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3500000010

第10章 江南城市与人(5)

有时家乡苏州来了亲友,他们总是提着虾子酱油啦,玫瑰丝炒瓜子啦,各种土产,毕恭毕敬,轻声慢语。而一般总是有所求而来,或是借钱办喜事,或是带着儿子“寻生意”(求职);或虽无所求,仅为问候,但属“感情投资”,为今后有所求做好铺垫,以免“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嫌。

当然,广东人在上海江南人的心目中也非一成不变。解放以后,有相当一段时间,广东人贬值了。种种政治运动把拔尖的广东人搞得蔫头蔫脑,失去了当年的傲气。直到改革开放,广东人在市场经济化过程中先走了一步,上海的有些江南小姐,又对广东人显出了温柔。记得80年代初来了个广东亲戚,带着一个照相机,说是可以拍彩色照片。而在当时的上海拍彩照属于高消费。隔壁邻居的一位小姐虽与他素不相识,却表现了“见面熟”的本领,那位亲戚当然不愿显得小气,带着这位小姐到公园里去拍了不少照片。照片洗印出来之后,这位小姐拿着照片给朋友看,不断强调:“广东人搭(替)我拍的!”颇有沾了仙气的自得之色。

牢固的江南基因

应该说,上海的江南人对于江南人以外的上海人,如上海广东人,上海山东人……态度比较复杂。羡慕他们的财力,在乎他们的势力,却又挑剔他们日常生活很不考究的毛病。而他们万变不离其宗,在日常生活中谨守江南风范,把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当作至高无上的生活经典。

上海江南人的服装,毫不夸张,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具有牢固的江南传统:精细、考究;不像有些地方的人虽皆有爱美之心,也有追求时尚之风,一般八九不离十、大致不差,往身上一套也就行了。而上海的江南人则不同,不仅注意面料、款式,还特别讲究合身,讲究显示个人的特点。以往人口不像现在这么多的时候,稍有身份的人家有把裁缝请到家里来量尺寸的惯例,只要顾客说哪里还差这么一点点,裁缝的反应是二话不说,改;甚至一改再改,改到满意为止。

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对上门的裁缝就有了印象。我记得常来的是一位姓缪的裁缝。腋下夹着一大块折叠整齐的白布,里面包着硬尺、软尺和样本,外婆、母亲把布料交给他,关照着她们的要求,他一面听着,一面量着布料,还时不时提出种种建议,供你参考和选择。方案商定之后,他仔仔细细地替你量身。过了几天,还是那块白布包着做好的衣服给你送上门来,让你试穿,让你“评头品足”,如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会说:“很快给你改好。”如果一试就成,他也不掩饰自得之意。我记得时不时的,他还会带点小礼品来,譬如添丁了,他会带几个染红的鸡蛋,他老家来人了,他会带几块咸鱼,这大概也算一种感情投资的方式吧。

上海江南人在服装上既保持江南精细、考究的传统,却并不保守。可说是兼包并容的。旗袍的发源地当然是满族旗人,西装的发源地顾名思义是西方,到了上海的江南人手中则有所吸收,却也融合了固有的江南传统,而更有所发展。宁波裁缝,苏州、常州的裁缝把西装、旗袍做到了“独领风骚”的地步。我记得“亨生”、“培罗蒙”、“鸿翔”这样的名店都是上海的江南人经营的。

上海江南人的服装首先征服了在上海的江南以外的人,他们的服装不可抵挡地向上海江南人靠拢。广东人中最时髦的那部分人,在上海穿的衣服实际上是上海江南人制作的。而在上海的第二、第三代之后的广东人更是完全江南化了。我没听说在上海有什么广东裁缝是很有名气的。由于上海江南人又有兼包并容前提下的创新,他们制作的服装走出上海首先在江南大地普及,北面的苏、锡、常,南面的杭、嘉、湖,对上海江南人的服装向来紧追不舍。

影响也遍及全国。50年代,北京少有新潮一点的时装店,有一家上海江南人经营的时装店率先迁入北京,在北京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一位女演员看中了挂在橱窗里的一件,售货员告诉她这个品种已经售完,她则要求试穿一下。售货员同意了,而她一穿上就马上付钱,怎么也不肯脱下来了,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

