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17500000027

第27章 当代现象哲学(二)

3.马克思主义的辉煌和发展

1.哲学的角色

20世纪末,所有的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强有力的统治时代已经终结,即使在那些马克思主义继续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它的绝对正确性也受到了质疑。尽管如此,这个思想运动在历史上所起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也仍然值得我们对它加以进一步地考察。

这整个的思想体系被划分为三个领域:一、哲学;二、政治经济学;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哲学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是将三个领域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它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或方法论,而且还是“方法论和世界观”的综合。所谓世界观就是从整体上阐释人的存在,或者说阐释全部存在,但这里所说的阐释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探索性的阐释,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最终的、不可更改的、被实践证明了的、无可辩驳的阐释,它是一种教条。毫无疑问,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哲学对于个人以及人类的生活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哲学受到这样高的评价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假如一个“西方的”自然科学家公开表明自己的论点,认为哲学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当今人类所有重要的认识都是来自个别科学的研究成果,那么他可能会遭受到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的迎头抨击。

2.物质概念与唯物主义

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而且大部分是空洞的空间,基本粒子之间的那些极为复杂的力量和相互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发现,尽管如此,我们也只能认识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原子核具有放射性并且可以被人工“毁灭”。根据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物质”对我们来说是多义的,几乎成为不可理解的东西,成为能量的同义词。批评家们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要是仍然教条主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那么他就是否定了几百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们有时会倾向于用一种不屑置辩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即所谓的唯物主义,其理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后来的列宁——列宁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教导说,“物质”这个概念早就已经不再值得争论了,他们所理解的物质是一种物质实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这种原子几乎还是德谟克里特思想中的原子,亦即组成整个自然界的那种恒定不变的、致密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后物质颗粒。迄今为止的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否定了这样的观念。

这样的批评意见未免过于轻率了,因为列宁就已经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表述物质概念,自然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动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在讨论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即恩斯特·马赫以及理查德·阿芬那留斯的过程中,列宁就指责他们的物质概念过于陈旧和狭隘。对列宁以及列宁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物质“是用以标记客观现实的哲学范畴”。这样一种物质定义比原先的定义更为宽泛,事实证明,当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上去解释物质时,它显得特别具有灵活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运动是物质的本质。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这里的运动是指一切形式的变化,不仅仅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变化,它还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变化过程。

对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来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尤其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机能和特性”。所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指意识能力如我们所知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神经系统的生物身上才会产生,意识是大脑物质的产物。所谓意识是物质的机能是指:如列宁所言,意识过程和正在思维着的大脑中的生理化学过程并不是两种过程,而是一种统一的过程,意识仿佛是在其“内在状态”中或在其内部合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

只有当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基本思想,即把辩证法作为一种普遍的物质运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以及它的灵活性和说服力 。物质的本质在于运动,从整体来看,运动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运动使低级的物质现象不断地向更高级更复杂的物质现象发展,使无生命的物质发展为有生命的物质,在高级发展阶段产生了我们所熟悉的生命形式并进而形成了社会形态和与之相关的意志形态。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辩证法可以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在黑格尔那里就已经了解到辩证法的思想。辩证法告诉我们,随着物质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前所未有的东西,会发生质的“飞跃”。人们用一个形象的时髦词语“本体论的剩余价值”称呼这种“飞跃”。辩证的飞跃必须与“由量到质的突变”这样一个命题联系起来看,因为一切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之中,存在物的性质的变化首先是以量变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存在物的阶梯结构理论与尼古拉·哈特曼的思想有某些相似之处。其区别在于,哈特曼认为,在精神层面上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领域;其相同之处在于,哈特曼和马克思都认为,在较高级的发展阶段会出现某种全新的东西,一种“绝对前所未有的东西”,它将不可能再返回到原来的较低级的阶段。虽然生命是在化学生理变化过程中诞生的,但是生命又不等同于化学生理变化,而且就其本质来说,它也不可能被从化学生理变化中推导出来。尽管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生命还是起源于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在一定的限度内,运动并不能使物质的属性和性质发生改变。但是当超过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发生突变,就会出现飞跃,从而就会产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新事物。譬如,水被加热时,水仍然是水,但是水被加热到100摄氏度时,水就会变成另一种性质的存在形式。铁被分割成小块,它仍然是铁,但是,当铁被进一步分割并达到一定的限度时,那么再进一步分割它就不是铁了。铀在不改变性质的条件下可以被堆积起来,当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就会发生核裂变,瞬间发生的链式反应便会导致大爆炸和铀原子的分裂。

