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00400000017

第17章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1)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严于律己如秋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李叔同《格言别录》

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应该像秋风扫落叶般不讲情面,对待别人就不同了,应如春风般温暖。李叔同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诠释得如此亲切有味,我辈真应该仔细品味一番。

的确,对待评判自己的一言一行,最忌如农贸市场买菜时的讨价还价,一脸和气。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怎可嘻嘻哈哈一带而过!

古代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很多人以此就为所欲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但也有一些开明的皇帝,能够以身作则带头用相关的法律约束自己,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决不遮遮掩掩,甚至能勇于悔过,下诏自责。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典范。

有一个名叫党仁弘的大将,曾经跟随唐太宗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战功赫赫,很受唐太宗器重。唐朝建立后,党仁弘做了广州都督。谁知这位封疆大臣,很贪婪,自恃功高权重,在任上贪取财物达一百多万。不久,被人告发。公元642年,大理寺查清他的罪恶后,依法判处党仁弘死刑。

消息传到唐太宗耳朵里,他正在吃晚饭呢,于是马上命令撤掉晚饭。他想到党仁弘的才略和为大唐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很想给这位大臣一条生路。于是,他凭着皇帝的权威,下令大理寺改判,将党仁弘黜为平民,流放钦州。

处理完了,唐太宗还在想为什么一个开国功臣就变成了贪官。他非常不安,越想,发现自己的处理越不妥。经过反复思考,他感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他就把几个心腹大臣叫到金銮殿,商讨事情的严重性。

白发苍苍的宰相房玄龄说:“陛下贵为天子,切不可这样自怨自责。不能因一点小错就当众贬低自己,以后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威信呢?如果陛下威信扫地,天下也就危险了。”

很多大臣善意的劝告唐太宗不要小题大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但唐太宗说:“小错,也是错。自古以来,贤明的国君很重视取信天下,我徇私枉法,已被天下耻笑。如果认识到错误,又没胆量承认错误,岂不是更为天下耻笑,更失信于百姓吗?做皇帝的,有法不依,有错不认,还谈什么威信?又靠什么统治天下呢?”

最后,他毅然决定,把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召集到宫廷,当众宣布:“我偏袒党仁弘,乱了国法,犯下大错,现在当众悔过。为了惩戒,从明天起,我要到京城南郊坐席思过,谢罪三天,每天只吃一顿素餐,并布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大臣们希望太宗不要这样自我惩处,一再磕头请求,从早晨直到傍晚。最后太宗降下《罪己诏》,说:“我有三项罪过:第一条罪,错用党仁弘,识人不明;第二条罪,包庇党仁弘,因私情扰乱法令;第三条罪,亲近好人但没有给他赏赐,讨厌坏人却没有给予处罚,赏罚不明。”他还下令把《罪己诏》布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大家看到皇帝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勇敢地承认过错,就更加自觉遵守国法了。唐太宗也因此才亲笔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一页篇章——贞观之治。

俗话说“人无完人”,不管你是千古帝王,还是平头百姓,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过失。如果你能及时修正自己,你的品性人格自会日趋完善,他人也就乐于接受你。相反,你不加约束地纵容自己,则势必在歧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彻底地毁掉自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严于律己不仅仅是要在大事上明辨是非,在点点滴滴上的纵容,同样可以把你毁掉。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放任自身某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毛病而不加以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会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严于律己就要要求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有个典故的。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这就是防微杜渐的由来,道理很明白:原则的破坏都是从小处开始的,而且都是因为自己意念的妥协而引起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喜欢打擦边球,既在设定的原则之内,又达到了界限。偶然有几次超越了界限,纵然心里有过内疚感,但时过境迁,看看超越了界限几次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良后果,慢慢地内疚感也就淡忘了。超越界限的次数多了,人也就会开始麻木,界限已经不再是界限,界限被超越了,也可能再次设定新的界限,但是既然旧的界限已经打破了,再次超越新的界限就没有什么难的。