8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改革远不如广东快速,广东的服装业赶了上去。广州的西湖路成了云集全国服装商人的大市场,广东看上海,变成了上海看广东。上海的江南人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半推半就接受着广东的时装。但是,到了90年代,随着上海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大,上海的江南人又在新一轮服装竞赛中大显身手。江南传统的精巧、考究在服装上与世界新潮开始了又一次的融合。

这里要说一点的是,广东的服装潮流受香港的影响较大。香港呢,是世界各国时装潮流的交汇点,快速地反映着国际时装的变化,并将世界服饰文化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结合起来。而在香港,上海江南人在服装业中地位显著。从40年代末开始,不少经营服装的上海江南人去香港开拓事业,不乏成功者,佼佼者。原有的江南传统服饰文化对他们进入香港的国际性大市场,准备了很高的起点。也许并非妄断,从香港传入广东的服装,不少就是香港的上海江南人的制品,80年代又打上广东的印记,输入上海。上海的江南人,像是在世界上转了一大圈,增添了很多新的色彩,又回到了上海。

上海江南人的饮食习惯,基本上是江南的。并且可以说上海是江南饮食文化集大成的地方。江南各地的饮食大体相同,共同体现鱼米之乡的特色,但又是有差异的。且不说杭州与南京有差异,就是紧靠着的苏、锡、常也有差异。譬如苏南菜放糖,而最甜的是无锡;苏南菜细致,而最细是苏州;它们又各自具有名牌食品,像常州的蟹粉小笼包子,无锡的肉骨头,苏州的卤香干等。这些江南各地的特色菜肴食品在上海汇合交流,形成上海江南人的饮食结构,并影响来自其他地方的上海居民。当然,上海人也会去尝一尝粤菜、鲁菜、川菜……还有西餐,但日常的、基本的饮食是江南的。

上海江南人是来自江南各地闯世界的人物,面对竞争使他们更具经济头脑,精于计算,所以上海江南人特别是中下层,在饮食上比江南各地显得更加节省。把昨日的剩饭变成泡饭,就着几根萝卜干,就是一顿不错的早餐。这并非只是穷人的早餐。我的外婆一辈子就喜欢这样的早餐。如果你去江南的乡镇要一份走油肉可能端上来是一大碗,到了上海就会是一浅盘。他们说:“少吃多滋味啊!”

上海是寸金地,居住空间十分狭小,所以《七十二家房客》《上海屋檐下》这样的戏,只能产生在上海。《上海屋檐下》写一个农村老爹以为儿子在上海发了财,匆匆从农村赶来却只能和儿孙挤在一间亭子间里。在这幢楼里住的比较奢华的是一个妓女,却也只是一间前楼向阳的房间。在上海,房子小不一定属于穷困户。

江南人到了上海,居住条件较之原籍的老屋有很大的差别,空间大大地缩小。但这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居住习惯,那就是水乡人尚整齐、爱干净。一间小小的房子也百般侍弄,搞得“生清”。所以在上海,有些房子的外观不怎么样,里面却清清爽爽,十分别致。“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句话,在上海江南人中最为流行。

当然,近几年上海的居住条件大为改观,人均居住面积正在扩大。上海江南人的水乡习惯——尚整齐,爱清洁——却不会变,说得更准确一些,要加上个“更”字,变得更尚整齐,更爱清洁。“螺蛳壳里”尚且要“做道场”,条件好了,“做道场”的劲儿自然是更足了。

上海,无论如何,还是江南的上海。

注释[1]选自《江南味道》,海南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毓钟,本名沈敏特,江苏苏州人。学者,著有评论集《春闹集》等。

徽州

徽州的最佳观察点,在山上。万山丛中一徽州。无山,无徽。山,最能显示高度。常言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徽州,像黄山一样吸引人的,是那里的人文风景。这二十余年来,徽州突然从万山丛中冒出来,像出土文物似的吸引了人们的双目。老街,老房子,老牌坊,老宗祠,老酒,老戏,老家谱,老文书,老雕花,老版画……一时徽州万物皆老。老便是好。徽商、徽学、徽戏、徽人,被人们从历史的尘埃中发掘出来,光耀一时。有人说,徽商是中国近代商业的绝唱。有人说,徽学,继“敦煌学”、“藏学”之后,是中国第三大地方学。有人说,“四大徽班”进京,是中国近代“国剧”——京剧得以生育的重大事件。有人说,有几位徽州人(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无须刮垢磨光,便是国宝。

