侯废宅》。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

更无新燕来巢屋,惟有闲人去看花。

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繁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当然他的《宫中词》更有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对泣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乐府诗产生的初衷是为了提醒统治阶级偶尔关心百姓的苦难,希望王公贵人们在享用山珍海味的时候给老百姓留下一点大米小麦,在猎尽人间春色的时候给老百姓留个柴火妞传宗接代。但帝王将相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早已忘记他们原来也是反贼。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王朝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像杜诗说的那样空前自信,认为“北极朝廷终不改”。大唐帝国的内忧外患逐渐加深,终于成为不治之症。

李绅是中国帝王将相的一个典型,年少贫穷的时候,他绝对是忧国忧民。他曾经为新乐府运动摇旗呐喊,写过《乐府新题》二十首。他的《悯农二首》让他青史留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可是在他做了宰相和淮南节度使之后,立刻开始挥霍享受。据说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做一盘鸡舌需要活鸡三百多只,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他家姬妾成群,刘禹锡写过一首《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李绅见刘禹锡如此着迷,便把这位家妓送给了刘禹锡。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李绅是个才子。他的《宿扬州》就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李绅之外,擅长用诗歌表现民生疾苦的还有聂夷中。聂夷中是黄河沿岸的河东或河南人,咸通十二年(871年)进士。他出身贫寒,去做华阴尉的时候,行李中除了琴书别无他物。他写过《咏田家》,对农民的困苦感同身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他还写过两首《田家》,其中一首就是归于李绅名下的“锄禾日当午”,另一首如下。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中唐以后,藩镇和宦官两大势力根深蒂固,牛李党争实际上就是这两股势力明争暗斗。这些争斗不但导致战乱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而且直接影响读书人视为惟一出路的科举制度。过去诗人行卷的对象主要是德高望重的文人,现在可以影响考试结果的人已经是宦官和藩镇。即使杜牧这种家世才学数一数二的翘楚,在考试中也只能屈居第五。传说是他儿子的杜荀鹤多次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好卖身投靠起义军叛徒出身的宣武节度使朱温。秦韬玉也依附宦官田令孜才得以赐进士及第。很多有文才但是没有门路的诗人只能望洋兴叹,陆龟蒙和罗隐一生沉沦。他们即使考中进士也很难升迁,一怒之下开始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痛骂让他们走投无路的黑暗现实,李涉公然为强盗唱赞歌,皮日休甚至投奔黄巢做了翰林学士。

秦韬玉将门出身,从小就有诗名,但是屡试不第让他失去了耐心。他向大宦官田令孜献殷勤,做了一段时间幕僚后,田令孜推荐他为盐铁判官。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秦韬玉跟随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年)特赐进士及第。田令孜随后又提拔他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秦韬玉通过太监做官遭到时人嘲笑,但他假装没听到。他的名作《贫女》正是他不甘贫贱的写照。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陆龟蒙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家在太湖边上的江南古镇,现在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他没有考中进士,只做过湖州、苏州刺史的幕僚。他和皮日休关系比较好,两人的名字都有点怪,很像武侠小说中的邪派高手。陆龟蒙的《新沙》也是比较有名的悯农诗。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陆龟蒙生活安闲,虽然考试做官双双不如意,但并不妨碍他享受人生。他在顾渚山下经营一个茶园,岁取租茶,自为品第,经常携书籍、茶灶、笔床、钓具泛舟往来于太湖。多年之后,南宋词人姜夔依然羡慕陆龟蒙的优游,写下名作《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姜夔追慕陆龟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佩服陆的才情。陆龟蒙是戴叔伦之外江南最好的诗人之一。请看他如何描写《白莲》。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后来苏东坡被誉为神作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与之相比也不过如此。他的《和袭美春夕酒醒》更是无忧无虑,摇曳多姿,犹如若耶溪畔浣纱归来的西子。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皮日休是湖北天门人,可能是因为崇拜孟浩然,他也曾隐居襄阳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醉吟先生。他在咸通八年(867年)进士及第后,做过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等官。他也写过一首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官场上的不如意以及对底层百姓的同情使他最终和黄巢走在一起,做了黄巢的翰林学士。

皮日休和陆龟蒙并称“皮陆”,他们和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他最为人所知的诗歌是《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为隋炀帝翻案,认为杨广如果不是荒淫误国,就凭他修筑大运河的功劳,完全可以像大禹一样流芳千古。

