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3400000001

第1章 周同宾乡土文学的精神指向(1)

南阳当为人类起源地之一。正史有载,自四五十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在此落地生根后,从春秋战国以降的申、吕之国到秦王朝设置南阳郡,从楚文化的生成到东汉帝乡之陪都的确立,南阳从来都因地域和人才辈出而显示出作为中国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有风采。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提升和中国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南阳也逐渐成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并在中国南北交会带上形成和发展演变出独具魅力的南阳盆地文化。这种盆地文化的孕育完善过程,历经沧桑、见证历史,既带有荆楚之瑰丽魅惑、洒脱飘逸的气韵而富于开放、灵活的可塑性,又兼具中原之包容厚重、求本清源的正统而惯于保守、闭塞和故步自封,蕴涵着超乎寻常地吸纳和排斥新鲜事物的潜质。在历时的传统走向共时的现实语境的不断扩张中,南阳盆地自始至终表现出对异质审慎、同化、融合而后生发出新质的复杂而又莫名的不确定性,体现着楚风汉韵丰富而又独特的人文内涵,影响着文化人格的锻造过程以及文化形态的生成模式、结构方式和发展方向。

在历史走向更高文明的同时,因地缘优势和文化传承的缘由,南阳在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的互动发展中,造就了包括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和智圣诸葛亮在内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与之相连,南阳的文脉气势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居高领先、贯通古今,远的如范晔、岑参,尤其在当代,冯友兰、李季、姚雪垠、乔典运、二月河、周大新、柳建伟、田中禾、马新潮等,也都是在南阳这片热土上喝着故乡水脚踏实地地成长起来的。而且单就这种适宜滋养文人的外在的文化环境来说古今亦然。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积淀中,先贤们的经验世界、秉性人格自然要在承接南阳的文脉地气和风土人情中,强化并传承给南阳的后学之人,为后来者生长、发展、壮大、提高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当代,从个人气质到道德文章,最能体现南阳文化精髓的当属谨言慎行、文如其人的周同宾先生。他作为有着较强独创精神的作家,集传统思想与现代理念于一身,融中西文化为一体,典型地透出南阳人的睿智与朴实、顽强与谦逊、坦诚与善良,映照出南阳本土文化的个性特色。他气质文雅,内敛致中,率真且不事张扬、随和而学有所养,中规中矩、不偏不倚,一派知识分子的清癯洒脱之气。

有人认为:“一种作家用思想和智慧写作,一种作家用灵魂和血肉写作。”这种划分未必十分科学,尤其是有点二元对立的意思而令人难以接受。但若换一种角度,权当一家之言而领悟的时候,我欣赏和羡慕前者,但更敬重和认同后者。因为既然是以文字向社会发言,那么应该具备超乎常人的思想智慧自不待言,若又能“用灵魂和血肉写作”岂不更富于生命意识的生动性、创造力和真实感,更容易实现创作主体与读者的沟通交流而引起更大的共鸣。固然,文学的样式是文学得以存在的理由,但内容的意义更为必要,尤其隐含在文本中的灵魂是更为根本的精神支柱,任何时候,富有生命体验的终极人文关怀才是文学得以存在的基础和根本的价值体现。

以写作散文安身立命的周先生,似乎更应当算作是“用灵魂和血肉写作”的作家。他的散文本真、质朴,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充满温馨温润感,是一帖寻找精神家园、救治思乡怀故情结的心灵安魂剂。因为,任何时候,只有“在接近自然的地方,一个人也更接近自己的灵魂”,反过来亦然。人类社会最初萌生的农耕文明,之所以能够留下清晰的文化遗传的印记,是因为这种来自乡村的印记才是我们记忆因子的发源地。所以,无论城市人还是农村人,大多都天然地依恋和向往田园风光,土地、村舍才是更有亲和力和值得人们追忆、遐想的灵魂栖息地。而城市除了建筑的风格或许会稍稍勾起人们记忆的思绪,大量复制和雷同的钢筋水泥、沥青路面则更多的会是拒绝亲情的召唤而稍显冷漠。其实,人工雕琢味越浓的地方越无从唤起更多的文学意蕴。