徽州,以它的“老”,它的山,它的高,给江南争了光。

斜阳残照徽州梦[1]

王振忠

深秋时节,汽车颠簸在皖南的低山丘陵间。窗外,清晨的雾色恍若淡薄的轻纱,透着寂静的朦胧……

这是通往黟县西递村的道路,山间小道蜿蜒曲折、坎坷不平。真的难以想象,在交通条件不便的古代,徽州人外出究竟曾经历了怎么样的艰难!

徽州,亦称新安,地处万山之中,在古代,徽州人外出,通常只能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动辄走上十几里、几十里路。故而,走惯了山间鸟道的徽州人,在平地上也往往安步当车。清儒顾炎武在《肇域志》中曾经谈到,一些徽州人“短褐至骭,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徒步跋涉数千里晋京赶考,“而吝舆马之费”,旁人一打听,原来家中都是拥赀千万的巨富。这在其他地区的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对徽州人而言,却实在是一种习惯成自然。

同车的一位黟县农妇告诉我,她家每人仅有五六分地,而怀中的那位三岁男童则因“生也晚”而已无地可分。在历史上,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由于地狭人稠,本地每年生产的粮食仅能维持三个月左右的口粮。因此,徽州人颇像希罗多德笔下的希腊民族,“一生下来就是由贫穷哺育的”。为了弥补生存条件的缺陷,他们不得不向外拓展,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就这样,大批的徽州人怀揣几两碎银,夹着《士商要览》、《天下路程图引》,呼朋引类地外出经商,以至于“无徽不成镇”的俗谚在长江沿线尽人皆知。

在生意场上,徽州人生性俭朴,吃苦耐劳,又善于经营,所以“徽州算盘”的名气蜚声远近。各地的盐业、典当、木材、粮食、茶叶和海外贸易等许多行业,都被徽州人所垄断。其中,盐、当、木商人号称“闭关时代三大商”,获利最巨。

由于无远弗届,见识多广,徽州人的性格特征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徽俗多行贾,矜富壮,子弟裘马庐食,辐辏四方之美好以为奇快。”(汤宾尹《睡庵集》卷二三)富裕的徽商以深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将当时全国各地最精致的东西都带回到了徽州本土。反映在皖南的传统村落中,就表现为无论是整体环境还是单体民居,在质量和艺术水准上均属上乘。

记得从前在旧书摊上曾看过一本书,书名一时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乾隆刚刚龙驭宾天,才亲政的嘉庆皇帝就查抄了权臣和坤的家产。在抄家清单上,赫然列有“徽式新屋一所七进,共六百二十间”。当时并不清楚“徽式新屋”究竟指的是什么,只知道那该是一种相当时髦的居住形式。后来见到清人钱泳的一个说法:造屋之工,当以扬州为第一,如作文之有变换,无雷同,虽数间小筑,必使门窗轩豁,曲折得宜,此苏、杭之工匠断断不能也。(《履园丛话》卷十二)

在清代,扬州是大批徽州盐商麇居之地,民居建筑“结构曲如才子笔”,主要就反映了徽派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在总体创意上,而且在建筑的细部处理中均颇具特色。以后者言之,最为突出的就表现为徽派建筑中的精雕细刻。钱泳曾指出:“雕工随处有之,宁国、徽州、苏州最盛,亦最巧。”在“刀头具眼,指节灵通”的徽州匠师手下,不论是清新淡雅的砖雕,华美姿丰的木雕,还是浑厚潇洒的石雕,无不巧夺天工。从这些著名的“徽州三雕”中,人们不难看出“徽派版画”和“新安画派”的艺术根基,更不难看出徽商是如何凭借着巨大的财力,用最为精美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徽州文化的独特内涵。

