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51500000030

第30章 掌权(4)

秦桧具备这个资本吗?当然具备,秦桧本身就是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职位和权力都在异己们之上,因此,这异己铲除起来,可谓是得心应手。

第三,要控制台谏。台谏是专门监督官员的部门,台谏官员是皇帝的耳目、喉舌,有上书弹劾某某官员的权利,没有最后处置决策的权力。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谏官,他们那张嘴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器。俗话说,人言可畏。他们要是看谁不顺眼,一个折子上去,就够人受的了,轻则丢官,重则杀头,绝少有人能逃过他们的唾沫星子。

秦桧要铲除异己,必须有铲除的理由,就是皇帝老子,杀人也得给个说法,何况皇帝下面的宰相呢?这个理由,谁负责提供?就是谏官。那时候弹劾个官员,不像现在这么费劲,没完没了的调查取证,没完没了的开会研究,而是凭谏官的良心,靠谏官那张嘴,也别管是真的还是假的,有鼻子有眼儿的把话一说,至于皇帝怎么处置,那就不是自己该管的事儿了。

台谏的这个特点,曾做过谏官老大的秦桧,自然再熟悉不过了。

有了空子就得钻!

要想铲除异己,必须控制台谏。秦桧清醒的认识到。

怎么控制?秦桧有自己的安排,他把自己信得过的心腹全部安插到台谏任职,从御史中丞到普通谏官,统统换成自己的人。

这样,秦桧就把台谏打造成自己的炮台,让它专门为自己放炮。

好端端的一个台谏,硬叫秦桧给变成了自留地。

我的地盘,我做主!

遇到秦桧的异己,忠于秦桧的炮手们就一顿放炮,罗织罪名,妄加攻讦。

谏官们的弹劾,为秦桧铲除异己提供了理由。

有了理由,才好下手!

嘿嘿,那些跟我秦桧唱反调的家伙,你们瞧好吧!

38、铲除异己之胡铨

老话说,亲戚有薄厚,朋友分远近。以此类推,这仇恨也有深浅之分。

秦桧因为议和这档子事儿,朝里朝外得罪了不少人,到了千夫指,万人骂的地步。

就此结下梁子的也不在少数!其中,让秦桧恨得最深的人就是胡铨。

为什么呢?给出答案之前,先说说胡铨这个人,他为人正直,性情刚烈,不畏强权,敢爱敢恨,说话直来直去,不喜欢拐弯抹角,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在朝廷里面混得不错,人缘好,口碑佳。

不愧为一代贤良啊!

前面交代得明白,绍兴八年(1138年)宋金初次议和时,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愤然上书要求斩杀秦桧。

当时,为这议和之事,举国上下闹得是沸沸扬扬,反对者甚多,上书劝谏的人也都排起了队。但反对归反对,一般人都对事不对人,就议和论议和,没有把矛头对准人,纵使有驳斥秦桧的,言语也无外乎是什么秦桧犯错误啦、秦桧误国啦、秦桧奸细啦……顶多要求高宗罢他的官,流放到岭南,至于公然提出要秦桧命的,只有胡铨一个!

当着天下人面,竟敢叫嚣斩杀当朝宰相,你说说,这让本来就心小如针眼的秦桧,能不恨得咬牙切齿?

不把胡铨杀了,我这老脸往哪放?秦桧越想越气,越气越想。

但在当时,议和是头等大事,秦桧也明白,不能因为个人怨恨坏了社稷大事,所以,暂且咬咬牙,借着勾龙渊弹劾胡铨之机,先把胡铨打发出朝廷,等议和之事忙活完了,再慢慢找他算账。

就这样,秦桧以胡铨狂妄凶狠、扰乱人心之罪,将他除名,贬到昭州。

胡铨一被贬,朝廷里的主战派不答应了,因为胡铨是他们的一面旗帜,你想想,敢于磨刀晃晃向宰相的人,那可是极其难得的英雄人物啊!

人多力量大,反对议和的官员们联合起来,广造舆论声势,力保胡铨!

一心议和的高宗和秦桧,一面对反对议和的官员进行适当打击,显示议和决心,另一面,也不想过度激化矛盾,引起公愤。

稳定压倒一切!

在这个背景下,秦桧不得不做出让步,让胡铨监广州盐仓,后来又改为签书威武军判官。

秦桧真的就此妥协了吗?不,那样的话,他就不是秦桧了!他之所以把胡铨贬了又升,用的就是缓兵之计,先把大家伙稳住,等议和事情成了,再跟你们一一算总账。

这不,绍兴十一年(1141年)底,宋金议和刚签完字。秦桧就开始跟胡铨算旧账了。

说来道去,其实,秦桧与胡铨的仇怨,根结就在一个“命”字。胡铨上书要的是秦桧的命,秦桧报复胡铨,要的也是他的命。

大权在握的秦桧,恨不得立刻杀了胡铨,以解心头之恨!

