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33900000002

第2章 品哲学大师的理想人生(1)

“人生是有意义的。”冯友兰先生如是说。人生,向来都是冯老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他跳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理论,冲破仅限于形而上学的务虚,视“理想人生”为学术的对象。于是,何为人生、人生为何、理想生活纷纷进入冯老的学术范围,同时,冯老也在将自己的人生不断靠近理想境界。

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

人生即是我们人之举措设施。“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

——《理想人生》“人生之真相”

什么是人生?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像许多人所共知的事情一样,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说,人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人生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也有人说,人生就活着的过程……

对于充满酸甜苦辣、悲喜得失的人生,冯友兰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生即是我们人之举措设施。‘吃饭’是人生,‘生小孩’是人生,‘招呼朋友’也是人生。艺术家‘清风明月的嗜好’是人生,制造家‘神工鬼斧的创作’是人生,宗教家‘覆天载地的仁爱’也是人生。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还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

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为止,每时每刻、每一个思想、每一个行为举动,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生,正如冯老所概括的那样: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一个至简的答案,让坚持探寻人生奥妙的人豁然开朗:人生就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可以用吃饭来形容。

有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对前来向他请教人生问题的年轻人说:“人生其实很简单,就跟吃饭一样,把吃饭的问题搞明白了,也就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明白了。”年轻人困惑不已:漫长复杂的人生,如何能与再平常不过的吃饭相提并论?

老人看着他充满疑惑的双眼,淡然一笑,接着说:“事实就是如此,只不过用嘴吃饭是人自出生那一刻开始,便拥有的一项无师自通的技能。然而,真正用心吃饭则有一定的难度,即便是有名师指点,也未必有几个能学得会。聪明者为自己吃饭,愚昧者为别人吃饭;聪明者把吃饭当吃饭,愚昧者把吃饭当表演;聪明者吃饭既不点得太多,也不点得太少,他知道适可而止,能吃多少就点多少,他能估计自己的肚子;愚昧者则贪多求全、拼命点菜,什么菜贵点什么,什么菜怪点什么,等菜端上来时又忙着给人夹菜,自己却刚吃几口就放下了,他们要么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胃口,要么就是为了给别人做个‘吃相文雅’的姿态;聪明者付账时心安理得,只掏自己的一份;愚昧者结账时心惊肉跳,明明账单上的数字让他心里割肉般疼痛,却还装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英雄气概,宛然他是大家的衣食父母;聪明者只为吃饭而来,没有别的动机,他既不想讨好谁,也不会得罪谁;愚昧者却思虑重重,既想拼酒量,又想交朋友,还想拉业务,他本来想获得众人的艳羡,最后却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不是招致别人的耻笑,就是引来别人的利用。吃饭本是一种享受,但是到了他这里,却成为一种酷刑。”

吃饭跟人生竟是如此的相似。人生中太多光怪陆离的东西,就像永远无法尝尽的食物一样,谁也无法说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值得追求,哪些不值得追求,哪种模式算是成功,哪种模式算是失败。

唯一确定的只有三点: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不要麻烦任何人为你代劳,也不要抢着为任何人代劳,就像吃饭无法让别人代劳一样;第二,要多照顾自己的情绪,少顾忌他人的眼色,太多地顾忌别人,把自己弄得像演员,实在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就像吃饭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不是为了表演吃相;第三,凡事最好量需而行、量力而行,不要订太高的目标,就像吃饭,自己的口袋里有多少钱,胃口有多大,自己心知肚明,千万不要贪多求全。

如此看来,人生就像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饱含深意的哲学命题。如果忽视其中的哲理、囫囵吞枣地过,人生可以简单到如动物般只有吃喝拉撒;如果像美食家一样,细细地品味其中的精髓,人生就必然会像冯老的哲学研究一样,滋味无穷。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若于生之外,另要再找一个人生之目的,那就是庄子所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理想人生》“人生之目的”

何为人生?冯友兰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然而,坚持不懈地探究人生的思考者们,紧接着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人生为何?被“目的论”笼罩的头脑,费尽心思地要为人生寻找一个目的,于是有了所谓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就冯老而言,“人生之目的就是生,所以平常能遂其生的人,都不问为——所为——什么要生。”

