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6900000017

第17章 新闻语篇中特殊语言现象研究(2)

下面,我们应用Haspelmath(1999)根据Keller的理论所提出的语法化模型来阐释“汉语+ing”结构的语法化问题。

Haspelmath(1999:1043~1068)在其语法化模型中提到五项“说话的行为准则”(严振松2007:9),它们是:

(1)超级准则(Hypermaxim):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社会交往的成功;

(2)清晰性(Clarity):能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3)经济性(Economy):避免不必要的努力;

(4)从众性(Conformity):像别人那样说话;

(5)表现性(Extravagance):引起别人的注意,突显与众不同。

在网络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不知最早是谁灵机一动,突发奇想,将英语中进行体的体标记-ing移植到汉语中,构成“汉语+ing”结构,来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就个人而言,这也许是偶发的,没有规律的。只是说话人以“汉语+ing”这一新鲜的说法表达汉语中“正在/在/正+动词”的这一旧的意义,目的是吸引别人的眼球,彰显自己的创造性,突出自己与众不同(准则5“表现性”)。“汉语+ing”在网上交际中一出现,其他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甘落伍,群起效仿,不仅张扬自己的个性,也表现出自己的群体身份意识,这时,“表现性”和“从众性”(准则4)同时在起作用。渐渐的,“汉语+ing”这一用法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的认可而相对稳定下来,成为年轻网民中较为流行的时尚用法。网络中“汉语+ing”之所以能迅速流行开来,是因为在网上交流时要及时快捷、惜时如金,敲击ing远比敲出“正在/在/正+动词”轻快自如,这实际是言语交际中的“经济性准则”(准则3:避免不必要的努力)和“超级准则”(准则1: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社会交往的成功)所使然。事实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只是要让人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准则2:清晰性),更重要的是以最小的努力获得社会交往的成功。“汉语+ing”这一用法也迅速地渗入到新闻语篇,逐渐成为新闻语篇中鲜活而颇具特色的新鲜血液。“汉语+ing”的使用频率会不会越来越高,以致在汉语中被“惯常化(routinized)”而最终固化(entrenched)为常态?或者只是过眼云烟、昙花一现?或者只是在汉语交际的某一特定领域(比如在网络交流中)较为惯常地使用?这都需要继续观察,接受时间的检验。

5.结语

英语中进行体的体标记-ing嫁接到汉语之后,其结构形式、意义和构成规则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汉语+ing”这种青春气息非常浓重的语言现象反映出包括年轻网民在内的新闻语篇的编辑记者这一特定群体的新颖独特、张扬个性、求新求奇的社会心理需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汉语+ing”这种现象可以被看成是网络时代环境中英汉语两种语言接触状态下词缀借用的语码混用现象。就语法化而言,在“汉语+ing”现象中,英语进行体的体标记-ing直接移植到汉语中,具有非单向性特点,可以被认为是语法化机制的跨语言扩散和演变现象。

第二节新闻语篇中“动名/VN构造”的语义格研究

1.引言

无论是在新闻标题,还是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都会时常见到“吃皇粮、吃回扣、吃官司”和“eat the loss,eat money”等中英文“动名/VN构造”现象,然而,这种现象中“动名/VN”之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深层语义格关系,便是本节所要关注的话题。

Fillmore(1968)在其论文“The Case for Case”中首次提出“格语法(Case Grammar)”,认为在句子的深层结构中,每个名词短语都与动词有着特定的“格”关系;钟守满(2000)对格语法与当代语义分析理论的相互关系作了一定的剖析,提出格语法对当今和未来的语义分析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周国辉(2003)运用格语法对汉语非常规谓宾结构进行了阐释性研究,认为格语法能够从深层结构上解释汉语非常规谓宾结构的语义关系。杨春生(2004)利用Hutchins(1980)的命题结构理论,对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进行了较深入的比较,发现两种语言中与“吃”有关的隐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差别,这既反映了人类基本的生存行为“吃”与文化的共同关系,也反映了“吃”在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地位。王寅(2007)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吃/eat构造”为例,对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作了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并用他自己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参阅王寅:2005a)对“吃/eat动后语”进行了合理解释。王寅(2001:212)根据Taylor(1989:108)提出的“语义链”理论,对“吃”的多义用法进行了类似的分析,拟构了“吃”的语义链程序:1)为生存而吃→2)进口、进入、收入、获得→3)受到、遭受→4)耗费→5)损失、消灭(转引自王寅,2007)。在此基础上,我们拟从格语法的理论角度,提出语义格链的研究方法,仍以“吃/eat构造”为例,进一步深入探讨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深层语义格关系,以了解“吃/eat构造”在多义用法中语义格链的情况。