但官场不同战场,战场上想杀人,挥刀就砍,无需理由!官场则不然,要想杀人,必须让舌头给出个理由。

秦桧要想杀胡铨,必须在胡铨身上找到该杀的理由,就像在岳飞身上找到该杀的理由一样。

大同小异!

然而在胡铨身上找罪状何其容易!

第一,胡铨是文官,手里没有兵权,要是给他罗织个谋反罪,缺乏基本条件。

第二,胡铨为人清廉,且官职不大,没有实权,要是给他编造个贪污受贿罪,说死也没人相信。

第三,胡铨虽然敢于直言,但句句为国,没有私心,找不到触犯皇帝大忌的话语来,即使有时发点小牢骚,但不至于获死罪。

所以,秦桧在胡铨身上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直接置其于死地的罪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跟胡铨这场复仇之战,不能速战速决,得慢慢寻找机会,一点一点把他往绝路上逼。

治不了死罪,那就治个不死的罪,别急,慢慢来,积少成多嘛!

按照秦桧的一贯做法,要想治胡铨的罪,必须有谏官弹劾才行。

这个差事交给谁呢?用不用招投标啊?要知道当时的谏官们对这事儿那是相当的感兴趣,只要把这活接下来,在朝廷上睁眼说上几句瞎话,升官发财的好事就不用愁喽!

秦桧寻思来寻思去,最后就把这活交给殿中侍御史罗汝楫。

罗汝楫做为谏官,在弹劾人上很有一套,算是台谏里的业务骨干,实战经验丰富,弹劾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深受秦桧的器重。

要是把胡铨这事给办明白了,自己的前程就有步了。罗汝楫把官场这点事儿那是看得明明白白。

有经验就是有经验,不用秦桧太多的交代,只要稍微那么示意一下,就OK了。

罗汝楫登场了!他弹劾胡铨的罪名叫饰非横议,说胡铨如何如何极力掩饰自己的过错,如何如何恣意议论朝政。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皇帝表明,胡铨这人是死孩子灌牛奶,没得救了,不但不知悔改,反倒对朝政指指点点。

罗汝楫先把这火给点着了,秦桧在一旁再给加点油,高宗被熊熊大火这么一烧,就晕了头,诏令除去胡铨之名,贬送到新州管制。

治了胡铨的罪,秦桧心里多少有些舒坦了。

罗汝楫因为弹劾有功,很快就被秦桧提拔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读。

这官升得好容易!

胡铨被贬到了新州管制起来,离朝廷远了,传递信息起来就很不方面,秦桧就是想给他致命一击,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胡铨在新州安安静静呆了六年。

在六年中,秦桧虽然也没闲着,又是粉饰太平又是禁止野史又是铲除异己,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在他心里时刻还想着胡铨,想着要他的命,可是一个在朝廷,一个在新州,想要直接交手,谈何容易!

无奈啊,秦桧!

到了绍兴十八年(1148年),一件和胡铨有关的事件,让秦桧又借机发了一把飙。

迪功郎王廷珪是胡铨的同乡兼好友,他对胡铨的大无畏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忍不住写了两首赞美胡铨的诗,内容如下:

曩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右群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樟海间。

岂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如贾生还。

大厦原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柱倾危。

痴儿不了官中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此江山足扶持。

这两首诗意思就是在赞扬胡铨不畏强权、敢于直言、可歌可泣的精神。

诗是好诗,写好了,没事自己关上门,慢慢赏析也就行了。槽糕的是,王廷珪的保密意识不强,这两首诗很快就被公开发表了,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秦桧的耳里。

为一个朝廷罪犯歌功颂德的行为本身就是犯罪。秦桧给王廷珪定了个基调。

既然找不到胡铨的最新罪状,那就先拿他的死党开刀,王廷珪被贬到了辰州。

墙倒众人推,胡铨得罪了秦桧,连连被贬,就连和他有来往的人,都不能幸免!

一些人看出了门道,要想讨好秦桧,检举揭发胡铨是一条捷径!

趁着胡铨还活着,秦桧还当权,还不抓紧来个落井下石,收罗胡铨的罪状,到秦桧那里换个一官半职。

新州守臣张棣就是成功的范例。

时间也是绍兴十八年(1148年),在新州被管制六年的胡铨,一天,家里来了位好友,贵客临门,当然好酒好菜招待。

酒过三巡,郁郁不得志的胡铨难免要和朋友发发牢骚,对朝政发表一番看法,文人永远改不了议论时政的毛病。

也许六年管制生活,在胡铨内心积压了太多太多的苦闷;也许是酒精的作用,让他感慨万千,也许……总之,他用一腔愤懑,写下了一首《好事近》的词: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风月。囊锥刚要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胡铨写这首词,意思就是在告诉人们,我胡铨即使隐居山林,也无时无刻不关心国事,本想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无奈的是奸臣当道,时机不成熟啊。

酒喝高了的胡铨,忘记了自己在新州的身份,是一个受人管制的罪犯,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官府的监视之下。

这首《好事近》给他带来的不是好事而是祸端!