辩证法也形成了许多分支观点,作为物质发展一般规律的辩证法包含一系列特征。由于在有限的篇幅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下面我们只好选取斯大林的表达方式作为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斯大林列举出辩证法的如下几个特点:(1)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2)自然与社会中的运动和发展;(3)发展作为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4)发展作为对立面的斗争。其中的前三点我们已经谈及过了,关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讨论。

何为“对立面的斗争”呢?由于除了物质之外不存在任何可能推动物质运动的东西,这样物质的运动就始终是自我运动。我们再回顾一下黑格尔的观点,对他来说,世界进程也是一种自我运动,而且是世界精神的运动。世界精神的运动方式是,一切“积极的东西”、一切“规律”、一切存在物自身之内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和自我否定的因素。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世界进程的运动不是世界精神的自我运动,而是物质的自我运动,促使事物辩证发展的矛盾就寓于物质自身内部。这样,矛盾严格说来就是一种逻辑概念:两种观点可能会相互矛盾。现实事物可能并不相互矛盾,而只是相互对立。这里的矛盾是指事物的对立特性,比如吸引与排斥,正与负,同化与异化。如果每个存在物的自我否定是由自己来完成的,那么解决矛盾的形式就是,事物在冲突中发生改变,变易为一种新事物,其中旧的事物立即毁灭并被保存起来。根据“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个新事物又会在新的矛盾冲突中瓦解并转变为一种新事物。

与这种发展理论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解释因果性问题,这也是由于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研究成果的推动,比如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坚信因果规律的普遍有效性,尽管他们给“偶然性”也留下了一定的活动余地。

与辩证法相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对必然性和自由问题进行了探讨。与黑格尔相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自由就是“自觉的必然性”,也就是说,根据不可改变的规律,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必然发生的;倘使人能够认识这些规律,他就能够有计划地让这些规律服务于自己的目的。自由基本上就是“能够利用专门知识做出决定的能力”,从中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人对自然的进一步认识,人才能逐渐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教导说,就如同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一样,只有当人也能够精确地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时,人才真正迈出了通向自由的决定性的一步。

4.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本书的第六部分已经做了概括,在这里,我们想重点谈一下这一学说在新的发展过程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辩证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真正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耸立着上层建筑,而且首先是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它是直接依赖经济基础的,其次是以哲学、科学、艺术、道德和宗教为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所有形式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它也能够反映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但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并不像政治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那么直接,意识形态并不直接依赖于经济基础,而是直接依赖于社会的政治和法律体制。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指出,经济基础只是在“最后关头”才起决定作用,而且它也不是惟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上层建筑的不同形式对于历史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恩格斯并不否认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

在这方面,列宁和斯大林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所谓的修正主义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反正会把我们引向社会主义社会,那么革命又有何必要?”针对修正主义的这种不同意见,列宁明确地强调了意识的历史的必然性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一种自觉的斗争性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这个任务需要无产阶级先锋队来完成。列宁继续解释说,无产阶级不可能自己发展出革命所需要的先进意识 ,这种先进意识必须从“外面”带给他们—这正好与下面一个事实相符合,即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是出身无产阶级,而是出身资产阶级。接着,斯大林又强调了“上层建筑能够扭转乾坤的创造性作用”,当然他所指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换言之,一旦社会主义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实现就主要取决于由共产党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上的教育工作。

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们这时会对此提出质疑: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上层建筑怎么能够产生那么巨大的能量呢?是什么力量能够使它有能力决定和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因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每一种意识和意识形态都只是现实的和自我运动的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但是,比在这里提出批评意见更为有趣的事情就是去跟踪和观察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继续发展,去看一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们是如何应对他们在贯彻其基本观念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措辞故意有些模糊的问题开始:假如整个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假如迄今为止的历史从经济的角度看仅仅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迄今为止的人类只能创造有阶级制约性的意识形态。

