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78300000043

第43章 最后的荣耀(2)

当蒙古的将士们磨刀霍霍,准备开始洗劫甘州的时候,耶律楚材急忙向成吉思汗进言,他对提出各种屠城策略的将领嗤之以鼻,坚决反对继续这种野蛮的行为,他对成吉思汗说:“大汗,抢劫这些城市确实能够短时间内得到一笔财富,但是更大的财富隐藏在背后,这种竭泽而渔式的财富获取方式并不能持久,不应该再继续实行。如果我们保留这些城市和居民,那么利益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您的口袋,通过征税的方式,比如征收土地税、各种商业税、人丁税,每年可以拿到几十万白银的税收,比起一次性获取,获取的利益更多。”

成吉思汗虽然曾做过很多残忍野蛮的事,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所以当他得知留下城市和居民反而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耶律楚材的建议,并要求他来制定详细的征税办法。

誓死扫灭西夏

此时的西夏朝廷已经乱成一锅粥,李德旺把身家性命都寄托在阿沙敢不身上,谁想到阿沙敢不嘴上说得痛快,真正打起来如此不堪一击,精锐尽失的西夏已经失去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德旺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加上性格懦弱,频繁地受到惊吓,没等到兴庆府被攻破,他就先一步去世了,幸运地没有成为亡国之君。继承西夏皇位的是南平王李(睍简体),他是李德旺的侄子,神宗李遵顼的孙子,即位时还未成年,在位仅两年。

蒙古大军攻占了甘州以后,势如破竹,又将凉州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样一来,河西走廊就被蒙古占领了。1226年年底,成吉思汗率军直指兴庆府南部的重镇灵州。灵州城守将是西夏的废太子李德任,他本是神宗所立太子,因为进谏父亲与金议和,被否决之后幽禁于灵州城内。

末帝李睍释放了李德任,并且命李德任全力守城,然后向全国发出征兵令,只要是能战之人皆不能逃。无奈西夏的精锐已在贺兰山全军覆没,现在征来的这支军队,人员参差不齐,几乎都是没拿过刀的、没杀过人的,勉强凑够了十万人。

李睍亲自召见了大将嵬名令公,对他说:“将军身上的担子不小,此一战若不能守住灵州,则兴庆府亦将不保,我大夏的命运全仰仗将军了,望将军勉力为战。只希望能够多抵挡些时日,这样我也好通过外交手段来寻找转圜的余地。”

嵬名令公振奋精神,表示定会全力以赴,将蒙古大军拦在灵州城外。当年蒙古第一次攻打西夏的时候,就是他统兵作战,结果五万西夏军队败给蒙古,如今竟然还能够再次统率军队,只能叹息西夏朝中无人,军中无将。

蒙古军大举攻城,李德任拼死抵抗,他发动全城的百姓参与守城,并亲自登上城墙作战。只可惜西夏士兵的战斗力难以与蒙古相比,围困日久,灵州城被攻破。嵬名令公逃回兴庆府,李德任不屈而死,他的儿子李惟忠时年仅七岁,但是不求偷生,只求速死,被蒙古将领救下,成为拙赤·合撒儿的养子。李德任父子两代精忠报国,可惜生不逢时,不能大显其才。

1227年,成吉思汗派出大将阿鲁术率军围困兴庆府,自己则带兵顺着黄河征服了沿线各个重要城市,彻底地将兴庆府与其他政权分隔开。至此,西夏仅剩一座孤城兴庆府,再无援军可以期待。

阿鲁术率领大军团团围住兴庆府,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虽然兴庆府的粮食储备充足,水源也可以保证,但是长时间处在围城之中,人的心态是最难以把握的,很可能会出现变数。

成吉思汗很清楚兴庆府防御工事严密,城池坚固,很难在短时间内攻破,因此需要制订周密的作战计划。正巧此时已入夏季,成吉思汗决定南下六盘山避暑,待秋凉之时,率领主力部队再前往兴庆府。

生前身后事

成吉思汗没有前往兴庆府,避暑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自去年坠马受伤之后,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完全好转,高烧不退的状况时常出现,成吉思汗已感到身体越来越虚弱,没有精力指挥这场围城战了。但是这也让他更迫切地想要攻下兴庆府,因此,成吉思汗派出使臣前往西夏,逼末帝李睍投降。

听闻蒙古使臣前来,西夏朝廷内部分成了分明的两派,一派表示要与蒙古决战到底,他们坚信敌人无法攻破兴庆府;另一派则希望投降蒙古,结束这场战争,争取通过金银财宝来保住兴庆府,让蒙古人不要屠城。

