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3900000015

第15章 次境功利:欲望河畔,冯氏初心辨善恶(2)

为了一个丞相之位,王妄丧失了原本善良的本性:曾经他用一颗悲悯之心救蛇一命,曾经他为取三块小蛇皮而心痛不已。但当他开始为升官发财所迷惑时,他的善良与理智便开始一点点地迷失,直至被欲望完全吞没。无怪乎冯友兰先生会说:“理智无力,欲则无限。”

欲望,无疑是对人类的一个巨大考验,如果不用自身的理智去节制欲望,必然会使欲望变成诱人犯罪的魔鬼,使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走向无可挽救的深渊。

清心少欲,“减法”度人生

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寡欲之法,在于减少欲之对象。

——《理想人生》“老子哲学”

明代的《解人颐》中,有一篇很有哲学意味的白话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这首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当下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的社会,人们心中的欲望常被挑逗得像是看见红色斗篷的斗牛:他人暴富的经历,让人们血脉贲张,跃跃欲试;时尚名牌漫天飞,哪能心如止水;美女香车招摇过,人们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更不能忍受的是别墅洋房的诱惑……因此,太多的时候,人们会被世上的名利、金钱、物质所迷惑,心中只想得到,只想将其统统归于己有,而舍不得放下。于是心中就充满了矛盾、忧愁、不安,心灵上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活得很累、很累。

人生是一场旅行,当行囊过于沉重时,就应该拿掉一些累赘的东西,只有适当地放弃才能轻松自在地面对生活。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与其设种种方法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欲愈寡即愈易满足,而人亦愈受其利。寡欲之法,在于减少欲之对象。”

冯友兰先生一生以哲学为其奋斗的方向,渴望在事业和学术方面有所建树。他想办一所很好的大学,他想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然而,“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他因声望与地位极高总是会被委以重职,出任行政工作。他的心中也有不灭的事功之心,他也有对权力与地位的欲望,但他始终觉得做教授最舒坦,于是,他一次次地辞去了行政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学术的单纯。这就是他“减少欲之对象”的方法。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因为想要的太多,而使身上背负远远超出负荷的东西。面对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给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减法”,将那些多余的“欲”扔掉。

相传,有一次,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了一个山洞里,打开了一座神秘的仓库。这个仓库里装满了放射着奇光异彩的宝贝。仔细一看,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清晰可辨的字,分别是:骄傲、嫉妒、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这些宝贝是那么漂亮,那么迷人。这时苏格拉底说话了:“孩子们,这些宝贝都是我积攒多年的,你们如果喜欢的话,就拿去吧!”

学生们见一件爱一件,抓起来就往口袋里装。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才发现,装满宝贝的口袋是那么沉重,没走多远,他们便感到气喘吁吁,两腿发软,脚步再也无法挪动。苏格拉底又开口了:“孩子们,还是丢掉一些宝贝吧,后面的路还很长呢!”“骄傲”丢掉了,“痛苦”丢掉了,“烦恼”也丢掉了……口袋的重量虽然减轻了不少,但学生们还是感到很沉重,双腿依然像灌了铅似的。

“孩子们,把你们的口袋再翻一翻,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扔掉一些。”苏格拉底再次劝那些孩子们。学生们终于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来扔掉了,口袋里只剩下了“谦逊”、“正直”和“快乐”……一下子,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快乐。

一个人需要的其实十分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那些不断膨胀的物品、工作、责任、人际、家务占据了人们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只是忙着应付这些,就已喘不过气来,甚至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这就是拼命用“加法”的结果:生活失调、精神濒临崩溃。

不妨用“减法”的心态,来进行人生的旅程,扔掉不必要的欲望,轻装上阵,让生活回归最纯粹的样子,人生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以义制利,克服利过义不及的惯性

每种人皆有他们对于社会底权利及职分……在普通底情形中,人对于求权利,总易偏于太过,而对于尽职分,则总易偏于不及。

——《理想人生》“致中和”

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来到魏国,见到魏国国君梁惠王。梁惠王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头儿,你能为我们国家谋什么利益吗?孟子听后,没有拍案而起、针锋相对,而是颇有风度、庄重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大王您何必只图目前的利益?其实只有仁义才是永恒的大利。