这样一来我们必然会认为,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人类的精神产物都是有阶级制约性的意识形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释迄今为止的人类道德体系呢?值得注意的是,从孔夫子的教导到罗马教皇的通谕,人类的道德体系存在某些相互一致的东西。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艺术创造,比如一尊希腊雕像,一座哥特式教堂,一部莎士比亚戏剧,一部贝多芬交响曲,这些是否都是有阶级制约性的呢?它们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类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世界宗教及其教义和道德规定是不是无一例外地与阶级相关呢?“资产阶级”的科学家是不是都透过阶级利益的眼镜看问题,并且他们的思想也都染上了阶级的色彩呢?该如何去解释如语言这样的普遍现象呢?

关于最后一个问题,斯大林在他著名的《语言学通信》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这之前,语言一直被看做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有阶级制约性的。斯大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语言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它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或毋宁说,语言是“直接与人的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语言没有阶级属性。由于这个原因,语言也就不会参与到上层建筑的跳跃式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来。更确切地说,语言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就社会方面来说,语言并不是制造社会分裂的意识形态上的因素,而更像是一种把社会相互联系起来的纽带。

至于说到伦理道德,为了承认人的道德意识是一种一般的无阶级制约性的社会因素,在苏俄并没有出现如斯大林的《语言学通信》所引发的那种热烈讨论。在列宁那里,道德还是完全从属于阶级斗争的利益的,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也把资产阶级道德与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画等号,资产阶级道德与无产阶级道德是格格不入的,而到了1961年,苏共就开始承认存在“最基本的一般人类道德标准”,这种道德标准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是相一致的,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在过去几千年“与社会奴役和道德恶习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道德恶习”承认经典艺术作品的普遍价值,这也并不表明是一种大的思想进步,因为若否认它们的价值那也是不合理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这种情况说,这些作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梦想与渴望。

宗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中占有一种孤独的特殊地位。艺术、道德以及哲学和科学在阶级社会中经过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而变色并被歪曲和扭曲,只有在无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它们才能真正得以繁荣发展,而宗教就其最内在的本质来说干脆就是事物在意识中的错误反映。因此,在无阶级的社会中,宗教也不会繁荣起来,而只能会作为一种幻觉最终消亡。每一种宗教都是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基本上是一种歪曲了的反映。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假如他终于得出结论,认为还存在无法归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精神领域,那么可想而知,接下来在形式逻辑问题上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如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也不再把科学的各部门看做是具有阶级制约性的了。就和斯大林在语言问题上所持的立场那样,马克思主义者们也开始认识到,科学的许多分支与经济基础和生产是直接相连的。就这样,人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认识了显示客观真理的自然规律,其中最主要的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评价中,似乎呈现出如下一种趋势:他们承认客观认识的存在,认为哲学阐释的认识对象当然也就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哲学阐释往往也会带有阶级制约性。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对于后一种观点也不可能视若无睹。

5.批判的社会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20世纪发展出许多引人注意的思想萌芽,然而这些思想萌芽几乎都是在苏联的权力范围之外发展出来的。只要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仍然在共产主义统治的国家内存在,这些思想萌芽就会与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观念发生冲突。

批判的社会哲学家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有共同之处,概括起来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与马克思的基本联系并因而都关注人类社会;(2)辩证法;(3)“批判的”思想特点,这里所说的批判既指批判的思考也指对周围社会的批判考察;(4)试图把理论思想与实践活动相结合;(5)关涉未来,亦即关涉希望、期望和不断改变着的目标。

霍克海默的《传统与批判理论》和《启蒙的辩证法》可被看做是这个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上述的第一篇文章中有如下一段代表其核心内容的句子“批判的理论与最进步的传统理论相比并无根本区别,其根本任务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即彻底消除社会的不公。”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影响超出了学术界的圈子,不管怎样,他们在60年代受到了大学生们的欢迎。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们都以他们的思想为依据,这部分是正确的,部分则是错误的,因为他们两人并不赞同由“批判的理论”引导出革命的实践。阿多尔诺对此的反应是“重新躲进了象牙塔”,霍克海默对于文化的未来特别是对于哲学的未来则感到心灰意冷。