而周先生的散文,尤其他更多的农村题材的散文,道出了人类朴素的情感,说出了农家的世情冷暖。他说:“我身上,环流着农民的血液”,“我是农家子,吃红薯饭长大,穿粗布衣成人,对农村和农民,一直怀有一腔挚情”,“农民的哲学思想、生活习惯、是非标准、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深深地影响了我”。由此可见他对农民的一往情深。正是最大限度地传承了农民的血脉才孕育了他的文化人格,是农村的乡土气息营造了他的精神家园,是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塑造了他的从容气度。从农民思维的起点出发,他对农村风土习俗的熟稔,对国人情态风貌的把握及其信手拈来、驾轻就熟的文字创造,成为抵达他著书立说创作彼岸的一叶方舟,这种不期而遇的宿命,使他的文本深刻地体现出他灵魂得救和对土地朝拜的文化寻根意味。

矍铄、儒雅的周先生,1941年出身于南阳社旗县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虽然父辈识字不多,但耕读传家的传统伦理却在时时浸润着他。从牙牙学语到懵懂童年,从亦步亦趋的启蒙教育到因材施教的青春少年,特别是中学阶段对国文和写作的痴迷,真正使他开始走上自己的逐梦之旅。那时候,闲暇之余他便沉浸于舞文弄墨中:参加“文学社”;刊出《萌芽》壁报;尽可能宽泛地阅读一些可以接触得到的文学名著……几乎所有青睐于创作的文学青年的激情之举,都被他认真演练操弄一番,这是他爱好写作的全面实践,也是他学习各种文体的一个锻炼机会,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并尝试向报纸杂志投稿。

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58年4月得到回报,他的诗文《炉边小唱》第一次在《南阳日报》上变为铅字,我们可以想见得到,对于他那是怎样的激动不已而又永生难忘的时刻。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周先生的第一篇。因为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在那个迄今令国人难以忘怀的年份,崇尚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不必个体反思甚至不用思考是那个时代的主色和时尚,任何时过境迁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事后诸葛亮式的阐释,都没有多少客观的借鉴意义。所以,即便大跃进、人民公社并不一定利于文学的生长,但周先生依然对自己这篇见诸报端的处女作“觉得有模有样的委实漂亮”,他“禁不住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文学使他沉浸在想象和创造的快乐中,替代了他原本可以拥有的更多实惠的一些想法。但于他来说,无论怎样,侍弄文学才是他的真爱,与之能否长相厮守姑且不论,但那份对文学的挚爱却不必质疑,毕竟邂逅缪斯女神并得到眷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可为和可遇的幸事。

我猜想,激情和躲避不开的意识形态,对他最初创作很可能有着双重的促进作用,否则,那篇处女作不可能诞生在全民轰轰烈烈的捉麻雀运动中。这个不可小觑的开端,或许成为了他与文学的不解之缘和毕生从事写作职业的最初诱因。之后,他又相继发表了三十余篇诗歌、散文。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阔步前进的时候,命运之神却给他开起了玩笑——这时,急风骤雨般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种情形下,现实中每个要食人间烟火的人都不可能“躲在小楼成一统”,更何况对文化人有着特别意义的“文化大革命”,在那种“越来越好的喜人、逼人形势”中岂容他抽身之外袖手旁观。所以,当他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文学创作的曼妙滋味时,就稀里糊涂地被政治运动裹挟和牵连上,一下子从享受创造文学的快乐高潮中跌落下来,主动发言变“被发言”的无奈,使他只有受批挨斗之份,没有还手回击之力,任你百般辩解,遭遇“白专典型”的批判而备受不公却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这十年的蹉跎岁月中,他不但作家梦难以为继,而且原来发表的作品又招致“清算”,这住牛棚、写检讨的尴尬和“始得名于文章,始得罪于文章”的翻云覆雨,恐怕仅用政治原因不好文过饰非、一笔带过,肯定会有人性中见不得阳光的东西趁机从中作祟。

在时势造英雄中,固然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很多时候起质的决定作用的却往往是天意,人到底抗争不过命运,时运如此,为之奈何。这时,他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学教书育人,这种为谋生从事的职业以及他后来家庭生活的角色转换,丝毫都不能动摇他最初的抉择。尽管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大环境几乎阻断他专心致志进行创作的各种可能,一切的底色都变得红彤彤一片,所有的事情都能与政治搭边,耀眼的光芒遮掩了本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不仅时势如此,而且对文学欲罢不能和没处发表作品的苦闷也在时时困扰折磨着周先生。在这种双重压力下,踏入社会使他更清楚地看到世道人心在特定环境下的极端表现,更从社会这部无字大书中愈加看清了人性嬗变的诸多方面,因而,纵然暂时失意但难以撼动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志向。