著名的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寓言名为《贼和他的母亲》。其中写道:一个小孩从他的同学那里偷了一册课本,带了回去给他母亲,他的母亲不但不打他,反而鼓励他。第二次他偷了一件斗篷,带给她的母亲,当时她还是奖励他。这青年长大成人后,便进而偷更值钱的东西。后来他在干这种勾当的时候,被人捉住了,双手反绑在后面,带到刑场上去。他母亲在人群中跟着,伤心得很,激愤地捶着胸脯,在这当儿,那青年人说道:“我愿在我母亲耳边和她说几句话。”她走近他跟前的时候,他敏捷地用牙齿咬住她的耳朵,并且咬了下来。他母亲骂他是个不孝的儿子。这时他就回答说:“唉!在我初次偷了那册课本带给你的时候,如果你把我打了,我该不会到这个地步,也不会这样蒙羞而死。”

任何一项罪恶的行为都来自于我们对诱惑的一次小小让步,任何一项重大的计划,它的失败都来自于我们对自我的一次小小的放纵。

所以李叔同说“律己须带秋气”,要冷若冰霜,要丝毫不留情面,不给自己留下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否则“律己”就是奢谈,就会失去它所有的意义。

时时自重,处处自畏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李叔同《格言别录》

李叔同的意思很明确: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立于世上,先不要枉谈对他人、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什么事当做,什么事不当做。如果你一意孤行、恣意妄为、不知轻重、无所畏惧,终会“取辱”、“招祸”的。

在南太平洋的深海域里,生长着一种会发光的灯笼鱼。在漆黑的海底,灯笼鱼躲在海藻附近,它们的背鳍会发出淡蓝色的荧光。那些光线一闪一灭,就会将附近一些小鱼和小虾吸引过来。这是灯笼鱼设下的陷阱,当那些小鱼和小虾游到它面前的时候,灯笼鱼就会突然张开血盆大嘴,迅疾地将那些好奇的小鱼和小虾吞入腹内。

灯笼鱼的食欲非常大。即使它们的肚子撑得像皮球一样的时候,仍不肯停止捕食。

在同一个海域内,还生长着一种牙鲆鱼,它们的视觉几乎丧失。但是,它们却依靠食海藻和捕食灯笼鱼而生存下来。原来,灯笼鱼刚开始捕食猎物的时候,背鳍的荧光还很淡。但是,随着它们隆起的腹部,那蓝色的荧光会越来越强烈。于是,牙鲆鱼便根据眼中看到的极微弱的光线,来判断灯笼鱼的位置,随后,一举将它们捕获。

如果灯笼鱼能够收敛一下自己的私欲,也许就不会轻易落此悲惨下场了。一个人为了满足贪婪的私欲,偷偷给别人设下陷阱,结果往往他们自身是最终的受害者。然而,世间不是还有很多被贪婪私欲操纵的人,像灯笼鱼一样,已经跌入了自己为别人设下的陷阱,但仍执迷不悟,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吗?

人在踏上社会之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当然,人有欲望是无可厚非的,有些人的欲望是客观的、有节制的,这样的欲望会成为一种目标、一股动力,它可以使人具有方向性。然而,有些人的欲望则是主观的、无限制的,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需要多少才能得到满足。这样的欲望,是过于贪婪的,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面的情绪。因此,你应该清楚这么一个道理:超负荷的欲望会羁绊你前进的脚步,有时甚至会把你引向歧途!

在奔赴成功的道路上,你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水平,不能仅凭自己下意识的冲动办事。为了获得成功,你不一定要完全放弃内在的本性和欲望,但是至少你应该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收手,放弃一部分。

一心只想到放纵欲望的人,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也绝对不会有条有理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不想办法去寻找、发掘自己潜在的能力,就干不成任何事情。如果你不下定决心控制自己的思想,就无法掌握所做的事情,无法承担重要的责任。不懂得放弃那些主观的欲望,就不可能取得进步和成功。最后,关于自重、自畏这些话题,给你三点忠告:

(1)量力而行

一个人只有真实看清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科学的定位,才能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才能做到真正尊重自己。如果你只是因为羡慕某位朋友在他所在的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名利双收。你就想放弃自己熟悉的工作,然后涉足那位朋友所从事的、对你来说仍是异常陌生的事业,你就会背离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远。因为这将成为你,在自己不可遏制的欲望之下的一个错误的冲动。

(2)从实际出发,放低你的目标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你在制订自己的目标时,应该遵从客观现实,而不是凭借自己想象和欲望来做决定。如果你常常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崇拜神秘的英雄人物,羡慕他们的名利和艳遇。在幻想中,你将自己标榜为伟大的英雄或著名的人士,希望自己今后成为这样的人。如果你总是喜欢在这种幻想里寻找安慰,你就会为此付出很多徒劳无功的精力和行动,这个代价将会使你偏离自己正确的人生目标,无法摆脱困惑、失望和痛苦的纠缠。

(3)不要只顾索取,要学会奉献、关怀

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钱,他们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和压抑。金钱和人品之间,并不是可以完全划上一个等号的。因此,你应该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热心和关怀。这样,你就会获得另一种收获,它可以使你变得充实、人格也愈加完美。另外,对孩子、朋友和爱人不要索取太多,你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宽宏大度。对于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你不可以言不由衷地随便说说,你应该清醒地学会舍弃,进而从自身寻找新的力量,奋力前行。

控制自己的情绪,修炼“定火功夫”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定火。”

——李叔同《格言别录》

要探知一个人是否有涵养,很容易,只要看他有无“定火的功夫”便知。这是李叔同给我们推荐的简易识人法,同时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座佑铭。

李叔同的定火功夫可以从一件小事上反映出来。还是在浙一师任教的时候,一次下课期间,一个学生在教室里喊:李叔同在哪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在学校里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属于目无尊长、目无法纪,要受处分的。那个学生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图个好玩而已。

谁知道李叔同当时就在隔壁,听到这个学生的喊叫,他便用平时一惯的温和的语气回答了一声:“什么事?”听不出半丝的不满和怒气。等他来到教室一看,那个喊他名字的学生,早已吓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这件事,李叔同并未放在心上,就跟没发生过一样,事后也没有再提起过。

这应该算是定火功夫吧?

定火功夫就是一种修养。修养的过程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能驯服凶猛的野兽,人未必都能驯服自己内心狂燥的野性,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灭外火容易,定心中火难。

喜怒哀乐,属人之常情,谁都不能没有,但怒之过当,就会破坏内心的和谐,致使事物乖张不顺,如同火焰不被扑灭,就有燎原的可怕后果。

汉高祖四年,韩信派人对刘邦说:“齐国伪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请汉王假装答应我为王,以便镇抚它。”刘邦当时正值心性不顺,就很生气地骂道:“我被困在这儿,日夜盼望着他来,他却自己想要称王?”怒从心起,刘邦真想把韩信“解决”掉,但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导,告诉他目前情况绝不可施怒于韩信。于是聪明的刘邦就说:“干吗假装为齐王?我封你个真齐王多好?”

刘邦在一转念中,忍住了怒火,才没有因自己一时冲动而失去济世良才。

人受怒气的支配,往往会丧失理智,干出一些悔之莫及的蠢事。为此,林则徐曾悬“制怒”条幅于堂,时时以此警戒自己。在为人处世中,人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胸怀雅量、包容乾坤,使情感喜怒有足够回旋的空间,才能让我们不为喜怒所扰,自在逍遥。

同类推荐
  •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爸爸爱喜禾:十万个是什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封信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十万余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老蔡(朋友们以前习惯叫他小蔡,现在都叫他老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老蔡在微博中以自强不残、爱开玩笑的喜禾爸爸形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陈望道全集(第一卷)

    本书系“浙江文献集成”丛书之一。陈望道,中国当代语文学家和教育家。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界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热门推荐
  • 藤间蔓事

    藤间蔓事

    《藤间蔓事》从多角度、多层面讲述发生在不同大众视角下看似平凡的种种故事,全书第一卷《吾爱》讲述了萧辰星、蒋梦舟、卢群、魏驰4人发生在大学校园时期的人生轨迹~~~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血色肩章之褪色的绿