皮日休的死扑朔迷离,有人说他死于黄巢之手,有人说他被官军抓住死于朝廷屠刀,也有人说他根本没参加起义,在吴越一带平安老死。

罗隐是唐朝最被低估的诗人之一,他也写过一首讽刺现实的诗。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生长在美丽的富春江畔,成年后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史称“十上不第”。据说他原来不叫罗隐,多次名落孙山之后决定改名学习陶渊明。不过罗隐落榜的原因与众不同,他很有才华,在考场上也不会像杜甫一样紧张害怕,宰相郑畋和李蔚很欣赏他,可是罗隐有个致命的缺点,他写文章喜欢指斥时政嬉笑怒骂,主考官怕惹祸上身不敢录取他。

罗隐渐渐心灰意冷,“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三月穷途无胜事,十年流水见归心”。他还写了一首《自遣》自我安慰。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可能是为了应付望子成龙的父母,此后罗隐虽然浪迹江湖寄身幕府,但还是定期进京赶考。不知什么原因,他多次经过钟陵。钟陵就是现在的江西进贤,他年轻的时候在这里认识了当地一个歌妓云英。十几年后当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时,在酒宴上和云英重逢。

云英依然在做歌姬,不过已经是个口无遮拦的中年妇女。她脱口而出:“罗秀才怎么还在考试?我以为你早就做官了呢。”

罗隐非常尴尬。

云英意识到自己让罗隐难堪,赶紧敬酒道歉。罗隐一笑置之,随手写了首诗赠给云英。

赠妓云英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此后罗隐再也没有去过钟陵,甚至看见南京钟山也绕行。

罗隐虽然科场失意,但是诗名却天下皆知。他擅长在平凡的题材上写出新意,比如他写的《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他笔下的牡丹也能别出蹊径,名副其实的“花样翻新”。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李商隐的《筹笔驿》是经典之作,但罗隐的《筹笔驿怀古》也有独到之处。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罗隐写动物的诗同样很有特点。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黄巢起义后,罗隐和杜荀鹤一道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五十五岁时回到家乡依附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官。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慕罗隐诗名,自称晚辈重金礼聘。

北宋初年“西昆体”推崇李商隐,后来江西诗派推崇杜甫,但罗隐才是唐诗向宋诗转变的关键。宋诗讲求理趣,喜欢在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花样翻新,我觉得正是师法罗隐。

当时罗隐和同姓宗人罗邺、罗虬“三罗”并称,不过后面两人的才学和罗隐相距甚远,没有留下值得一提的诗篇。

长庆二年(822年),太学博士李涉前往九江,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一天夜里船行至浣口,忽然遭遇一伙强盗。数十名强盗全副武装把船围住。

“船上坐的什么人?”

“是李涉博士。”船夫答道。

匪首立刻命令部下停止抢劫。

“如果真是李博士,我们就放他过去。不过我有个条件,请李先生为我们写一首诗。”

李涉听说有这种好事,赶紧铺开宣纸。这就是《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李涉的人生经历冰火两重天,一会儿在刀尖下写诗,一会儿又清闲得要死。

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唐僖宗乾符年间,侍郎高湘自长沙携岭南连县人邵安石来京,随后在他主持进士考试中让邵安石及第。诗人章碣写了《东都望幸》进行讽刺。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目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这首诗因为抨击考试不公,被时人广为传诵。章碣随即在乾符三年考中进士。当时李唐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章碣在参观秦始皇焚书故址的时候感慨万千,挥毫写下《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是历来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诗歌中最犀利的一篇。可惜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同类推荐
  • 大新主

    大新主

    穿越到西汉末年,成为王莽之子,匡扶大新,以安天下!
  • 并非孤行

    并非孤行

    一千年前,唐朝灭亡,各地诸侯纷纷自立为王,登位称帝。政权林立,战火不断,相互吞并,朝代更替不迭,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以广州为国都的南汉王朝,忠臣陈京泽惨遭灭门,女儿陈元抒和儿子陈中轩死里逃生,幸免于难,故事以姐弟俩的复仇之路为主线,千难万险,屡遭毒手,幸有师伯镜明、师姑月明的全力相助,又有半瓢子、周冷歆、魏之杰、黃薇等人的齐心协力,终将暴君刘晟一步步逼向死亡。但是,他们以为报了仇换了个皇帝国就会昌盛,民就会安康,却不料接替皇位的刘晟之子刘鋠同样是个荒淫暴政之君,在他统治的南汉国里,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加上天灾,民不聊生,饿尸遍野,方始明白,单为了复仇杀一个皇帝是不能治本的。由此,他们看清了时代的大潮流,分地割据的小王朝政权已经没落,必将灭亡。而此时,宋朝赵匡胤已开元立国,以施仁政爱子民治国立本,深得百姓爱戴,各地义军纷纷投奔。得民心者得天下,唯有跟着好皇帝,天下一统,才是百姓之幸,天下之幸。于是,在宋军步步进逼南汉关键时刻,元抒等人终于作出了合天意顺民心的抉择。公元971年,宋军攻入广州城。最后一个小皇朝南汉灭亡。从此天下一统。
  •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皇的棋子之三国传

