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22200000006

第6章 王羲之苦练书法

东晋的王羲(xī)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集书法之大成,被称为“书圣”。后人常常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八个字,来形容他书法笔势的雄健、潇洒。

王羲之出生在山东琅玡临沂一个官员的家庭里,他的父亲王旷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父亲的影响下,王羲之从小就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他四五岁时,有一次过生日,家里人送给他各种各样的生日礼物。看着那么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礼物,小羲之开心得合不拢嘴。这时,母亲问他:“孩子,这么多礼物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呀?”

小羲之毫不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爸爸送的笔、墨、砚和书喽!”

父亲在旁边听了非常高兴!又故意问他:“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些东西呢?”

羲之一本正经地说:“我想跟爸爸一样每天练字,写很好看很好看的字。”

“那好,爸爸从今天开始就教你练字!”父亲马上愉快地答应了。所以,王羲之只有四五岁时,就开始跟着爸爸练字了。

王羲之年纪虽小,可是他练字的认真劲儿就是连大人也比不上。夏天到了,房间里闷热得像个蒸笼,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都跑到河里玩水,或者到树荫下纳凉。而王羲之仍然端坐在书房里写字,浑身大汗淋漓也不休息。直到一天的任务完成了,才允许自己出去玩。到了冬天,北风呼啸,书房里就是生了炉子还是冷得伸不直五指,王羲之咬紧牙关忍受着寒冷,照样坚持不懈地练呀练。

这样,春去冬来,花开花又落,两三年过去了,王羲之每天洗笔砚的水池里的水都发黑了,而王羲之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7岁的王羲之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小书法家了。

面对着赞扬声,小羲之一点也不沾沾自喜,而是鞭策自己要更加勤奋、更加刻苦。又继续练了四五年,到王羲之12岁那年,他的字显得更加潇洒、老成。可是,由于缺少科学指导,想再进一步显得很困难,王羲之为此十分苦恼。

一天,王羲之到父亲的书房中找书看,无意中瞥见父亲的枕头比一般的枕头要厚好多。他心里觉得好奇,就走过去看个究竟。他把枕头拿过来一摸,中间有块硬硬的东西。王羲之更好奇了,就打开枕头套。结果,在两层枕芯之间发现一个用蓝缎子裹着的小包,再把蓝缎子一层一层打开,原来包在里面的是一本已经发黄了的古书。

王羲之定睛一看,啊,《笔论》!他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笔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书,里面讲的都是关于写字的方法,这样的书正是王羲之梦寐以求的啊!王羲之如获至宝,激动得连拿书的手都颤抖了。

从此以后,每当父亲不在书房的时候,小羲之就悄悄溜进书房,偷偷地阅读《笔论》。时间长了,父亲发现羲之常常在自己书房里进进出出,就问道:“你怎么老是悄悄地到我的屋里去呢?”王羲之笑笑,不作回答。父亲更奇怪了。

有一次,父亲故意离开书房一会儿。羲之以为父亲出去了,又同往常一样进来偷偷读《笔论》。不料王羲之正读得起劲,父亲来了。他看见羲之拿着《笔论》在读,故意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说:“你为什么偷我的枕中秘书?”

王羲之有点紧张地看了看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母亲见了,想给他打圆场,从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吗?”王羲之点了点头。

父亲听了,高兴地对羲之说:“孩子,这本书你现在还看不懂。等你长大了,我会教给你的。”说完,父亲就要把书收回去。

王羲之着急了,连忙大声说:“不,爸爸!等我长大了再学,那就太晚了。我想早点学,现在就学!”接着,他又要求父亲现在就把书给他,免得他不懂练字方法瞎摸索。父亲听他说得有道理,同时也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把书给了他。

王羲之有了这本书,真是如虎添翼。他按照书中所讲的方法练了不满一个月,就有了很显著的进步。同时,他也练得更刻苦了,不但每天都有大半天时间用在写字上,就是吃饭、走路或者与朋友闲谈时,也总是用手指指划划、揣摩用笔的方法,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呢!

有一次,王羲之同几个朋友在河边散步。恰逢暮春时节,河水温温的,几只大白鹅在河里尽情地嬉戏。它们一会儿抖抖身上的毛、挠挠痒,一会儿拨动着红掌前追后赶。王羲之和朋友们都被眼前的白鹅戏水景象吸引住了。

突然,王羲之灵感顿发,从这些嬉戏的鹅身上悟出了“鹅”字的独笔写法。于是,他就迫不及待地用手指蘸了水在朋友的背上写开了。结果把朋友的衣服弄湿了一大片,朋友还以为王羲之在恶作剧呢!