纯粹的“生”,便是最合理的答案,无需加入太多复杂的目的与功利,也无需经历刻意的修饰。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的,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等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改变了,刻上了许多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

恢复到朴实的境界,活着就是活着。人生没有什么“观”,人生就以生为目的,本来如此,这个题目本身就是答案。不要雕琢,不要苛求人生应该如何如何,其无欢喜也无悲,顺其自然。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质朴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凭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一如人生而为生一样的单纯。

但身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冯友兰先生无可避免地会被问及除了“生”之外,人生更崇高、更伟大的目的。冯老无意为人生强加什么,他认为:若于生之外,另要再找一个人生的之目的,那就是庄子所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显得仁慈义气。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悠游自在,互不照顾来得好。“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更为坦荡、淡泊的境界。

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与其患难见真情,还不如根本无情,在安定的生活中,因无此需要而各不相帮,无风无浪才好,至于那些本已得享平淡恬静,却仍不安分的人,不堪一提了。

在庄子看来,混沌无知的状态,是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它与其他东西的处境是多么不同,只要是适合于自己的原本真性的,它就能生活得怡然自得,以至于能达到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程度,如同鱼在水里但不知道有水一样,这才是最为适宜的境界。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说相忘于江湖是一种最佳的境界,那么为自己找一个人生的目的,便已陷入了自己的心结当中。

《红楼梦》中提到一个参禅的故事: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闻言便将衣钵传给了惠能。

因此,当宝玉写下禅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时,黛玉立即给予点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林黛玉补上的这八字正是《红楼梦》的文眼和最高境界。无立足境,无常住所,相忘江湖,才会放下占有的欲望;本来无一物,现在执著于功名利禄和琼楼玉宇,自然就不会陷入泥浊世界之中。

只为生而生,以一种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状态生活,于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之中,方能实现“相忘于江湖”的惬意、本真人生。

时过留痕,度不朽人生

不朽是指人之一种不可磨灭的地方,这样不可磨灭的地方人人都有,也就是人人都是不朽。而且想朽也是不能的。

——《理想人生》“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

东晋桓温曾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一句话道出了世人的心声: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终有退场的一天,因此人们总希望即便将来灰飞烟灭之时,也能在这个世间留下些什么,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一回。于是有了人们对于“流芳百世”的追求,无法达到此种境界之人,便唯有退而求其次,如桓温说的那般“遗臭万年”亦无妨。

其实,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一个人的人生多短暂,也不论他的人生多平凡,只要曾经用心地在世上生活,便一定会留下些存在的证明,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朽”。他说:“不朽是指人之一种不可磨灭的地方,这样不可磨灭的地方人人都有,也就是人人都是不朽,而且想朽也是不能的。不过这种种的不朽,有大不朽与小不朽的分别。大不朽是人人都知道的,如尧、舜、孔子。知道小不朽人少。如夫役洗衣凳子的声音。所不同的,就是在乎人知道的多少罢了。”

桓温所言的“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都因其知道的人多而称其为“大不朽”。然而,世间之人更多的是实现人生的“小不朽”,或许有些时候,是连自己都不曾察觉的“不朽”。

印度有一个人,住在山坡上。家里用的水得到山坡下一条小溪边去挑上来,天天挑,习惯了也不觉得太吃力。印度人挑水用两个瓦罐,有一个买来时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完好无损。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从小溪边满满地运到家,而那个破损的小罐在他走到家里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另外一半都漏在路上了。因此,他每次挑水挑到家都只有一罐半。这样一天天过去,过了两年,那只完好的水罐不仅为自己的成就、更为自己的完美而感到骄傲。但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则因为自己天生的裂缝而心里一直很难过。

两年后的一天,有裂缝的水罐在小溪边对用它挑水的那印度人说:“我为自己感到惭愧,我总觉得对不起你。”

“你为什么感到惭愧?”挑水人问。

“过去两年中,在你挑水回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到你家里。你花去了挑两罐水的气力,却没有得到你应得的两满罐水。”水罐回答说。

挑水人听水罐这样说,心里很难过,他同情地对它说:“在我回家的路上,我希望你留神看看小路旁边那些美丽的花儿。”

当他们上山坡时,那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小路旁边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快慰。但到了小路的尽头,它仍然感到伤心,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次向用它挑水的人道歉。但是挑水人却说:

“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就已知道你有裂缝,我是在利用你的裂缝。我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裂缝中渗出的水就浇灌了花苗。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不见有第二条小路像我们这条小路这样,有一边是开满了鲜花的,不是吗?”

