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3100000078

第78章 后记

带着痛苦的激动和难以消弭的遗憾写完了《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的最后一节。在拙作付梓之际,觉得很有必要再写几句话。

不少人为自己的作品写后记,是交代或补充正文中未能写到的内容或情节,而我要写后记,则完全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和抱歉之意。

要表达的感激之情既是我写作此书的动因,也是写成此书的关键。

首先要感谢我的首长和战友们,感谢英雄的铁道兵。今年是铁道兵撤编改工的第三十年。三十年来,首长和战友们战天斗地、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为国献身、为党分忧的伟大情怀,同甘共苦、团结友爱的血肉真情,服从命令、无怨无悔的崇高境界,时时刻刻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1985年2月,我从由铁道兵10师47团改建的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二工程处调回原籍郏县工作,既没有文凭,又没有从政经验,更无社会家庭背景,二十年间,由一般干部到县政府秘书、办公室副主任、镇党委书记,县级市的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直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一路走来,虽有不少艰辛,但更多的是做好工作、争取进步的充实和自信。始终没有遇到让我畏惧的困难,没有碰到过不去的沟坎,一切从容应对,一路顺水顺风。我的老连长杜金亭曾说过一句话:“当过铁道兵,一生没困难。”三十年的工作实践印证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也更让我认识到了铁道兵精神的不朽、铁道兵的伟大。我忘不了我的首长,忘不了我的战友,也忘不了铁道兵。

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准则,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我要感恩的是上天给予我八年经受磨难的经历,是在经受磨难中给我帮助、爱护的一个群体,是给我力量和信心的铁道兵精神。从脱下军装那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要为我敬爱的战友们,为这支伟大的部队写一部书,让指战员们在青藏高原上沐风雪、饮严寒,含辛茹苦,在关角隧道不怕苦、不怕死,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世界奇迹的伟大壮举和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勇精神留给历史,传给世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把这份感恩的心愿付诸行动,它成了我几十年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心灵魔影。在我的思想深处,它仿佛携带着失信于人的忌惮和欠债未还的尴尬,时时撕拽着我,折磨着我,也逼迫着我。

2010年,我的郏县人大主任任期即将届满,考虑到将要退出政坛,遂收集资料,开始补偿我二十多年的心灵负债。当我写了四章十万字,时近年终换届,写作搁置,没想到换届政策给我开了个玩笑,把我这个已做好退位思想准备的到任干部以四个月的年龄之差又列为继续提名对象。党的需要、组织的安排我只能服从。消息传出,不少首长和战友担心我继续任职后把写作停下来。我理解战友们的心情,更敬重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心情和感情为我增添了更大的决心、更足的信心。换届以后,我排除一切干扰,重新开始了履行诺言的“还债”写作。这一切,皆缘于铁道兵精神的鼓舞,缘于首长和战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其次要感谢我的几位老师和朋友。2009年八一建军节前后,我突然萌生了把二十五年前与雷积贤同志合写的一篇应景习作《创造奇迹的人们》修改发表的想法。由于稿子写成时间过久,加之我们两人都没有写作经验,自称所谓的“报告文学”其实是一篇报告,最多称之为通讯,文学的成分很少,且层次极低。出于对铁道兵的敬重,对关角隧道施工中那段感天动地史实的怀念,又特别想把尘封了二十五年的手稿整理发表。无奈之中,经朋友介绍,我拜见了被誉为“昆仑之子”的军旅大作家王宗仁老师。让我无比感动的是,这位军龄与我年龄相差无几,出版有三十多部专著,四十多年中曾一百二十多次往返昆仑山的老前辈不仅热情接待了我,还对我呈上的半成品文稿认真阅读,仔细修改,同时鼓励我把类似于文中讲述的故事能写得更多,写得更生动。当我汇报自己读书太少,文学修养太差,恐难写出长篇时,他从历史层面到文学实质,从宣扬铁道兵精神到为历史负责、对社会贡献,循循善诱,悉心引导,使我在迷茫中坚定了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的信心。