赫伯特·马尔库塞曾经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他被迫流亡并在美国的许多大学做哲学教授,他参与了一些研究所和杂志的创建工作,对大学生左派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马尔库塞的著作中(他在杂志上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他的博士论文《黑格尔的本体论与历史性理论的基础》可以说是他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表明,马尔库塞当时深受胡塞尔现象学以及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影响,在更早一些时候,马尔库塞写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文集》,他在其中试图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他战后发表的著作中,《欲望结构与社会》以及《单面的人》或许在德国最为著名。

尤尔根·哈贝马斯的文章也强烈地推动了科学研究的热潮,尤其是引起了关于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和方法的持久讨论 。

能够表明这种思想的哲学立场的两部重要著作相继问世,它们就是《社会科学的逻辑》和《认识与兴趣》。后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迄今为止,对于康德曾经用难以企及的精确程度探讨过的那个问题——即“如何才能获得确切可靠的认识”——人们是如何作答的?这实际上也是在探讨。

现代实证主义的起源问题。

哈贝马斯首先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了考察和批判,黑格尔曾经试图回答康德的问题,虽然他本想从根本上发展康德的批判认识论,而实际上他却把它扬弃了。然后,哈贝马斯又对卡尔·马克思著作中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哈贝马斯比某些批评他以及追随他的人都更精熟,而且理解的也更深刻。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思想中蕴藏着解答康德问题的最终答案,只要他能够在康德的先验主体和马克思的人的观念之间成功地架起一座桥梁,那么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他要把人看做是征服自然的劳动的动物,看作是在其种属发展过程中不断征服自然并不断实现自我的动物。这样一来问题就会明朗化了,因为从根本上说认识论和社会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哈贝马斯于1985年发表的两卷本著作《交际行为理论》可被视为他的主要著作。它涉及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理论,哈贝马斯在书中把哲学的方法与社会学、社会哲学以及语言哲学的方法结合到了一起。

什么是交际行为?只有当单个行为者能够相互协调他们的行为时,社会才能存在,而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很有可能会由此发展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将会为“正在走向自我衰落的现代社会”提供解决之道,更具体地说就是:“寻找一种能够在令人满意的社会状况中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共同生活形式。”这真是个伟大的目标!这本书的内容由于其本身所需要的抽象分析而变得非常复杂难懂,再加上哈贝马斯本来就爱好复杂和抽象的叙述方式,所以,谁要是想读这本书,他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此外,该书还附有大量的注释,这是因为哈贝马斯非常注意细节,他思想严谨,富于责任感,他总是不断地指点读者去参阅其他学者的思想和著作,在这方面,他与海德格尔的那种独自式的或曰偏狂癖的叙述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6.与马克思主义告别?

在本章的结尾,我想再做下面三点补充:

(1)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创立的精神和政治思潮;其代表人物被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最初,他们根本就没有用这两个概念来自我称谓,恰恰相反,在无政府主义者与马克思的阵营之间展开争论过程中,马克思的反对者们用这两个概念来称呼自己的对手,它们是含有贬义的。马克思本人曾经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后来,被指称的人就逐渐接受了这样的称谓。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哥特式”本来也是一种含贬义的称谓。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多少也带有某种讽刺意味,因为马克思根本就不想成为一个哲学家或建立一种哲学体系;他将自己的著作视为科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他认为,一旦他宣传的革命得以实现,哲学将会消亡。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的思想本来可能会部分被接受、部分被修改、部分被拒绝、部分被反驳。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他的思想遭遇到了不同的命运。在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共产主义侧翼,他的思想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在共产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里,他的思想被看成一种教条,任何怀疑它的正确性的人都可能冒生命的危险。在戈尔巴乔夫宣布实行改革之前,苏联的教条主义体系已经呈现出逐步瓦解的迹象的世界观都会因之发生改变。由此之故,与本书其他章节的标题不同,我在这一节的标题的后面加了一个问号。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千百年来,孔子的智慧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智者,就是在今日,也有着其无可比拟的现实价值。当今社会,人们过度追求金钱、物质及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心灵孤寂、人格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有识之士想到了孔子的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汉内斯·阿尔文博士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热门推荐
  • 穿越吧神探