与完好的水罐相比,有裂缝的水罐无疑更像是世间最平凡之人,他们无法如贤能之人般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也无法如圣人般完美,他们的身上有平凡的“裂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不朽。再平凡之人,也能如有裂缝的水罐般,浇灌路边的花苗,给身边的人留下些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在某些人的心中会成为永恒的记忆。这样的不朽虽小,却也同样珍贵,同样是人生存在的证明。

与其去追寻“遗臭万年”的大不朽,还不如去争取平淡诗意中的小不朽。同时,亦需铭记,人的所有举动都会留下印记,不会因为是恶行就被时间抹掉,故而行事之前请三思。

各人的历史,由自己写就

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

——《三松堂自序》“40年代”

人生在世,总少不了对自身的期望:有些人想要成为叱咤风云的领袖,有些人想要成为金光闪闪的明星,有些人想要成为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些人想要成为除暴安良的执法者,有些人则只想安安稳稳地过一生……无论哪一种人生的期望,都是合理的,毕竟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有不同的意义。

冯友兰先生说:“各人有各人的人生,不能笼统地问:人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因为人生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各人的人生,是各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向各人自己负责。”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目标,能否成为期望中的人看自己的努力。于冯友兰先生而言,他的人生意义就在于成为一个以哲学为生的学者。当他立定这一志向之后,便朝其全力冲刺,未曾有过一刻的停歇。

1915年,冯友兰先生报考北京大学文科,当时的文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好的出路。招考处的人看了冯友兰的成绩,听说他报的是文科,很是不解,于是便好心地提醒他可以报考备受青睐的法科。冯友兰先生碍于招考者的善意,便先报了法科。但他一进北大就马上把法科改为了文科。就此,冯友兰先生踏上了哲学之路,他从未想过要回头,因为那就是他想成就的自己,那就是他想为自己写下的历史。

同类推荐
  • 公务礼仪大全

    公务礼仪大全

    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公务礼仪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仪在公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作为现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务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为此,各级公务人员应“内修素质,外塑形象”,深入学习公务礼仪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做学礼、知礼、懂礼、重礼、明礼、守礼、讲礼的优秀公务人员。《公务礼仪大全》从仪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外事、交际、公共场所、网络七大方面讲授公务礼仪,贴近公务活动实际,是公务人员礼仪培训最值得选择的教程。
  • 智慧造就一生

    智慧造就一生

    当今很多人对智慧越来越陌生了,这并不是说人类距离智慧远了,而是我们身在其中,其身不知。曾经那些古老岁月的智慧箴语,现在我们都可以脱口而出。这正是人类文明与智慧进步的一种表现。
  •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做让人无法拒绝的女人

    女人要成功,就要做到让人无法拒绝!对每一个对自我有要求,想要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的女人来说,我们的追求绝不仅仅是精彩一阵子,而是精彩一辈子。初出茅庐,战战兢兢,处理人与事大多会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地步,有时候也会吃些暗亏却全然不知。也有一些在职场、社会打拼多年的老手,想必同样会有所体悟:关键时刻平时修炼的智慧心计往往能保全和成就自己。那些在历史上留名的女人,诸如甄嬛、武则天、戴安娜王妃、可可香奈儿、陆小曼等用自己亲历的故事给每个女人以启示:名女人的成功其实有迹可循。书中32位名女人给女性的六大智慧秘帖:自信、自觉、作态、趁势、格局、感恩,是我们在成长和成功路上可以随时借鉴和长期修炼的。
  • 一个铜钱的两面