还有一回,王羲之在书房里练字入了神,连中午饭都忘记吃。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好几次催他吃饭,他连头都不抬一下,继续挥笔疾书,书童只好把王羲之的夫人请来劝他用餐。

王夫人来到书房,只见王羲之手里拿着一块蘸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塞,弄得满嘴乌黑。原来他在吃馍馍时,眼睛看着字,脑子里想着字,因而错将墨汁当蒜泥了。他一面练字一面吃,还直夸今天的蒜泥特别香呢。

王夫人见状,心里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就拿了一面镜子走到王羲之面前,说:“你好好地照照镜子,我做的蒜泥可真是从古到今都少有的,让你吃得满嘴乌黑!”王羲之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副狼狈相,再看看桌上那盘蒜泥还一点儿没动,而砚里的墨汁倒被自己吃得差不多了,不由尴尬地笑起来。

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名声传到了朝廷。朝廷就请王羲之到宫中题写了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祝版”。到晋成帝时,要更换“祝版”上的题词,让木工把“祝版”刨光了准备重新写。可是,木工刨了半天,还没有把王羲之写的字迹刨干净。因为王羲之的笔力雄健过人,字迹已经“入木三分”了。

王羲之从四五岁开始练字,直到59岁去世,共练了五十多年,越到晚年,他的字写得越好,终于形成了自己书法艺术上的独特风格。一千多年以来,他的字一直是后人学习书法时临摹的范本。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 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两个中心是北京和上海。而在这两个文学中心,浙江作家的存在举足轻重。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大批经过新思潮洗礼的浙江学人和作家汇聚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力。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湛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地域文化常识

    地域文化常识

    本书介绍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常识,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地方名俗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了解到不同地域的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
  •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面对中西文化(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分析了中国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从中国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现象反思了文化多元发展的必然性,并通过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评扩展了这一反思,论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必定会对双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也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文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感受。
热门推荐
  • 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把前半生的风景对你讲

    “苏暮小姐,你愿意嫁给刑陌辰先生吗,无论是贫穷与富贵,你都愿意一直陪伴他直到永远吗?”“我愿意。”“那么刑陌辰先生,你愿意娶苏暮小姐吗,无论是贫穷与富贵,你都愿意一直陪伴她直到永远吗?”“我愿意。”从校服到婚纱,从同桌到同枕,从每天的思念到朝夕相伴,从17岁的青涩到27岁的成熟,这是多少个女孩子想要拥有的爱情啊。
  • 青涩过往

    青涩过往

    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都不同,向往与过往都同存
  • 西楚仙王

    西楚仙王

    天有九重,人分十等。天圆地方。神州之大,非真仙不知其远;天之九重,非真仙不知其高。神州之上,宗派、皇族、世家、联盟等势力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纷争、战乱从无间断,权势是这里永恒的主题。大周王子姬瑜夺位失败,与老师鬼谷子密谋五年,方让项王分封他于放逐之地。历经种种挫折,机关算尽中苦苦经营着,终于让半妖一族崛起,更名为巫族。而姬瑜的麾下也聚集了人族、妖族、巫族的强者,开创三族并存的盛世,麾下真仙占据神州半数,史称西楚仙王。
  • 归庐谭往录

    归庐谭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亦魔仙

    亦魔仙

    一场意外,等到一场机缘,原本以为是好运,没想到也不咋地!
  • 奉苏杯

    奉苏杯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选择,对杨军而言,退役虽是无奈之举,遗憾却不后悔,何况上天如此补偿他,遇见苏家,开启另一种幸运......
  • 这个少侠有点弱

    这个少侠有点弱

    某女子:不天下第一如何护我心中所爱?林晨:???这还不简单吗,把天下第一都娶回家不就行了……(书友群903592169)
  • 斌语晴天

    斌语晴天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而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面对生活,面对艰难困苦,不同的人,不同的抉择,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为了爱情的信仰,不顾人生的造物弄人,不怕生活制造的每一个难题,善良而倔强的做着爱的信徒,最终的结局会是如何?她会有什么样的归宿,,,,,,本故事的主人公叫罗心语,男主角叫雷斌,本书所有人名都是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坑爹系统叫我努力赚钱

    坑爹系统叫我努力赚钱

    天啊,地啊,娘娘亲啊,最近穿越真大白菜那么常见啊!既然穿越了,那就努力穿越成王者。江湖上狡猾的小狐狸~不受宠却逍遥自在的王妃~努力在地府开商店的店主~三线努力上爬的娱乐圈一姐~……斗小三,赚大钱,努力冲鸭吖!
  •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你是黄河我是沙

    作为一个文人,我选择了黄河作为我精神上的乳母。我是在黄河边上长大的,花儿是黄河边飞出的精灵,她具有无可比拟的时空穿透力,它为黄河唱出最真挚、最朴实的歌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背靠黄河面对着天,贺兰山来山套山;东山上糜子西山上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可以说,黄河造就和哺育了广袤而肥沃的宁夏平原,也哺乳了我的精神和情愫。无数次,我看着那条蜿蜒流向远方的大河,想着它能带我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