在明清徽州的一府六县中,黟县是个山陬水滨的荒僻小县,经商风气迟至清初方才蔚然成风,但却出过江南六大豪富之一的胡贯三。据说,胡贯三是西递胡氏二十世祖,他曾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各大商埠中经营了几十家的典当铺和钱庄,资产折合白银数百万两,聚族而居的西递村正是因为胡贯三的原因而臻于极盛。西递的宅院最多时曾达六百幢,有两条大街,九十九条小巷,烟火人丁相当繁盛。迄至今日,虽然历经了一百余年的世事沧桑,仍然保留有明清民居三百余幢,其中,保存完好的多达一百二十四幢。洁白的粉墙,黝黑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鱗次栉比的兽脊斗拱,以及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宗族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穿行其间,思绪随着青石板巷步移景异,遥远的历史记忆渐渐复苏……

同类推荐
  • 人文三原

    人文三原

    是一本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的有益读物,是向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必备教材。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

    课堂实录,初版后竟然立即畅销海峡两岸,成为马英九先生巡视台北书市时的首购之书,而参加课程的各位学生,全都成为社会各界竞相招聘的对象——这就是本书创造的奇迹。本书前半部分,是北京大学学生、台湾大学学生与余秋雨先生之间迅如雷电的“闪问”、“闪答”,涉及当代社会大量艰涩的话题。但一来一往之间,却显得那么干脆、痛快、幽默,充满了阅读愉悦,被评论家誉为“高速运动状态下撞击出来的文化哲学”。
  • 汉韵胡风巴里坤

    汉韵胡风巴里坤

    本书主要讲述了在新疆地域的汉文化,它的美无处不在,让读者清晰明了的了解到汉文化的魅力。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热门推荐
  • 元神凝诀

    元神凝诀

    本书为参加第五季星创奖由【元凝】改名而来,请大家多多支持。霸绝天下,勇者胜!入古墓,闯兽潮。为其不破,皆忘语。昔断行,莫言苦棺愁,情惜往来回,祷其长。白马出世,万主沉浮,谁与争锋?望岱宗,寻八房,久之为其猝。双人醒,天地决,定其乾坤。天之所向,人心唤,四海皆无人,惟他另无人,震撼九陆!为君恋去三生念,弱水犹得只三千。手执干戚挥舞间,雨过浮云残影现。红尘醉,伊人陷,情缠绵,倍垂涎。纵然天妒吾等,吾等亦欲逆天!
  • 倾尘诀

    倾尘诀

    她自小天资聪颖,生得极美可与娇花媲美,敢爱敢恨,一身红衣在身愈显风姿绰约。世人皆说洛府大小姐长有一副好容颜,并且武艺高强,但偏偏喜欢恃强凌弱,所以她十岁那年被罚春沁园思过。来到春沁园后的岁月中她敛尽锋芒,苦练修为,直至六年后再次归来。
  • 末日升华

    末日升华

    末日即将来临。人类即将蜕变。奋斗吧,为了一切。
  • 雪墨染倾城

    雪墨染倾城

    林墨雪第一次看见顾倾城的时候,只是觉得此人太危险了,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自己要离他远一点……可是从没想到自己在顾倾城的眼里恰恰相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东林十八高贤传

    东林十八高贤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余生只愿有澄

    余生只愿有澄

    他们分别了十年,从初一开始,因为一场意外,他们没有了任何联系,十年后,她来到他的公司上班,他点名要她变成她的秘书。他发誓再也不要她离开。他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她,那个自己藏在心里呵护的人。有人欺负她,他帮她还回去。这是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别人不能欺负,连他也不能。我终于找到你了,我的余梓——杨澄杨澄,谢谢你的付出!——余梓
  • 腹黑专属萌妻哪里逃

    腹黑专属萌妻哪里逃

    凌氏集团总裁刚跟相恋的女友江新结婚不久婚姻就出了问题,首先凌母不怎么喜欢这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孩,一直觉着是她利用色相迷倒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但因为儿子的坚持,她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儿媳妇,但刚一结婚她就给江新出难题,不准她继续工作,江新虽不情愿,但在强势的婆婆面前不得不忍气吞声。
  • 灵气时代的猛男

    灵气时代的猛男

    一本血书,带出了一个诡异的世界得到了金手指的徐白表示:“都是小事,莽就完了”“一记平a带不走,那就再来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