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29400000007

第7章 读树

树可以读吗?

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年轮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早年住在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第一,因为离住处苏州胡同,离单位东单三条近些;第二,因为1957年以后有一段日子,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还肯跟我来往;第三,人要是倒霉了,也就没有什么社会活动,还能让我参加,也就没有什么事情,还能打起精神来做。于是,那里是我惟一可去可呆的场合。

当然,还有第四,由于戴上了一顶桂冠,自惭形秽的原因,愿意觅一个远离人群的所在,免得看到熟面孔打招呼不好,不打招呼也不好的尴尬,这样,在太庙里的冷僻角落里,垫着报纸,席地而坐。待到树阴里的路灯亮了,抖掉落在衣服上的松针,在薄暮中的长安街上,慢慢地走回去。

那些树,给了我特别的依靠。

因为在那些年里,所有以为靠得住的朋友,都来不及的闪开了,只有这些无言的树木,没有一点表示嫌弃我的意思。

当时,年轻,二十多岁,哪经过这种急风暴雨式的大阵仗,劈头盖脸,口诛笔伐,真是觉得什么都不可靠了,不可信了,只有倚在树干上,能让我感觉到这世界上还有靠得住的地方。

太庙里的古树,那一种令人肃然的沧桑感,也在昭示着我。打倒了,也别趴下,挣扎着,要活下来。好像在说,我几百年立在这里,什么风霜雨电没经过,什么暑热苦寒没熬过,怎么着?不继续存活着!

虽然,它什么也没说,沉默着,但那庄重自敬,从容不迫,卓立挺直,不苟颜色的精神状态,使我渐渐悟透这点启示。

犹如我的读书习惯那样,看看这本,又翻翻那本,我也喜欢坐在这棵树下,端详对面的那棵树,然后,换一个位置,再掉转头观察这棵树。每棵树和它的周围,构成一个天地。你走进这个天地里,你就和这个和谐的整体融和在一起。这些有了点年岁的古树,既不特别向你表示亲近,也不格外向你表示拒绝。树老了和人老了,有相似之处,老人比较固执,老树比较倨僵,尽管如此,这对那时的我来讲,就是相当友善的态度了。

惟其感到可靠,不用提防背后突然的袭击,惟其感到可信,不必担心会兜头泼我一身污水,能在树底下得到这一份苟安,也就难能可贵了。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们的住房拆了盖北京站,便搬到城外去了。后来,我差不多有二十年光景被逐出北京,过着背井离乡的流放生涯。只要有机会回京探亲,只要劳动人民文化宫开放,我总是要在那些古树下稍坐一会,以看望长辈的眼光,尊敬地瞅着那些曾经慰我孤寂的老朋友。

直到我也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那顶帽子不翼而飞,才终于回到北京。然而,人老了,腿懒了,却不常过来拜访这些老友。只是每年的书市,挤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劳累,便找个树阴下的长椅歇腿,重温我当年举目无助时的读树场景。

其实,一棵树,固然是一本书,再往深处探究,但更像一个人。

人,各有各的不同风采,树,各有各的独特个性。即使同一品种的树木,无论在山谷里林海起伏,在旷野里连片成群,在公园里彼此相邻,在马路上延绵不断,那也是形态相异,姿势不一,张弛收放,绝非一色。如果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世界上也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这和我们在大千世界里,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是同样的道理。

我还记得,五十年代,那时北京城里的人,没有今天这样多,公园里的游客,非节假日则尤其的少。坐在那里,看阳光下的树影,慢慢移动的轨迹,心也就自然地平静了下来。树影渐渐拖长,渐渐淡化,渐渐消失,这时候,物我两忘,相坐无语,这种树与人的交流,也是相当惬意的享受。然而,人与人,在提倡阶级斗争的年代,却是很难达到这样无隔阂,无歧别的境界。

这些太庙里的,曾经慰我孤独的老树,也许看得多了,久了,它们的身影,居然烂熟于心,如同老朋友那样,有一点变化便会觉察出来。树木如人,都是生命的载体,都有其生命的流程。因此,人的历史,是一本可读的书,树的历史,也是一本可读的书。尽管,人这本书,没有树这本书厚实,但是,树这本书,却没有人这本书复杂,这就是人和树的不同处。