这便是孟子关于“利与义”的千古一辩。按照孟子的说法,仁义也是利,道德也是利,这些是广义的、长远的利,是大利,与那些狭义的金钱财富的利相比较而言,大利便是义。这与孔子的义利观是一致的,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处所谓的“义”,便是孟子所说的“大利”——仁义。

义与利的问题,向来是哲学家们必定会思考的问题,冯友兰先生也不例外,他认为:旧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底人,即此所谓各种人。此各种人中,每种人皆有他们对于社会权利及职分,及对于别种人底权利与职分。在普通底情形中,人对于求权利,总易偏于太过,而对于尽职分,则总易偏于不及。

简单来说,冯老认为:“义”就是自己应做的分内之事,“利”就是理应获得或者是超出合理范围的权利。世间之人,总是存在一种惯性:对于获得的嫌少,想要的更多;对于付出的嫌多,希望能更少。这便是冯老所言的利太过而义不及。

正是因为知晓世人的这种惯性,冯老在研究哲学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生克服这种潜伏于心的惯性。从十几岁时接触哲学开始,冯友兰先生便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义”就是哲学。虽然学术是他人生的重点,但他的心中也存有事功之心,这便是对利的要求。于是,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去完成自己的义,同时,极力克制对利的渴望。冯老的人生,或许未能完全舍弃利,但在克服利过而义不及的惯性上,无疑还是成功的。如冯老这样,能在利与义的抉择中,选择义的人并不多,但并非没有。

从前,有一个农夫,每天辛劳地工作,但仍然很贫穷。一天,他在一片离家很远的树林里碰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对他说:“我知道你每天很辛苦,得到的却微不足道。我送你一枚魔法钻戒,它能够使你拥有财富。只要你说出你想要的,同时转动手上的戒指,就能得到希望拥有的东西。但戒指只能实现一个愿望,所以你在许下愿望之前要仔细考虑清楚。”

惊愕的农夫接过戒指,激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晚上,农夫遇到了一个商人,他向商人讲述了这段奇特的经历。商人邀请农夫晚上住在他家,并乘夜深人静之时,用一枚相同的戒指,换走了农夫手指上的魔法钻戒。

早上醒来时,商人被一堆金子压死了。农夫在金子堆中找到了戒指,带回了家中。妻子得知此事后按捺不住激动,说:“试试看,让它带给我们大片的土地。”因为亲眼看到商人被金子压死的一幕,农夫担心要是轻易向这只魔戒许愿的话,会给自己带来同样的噩运。于是他对自己的妻子说道:“我们必须仔细对待我们的愿望,不要忘记,这戒指只能帮我们实现一个愿望。”农夫又解释道:“最好让我们再苦干一年,我们将会拥有多顷良田。”从此,他们竭尽全力地工作,并且获得了足够的钱,买了他们所希望拥有的土地。农夫的妻子想要一头牛和一匹马。农夫说:“亲爱的,我们何不再继续苦干一年?”于是一年后,他们买回了牛和马。

“我们是最快乐的人,”农夫说,“不要再谈什么魔法钻戒了,我们拥有年轻,拥有坚实的双手。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再去想那戒指吧。”30年以后,农夫和他的妻子已经变老了,他们拥有了所希望拥有的一切,而那枚魔法钻戒依旧完好地保存着。

农夫用对职分的义,换来了想要的利。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亦需如冯老的农夫一般,坚守对义的付出,把持对利的追求,唯此方能克服利过而义不及的惯性,活出不被利所困的潇洒、惬意人生。

不贪为宝,放弃从天而降的横财

有许多事物,有些人视同瑰宝,有些人视同粪土。有些人求之不得,有些人,虽有人送他,他亦不要。

——《理想人生》“境界”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带回家后,总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考虑来考虑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决定把宝玉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

于是,他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要献给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宋人忙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如果我收下了,你没了宝玉,我也会因此而失去清廉的美名,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我们还是各自保留自己的宝吧!”

子罕的一句“以不贪为宝”,不禁让人茅塞顿开。“究竟什么是宝”,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冯友兰先生说:“有许多事物,有些人视同瑰宝,有些人视同粪土。有些人求之不得,有些人,虽有人送他,他亦不要。事物虽同是此事物,但其对于各人底意义,则可有不同。我们可以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对大多数人而言,宝玉无疑都是至为珍贵的“宝”,但对子罕而言,不贪才是他心中的“宝”。但想要永持此宝,谈何容易。有多少人能够在诱人的利益面前,始终秉持“不贪为宝”的心?

