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7500000011

第11章 “三奴”教育与“三雀”现象(1)

第一节“三奴”教育产生的根源

一、什么是“三奴”教育?

应试教育概况起来就是奴性教育,把学生看作生产分数的机器,这种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三奴”:学生成为家长的奴隶、老师的奴隶、书本的奴隶。最终成为只能顺应而不能创新的社会奴才。这种教育就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以考试成绩来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整个教育形成了层层升级的考试链。这样一来,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学生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学习,使学生走向社会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新课改推行十年来,没有根本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应试教育的根基没有动摇,甚至花样翻新的加强了,所谓名师,好老师都是应试教育的直接产物,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学生只是披上了素质教育的外衣,“三奴”处境没有改变。

二、“三奴”教育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国民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教育发展中产生了诸多弊端。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即我所说的“三奴”。应试教育所包含的奴性是一种压抑青少年个性、遏制青少年潜能、摧残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慢性毒素。针对这个弊端,国家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无疑,素质教育较之应试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之处,它也与发达国家健全的教育方式相适应,符合教育全球化的要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之后创新能力的发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问题是这样一种人人都说好的教育方式,为什么在十年来大力推行和实践中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呢?课改十年来,中小学大行其道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口号上,即便是少数在素质教育方面有一定进展的中小学,充其量也只是把应试教育作为门面包装。学生依然是“三奴”的顺从者,“三奴”现象的根源是应试教育。

难道中小学永远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素质教育只能作为点缀吗?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有它深刻的历史渊源,不是孤立的现象,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探究应试教育的根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答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才能找到“三奴”症结,对症下药推行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把学生从“三奴”中解放出来,全面发展。

文革之前应试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悄然萌芽产生,但未形成气候。究其原因,制约因素很多,除了政治方面对知识的轻视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落后。在那个时代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人凤毛麟角、寥若晨星,绝大多数人则与大学无缘。大学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就无法培育应试教育的土壤。严格地说,应试教育的发生、发展、高潮均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也随之发展、壮大,主宰了中小学教育。就其根源有:

第一,对“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和广大青少年黄金时期浪费的矫枉过正。

“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大革文化命”,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极端不被重视。“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育工作者感到兴奋异常。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敞开了大门。教师盼自己的学生进大学的热情不亚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可以说,这种热情成为应试教育最强大的助推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第二种强大的力量。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大学,他们关心的就是这一点。如果说教师对于应试教育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生代进入教师的行列开始减退而处于一种无奈的境地的话,家长们却成了越来越强大的、热情不减的应试教育推动者。特别是在计划生育后的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过渡担忧,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以来,广大的中小学生,受到来自教师、家长、书本的三重奴役,他们只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像被宰割的羔羊,只有听话顺从地按照高考设计的路线图行进,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学生几乎在挑战极限,怕老师、怕家长、怕书本成为普遍心理,于是就有学生考上大学后疯狂的烧书本和大学毕业后不留任何书本轻身回家的现象,终身不想再学习,他们的理由是提到学习就“恶心”。这也就是年轻人为什么不爱读书的重要原因。

第二,城乡分隔促使农村学生以考取大学作为改变命运唯一的选择,只有被动接受应试考验。

建国后,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人不平等地分为城里人与农村人。城里人享受着许多特殊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幸生为农村人,就意味着将与愚昧、贫困为伍,与同龄的城里人完全不在一个起点上。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不平等现象还是世袭的。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拼命读书,参加应试,考上大学,跳出“农门”。甘肃会宁的四苦精神(为了孩子考大学,家长苦供,学生苦读,亲戚苦帮,老师苦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分隔的藩篱正逐步打破。但是这一进程太慢,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远不相符。虽然农民子弟进入城市的道路除了上大学之外又多了一条进城打工的道路,但是打工者的身份地位并没有随着进城而根本改变。他们与城里人仍有着很大的差距,比如说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招干等等都与城里人不在一个起点上。因此对于农民子弟来说,苦读书考大学仍然是优先的选择。这就给基础教育必须全力应付考试扎下了庞大的根系。