所有的人,尤其有了一点名气的人,都会要顽强地表现出自己的存在,惟恐别人漠视,将他忽略或者忘却。最害怕的事情,莫过于不把他当回事。而树木,没有连根砍掉锯断之前,它的年轮,那一圈圈深深浅浅的岁月隐秘,都是密藏不露的。在其中所凝固着的她的一生,也许并不费解,可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人知道。

不想为人知,更不在乎人知或不知,这是树的性格。

惟恐人不知,恨不能吵吵嚷嚷得满世界都对他大惊失色,这是人的性格。

微风轻拂之中,枝叶摇摆之际,听那塞寒率率的响动,你能感觉到树木也是很有灵性的生物,和所有老年人一样,大概也是很爱回首往事,感叹当年的。应该说,这些仍旧健在的太庙古树,至少见识过北京人从爷爷的爷爷那辈以来的往事:谁忽然红了,谁一下黑了;谁日前赢了,谁后来败了;谁拔份一时,谁窝脖一世;谁平步青云,谁乐极生悲;谁说胖就喘,谁盛极而衰……结果呢,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谁也逃不了病的病,老的老,死的死,亡的亡,最终的句号。

而树,年年常绿,岁岁更新,继续存在于碧瓦黄墙之中,经历着满清的衰亡,民国的沿革,“五·四”的启蒙,军阀的混战,日伪的占领,一直到共和国的建立,以及之后政治上的折腾。不管这期间,是显赫的或卑微的,了不起的或马马虎虎的,脚一跺地乱颤的,或蝇营狗苟,稀里糊涂过一辈子的人物,也不管怎么样的折腾,鼓捣,翻跟头,跳得天高,最终都有伸腿瞪眼,狗屁着凉,退出舞台的那一刻。

所以,读一读这些古老的树,能够多少参悟出一些人生道理。

古树与老人,相同之处,都有一份难得的历史感;不同之处,古树无言,老人要份;古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苦日无多的老人,却总爱跟世界较劲。这就是树和人的差别所在,树怕拔高,人不怕拔高,树拔高一寸,会死,人拔得天高,也是不会死的;有的人,初老尚好,犹知收敛,更老以后,灵性消失,感觉迟钝,精力不逮,思想麻木,便要做出不拔高不行,拔不高也不行的令人不敢恭维的尴尬事。

树比人长久,它能活到人的十倍以上的年纪。因为见多,自然识广,因为识广,自然看得要远。所以,巍峨庄重,枝根虬结,苍劲肃穆,气势不凡。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映衬出它的老态龙钟,也反托出它那种上了年纪的大度宽容。树和树相处,天空很高,大家一起向上生长,人和人相处,地盘有限,难免就要磕磕碰碰。因此,读树以后,再来读人的话,就会懂得老人再老,也不能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同样,拥有优势的新一代,只有在蓝天白云的上升空间里,才能大展宏图。

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桠,萎缩的树干,不太振作的针叶,留下了太多的时光痕迹,好像时间在古老的身躯里凝滞住了,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

往事已矣,过去的那些灰暗的记忆,也就让其渐渐淡忘,渐渐消逝。

如今来到这座太庙,那满园关不住的春色,那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了,老树的光辉,已是昨日的事情。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着来日方长,这就成为今天读树的新篇章。

所以,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比起老树来,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的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出现,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机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压缩在书中的空间和时间;看树,阅读大自然,那可是活生生的大块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就像园子里的这些新的,老的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历史,总是要往前走的,那些懊丧,那些悔恨,那些苦痛,那些沉沦,就让它留在树木的年轮里,随风而去吧!

同类推荐
  • 极度威胁

    极度威胁

    一本惊心动魄的纪实之作,亦是一本国际背景下弘扬正能量、塑造当代中国形象的大书。作为“感动中国2014特别致敬”的英雄业迹实录。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中国选择坚定地与非洲人民站在一起,共抗疫情。9月,中国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疫情最为严重塞拉利昂,他们在医疗第一线,也是生死第一线,面对极度威胁,和当地人民一起,稳定了疫情,迎来了转机。
  •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我们有太多的挣扎和压抑想去远方奔走发泄,也有那么多不忍挥去的从前想躲起来珍藏。可是在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和勇气那么洒脱,说离开就离开。希望我们的心智能如年龄一样成熟,承担得起每一次决定后的代价。如果,旅行是为了释放,为了找到一种淡定自在的感觉,去哪里,还重要吗?一个人,不用太长时间,不必走太远,甚至不用行李,就是随着心情去走,去认识那些每天都能看见却从未走近的地方,就像到了一个全世界都找不到你的小天地。让所有包袱,统统被安静的自己消化。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鱼文丛系列(套装10册)