    穿越吧神探

    侦探狄杰穿越,获得探案系统,破解个个千古谜案,成为一个神探。扣扣群829842563
  • 枯叶蝶de暗恋

    枯叶蝶de暗恋

    四叶草欢迎来看啦,第一次写啦,别喷哦。我是学生啦。。。
  • 邪帝归来当奶爸

    邪帝归来当奶爸

    【免费精品爽文】你爸是首富?你爸是兵王?你爸是宗师?你们也配跟我拼爹?我粑粑可是统御万界的至尊邪帝!“粑粑,这只大虫瞪我!”紫金龙王吓得浑身鳞片竖起,“小主饶命啊,小龙这是天生的金鱼眼。”“粑粑,这个怪蜀黎长得好凶!”灭世魔君惊出一身冷汗,慌忙裂开嘴傻笑着问道:“小祖宗,你看这样够温柔吗?”“粑粑,我想骑马马!”“我来!”“我来!”“我来!”“我来!”各大界主、神王、大帝,争先恐后的冲了上去,齐齐趴在地上。
  • 慢曼喜欢你

    慢曼喜欢你

    江兆宇是个非常温柔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不紊,特别是在套路柴曼这条路上,更是过分。从小跟在江兆宇身后的柴曼也慢慢长大了,对江兆宇的喜欢与日俱增,但是是个很酷很别扭的女孩。
  • 我不喜欢吃冰

    我不喜欢吃冰

    简短的小故事。《我不喜欢吃冰》原创作品更新时间不定,因为我要忙着学习,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更新,谅解!!!
  • 那一抹夏日的斜阳

    那一抹夏日的斜阳

    都说腹黑呆萌是绝配,殊不知高冷傲娇也可以有奇妙的化学反应,当从小万千宠爱被视为女神的夏蔚昕遇上对她视若无睹的青梅高冷沈凌晗,一场恋爱的追逐站正悄然而生……
  • 笑傲花都

    笑傲花都

    天际金龙预世人,神龙出世灭夏家!龙啸九天天将震,地动山摇世界惊!开宗立派惊华夏,神龙派主立奇功!笑傲花都如梦幻?恩怨情仇都成空!
  • 我家徒儿是师傅

    我家徒儿是师傅

    一代天之娇女独孤琉溪殒落,身为她的大徒儿白暮璃因此性情大变,开始变得孤僻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于自己的亲弟弟也亦是如此,他却不知独孤琉溪只是沉睡隐身形于天地,并未消失。
  • 省灵:使然使命

    省灵:使然使命

    懵懂20余年,初长成,却遇高堂归去,遗物了了晦涩难懂,反倒身世迷离;颠覆过往,随着解谜的涡轮漩涡踏上了一条神秘而艰难的人生道路。家族的秘密、刻不容缓的救赎、颠覆一切的见遇、早已预订的人生;似曾相识的过往、生死的别离、尘世的牵挂汇聚成了一个家族恢弘的历史......
  • 青凌女侠列传

    青凌女侠列传

    夏无双,天资聪颖,自幼投身峨眉,勤勉习剑,惟愿享尽这门派的温暖;江吟歌,大气婉约,十岁惨遭灭门,寄身峨眉,但求有朝一日能报家仇。峨眉内斗,清风师太离奇死亡,二人被提前驱逐下山,目睹“江南第一圣宫”青凌宫宫主莫嫣然惨死,阴错阳差得到宫主传位证物皓月令牌,闻讯赶来的青凌宫弟子苏樱令全体弟子跪拜,称青凌新主……青凌宫表面上织造绸缎,实则内部权争利斗。首辅孟欢夺位不成,杀人后,神秘离去;首医局堂主李珍儿对从天而降的青凌新主百般质疑;将夏无双扶上宫主之位的苏樱其意难猜。夏无双内心良善,融洽了争权夺位的凌厉,在寻找弑主叛徒孟欢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宫中威望,掌握了最高权力,江吟歌则背负着满门抄斩的未泯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