    楚灵棋的出生是多少人羡慕的,家族和睦,却在不久被人截走,五年后,携华归来,爹娘宠着,哥哥护着,王爷。。。片段一:“等等,王爷,您不是有欢喜的人么?”楚灵棋一脸慌张,步步后退看着面前温柔的可以溺出水的某人“本王突然发现,王妃好像也不错”某王爷奸笑,慢慢靠近。。。片段二:“谁叫你跳下去的?”某王爷一脸黑沉紧紧抓住楚灵棋的肩膀“我看。。”楚灵棋一脸无辜“看什么看”某王爷怒吼‘我还没坠涯死,倒是被你吓死了’楚灵棋双眼雾蒙蒙的,都要哭了
  • 大唐第一宝

    大唐第一宝

    你听过古代人唱流行歌?来这里,这里有。还有古代人的各种表演哦……
  • 十话幻梦大谈

    十话幻梦大谈

    “看见你长大后变成了这样,我只能庆幸我们没有一个妹妹——”南玄一说。“我真不是妹控啊……”孟启说。“既然你已经是个死妹控了,那还不如想办法怎么把更多的权力抓在手里,让你更好地去实行你内心里扭曲的志向。我觉得你可以先从做一个州长开始……放心,搞不定的话有我们呢。”唐柯说。这是一个雇佣兵、医生、私家侦探三个兄弟在充满了各种妖魔鬼怪的异世界重逢并且努力活下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首席大人好高冷

    首席大人好高冷

    三年前,她为爱心死。三年后,一场婚姻,一纸约定,人前的恩恩爱爱,她只当自己是在做戏。曾以为可以无所谓他的一切,可是当他的初恋小三轮番找上门来,她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淡定。就当爱是飞蛾扑火,她决定义无返顾,却不曾想到背叛他的男人会重新站在了她的面前,当曾经搁置的往事被重新提起,温柔与陷阱,报复与反报复,身在迷局,她该如何擦亮眼睛看清楚事实?
  • 将军与故乡

    将军与故乡

    本书包括将军与故乡、建设者剪影、老区风景线、志士忠魂、神州漫游五组文章,收文40余篇。
  • 开局携带游戏面板

    开局携带游戏面板

    想说的话太多,一切都要从王明重生开始。王明带着未解锁游戏角色面板重生到平行世界。第二天游戏降临现实,灵力潮汐降临。
  • 修罗的崛起

    修罗的崛起

    天地孕万物,各有所能,至强之物,便是由天地之力孕育而成的究极体质——修罗体。被别人看成废物并被家族驱逐的少年,在机缘巧合之下觉醒了自己的修罗体,但到他回到家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家族就在他眼被灭了,只有他和为数不多了同族之人活了下来成为了家族仅存的希望,为了家族的崛起也为了复仇,他踏上一条满是危险的强者之路,而他在深入调查把家族毁灭的那个神秘人时,却也是发现了他的家族所隐藏秘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雪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雪

    本书生动有趣地介绍了雪的成因,形状,特征以及由雪引发的一系列转化与裂变,同时深入地探讨了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当人们遇到这些自然灾害时应如何处理与预防。
  •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闻名遐迩的“西点军校”倡导了先进的管理和培训理念,因此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金牌员工必读书系:责任·荣誉·国家》从职场的角度为大家解读西点军校最核心的价值观,并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多方面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在职场上的进步。"
  • 雄兵连之战刃

    雄兵连之战刃

    战争,文明进步的催化剂。太阳系战争、型体再临、虚空降临;以手中之刃,行守护之战
  • 他对我一见钟情

    他对我一见钟情

    情窦初开时,他说“阿声,我喜欢你”她讶异,“对不起”憧憬爱情时,他说“阿声,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她爽快道“好啊”分手后再遇见,她惶恐又惊讶地看着停在面前的他“阿声,抱歉”像是料到他接下来的话,她已泣不成声“对不起”她匆忙打断他,顿了顿,又道:“我爱你,真的”他低下头似是难堪地裂开嘴角笑了一下,抬头望她时眼里却也含了泪一个傲娇女孩的真香故事主角:许阳林声其他
  • 圣羽三少的恋爱之路

    圣羽三少的恋爱之路

    我不会说出自己的作品,请读者自己看,我会给大家多写甜文的,虐文会很少的,写的是圣羽三少的恋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