新州守臣张棣拿到这首词,如彩票中了五百万一样兴奋,因为他知道,自己找到升官发财的金钥匙!

秦桧正愁对胡铨没有下手的机会,这下好了,罪证在手,胡铨又该被贬了,照这样贬下去,胡铨离死不远了。

秦桧心里一万个得意!

他把胡铨作词的事情向高宗添油加醋的做了汇报,控告胡铨诽谤朝廷。

朝廷是谁的啊,不是皇帝的吗?诽谤朝廷就等于诽谤皇帝。

高宗听了能不生气吗?一怒之下就把胡铨从新州一路贬到了吉阳军,也就是今天的海南三亚。

三亚好啊,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到那里即使不做官,住起来也一定很爽。

别高兴的太早,1148年的海南三亚,还很贫瘠荒凉,是专门用于流放那些官场上失意人的地方。

被流放这里的人,实际上等于被宣判了无期徒刑,等死吧!

39、铲除异己之赵鼎

如果说秦桧对胡铨的恨是因为一个“命”字的话,那么他对赵鼎的恨就因为一个“权”字。

常言道,一山容不得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秦桧与赵鼎同为宰相,就如同这二虎,为了权力,必有一争。

借这议和的东风,善于迎合高宗的秦桧很快在与赵鼎的争权夺势中占据上风。

绍兴八年(1138年),因皇子的待遇问题忤逆高宗,加之秦桧暗中频频放箭,处境艰难的赵鼎被迫辞职,离京出任绍兴知府。

老实说,赵鼎此时并未对仕途失去信心,他对时局有自己独到看法,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官,大宋的宰相干长的少,特别是靖康以来,宰相走马灯似的换,今天用张三,明天用李四,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宰相都是几度沉浮,罢了再用,用了再罢,反复折腾。像什么吕颐浩、朱胜非、秦桧,包括他赵鼎在内,都曾两次出任宰相。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赵鼎判断,这秦桧的宰相帽子也呆不长,等他和高宗蜜月期一过,肯定也会被打发了,到那时,凭借自己资历和威望,想不东山再起,恐怕都难喽!

久在官场混的赵鼎,自以为经验丰富,没把罢相当回事儿,他盘算着,当前秦桧在朝中的风头正劲,如果与他针锋相对硬对硬,恐怕吃亏的是自己,不如以退为进,先离京避避他的锋芒,等他风头过了,再来个后发制人,一举东山再起!

胸有成竹的赵鼎,就向高宗递交了辞呈,到绍兴避风头去了。他走的那天,秦桧作为六卿之首,带领百官前去送别。

一个得志,一个失意,两个人水火不容,见面时的气氛别提有多尴尬了。

赵鼎打心眼里对秦桧是一百个不服,心里暗想,你别太得意了,等我东山再起的时候,有你好看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恃十拿九稳会东山再起的赵鼎,表现出一股傲慢之气,丝毫没把秦桧当回事,只是朝他作了一个揖,然后就头也不回的扬长而去。

秦桧是颜面扫地!

恨你一万年!

赵鼎聪明,秦桧也不傻,他从赵鼎的举动中,看出了东山再起的野心。

越是失意的人越是不能放松警惕!秦桧时刻提醒自己。

为了防止赵鼎伺机反扑,秦桧对他采取的是步步紧逼的策略,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赵鼎任职的地方是绍兴,绍兴又距临安不远,朝廷里的各种信息可以及时传到那里,为他日后复出提供方便。

他不会也要来个静观其变吧?曾经有过沉浮经历的秦桧显然是意识到这一点了,为了堵住赵鼎复出的路,秦桧立即采取果断行动,把赵鼎改任泉州知府。任命书交到赵鼎手里的时候,他刚到越丐祠,还没抵达绍兴府。

出手之快啊!