清代康熙年间,北京延寿寺街上书铺的店堂里,一个书生站在离账台不远的书架边看书。这时账台前一位少年正在为购买的《吕氏春秋》付款,不小心掉的一枚铜钱滚到了书生的脚边。书生斜眼扫了一下周围,就把铜钱踏在脚底。少年付完钱离开店堂后,书生俯身拾起了脚下的铜钱。

凑巧,书生踏钱、取钱的一幕,被店堂里边的一位老翁看见了。他见此情景,盯着这个书生看了很久,然后起身同书生攀谈,知道他叫范晓杰,还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原来,范晓杰的父亲在国子监任助教,他跟随父亲到了北京,在国子监读书已经多年了。今天偶尔走过延寿寺街,见上书铺的书价低廉,所以进来看看。老翁冷冷一笑,就告辞离开了。

后来,范晓杰以监生的身份进入誊录馆工作,不久,他到吏部应考合格,被选派到江苏常熟县去任县尉官职。范晓杰高兴极了,便水陆兼程南下上任。到了南京的第二天,他先去常熟县的上级衙门江宁府投帖报到,请求谒见上司。当时,江苏巡抚大人汤斌就在江宁府衙,他收了范晓杰的名帖,没有接见。范晓杰只得回驿馆住下。过一天去,又得不到接见。这样一连十天。

第十一天,范晓杰耐着性子又去谒见,威严的府衙护卫官向他传达了巡抚大人的命令:“范晓杰不必去常熟县上任了,你的名字已经写进被弹劾的奏章,革职了。”“大人弹劾我?我犯了什么罪?”范晓杰莫名其妙,便迫不及待地问。“贪钱。”护卫官从容地回答。

“啊?”范晓杰大吃一惊,自忖:我还没有到任,怎么会有贪污的赃证?一定是巡抚大人弄错了。他急忙请求当面向巡抚大人陈述,澄清事实。护卫官进去禀报后,又出来传达巡抚大人的话:“范晓杰,你不记得延寿寺街上书铺中的事了吗?你当秀才的时候尚且爱一枚铜钱如命,今天侥幸当上了地方官,以后能不绞尽脑汁贪污而成为一名戴乌纱帽的强盗吗?请你马上解下官印离开这里,不要使百姓受苦了。”范晓杰这才想起以前在上书铺里遇到的老翁,原来就是正在私巡察访的巡抚大人汤斌。

不贪为宝,不应只是嘴巴上一句美言而已,更应成为人格与操守的一部分。无论有前人后,面对从天而降和横财,即便只是一个铜钱,也不应有贪恋之心。一旦贪念起,长期的坚持便顿时灰飞烟灭,如在同一桶牛奶里倒进一杯脏水就成了一桶脏水一样。无论何时,都要坚持“不贪为宝”,千万不要因身外之物而丢弃了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同类推荐
  • 贴心的幸福

    贴心的幸福

    本书涉及现代人所关心的幸福感、家庭、事业、感情等方面,通过贴近生活的各种心理学知识,从专业角度出发,对现代都市人进行心理调控和情绪疏导。文字清新精致,风格更易让大众接受,让人从知识的学习和自我的实际调整中获得美感与幸福感。既是一本心理学读物,也是一本心灵指引书!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有忠实原著的部分,也有再度演绎的部分,还有轻松发挥的部分。希望孙悟空、唐僧、白马、猪八戒、沙僧、哪吒、牛魔王、凌虚子等大小角色再一次给读者带来快乐和感悟。这本名著所涵盖的内容之广、哲理之深、趣味之强。单就文学性本身来说,除了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的对白妙趣横生之外,光是书中有关描写景色、人物、宗教等方面的诗词就很值得细细推敲,好好把玩。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当这个世界已经变得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你又该如何改变?也许,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最起码可以改变自己,世界会因为我们改变而转变。这不仅是一本让你改变自己的书,更是我们个人与这个世界的一次对话,一次非同寻常的探索。
  •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本书将告诉您20几岁,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20几岁,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20几岁时的机会最宝贵;20几岁,让自己成为有人脉的人;20几岁,你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理财要趁早,20几岁起要学会理财;20几岁,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力;20几岁,趁年轻多给自己投资;20几岁不努力,凭什么三十而立;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少年早奋斗,财源滚滚至,功名利禄纷至沓来,成就锦绣前程。年轻无所为,老大徒悲伤,踏破铁鞋凄凄惨惨,成功无处寻觅。
  •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本书围绕爱自己、微笑、选择与放弃、真诚、美德、付出、妤心态、求实与创新、放松心情、放开怀抱等生活主题,引导你每一天尝试去做一件新的事情,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对他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从而走向幸福和成功。
热门推荐
  • 废材小姐完美逆袭邪帝滚远点