在句子结构中,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受事关系,这种“动名/VN构造”常被称之为“常规关系”。从深层语义格关系来看,我们将其称为“常规格关系”。但语言中大量存在无法从字面上接受的“动名/VN构造”,如:汉语中的“吃馆子、吃嘴、吃父母”等。笔者将这后一种“动名/VN构造”的非常规表达方式称为“超格语言现象”,它们从基本的受事关系(客体格)出发,形成不同的语义格链。研究发现:在汉语“吃”的“动名构造”和英语“eat”的“VN构造”中,动词后面的名词成分如果是“受事/对象”,其深层语义格特征为Co;如果动词后面的名词成分是表示非受事意义,其格特征为(Co)+Cn,此时,动词“吃/eat”作为基本义“为生存而‘吃’”的语义格链为Co→(Co)+Cn。“吃/eat构造”用作其他延伸的隐喻义的深层语义格链为C→ C’(祥见后面的叙述)。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动名/VN构造”中在动词与动词后面的名词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深层语义格特征和语义格链,才产生了动词的多义现象,也改变了动词后名词的意义,乃至改变了整个“动名/VN构造”的意义。深层语义格和语义格链不仅可以用来阐释“动名/VN构造”,而且对其他句法构造(如“主谓构造/NV构造”等)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2.格语法分析模式

作为Chomsky的学生,Fillmore提出的格语法理论脱胎于转换生成语法,仍然以深层结构的理论为基础。它是从句法-语义关系方面对转换生成语法的第二阶段理论——标准理论(ST)所做的一种修正。格语法被认为是一种独树一帜且立论较严谨的语义学理论。格语法着重探讨语言结构与语义现象之间的关系。Fillmore认为,在句子的深层结构中,每个名词短语都与动词有着特定的“格”关系。这里的“格”不是指传统语法中的主格、宾格等,而是指存在于深层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关系”,也只有通过揭示出这种名词和动词的深层格关系才能对语义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这种深层结构中的语义格关系是一切人类语言所共有的现象,具有普遍性。格语法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即使是在今天,格语法对一些语言现象仍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Fillmore在1968年提出的模式里以及在后来的语言分析中共提出了10种格:施事格(A=Agentive)、工具格(I=Instrumental)、与格(D=Dative,又称承受格)、使成格(F=Factitive)、处所格(L=Locative)、客体格(O=Objective)、受益格(B=Benefactive)、源处格(S=Source,又称源点格)、目标格(G=Goal,又称终点格)和伴随格(C=Comitative)(详细解释,请参阅殷钟崃、周光亚,1990:380~381;俞如珍、金顺德,1994:261~262;周国辉2003:9;楚军,2007:178~179)。在此基础上,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本文在具体分析汉语的“吃”的“动名构造”时增添了“方式格”(M=Manner)和“时间格”(T=Time),以便对汉语“动名构造”中动词后面的名词所表示的方式意义和时间意义作出在深层格关系上的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动词是句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词的处理,格语法采用的是深层格框架(deep case frame)的方式。每一个动词词条下用缩写字母标出该动词可以插入的格的框架,这种标记称为格框架特征(frame feature),格框架特征放入方括号内。Fillmore(1968)指出:“句子在基础结构中包含一个动词和一个或几个名词短语,每个名词短语以一定的格关系和动词发生联系(第21页)。”“动词是根据整句提供的格的环境(也就是格框架)来选择的(第29页)。”换言之,在深层结构中,动词总是和某些“语义格”并用的,而格框架对某个动词可以和哪些语义格在一起使用起选择限制作用。“很多动词可以出现在多种不同的格的环境中(第27页)。”(楚军2007:180)我们以动词open为例:

例1The window opened.+[-O]

例2Peter opened the window.+[-A+O]

例3The wind opened the window. +[-I+O]

例4Peter opened the window with a hammer.+[-A+O+I]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动词open可以出现在[-O]、[-A+O]、[-I+O]、[-A+O+I]四种不同的格环境中。通过仔细观察,我们还能发现,这四个格环境中都有O,说明O(the window)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句子就不能成立:

例5? Peter opened.(“?”表示该句的成立有一定疑问。)

例6* The wind opened.(“*”表示句子不能成立。)

例7*Peter opened with a hammer.