李睍觉得只有一座孤城根本无法与蒙古抗衡,不如提出议和,然后再寻后策。其实这有一点一厢情愿,所谓城下之盟,都是优势的一方提出议和,劣势的一方是根本没有这个权利的。

成吉思汗对李睍议和的提议不置可否,他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兴庆府,对李睍说:“这场战争是由于你们背信弃义引起的,如今却想要议和来结束,真是痴人说梦!你们以为蒙古人很愚蠢吗?不过我不是无情之人,念在旧日的关系上,如果你将兴庆府中所有的财物都献给大蒙古国,然后你亲自来到我的帐前赔礼道歉,乞求原谅,或许我会同意的。但是如果你妄图抵抗到底,那么我一定会屠灭兴庆府,一个人都不放过。”

使者走后,成吉思汗突然病情复发,急剧恶化,而且频频咯血,也遂召来了所有的御医诊治。无奈成吉思汗已经病入膏肓,上一次坠马之后,外伤虽无大碍,但是由于带病出征,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已经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都不在身边,长子术赤已于同一年病死在咸海以北他的封地,再没有回到草原;儿子察合台留在草原,守卫大本营;三子窝阔台带兵在中原;四子拖雷随成吉思汗出征西夏,但分兵去攻打其他的重镇,驻兵于附近。也遂急忙命人将拖雷叫至六盘山。

成吉思汗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他对也遂说:“人生六十年,恍若梦与幻。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有你陪伴左右,我感到很满足。长生天已经在召唤我了,我的灵魂已经接到了命令,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拖雷赶到了没有?你去把他和所有的大臣都叫进来,我有话对他们说。”也遂泣不成声,守在床边,命人将拖雷和大臣们带进帐来。

成吉思汗对拖雷说:“我的病很重,估计是回不到草原了。我死以后,大汗之位由你的三哥窝阔台继承,你和大臣们要像辅佐我一样去辅佐他。但是他现在远在中原,大蒙古国不能没有统领者,在他没回到草原继承大汗之前,大蒙古国由你监国,暂代国政。”

成吉思汗让众人靠近前来,继续说道:“我接着要说的事情很重要,你们要仔细听好。首先,我死以后,要秘不发丧,眼下正是攻打西夏的关键时刻,不能有半点疏忽,如果让他们知道我死了,李睍很可能会拒绝投降。脱仑扯儿必,你记住,当李睍带着文武百官出降的时候,你要将他们全部杀死,一个不留,尤其是西夏的皇室,斩草除根,然后将兴庆府屠城,我绝不能饶恕侮辱蒙古国的人存在。第二件事,拖雷,我现在告诉你灭金的策略。虽然把金国逼到黄河以南,但是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金国彻底灭亡了。我们灭了西夏以后,金国的侧翼就暴露在外了,你要利用宋金之间的矛盾,借道宋朝,然后兵分三路,包围金国。这样做就没有问题了。”

成吉思汗交代完了所有的后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静静地闭上了双眼。

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去世,一代天骄就此陨落,享年六十五岁。

墓葬疑云

成吉思汗死后,拖雷按照遗嘱,秘不发丧。末帝李睍企图拖延时间期待奇迹的发生,直到一个月后,他才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六盘山,在成吉思汗的大帐外认错投降。

当李睍带着西夏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开城投降的时候,脱仑扯儿必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屠杀。蒙古军队开始了大肆屠城,成吉思汗的怨念笼罩了兴庆府,宫室、陵园付之一炬,百姓被杀害,房屋被烧毁,后经察罕劝谏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经不多。

数年之后,窝阔台和拖雷依照成吉思汗的策略,率领蒙古大军,与宋朝合三路大军,完成了灭金大业,也实现了成吉思汗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成吉思汗的遗体秘密地运往草原,一路上凡是无意中遇到灵车的人和牲畜都被杀死,一方面是为了封锁消息,防止去世的消息外泄到那些尚未完全臣服的人耳中,另一方面,这也是草原的习俗之一,为死者寻找阴间的仆人,继续服侍他。

直到遗体运到草原的蒙古大营,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才被公布出来。大蒙古国境内的王公大臣、皇族亲属,从帝国各地来到大营内奔丧,大营内一片哀伤的氛围。成吉思汗被葬在了蒙古的圣山不儿罕山上。

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千古谜团。据说是在现今蒙古境内的肯特山起辇谷,但是时至今日也没有丝毫的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就连起辇谷在什么位置也是众说纷纭。在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有一座成吉思汗陵墓,其实只是一座衣冠冢,并没有成吉思汗的遗体在里面。