在我开始构思写作框架、收集相关资料过程中,又得到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炳银老师,全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郑彦英老师,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我的老领导何新年,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秘书长、《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我的好朋友张富领等专家、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使我的写作始终蕴含着充沛的动力源泉。2011年10月动笔到11月底,我写出了本书的前四章,时近年终,又值人大换届,写作被迫停止。我把写成的稿子发给《平顶山日报》负责文艺版编辑的王冬梅主任和海燕出版社副总编辑康华以及她的文友、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许华伟老师征求意见,他们在写作技巧与文学语言等方面给予了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并对后六章的写作提出了极其宝贵的参考意见。尤其许华伟副总编辑,他对我的指导真可谓情真意切,不厌其烦。有了这些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帮助,才使整个作品得以最终形成。

其三是要感谢我的战友和家人。要追忆、还原三十多年前的历史,现存史料中可以查阅的东西十分有限,尤其是铁道兵已撤编将近三十年,很多资料已无从查寻。感谢原铁道兵47团的首长、战友:许洪翔、周树华、李学智、王保清、马春亮、钟传兴、郭宏民、杨青龙……他们虽散居在全国各地,都通过手机短信、电话、传真等方式帮助回忆三十多年前的风雨岁月、动人时光;感谢中铁二十局的领导周玉成书记、王昭权老总、郭祥军局长、刘绵俊主任、雷积贤秘书长……是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十分认真地帮助我弥补了记忆中的空白,连接了思绪中的断档,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文字图片资料;感谢郏县籍的战友们,在前后一年多时间的采访写作过程中,我除了工作上必须接待的客人和生活上无法辞去的应酬外,联系最多的就是郏县籍的战友。在许昌统计局工作的崔宝安把珍藏三十多年的日记本、记录本和写作本全部送回郏县;在平顶山交通局任职的赵国修几次专程回到郏县,组织战友们回顾脑际已渐淡的军营生活,协助还原三十多年前发生故事的现场;何付海、魏振营在外地打工创业,他们放下十分繁忙的业务,走进我写作的房间,回顾事件细节,给予关心鼓励;姜国杰、李振西、陆喜安以及分散在乡下的战友们,多次聚集一起,忆往昔,话当年,把一个个历史现场再现,一件件往事复原。没有他们,我无从下笔,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有多少个大脑的记忆,也不可能把三十年前的历史串连成篇,并书写下来。

文人、作家做学问出作品,自有他比较具备的主观条件、客观环境。在职干部,尤其像我这样长期做行政工作的低层次党政干部,要写一部书,不啻赶鸭上架、推磨上坡,凭的只是那份心情、感情和激情,而能帮助心情释放、感情升华、激情燃烧的最大动力是家庭,是这个无法替代的小环境。然而,在我酝酿、构思、写书期间,家庭正遇一个特殊时期。父母亲年迈多病,妻女、弟妹负担繁重,工作、生活、写作需要多方兼顾。在开始动笔写作的一年多时间里,家人体谅我的心情,理解我的心结,上上下下主动协助,克服困难,为我的写作给情给力,创造条件。爱人陈敏是弟妹中的老大,素以孝顺知名,一边带着外孙女,一边还要前后奔波,照顾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岳母,操心费力,无怨无悔。我母亲九十二岁高龄,偏瘫多年,两年前受二弟车祸身亡的刺激,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我作为她的长子,孝心虽有,尽孝时间却有限,妹妹、弟媳床前床后精心伺候,爱人常常挤时间服侍照料,替我尽心行孝。我的独生女儿萧婧菁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供职,爱婿张涛自主创业,他们都用其所长,对我的写作给予了很多协助和支持。全家人的理解和付出是我顺利完成写作的精神动力和坚强后盾,我感谢他们。

在我动笔写作之前,母亲头脑、口齿尚清晰,每次去看望她,都希望我多坐一会儿,即使不说话,在床前多坐一分一秒,对她老人家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当我动笔写作之后,母亲的病情开始加重,去陪伴她的时间却相对少了,但她老人家看到我,没有不满和哀怨,总以慈祥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从母亲难以言表的目光里,我看出了老人家对我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个人生命的坦然面对以及对我写作的深切期望。我感谢伟大的母亲,她不仅养育了我,更多的是给予了我成功的力量,几十年来是这样,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仍是一如既往。