然而A(Peter)、I(with a hammer)却可以省略,句子仍然成立:

例8The window opened.

由此可见,对于动词open来说,格特征[-O]是必选的,而格特征[-A]和[-I]却是可选的,放入圆括号内表示。所以,动词open的深层格特征便可以表示为

open+[-O (I) (A)]

Fillmore在1970年模式中增加了空缺作用(vacant role)和内存作用(built-in role)的内容(参阅楚军,2007:184)。空缺作用是指有的格在表层结构中没有,但在深层结构中必定存在的概念。例如:

例9Peter robbed the bank (of the money). 彼得抢了银行(的钱)。

例10Peter stole the money (from the bank). 彼得(从银行)偷了钱。

上面两个句子中括号内部分在表层结构中可以空缺。在补上空缺部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rob和steal与同一个格框架联系起来:rob/steal:+[-A O S],只不过上述(9)例的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客体格(O),(10)例的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表示“源处”的语义格(S)。

内存作用是指隐含在动词本身的词汇内容。譬如,动词kiss,slap,kick等动词就具有一个内存的工具格。如:

例11Peter kissed Alice (with his mouth). 彼得(用嘴)吻了爱丽丝。

除非表示工具的名词短语带有修饰语或者表示具体的特殊含义,否则,工具格在表层结构中是不出现的。试比较:

例12Peter kicked the door open (with his foot). 彼得(用脚)踢开了门。

例13Peter kicked the door open with his left foot. 彼得用他的左脚踢开了门。

如果我们说“Alice can kiss Peter with her mouth now.”或者“Peter can kick the door with his foot now.”表示爱丽丝的双唇和彼得的脚以前是失去知觉的、麻木的,通过治疗之后,现在有知觉,可以“用嘴吻”、“用脚踢”了。

同类推荐
  • 英语PARTY——文苑精华

    英语PARTY——文苑精华

    本套书籍带你领略英语世界风景,感悟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学习。
  • 青春不散场

    青春不散场

    年轻的日子,仿佛总是阳光灿烂的。那时候,可以肆意,可以挥洒,可以旁若无人。青春而且无畏,相信并且坚信不疑。多么好。一瞬一季,一季一年。青春的花儿开了又谢了,生命里的人儿来了又走了。哭哭笑笑,离合聚散。感谢那些陪你一起走过青春的人们吧!他们是你的风景,装点着你的日夜。
  • 你值得拥有这美好的世界

    你值得拥有这美好的世界

    本书精选了世界最著名的旅行散文,关于大山、溪水、房东;关于冬雪、森林、松鼠;还有秋枫、野苹果和月亮。这些充满未知及探索美景的作品,细细品读,你能感受到每个地方在每个人生阶段的一段情,收获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 青春阅读-新鲜阅读空气(下)(双语)

    青春阅读-新鲜阅读空气(下)(双语)

    英语单词词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流动性。教材词汇表或英汉词典只是给出单词一般性的概括和定义。我们在阅读时还需结合具体语境对词义作不同程度的引申,得出符合上下文情境的确切的含义。
  • 英语PARTY——袋鼠之国·澳大利亚

    英语PARTY——袋鼠之国·澳大利亚

    本套书籍带你领略英语世界风景,感悟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学习。
热门推荐
  • 1号档案

    1号档案

    Y省L市,国家安全分局内突然暴发惊天大案,事关国家安全机密的1号秘密档案被窃,国家安全一处处长兼特别行动队队长郑雄临危受命,率队赶赴L市并组建“反恐”组织,在当地相关部门配合下全力开展侦破工作……
  • 魔画师