第三,就业的巨大压力,迫使学生以考取大学作为选择职业的优先考虑,特别以考取重点大学为目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国民财富的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于教育的投入,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施行,各地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学生们进入大学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但另一方面,就业形势趋于多元,但对就业的条件日益挑剔,特别对学历的要求提高,因此,要想就业,就得使孩子考进大学。在这种普遍社会压力之下,家长与子女的认识几乎是一致的。严峻的生活现实使他们把目标定在将来的孩子能有一个比较好的饭碗,而进大学深造几乎成了唯一的拥有较好饭碗的保证。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已不能保证获得好饭碗。于是,又将目光瞄向了重点大学,因为重点大学毕业相对就业容易许多。因此对高分数的追求愈演愈烈,考大学的准备大大提前,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分数竞争,分数排队,甚至提前到了幼儿园。“奴性”教育大大提前,将学生的天性扼杀在了成长的摇篮里,一开始就出现厌学现象。

一切为了高考,一切为了学好应付高考的几门功课,就成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追求的目标。现在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厌学,学生大量完不成的作业有家长代做给老师交差的现象,课业负担成为学生健康的直接杀手。

第四,民族心理对应试教育有着高度的认同感,素质教育不成系统,还难以取代应试教育。

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在勤劳、善良,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背后还有极其消极一面。那就是喜欢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对新的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排斥。历史上数次着名的变法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对教师的定位,千百年来信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所解之惑。正是这一种集体无意识,形成了民族心理和习惯,使得应试教育成了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方式。民族的心理和习惯对标新立异的东西天生是排斥的。教师和学生习惯了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所谓“生于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是为什么应试教育如此兴旺,而素质教育推行如此艰难的重要原因。

应试教育的力量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民族传统之中。好比一支成熟的军队,既有明确的战略理论,也有可行的战略战术,更有身经百战、深得战争奥秘的指战员,但素质教育充其量只是一些游兵散勇。让游兵散勇战胜阵容齐整的军团是何等的滑稽。

相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在培养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差距。反思素质教育十年来的历程,改变了什么?根源何在?几乎什么也没改变,“岁月依旧笑东风”。根源就是没有对素质教育形成完整正确全面的理解。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取代系统相当完备的应试教育体系,但靠教育体系内修修补补是不可能的,这好比旧王朝不会主动让权一样,课改十年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素质教育要想取代应试教育,必须改变教师、家长、学生的心态:从教师来说,对素质教育并非完全赞成,因为应试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得心应手的武器,素质教育则是一件完全陌生的武器。加之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有人即使想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力不从心。从家长来说,当然赞成应试教育,在他们看来,只有应试教育,孩子才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改变孩子的命运。素质教育只是浮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从学生来说,什么能提高他们的分数他们就接受什么,只好自愿不自愿地投向应试教育。由此可见,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人们的心态。

第五,科举考试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渲染,暗中保佑应试教育。

始于公元604年,终于公元1903年,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学而优则仕,通过公正的考试,使许多出身寒门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读书则可能做官,做官必须读书。读书经过各级考试达到金榜题名则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所以古人认为的三大幸事,一是“久旱逢甘霖”;二是“洞房花烛夜”;三是“金榜题名时”。把金榜题名提高到不寻常的高度,这也是中国官本位制的思想来源。对官位的崇拜、追求当然就造成了人们做官至高无上的心理。这种情结在应试背景下重新释放出来。

原因在于我国长期是一个小农经济的国度,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堵塞了年轻人发展的道路。在古代,经商的人是不被人们所重视的,使得有才学的人除了选择苦读,选择“寒窗十年”走仕途别无他求。这样的读书崇拜可以说历经千余年至今不衰。今天,虽然年轻人择业面广了,发展的空间大了,但通过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心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彻底改变。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得到了强化。这一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

现今的读书与考试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像中国科举考试是一张试卷定前程一样,是一张试卷定终身。因此,应试教育大有市场。许多人把赚钱的手伸向了教育,这就是各种补习班为什么多如牛毛禁而不止,各种教辅资料花样翻新,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的一个根本原因。西方国家至少在十二、三世纪就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官吏并不是年轻人的唯一选择,人们有多种途径发挥自己的才干,改变生活状况,所以素质教育推行有适合的社会环境。

综合分析,应试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有强大的根基:就是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落后的经济生产方式、城乡不合理的分隔机制、就业面的有限。另外还有一批学生爱戴的好老师还在为应试教育加码卖力。可以说,这样的根基如果不被动摇,那么,应试教育的生命之树还会长青。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应试教育的根基将逐步动摇。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之后,素质教育将逐步兴起,逐步为人们所接受,最终取代应试教育的霸主地位。只有应试教育像科举考试一样消亡了,“三奴”现象才会消除,素质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弊害极大。

1.“应试教育”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只单一发展智育,严重违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种教育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人的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智育被当作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德育,体育被置于从属地位。