成吉思汗下葬以后,他的墓地就成为禁地,没人可以接近,久而久之成为无人知晓的秘密。而盛行“密葬”的蒙古人的坟墓并不会修建地上建筑,当时只是以几棵树的位置来标注墓地的确切位置。几千年过去以后,不儿罕山上早已茂木成林,成吉思汗的墓地也就再也找不到了。

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也遵从祖宗的遗训,不实行华丽的葬礼,也不留下任何地面的建筑。中原王朝的盗墓风气自古就很盛,历代的皇陵多被盗掘,只有元朝的皇陵,至今仍未发现。

同类推荐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千百年来,“二程第一故里”黄陂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部历史小说首次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演义的手法,对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到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进行形象性的艺术概括,再现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卷入惊心动魄政治漩涡的前前后后。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的生动铺成,更是韵味无穷。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热门推荐
  • 徒儿在此师父莫慌

    徒儿在此师父莫慌

    丹成需九转,一转一千年!秦白穿越过来,阴差阳错之下,被金手指坑了,修炼《九转金丹诀》,每次丹成之际便须散功重修,每次修至成丹境需整整一千年,要九次圆满才能真真成丹。不得已,为了在这危险的世界活下去,秦白每次散功前,都收一个徒弟保护自己的安全。九千年之后,秦白终于丹成。苟了这么久,自然要下山看看这大千世界。谁知一脚踏入这世界才知道,自己的徒弟们已经成了各方大佬……徒儿在此,师傅莫慌!
  • 明月心向你

    明月心向你

    最近电视上在重播老大的幸福,自己也重温了一遍。对老二傅吉安和明月的感情有些想法,所以以明月的视角写了这个故事。明月心向你,不知道你几时才能感觉到。
  • 异术归来

    异术归来

    小人物的发家史,大人物的光辉史。我心中的都市腹黑爽文。
  • 我的女巫

    我的女巫

    我叫古俊,在学校是一个奇葩的人物,书桌里满满的都是垃圾,只有一本卷了边的语文书,人们看见我都很反感,因为我是一个脏、乱、差的男生,而且咱班级里没有人愿意与我同桌,可是有一天,转学来了一个奇怪的女生,她竟然不嫌弃我的脏、乱、差、与我同桌,而之后,却发生了我人生的重大转变,来看吧我的逆袭。
  • 电竞大时代

    电竞大时代

    一个双重人格的少年在电竞大神叶新平的邀请下加入了荣耀战队,于是一段传奇的电竞生涯正式展开。当电竞选手地位可以与奥运选手相媲美的时候,当电竞选手赚钱和吸粉速度可以和娱乐明星相媲美的时候。这便是电竞最美好的时代!所以少年勇敢的向前冲吧!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花千骨之爱恋奇缘

    花千骨之爱恋奇缘

    因爱生恨,重生转世,再续前缘。这一世的她,再次上了长留,而她的记忆,却被封印。花千骨能否找回记忆,恢复记忆的她,会这么做?
  • 堂前桃李

    堂前桃李

    桃李满天下,她是优秀人民教师一枚。 早知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人民教师,在备课途中穿越到了南岳王朝,本来以为自己拿到了废材流的剧本,结果居然是无敌金身派。白莲花和绿茶都不是一个等级的存在。我们本着让剧情更精彩,读者更开心的信念宗旨,加上女主早知越作越开心,开启了副本事业线,开创科举制度开办学府,桃李满天下。还担上了谋权篡位的罪名,老公差点都没得咯,孩子差点嗝屁咯……
  • 前尘往事随他去吧

    前尘往事随他去吧

    天语从小被义父女扮男装的养在天家,天家其他人都欺他辱他,为了义父天澄阿姐忍受着所有欺负。直到义父死后人生开始转变,被人说杀父杀姐的奸邪,尝遍了人间冷暖酸甜苦辣。这世间生灵涂炭关我何事,所有人覆灭又关我何事。可这该死的承诺,该死的责任催着我一步步走向死亡。为了阿姐我愿意把心给你,为了阿澄我愿意背负杀姐罪名,为了洛轩我放弃屠杀,为了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我放弃了心中的怨恨,只是没什么好留恋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自由自在尝遍天下美酒,忘却往事。可是我的余生出现了他。
  • 北宋小财神

    北宋小财神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文圣和武祖两个称号虽说不错,但你们还是不要喊了”良欢摆摆手面向大宋的百姓,一脸的淡然:我更喜欢你们叫我……小财神!ps:这个真不是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