虽如此,他唯有像多数身处逆境中的人一样去耐心等待和韬光养晦,在修为养性中坐看风云变幻、常思世事变迁,在磨砺和持守中拒绝沉沦、艰难抗争。就这样,年复一年的岁月流逝虽然销蚀着铅华,但终将大浪淘沙、真金必现。只要精神不倒,他就会依然挺立并前行在文学世界的畅想中。于是,读书思考、行文练笔、向内挖掘成为他提升素质的必修课,他坚信,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好梦必定成真。

在期待和守望中,他迎来了文学的春天,也开始了他写作的第二春。当然,刚刚经过“文革”的他,即便没有了意识形态禁锢的余悸,但思维的惯性也不可能使他对写作形式很快地表现出浓厚的前瞻性的兴趣,更何况文学自身的发展,也没有更多可供借鉴的阅读来引领他的写作。所以,继续秉持杨朔散文模式仍然是他及那个时代的必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解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各种思潮不断涌现: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想逐步被介绍到国内。单一的、理性意义上的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正在受到观念意识不断创新的挑战,原来仅仅用认识论来观察和表达世界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文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呈现出更多另类的面孔,文以载道也因“为生命而艺术”的冲击而逐渐淡出。多元文化和各种文体形式的出现拓宽了他的视野,使他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能够挣脱传统散文写作模式的束缚,这些无疑改变着他的创作观念,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他思想的日益丰富也使自己呈现出井喷状的写作态势,这种情形下,多个单篇发表的文章有了结集的可能。于是,继1986年他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乡间小路》后,接二连三地出版了《葫芦引》《情歌·挽歌》《铃铛》《唱给文学的恋歌》《绿窗小品》《皇天后土》《桥的呼唤》《周同宾散文自选集》《周同宾散文》等。在这段创作的丰沛期,不仅散文的艺术表达达到了新的高峰,而且,始终真诚地描摹农民生活成了他创作的主调。此时的他说,“我的散文,便是唱给农村生活的一曲绵绵的歌,也唱情歌,也唱挽歌;不论唱得好坏,自信歌里尚有一颗真心”。因此可以说,是农村题材成就了他,是父老乡亲的真实生活打动了他,他也成了农民永远的歌者。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血脉里流淌着农民的血和有着很深农村情结的他来说,农民和农村生活几乎成了他歌之不尽、咏之不竭的创作主题和重要精神源泉,相比以往,也许这时的他才算真正找到生存的坐标,等来了大显身手的时机。所以,他非常珍惜这个时代,发愤努力、勤奋耕耘而且佳作不断,连续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八百余篇,多篇作品被收入全国性散文选本或被文摘报刊选载,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西班牙文而介绍到国外,并获奖二十余次。

休谟说:“哲学中有一条一般的原理‘一切开始存在的东西必然有一个存在的原因’,这个存在的原因决定了始与终的统一。”世事固然难料,但最终都要回到或接近最初的出发点,这似乎可以用作阐释悖论。世上许多不易察觉的偶然中孕育着必然并给人留下悬念,周先生之文学造诣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他偶然在社会一个时段的文化塑造中,必然在他个人的天赋和勤奋创造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及他的作品虽然是时势造就的结果,但他的创作本身却是极具个人化的精神创造。他在这种创造中并不刻意于那种缺乏心灵呈现的纯粹形式变换,也从不把玩艺术,而是对生活和文学自始至终投入真情实感,更多的是在语言锤炼中探索个性风格,这决定了他必将以最为适当的语言技巧来本质地表达本真的现实生活,这是他能够每每写出令人萦心牵肠文字的缘由,这文字鲜活、深沉富有质感,感怀、犀利蕴涵诗意,绵延、醇厚耐人咀嚼。