2.“应试教育”导致智育目标狭隘化。应试教育从应试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导致知识狭窄,高分低能。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卖火柴的小女孩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卖火柴的小女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世界文坛中脍炙人口的探案佳作。小说出版后,其主人公福尔摩斯成为大侦探的代称、众人崇拜的英雄,也是英国小说中刻画最生动的人物之一,一度令众多侦探小说的主人公黯然失色。在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是译本最多、销量最大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而福尔摩斯则是家喻户晓的外国小说人物。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伯内特夫人最负盛名的作品,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秘密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一处古老庄园里的亲戚家中收养。在幽僻宁静的乡野和淳朴的乡人中间,她的性情渐渐变得平易。一天深夜,循着神秘大宅长廊一端传来的隐隐哭声,她被带到了一个同样古怪而孤独的小生命面前。玛丽的表兄,大宅的少主人科林生来体弱,长年卧病在床,性情乖戾难测。为了帮助科林,玛丽带他进入了庄园里被关闭多年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热门推荐
  • 青藤绕梦舞霓裳

    青藤绕梦舞霓裳

    他是明悦的学生,也是噬血帮的顶级杀手,好不容易等到了一天的假期,却莫名其妙的穿越了...那个世界的遭遇让她险些丧命,但她并没有打算想办法回去,而是选择了帮某人复仇。。。
  • 花季传

    花季传

    青春的诗歌,在我们的传颂中,愈发美丽而虚无缥缈,无可言说的美丽,让那花季的玫瑰生满了,我们炙热的心。她轻笑,让世间的美丽,都因她而黯然失色。她的纯真,善良,动了谁的心魄......也许,当生命的齿轮开始转动时,便已经打开了一把又一把的枷锁......
  • 乔与湘南

    乔与湘南

    如果两个人注定要相遇,那么不管是十年前,还是十年后,都在所难免。
  • 倾世的情缘

    倾世的情缘

    他,从小先天不足,无法修炼;直到得到白龙机缘。她,是他姐姐,可是有一天却发现自己和他并非姐弟。他为她甘愿入魔,化为石雕,不愿苏醒。她会他嫁入魔族,愿君安好,勿忘彼我。他们都身兼重任,为天下、为苍生,可是却为不了自己,他们只能含痛祝福对方:相遇不易,彼此珍惜!
  • 神灵游记

    神灵游记

    “我们是被遗忘的人。”“说的是实话,可是很不中听啊。”“但是是事实吧。”一时之念,本来应该从世人眼中消失的神灵又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可是天下早已物是人非,神灵,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从一步一步的脚印中寻找当年的记忆。
  • tfboys在滑冰场的邂逅

    tfboys在滑冰场的邂逅

    tfboys三人和三个女孩在滑冰场的一次偶遇,经过很多次的误会,最终还是结了婚。。。。。。(本文章纯属虚构)
  • 大神请帮忙

    大神请帮忙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当某女被某贱男无敌的洗白之后,她决定洗心革面,走上贱贱康康之路······恩,抱大腿是个好选择,特别是···某大神的大腿!***********************有网游,有现实,女主具有屌丝品质,经常神经性抽搐。喜欢就给俺收个藏,推个荐,打个赏,留个言吧~~
  • 其价高昂

    其价高昂

    我本该在我碌碌无为的一生中结束,但,故事在我见到它的那一刻发生了改变:我见证了少女为了歌唱而做出的努力。她付出了生命。.........我指导了女武神拯救未来。她付出了记忆。我帮助了臣子挽救他的王。他付出了力量。..........最终我帮助了我自己找到了她,我付出了他人付出给我的代价。(试着写一下,看看感觉,如果有问题,请挑出来吧,毕竟是个小白,稍微原谅一下吧。)
  • TFboys之那年夏天的爱恋

    TFboys之那年夏天的爱恋

    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他们和她们能否经得起爱情的考验呢?最终能否走在一起呢?
  • 天地权柄

    天地权柄

    传国玉玺:我掌世界。看尚晋如何利用无处不在的玉玺世界,通过构建异界虚拟现世网络,而掌控世界,走上人生巅峰。缺美女?来来来,开直播了,美女关注就送青春驻颜丹了。缺钱?来来来,玉玺股票市场开市了,头三天免费挂牌,还送百亿次有效点击广告啊。想不想成为天下第一剑派股东?来股市,买买买。想不想成为万花谷座上宾?来股市,买买买。对了,这不叫抽头,这叫印花税。对了,银子存到玉玺银行才能交易。群:8274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