我感谢亲爱的夫人陈敏,是她在家庭的困难时期,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无以复加的理解。让人痛心疾首而又万分感动的是,正值本书修改定稿之时,我敬爱的岳母——一位深明大义、知情达理、德高望重,有着五十八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我爱人带着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悲痛支持我改完了最后一页。

世人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岳母待我则如同亲生。她对我们永远是一副淳朴、慈祥的微笑,这微笑的浸润,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始终充满阳光;她对我事业上的关心、支持、理解和期待,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使我的人生道路走得通达顺畅。去年七八月间,我冒着酷暑起早贪黑挤时间写作,往往几天见不到她老人家,而每次见面,她都用满脸的微笑隐去病魔缠身的痛苦,关切地提醒我:“写写歇歇,不要太累了。”老人家的关心与垂爱更坚定了我尽力写好此书的信心。我没有“写写歇歇”,却学习他人“写完后放放再修改”的做法。万万没有想到,书稿写好一放半年,竟使她老人家生前没能看到小婿用心血与泪水写成的第一部长篇作品的正式出版,我的伤心和遗憾无以言表。人生都有不少遗憾,而对仙逝亲人的这种遗憾将终身难以补还。但我深信,当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感知此书在老岳父及众多家人的齐心支持下得以付梓出版,定会为之欣慰,含笑九泉。

《青海长云》全书三十多万字,每个字都蕴含着我对战友的深情厚谊,每一页都浸透了我激情的泪水。一年多时间里,随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再现,或音容,或笑貌,或消失,或走远,每每是眼泪随着笔尖流淌;随着一个个动人场面的还原,或悲,或喜,或苦,或乐,多少次忍不住涕泣哽咽,止笔拭泪,字里行间都跳动着我对战友的怀念与珍爱,对铁道兵精神的感动和敬仰。然而,感情和泪水终究不能完全代替历史的真实。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书中写到的人物、事件难免有欠妥、失误之处,敬请战友们谅解、指正。同时也希望铁道兵战友及其家人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继续提供有关史料,使拙作不断得以修正、完善,以期更好地弘扬、传承铁道兵精神,告慰八千多名死难战友的在天之灵。

从严格意义上说,《青海长云》不应算是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专家学者和文学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它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学修养的老兵的盛意表达和真情流露,是个人经历的纪实性再现。我自信的是书中故事的真实,遗憾的是没有把真实的故事写好。谨望专家、师长理解、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黄学彬、唐国颖、张瑞海、院少华、刘继增、高春林、肖石磙、乔建功等老师、同仁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郏县人大办公室赫连歧山、雷建欣、张慧贞、孔飞、张明迪等同志的大力协助和无私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2013年5月29日于郏县清风斋

同类推荐
  •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本书选取民国初年(1912—1919)的“骈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类研究的典范性研究范式,注重骈体小说作为文言小说一个子类的文体特征,界定并论述了骈体小说的概念、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从题材类型、叙事模式、创作和接受环境等方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民国初年小说与骈体的结合带来的形式变革,以及这变革蕴涵的社会及思想史内涵,展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完美结合。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叙事者“我”的弟弟是一个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的精神分裂病患。由于他的举止、生活习性都和老鼠相同,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尤其是阻碍了家中其他兄弟姐妹的婚事,使家人蒙羞,所以在带弟弟去看精神科医生无果后,一家人商量派叙事者“我”去“把弟弟丢掉”。但这一理性对疯癫的排斥却并不如福柯描述的那样理想化,也并没有因为弟弟被确定为精神分裂而导致所谓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的破裂”。相反,从“我”带弟弟看病开始,疯癫与非疯癫、理性与非理性纠缠不清、界限模糊,甚至理性常常有被疯癫战胜、同化的危险。
  • 新月·飞鸟-泰戈尔诗选