    “蠹(dù)鱼文丛”10册,包括:陈子善的《浙江籍》、徐重庆的《文苑拾遗》、叶瑜荪的《漫话丰子恺》、扬之水的《问道录》、孙郁的《苦路人影》、徐雁的《越踪集》、王稼句的《剪烛小集》、子张的《入浙随缘录》、朱航满的《立春随笔》、李辉的《潮起潮落——我笔下的浙江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高峰人物”,如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施蛰存、陈梦家、赵萝蕤……都是浙江人,“蠹鱼文丛”的作者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资深研究者,甚至与有些大家有过很深的交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要去见这些大家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一封书信约定,便可欣然前往。
热门推荐
  • 花落许君渡相思

    花落许君渡相思

    彼岸有花,以赤水养之,花生灵,亦生情愫。人间有鬼,以生灵为食,鬼道乱,天道欲罚。人间彼岸,情为何?惩为何?“碰不到他,且看着,即是恩赐。”“他是谁?为什么一看到他,心就跳得很快?”“这世间,要之何用?没了,倒是清净。
  • 天谕青云志

    天谕青云志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天道未复,天谕雷劫,焚灭众生,——天书密卷。真龙天凤本是天命之人,开启秘境,寻回天道密匙,重修天道试炼,历经数载,却一无所获。雾隐少年,误闯离魂洞天,遭上古古药焚祭之刑,意外复活得以逃离雾隐上古结阵,来到玄天大陆,机缘巧合进入玄门九宫十八殿之峨眉修炼,意外开启四海八荒上古遗迹寻回第一把天道密匙。真龙之血,世人犹疑,孰真孰假,天谕青云榜,在较高下………
  • 青柠雪碧

    青柠雪碧

    林顾你的那个手抬高一点,你看这条龙在你那就像是奄了一样。林顾:“知道了,老师。”“阮苒你发什么呆,把你的鼓拿好,准备再来一次。”也许,这一刻,我爱上了他。——属于我与林顾的一本书
  • 民众乐园

    民众乐园

    原型为汉口百年历史的租借区大乐园,民众乐园。以一些传统艺人的形象为切入点,有着传统文化和地域的优势性,更方便建立形象与IP改编。现世界为2018年的现世界。梦古世界为百年前样貌的大武汉租界区,背景和科技水平,基调,风格基本一致,只不过会柔和魑魅魍魉等等妖怪风格的元素,需要驱逐的反派生物为吸血鬼和黑巫师。
  • 首富从收破烂开始

    首富从收破烂开始

    白磊获得【收破烂系统】,只要骑着破三轮收破烂,就能得到各种奖励。“恭喜宿主收到破玩具车一辆,奖励9000万的兰博基尼毒药一辆。”“恭喜宿主收到房屋模型一套,奖励云顶山别墅一套。”“恭喜宿主收到字画一套,奖励2000万和兰亭集序真迹一幅。”“恭喜宿主收到企鹅玩偶一个,奖励藤讯集团10%的股份。”……记者:先生你好,采访一下,假如你的银行卡里有1000万,你怎么花?白磊:什么?我卡里只剩1000万了?记者:……
  • 灰姑娘NO

    灰姑娘NO

    一位平凡的女高中生一个偶然闯入了富人的圈子,她在学校被恶搞还被他.........。他斜了斜眼媚笑道:“祸是你闯的,那你就慢慢还吧!”她看了看他,便冲着他笑了笑:“放心,欠你的我会还完的。”
  • 六界神传

    六界神传

    乱世之中,繁星璀璨,风云之战,最终谁能坐在王座之上。
  • 想死太难了

    想死太难了

    在萧白睡醒的那一刻,他的整个世界观崩塌了。别人被雷劈穿越,自己是睡一觉就穿越了,但好在自己似乎是无敌的。P.S.:本书真正的无敌,有系统,有宗门,不种马,轻松玩梗,欢乐日常。谢谢大家的观看。
  •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太平天国史研究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今每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本书则尝试从多方互动的角度,将太平天国放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进行考察。既从社会层面追寻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状况;又聚焦当时的社会动态和洪秀全等人的思想特征,涉及太平天国史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问题;还考察了作为对手方的清廷的应对之策,官场风习、民生状况的起伏,以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老题新做,言之有据,新意迭出,无疑将有力推动晚清史与太平天国史研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