同类推荐
  • 唐诗与宋词

    唐诗与宋词

    莫砺锋、洪银兴编的《唐诗与宋词(精)》选择唐代诗人李白、杜甫与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行重介绍。李白向称“涛仙”,他的诗歌展现了意气风发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自由意志的不懈追求。杜甫向称“诗圣”,他的诗歌是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衷心热爱。苏轼曾三次被贬谪到荒远之地,他在逆境中保持着坚定、乐观的人生精神,他的词作展示了风雨人生中的潇洒姿态。辛弃疾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旅诗人,他的词作洋溢着爱国精神和英风豪气。此外,本书还对唐诗和宋词的艺术渊源、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行了解说,并择要介绍了其他重要的唐代诗人与宋代词人。
  •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本书完整呈现了著名作家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成就,收录了迄今为止能收集到的贾大山生前创作的全部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剧本等;还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怀念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附录了诸多友人、作家、学者回忆贾大山、研究其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文章。贾大山的作品扎根中国农村,直面现实,内容厚重,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艺术魅力;后期作品更是把人情、人性的挖掘表现提升到了更具人生哲理的哲学高度。他以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渐显现出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
  • 雪域通途: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雪域通途: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霸道百变女王你逃不了

    霸道百变女王你逃不了

    她是万千宠爱为一身的千金,却惨遭亲生哥哥背叛,京都第一大小姐瞬间沦为废物。。。一朝回亲,她光芒万丈。风骚暖男,嚣张正太,霸道总裁,她究竟会选择谁?
  • 异能裂变

    异能裂变

    看似平静的人类世界,竟有少数人拥有着异能,各种机缘巧合,促就了许多或善或恶的异能人,当他们相遇时,裂变····开始了
  • 武神灭殇

    武神灭殇

    “你为何而来?”“成为绝世武神。”“你做到了吗?”“没有……”“为何?”“因为我不能明白,何为殇……”紫荆大陆,强者为尊,论世间风雨,谁能主宰乾坤?一座平凡小城,少年身怀不死神印,从这里走出,一门功法,傲视群雄!破虚空!踏天地!醉红颜!斩红尘!一片天地,尽写他的故事……
  • 斗破苍穹之炎帝主宰

    斗破苍穹之炎帝主宰

    大千世界,炎帝萧炎!自那卑微的下位面飞升至这广阔的大千世界!炎帝!这个下位面——斗气大陆!不可逾越的一代斗帝!大千万火,吾为大主宰!一丝幽幽火焰,万物化为虚无!这大千世界注定掩盖不了炎帝的光辉,前有不少天帝,今有炎帝武祖,后有少年牧尘!且看那大千世界之边的无尽火域。让域外邪族分外忌惮的势力。又见那神一般的男子,单枪匹马闯进冰灵族!寻找伊人轮回碎片!实现上天碧落下黄泉的诺言!炎帝萧炎!武祖林动!少年牧尘!【请各位看过斗破的,林动在《武动乾坤》,牧尘在《大主宰》免得书友们看不懂。】ps:吾为炎帝第二部。第一部写的乱。这一步认真写。
  • 谋杀者

    谋杀者

    一个人住的房子忽然发现还有一个人住在里面是一种怎样的惊悚?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每天半夜都会蹲在你床前看你睡觉!最诡异、最变态、最惊悚的杀人案,每一个案件似乎都是一个预示,不到最后根本猜不到结局的怪案,从来没有最恐怖的鬼怪,只有最变态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狼来了:迷糊小姐要革命

    邪魅如他,第一次遇见,他便意外的夺去她的初吻。霸道如他,她只不过是多了几个追求者,他却扑过来压倒她。某夜,月黑风高,适宜‘饿狼’出动。他邪佞向她走来,含笑耳语“怜惜,我喜欢你……”她满脸黑线,“……滚……”在盛开着香樟的夏季,校园偶像剧般浪漫的爱情故事,强势来袭。(慢热)
  • 吾为帝皇

    吾为帝皇

    一段失败的恋情,致使一位集万千霉运于一身的衰哥倒霉蛋终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青睐,开启了墨家祖传的神物—天武令,从此一飞冲天,迎来了属于他墨竹的春天!天下万物由我主宰,万般妖魔听我号令;六道轮回唯我独尊,诸天神佛俯首称臣!吾,即帝皇!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穿梭录

    穿梭录

    作为一个男主一个校园喜剧男主,高富帅是基本要求!..不是是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