    一个铜钱的两面

    就像是一个铜钱的两面,成功与失败从来都是相生相伴的。失败确实常常让人沮丧苦恼,但如果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也算是因祸得福。本书精选了众多享誉全球的大师们对于成败这一话题的感悟,深入阐述了成败的真实含义,让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分享大师们的人生智慧,品读他们有关成败的智慧心语。
  • 成大事赢在做事靠手腕

    成大事赢在做事靠手腕

    本书分析阐述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揭示出一个全新的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左右逢源、马到成功的做事本领。
热门推荐
  • 十年生聚叹离愁

    十年生聚叹离愁

    “十年生聚”比喻培养实力,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而“叹”的是离愁,是生离死别的愁。自泽国光冬的冤案引来了七月初七的满天飞雪。十年谋划、十年狡诈、十年争霸,十年飒沓……大局已定,只可惜未能让你们亲眼看见如今的辉煌……
  • 星星香印:傲娇王爷请放手

    星星香印:傲娇王爷请放手

    “我为了什么…”她在两个身份之间来回徘徊,可是当她遇见他,一切都不同了。
  • 抗战之疯子队长

    抗战之疯子队长

    我们队长叫叶子风,反过来就是疯子叶。
  • 傲世龙种

    傲世龙种

    孤儿旷世奇遇,要拿回自己的一切。皇权,仙界。何为忠,何为奸。何为情,何为义。恩怨情仇,兄弟情谊,父母之仇,究竟谁能够傲世天下。天下之大,凌李共分之。一句千年之前的谏言,会使后世出现怎样的变迁,,,,,
  • 八面城

    八面城

    八面城,依照伏羲八卦所建筑!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了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是历史上人人熟知的事情。而我们要讲的故事,并不是回忆历史的车辕马辙,而是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聚光灯下实实在在建筑出的一座城市。屏幕前的观众为之惊叹、流泪、开心......八面城宛如楚门世界,但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演员,主角也绝对不仅仅只有一个“楚门”!
  • 桥笙月仞千酒

    桥笙月仞千酒

    桥架空月,花下泪。笙箫妩月,仞千酒。你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你们的心我都懂,但是命运的轮回……弱小的洛林,傲娇的龙济,小奶狗的无望,强势的南宫宇怀,守护恋人的何季。红尘恋歌,无奈的借过,时间的挽留璃月该当决择?
  • 千孤傲雪

    千孤傲雪

    比腹黑,谁最薄情。比城府,谁能得鼎。两小无猜,兄弟情义,他会如何抉择?种种之后,是阴谋的结束,还只是个开始?他和她会是什么花,开出怎样的果?还是,自作多情。
  • 凤倾澜歌

    凤倾澜歌

    【1V1沉着冷静黑心女VS傲娇蛮横纯情男】要说这世上谁最无耻,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性情大变的凤家三小姐。看不惯,没办法只能把气憋在心里。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得。这女人背后是那位君上撑腰,还是乖乖的当鸵鸟吧!小剧场…………“君上不好了夫人她去下界搞事情了。”“知道了随她去,看谁敢动我的女人。”“可是夫人身边还围着他的老相好。”“淡定,有了新欢还管得上什么老相好。”“那属下先退下了。”门还没关紧那坐在主位的男人就不见了,淡定什么的都去见鬼吧!媳妇都要跑了,他上哪儿找啊?ps:1v1双洁,女主运气好,输出全靠脑
  • 椿是甜的

    椿是甜的

    原本平凡的她,却发现自己的身世不凡。原本高贵的他,却发现自己高贵的心,一点一点被摧毁。两人的相遇、相聚,伴着无法解脱的命运红线。不需要刻意,缘分总会让两人相聚。不幸的身世,带有不同的心理创伤;难言之隐,不知如何表达;想按计划行事,身体却背道而驰。多个不同的温馨故事,带着对人生的不平。
  • 江湖杂事集

    江湖杂事集

    何为江湖?人来人往,有人谈风月,有人为酒狂,以武会友,肆意横行,皆是江湖。今日我来写我心中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