    废材小姐完美逆袭邪帝滚远点

    "靠,你一天到晚脑子里都装的是些什么,你给我滚,你的思想有多远给我滚多远."某女恼怒道."娘子,别气了,气大伤身.为夫为你暖床我们……"某男不要脸的说…………………………………………………………………………………………追妻之路还很长,特艰辛。作一有我这个亲妈都忍不住为这个未来女婿捏一把汗。悬啊!!!!!
  • 极品陌陌达

    极品陌陌达

    只因为看不起富二代泡妞,马上遭雷劈,遭到白眼加鄙视,意外融合了一个极品毒舌陌陌系统001,诸位客官请看宋子龙屌丝得志,秒杀一切魂穿肉穿,变着花样穿。
  • 倒悬的世界

    倒悬的世界

    所谓世界末日,只是新旧世界的更替,只是一个残忍的进化过程,亦是一个混乱时代的降临,而他,很荣幸的经历了这一切。“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却寻找不到,于是我选择了一个笨办法,我毁掉这一切,就不需要纠结在这个问题之上了!”——墨清。
  • 琊岭

    琊岭

    “立山遥望三百里,三百路是琊岭。英雄过岭魂出窍,小人入岭拾宝锭。”快意恩仇里的陈年旧账,风月里道不清的青青韵事,戈壁深处鲛漓湖的真假传说,三百里琊岭,究竟为何让活人成了传奇?区区三百里,装不下天下大事;区区三百里,也困不住人的一辈子。世间是否真有逆转乾坤的阵势?诸位,少食茶馆的这一杯茶,您敢喝吗?今夜,三百里琊岭依旧风平浪静。
  • 超级强者养成系统

    超级强者养成系统

    在宇宙中,有一个被毁灭的宇宙国----金龙帝国。在毁灭之际,金龙帝国上的科学家将整个国度的希望--超级强者养成系统送了出去。。。寻找有缘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天妖

    异世天妖

    逗比少年穿越异界,上演逗比修行之路,看他如何以逗比形态笑傲异界。
  • 三十七度爱

    三十七度爱

    “没看出来呀,慧子,你居然脚踩三条船,也不怕掉水里淹死!”他嘴角挂着邪邪的笑,说道。“哦,是吗?那又是谁万花从中过,落花沾满身?”毫不客气的回击。她不就是心里藏着个暗恋,生活中有个前夫,就这点事儿,他也承受不了?“算你狠!”两人异口同声道。他狡猾得像狐狸,她固执得像石头。
  • 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别让管理败在穷忙瞎忙上

    在我们身边,不乏夜以继日加班、身先士卒的管理者,他们一边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一边抱怨下属的能力不够。也有一些管理者,自己不懂管理瞎指挥,害得员工东跑西颠,还完不成任务,要赔上周末和假期。团队管理的本质不是管理者事必躬亲,什么都懂。不是整个团队以晚下班、常加班为荣,以朝九晚五、准点走为耻。而是要求管理者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忙不是他的功劳,忙不是他做不好管理者的理由。定计划、分任务、跟踪检查,促成团队目标完成,才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
  • 新宇宙纪年

    新宇宙纪年

    《新宇宙纪年》本书介绍了生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里程人类:代表芸芸众生有生有死随世界生死,在有生之年最高升级限制99级仙:进入升级循环生命体系获得初级生命不随世界生死,最低100级,无升级限制练者:英雄首领称霸一方,最低级别200级,控制力一个X尊者:初级物质控制:最低级:300级,控制力二个X炼星者:高级物质控制,最低级别600,控制力三个X关键词|:奇点信息思维意识感觉七元太极原子五子宇宙银河地球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