    .......我们下一步要做得是,将卸下来的军衔,臂章,胸章,以及现在身上穿着的常服交到司务长的办公室,然后换上退伍服,度过最后两天的部队生活。我们穿着没有军衔的军装,以方队的形式,齐步走回各自的中队;没有了鲜红肩章的我们,看上去像是排队搬树叶的蚂蚁,我们穿着的黑色三尖头(皮鞋),像是蚂蚁一样,而我们身上纯绿色的衣服,就是蚂蚁身上的树叶;队伍排了好远,井然有序的,齐步走着,并撕心裂肺的喊着口号:“1!2!3!4!”回声在寂静的支队大院中,显得那样刺耳,但更刺痛了我们的心。两天后,我带着不舍,脸上挂着泪,在战友的送别下,上了开往车站的大巴;支队的大院因为老兵复原,显得那样的空荡、寂静,只有零星的几个士兵,在拿着扫把扫柏油路上枯黄的树叶。我突然感觉自己就是这些叶子中的一员,因为服兵役年限已到,不得不退伍,就像叶子枯萎,不得不掉落;留在树上的,是那些对主杆不舍的叶子,它们仍是绿色,仍吸取着树汁、营养,就像留下继续服役的军人,仍穿着绿色的军装;我不知道用何种心情表达我成为了地下的叶子,但我知道,即便我走出军营,但我的叶脉,仍会是那样的清晰......
  • 深夜旅馆灯笼亮

    深夜旅馆灯笼亮

    曹离魅是从黑白无常手中逃出来的冤魂,而在他的身边,有一间只在深夜才营业的旅馆……本书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融入诡秘悬疑元素,并首次深入剖析了山城的袍哥文化。
  • 婢乃君妻

    婢乃君妻

    阿稚只知自己死过,但对于前世的身份和死因全然不知。就连阿稚这个名字都是重生当天被救下她的人给的。为报救命之恩,她被安排进大理寺卿赵长宴府上为细作,他们要她不动声色的靠近赵长宴并汇报他的一举一动。不动声色?碰掉了桌子中央的茶盏,从低矮的秋千上掉下来哀嚎惨叫,在严肃的队列中嗝声连连?赵长宴实在看不下去她低劣的手段,宅心仁厚撂下一句:“罢了,你来前院伺候吧。”赵长宴在前院养了只猫,那只猫是哑巴,但眼睛会说话,每次和它对视时阿稚都能回忆起前世的一些零零碎碎。那些记忆越来越让她心慌,最终顶不住压力的阿稚决定坦白自己细作的身份。阿稚:大人,您当真未察觉奴婢的真实身份吗?赵长宴:并非。阿稚立即便要跪下请罪,不料赵长宴慌忙扶她,脱口而出一句陌生又熟悉的称呼。......夫......夫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祖家族

    先祖家族

    这个世界存在三种人,灵旅者、制衡者和人类。每一种人都有属于自己唯一的定位,唯一的身份,任何人都不可以改变。但是祁湮为了逃避千年追杀的宿命,势必要打破这个世界的法则,获得双重身份。世界法则的打破意味着血淋淋的生命被剥夺,但是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每个人的行事方式都有自己的原因,可以为了活命干出伤天害理的事,也可以为了家人朋友慷慨赴死。在祁湮主导的这场仪式中意味着她的......
  • 重生成为土拨鼠

    重生成为土拨鼠

    藏川草原上,一只土拨鼠慢慢从睡梦中苏醒。望眼这片异兽纵横的草原,王渊嘴里嚼着嫩草,脚下踩着天敌…为了守护土拨鼠之家,就先当个草原霸主吧!【异兽流,不化人】
  • 旧日遗神

    旧日遗神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蒸汽,科技,时代的发展让隐秘不再。这是信仰没落的时代,这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无人知晓会不会有逝去的观念和理想可以重回人间;无人知晓若这一切并未发生,那想当然的麻木僵化是否会从自以为是中滋生;维恩漫步在伦敦的街头,等待着故事的开篇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