君命难违!带着一腔愤懑赵鼎又长途跋涉赶往泉州上任。

把赵鼎打发远了,弹劾的机会也就来了,听命于秦桧的谏官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赵鼎身在泉州,心却在朝廷;秦桧身在朝廷,心却在泉州。秦桧对他是一百个不放心,虽然贬了他的官,但他手里有皇帝钦赐的节钺,身份仍是朝中重臣,随时都可能被皇帝重新起用。

怎样才能夺了他的节钺呢?秦桧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故技重施,让谏官来弹劾他。

同类推荐
  •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废话艺术家——王三丰

    衙门里,是不该有假的地方,却少讲真话的官员:寺庙中,是求真的所有,却少打诳语的和尚。这现象,不说悲哀,也是畸形。也有例外,身在官场的王三丰,坚守不讲假话的原则。他不想做英雄,只是觉得做人要真,一心想当个好人。然而,环境却不容他真,只好讲玩笑、玩幽默,耍起迂回战术。人称他“幽默大师”、“官场笑星”,他自嘲:“废话篓子而已”,时人皆叹其“高”,封他为“废话艺术家”。喜剧长篇,五十年空白,段子小说,一分钟阅读。以独特立足世界,以趣味娱乐世界,以创新挑战世界,听一回废话艺术专家为你讲述生活中的事件。
  •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

    《周家后院》是一部以周氏家族为背景。全景描绘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家事的作品,内容包括三兄弟的学业、爱情、婚姻、子女、家庭、家务事等方方面面。该书没有学术书籍的盖棺定论和大是大非,完全着眼于周家后院生活的叙述,涉及多位女性,包括鲁迅原配朱安,周作人夫人信子,周建人夫人芳子以及许广平、王蕴如等。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周氏兄弟身上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没有被打上印记的光鲜明丽,却有不刻意隐藏的真实,书中隐秘的故事和谜题,值得回味。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心理乔布斯

    心理乔布斯

    在这个人算不上长的一生中,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纠结,怒放与凋零的轮回。他的成功导致了他的失败,他的失败又成就了他更大的成功。他想控制一切,他认为自己能控制一切。他不在乎伤害任何一个人,他不在乎摧毁任何一段关系。在他的身上,伟大与卑劣同时并存。但幸运的是,他的伟大最终战胜了卑劣。从此,这世上多了一个值得永远缅怀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 小友记

    小友记

    是阿纳托尔·法郎士发表于1885年的自传体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法郎士的“朋友”皮埃尔(即作者本人)的童年回忆,包括若干长短不一的温馨故事;第二部分是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女儿苏珊的童年回忆;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探讨了童话的起源和意义。 法郎士在《小友记》中塑造了一个纯真善良、敏感好奇的小男孩的形象,并通过他的眼睛描绘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风情。
热门推荐
  • 乱世浮生:三生有幸遇见你

    乱世浮生:三生有幸遇见你

    抽风版:本王掐指一算,发现你的生命里缺了一本书←_←文艺版: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因为有你,乱世亦浮生。(此为短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刹天

    刹天

    看主人公如何披荆斩棘,一步步的追寻真相。他们在爱情的漩涡里无法自拔,又将如何选择谁与自己携手人生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鬼仙魂

    鬼仙魂

    非恐怖小说,非傻白甜文,非人生巅峰。有点虐,有点甜,有点逗,有点惨。【自认为这部小说应该与小阔爱的第一印象不同,加上茶茶的文采也并不出众,但还是要厚着脸皮希望小阔爱能够耐心看下去,可以吗】----------人本就没几个轮回,却为何那真心无人珍惜。
  • 你眼里星辰满光闪闪

    你眼里星辰满光闪闪

    甜文重生,先婚后爱没有什么比得过呢呢,天大地大呢呢最大!要是有人想分掉呢呢一点点的爱,哪怕是孩子,这些玩意都可以不存在。霸气这种东西在呢呢面前就是浮云.前期禁欲,后期霸气的夏撩撩爱我你怕了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承天剑尊

    承天剑尊

    且看少年李易,如何以一道混元真气,凭一把无锋异剑,败尽这世间天骄,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衫若改

    青衫若改

    青衫已改,后会无期。女主人设什么都会,书涉及面广,不喜勿看,勿催更,越催越慢。
  • 爱情向左,缘分向右

    爱情向左,缘分向右

    朋友是一个出色的女孩,和许多优秀的女孩一样,她有着女孩的娇柔,女孩的妩媚,只是,她的才气让她更多了一份女孩的灵气。今天的天,很纯净的蓝。今天的阳光,很蓬松的暖。今天的空气,很清澈的甜。今天的我,在每一个时间的缝隙中,用整个身体感受着舒缓的气息沉浸于心,并慢慢洋溢出光芒的笑容。今天的你,是否很愉快的对自己说声“早安!”了呢?当我的心承托着一份喜悦,便埋头情不自禁的这样想想?其实,一切的进行中,并没有任何惊喜的悄落,也没有些许呼唤起跃动的吹动。只是,抬头看那天高,只是垂首感觉到了风清,只是不知不觉在绿中有些东西化成了烟,嫩嫩的枝条仿佛是一条条被梳理过的心情,没有纠集的结,没有灰色的空洞。有的只是浑然一体的顺畅,有的只是灵动充满的痴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