    魔画师

    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地球女孩;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唉,又是穿越时空;来到一个武技、魔法、科学并重的世界;“她”变成了“他”;同时具备了奇异的能力;她/他怎样面对……异世界的生活呢?异世界又怎样面对这位……奇特的魔画师呢?女神的眼睛新作《魔画师》带你进入诙谐幽默、情节跌宕的新时空,和主角一起享受异世界多彩的生活。
  • 九华之下

    九华之下

    西北昆仑剑,玉鼎阳神果。北地古太荒,玄功天地章。大启吕王侯,擒龙圣王道。九华分三元,一剑已通天。
  • 圣神王座

    圣神王座

    踏万里河山,傲九霄云天!壮志饥餐宵小肉,笑谈渴饮恶人血;试问天下谁敌手?战破苍穹我为雄!四海八荒,斗转星移;九霄云外,沧海桑田。壮士一怒,五步杀人,帝王溅血;枭雄一怒,流血漂橹,伏尸百万;苍天一怒,后土沉沦,生灵涂炭。我之一怒,逆轮回,斩岁月,战威盖世,无可敌!在这场撼世的风暴中,谁擎得起圣与神最后的穹顶?
  • 一场碰瓷大戏

    一场碰瓷大戏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爱岗敬业的拯救自杀者联盟的成员,他们的任务是在不该去世的人轻生的时候,来到他们的身边,帮助他们摆脱自杀的念头。林婉就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林婉发现,近三年来,任务的数量明显比之前的要多,而且自己和其他任务者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年幼的时候就成为了任务者而其他人都是成年开始做任务,一笔来源不明的遗产,甚至于表面上是高段位渣男的前男友都有很多费解的地方。之后林婉又遇到了有史以来难度最高的一个任务,周周,表面上是一位流量明星。林婉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还从小开始做这行,自认为经验很足,但是在周周这里却踢到了铁板,因为周周一点自杀的倾向都没有外露……渐渐地,林婉发现了自己身份的不一般,随后自己被人跟踪,甚至有人想要杀掉自己,而表面上正义的联盟,似乎也隐瞒了许多东西……1.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2.文案很严肃,文章很沙雕3.感情线是平平淡淡的甜,喜欢看豪门大佬掐架的走错了4.剧情线不烧脑,有点悬疑和推理的部分,但是对人性和情感的思考多一些5.不定时更新6.欢迎大家提意见哇,虽然我不一定会听
  • 只愿盲情

    只愿盲情

    苏白在垂暮之年,归去之时都没有看清洛凡的爱情,没有看懂秦康的亲情,没有对得起陈澈的友情。如果有来生,苏白只愿可以做一个无情之人,不必为情所困。
  • 缥缈之旅轮转王

    缥缈之旅轮转王

    穿越修成大罗仙,恰逢寰宇渐生乱。天崩地解灭世患,克万难立地擎天。离散苦世事变迁,创轮回再续前缘。
  • 盖世大亨

    盖世大亨

    物极必反,穷极必富。欧阳这只潜力股终究还是升值了,而且是数亿倍的增长!且看他如何知恩图报:花了三个亿拯救昔日嫌他穷而踹了他的前女友,花了二百亿帮助结义大哥翻身……
  • 玄清辞

    玄清辞

    “云上九州四国列,万古苍穹主沉浮”北周大地幅员辽阔,四国鼎立,国家繁荣昌盛,在繁华的表面下却隐藏着风波云涌。朝廷上,人人自危,唯恐成为下一个刀下魂。江湖中,鬼市横行。贼盗顽劣,肆意猖狂,百姓怒不敢言。如何在绝境中逢生?高位之上,又将如何守住这万里江山?冰冷的宫殿里,他又将谁记作一丝牵挂“如果,今世有轮回,下世不得忘,我希望能记住你最后的模样”异国他乡,谁又将泪水抹尽,留下无尽怅恨“这江山,我要定了!”“挡我者死”“母妃,儿子会为你报仇,我会让整个上清给你陪葬!”“皇兄,这皇位坐够了吧?是不是该让皇弟我坐坐了”
  • 万族天网

    万族天网

    一个梦,将另一个时空的人带入地球,梦醒......天面世界重叠,万千传说在平行世界重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凌霄宝殿非他久!自古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自此敢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