    新月·飞鸟-泰戈尔诗选

    本书是泰戈尔最富盛名的两部诗歌集,其睿智的话语、深刻地观察、优美的文句对于今天的读者依旧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 在西藏想你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的情感散文,写人物有光泽,有风趣,也有智慧。收在“笔情”一辑里的篇章,他写文坛的马加老人,于平易的生活琐事间充满了会心的理解和挖掘,有的细节,轻描淡写,滋味隽永。他写君子之风的学者彭定安先生,文字清浅明朗,近距离透视,不枝不蔓。尽管对于常情的描写不容易像亲情、私情、友情那样感人,但他对于社会常情那种无私的关注和真诚并富勇气表达,也很难能。“乘美以游心”,这是刘兆林情感散文追求的为文之道。朴素自然,大方无华。这让他既摆脱了雕虫小技,也完成了精神上的一次超越和洗礼。收入本书中的文章,或深情写意,或娓娓道来,或意趣横生,或情思飞扬,显示了一位成熟作家对情感世界的独特捕捉和品味。
热门推荐
  • 妖娆罪

    妖娆罪

    本书是当代“新古典主义诗歌”代表诗人程维的最新作品集。这些作品既根植于地气之内,直面现实,有超越了地域性经验而于读者更丰富启示与想象,拥有了寻常诗歌中少有的叙事性细节元素与色差剥杂的奇妙画面感,包含了作者对生活与文学创作的诸多想象。
  • 快穿战神太优秀怎么办

    快穿战神太优秀怎么办

    (1v1)战神陨落,灵魂碎片散落三千世界。云萝开启了她的收集碎片之旅。校园里,男神太抢手怎么办?云萝:他是我的!!!修仙世界,仙尊太抢手怎么办?云萝:他是我的〃?〃现代位面,嘉宾太抢手怎么办?云萝:他是我的【霸气.jpg】…………(佛系更新,新手作者,兴趣写文)
  • 原来你一直都在

    原来你一直都在

    在爱情面前,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为了那一丝得之不易的温暖奋不顾身,为了那一句简单的承诺固执的等待着,宁晓梦一直等待着,在回忆里面想念着那个为她付出一切的人,带着心里面的那一份固执独自远行......
  • 青梅只允许你喜欢我一个人

    青梅只允许你喜欢我一个人

    简介无能,凑合看吧!六岁时傅谨隔壁来了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妹妹,自此少年老成的傅谨成为了兄弟眼中的妹控(老婆控)!傅谨一开始以为这只是单单的哥哥对妹妹的喜欢,长大后才发现这早已是傅谨对苏曦曦入骨的爱~小剧场:“阿瑾哥哥,曦儿要吃冰淇淋!”“好,老二给你一分钟去买!"买回来后~”阿瑾哥哥,这个冰淇淋真好吃,你也尝尝!”“我不吃甜食。”“阿瑾哥哥,就尝一口~”“不吃。”啪嗒啪嗒——傅谨“诶~你别哭啊!我吃不就行了吗!”老二:我容易嘛我,不仅要当苦力的,还要被喂狗粮!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作者乱入:不喜欢可以不看,但请嘴下留情,我不想因为某个网友的不当言行,在书评里引发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请尊重每一个人的劳动成果!谢谢
  • 秦时明月之开天辟地

    秦时明月之开天辟地

    白起遗孤亡命天涯,得鬼谷真传秘宝,欲颠覆秦王朝为父报仇,却无意间结拜秦王之子嬴政,从剑圣口中得知当年隐情,被漂亮姐姐贴心呵护,又被六国虎视眈眈……公孙羽决定,先帮兄弟当上皇帝再说!一轮秦时明月,一段不舍情怀,一场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换个时空爱上你

    换个时空爱上你

    为了改变他的命运,她不惜穿越两次时空,以为凭自己就能拯救得了他。不料,那些一个个跟着穿越的人,此时都跑来告诉自己,那份莫名的执念是错的,一切不过是个骗局。而另一个一直默默守护她的人,他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
  • 幽霜笔记

    幽霜笔记

    一个个恐怖事件,一种种死法,小白欠你们的无常笔记,用幽霜笔记还你们,看客们,稍后等待,故事就来。
  • 护花邪少

    护花邪少

    混迹都市,龙应天下山后遇到了各种美女,清纯大学生、野蛮女警花、秀丽女教师……
  • 相公我们去寻宝吧

    相公我们去寻宝吧

    身世迷离的女孩,为了帮助父亲完成虫洞计划踏上异大陆寻宝之旅。她只不过想好好寻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怪的事情发生?寻宝之旅还外加一只妖孽撒娇卖萌!某男很霸道”娘子,我们回房间,好好探究一下怎样寻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