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56100000003

第3章 儒家政治哲学(2)

荀子和孔孟比较起来,更加强调刑赏的作用,但他却不像法家那样完全否定道德的作用。荀子认为,刑赏只有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他说:“凡人之动也,为赏庆而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孰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孰诈除厄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奔,霍焉离耳,下反制其上。故赏庆刑罚孰诈之为道者,佣徒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故厚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大刑加焉,身苟不狂惑戆陃,谁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雕雕焉悬贵爵重赏于其前,悬明刑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荀子·议兵》)在荀子看来,如果在上者单纯依靠刑赏,希望民众为了得到奖赏或害怕受到刑罚而去为主上做事,那么民众在遇到危险或劳苦烦辱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背离主上,甚至反戈一击。这样治国其实就像是雇佣买卖之道,不足以治国家理人民。要使刑赏真正发挥作用,道德教化必须先行,形成一种人人避恶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然后在此基础上尚善罚恶,使受到刑罚的人觉得是莫大的耻辱,受到奖赏的人觉得是莫大的荣耀,这样的刑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见,荀子虽然主张王霸兼用,德法并重,但他认为道德教化和刑罚比较起来,道德教化是第一位的。他说:“临事接民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然后进退诛赏之,政之终也。……用其始为终,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荀子·致士》)道德教化是政治之始,诛赏是政治之终,为政必须先施教化,后行诛赏,如果颠倒了这个始终次序,就会招致社会的混乱。

荀子把道德先行的政治称为“道德之威”,把脱离了道德基础,单纯依靠刑罚的政治称为“暴察之威”、“狂妄之威”,他说:“礼乐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谓道德之威。礼乐则不修,分义则不明,举错则不时,爱利则不形,然其禁暴也察,其诛不服也审,其刑罚重而信,其诛杀猛而必,黪然而雷击之,如墙压之。如是,百姓劫则致畏,赢则敖上,执拘则最,得间则散。敌中则夺,非劫之以形孰,非振之以诛杀,则无以有其下,夫是之谓暴察之威。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讙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之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夫是之谓狂妄之威。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亡也。”(《荀子-强国》)可以看出,荀子对“道德之威”是赞赏有加的,对一味依靠刑罚的“暴察之威”和“狂妄之威”是极力批评的。他认为单纯的刑罚“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荀子·王霸》),主张政治首先要“原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导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能以次之。爵服赏庆以申之”(《荀子·议兵》)。

苟子虽然不否定道德的作用,但他却没有孔孟那样的泛道德主义倾向,不认为单纯依靠道德就能解决所有的政治问题,而是认为道德必须用刑罚来补充。他说:“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琐化。”(《荀子·正论》)尧和舜是孔孟标榜的最能施行教化的圣人,但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弟弟象却没有在他们的教化下弃恶从善。“是非尧、舜之过,朱、象之罪也。”(《荀子·正论》)这并不是尧、舜不善教化,而是对丹朱、象这样的嵬琐之人来说,道德教化是不能起作用的。既然道德教化不是万能的,刑罚就是必要的。对那些道德教化不能起作用的嵬琐之人,只能用暴力压服。所以荀子说:“征暴诛悍,治之盛也。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百王之所同也。”(《荀子·正论》)

荀子对刑赏这种暴力政治手段的肯定,还表现在他对春秋五霸的评价上。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表明他对以暴力为基础的春秋五霸的不屑一顾。而苟子却对春秋五霸给予了肯定,他评价春秋五霸说:“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王霸》)在苟子看来,春秋五霸虽然在道德上还不足,还不能做到以德服人心,但他们却能做到刑赏已诺信乎天下,很好地利用了刑赏的手段,所以虽在僻陋之国,却成就了辉煌的霸业。

总之,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德法并重,王霸兼用。既继承了孔孟重德的传统,又认识到了孔孟过分夸大道德的缺陷,主张用礼法来补孔孟之过失。在此意义上来说,苟子的思想较孔孟更为合理,更为实用。

(三)道家法家对儒家德治思想的批判

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遭到道家和法家的批判。在道家的老庄看来,仁义道德乃是大道沦丧以后才出现的文化现象。道德教化虽也不失为一种救世的方法,但那是治末而不治本的方法。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十八章》)庄子说:“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不足多也。”(《庄子·天运》)他们甚至把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看作是导致社会祸乱的根由所在:“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礼乐遍行,则天下大乱”(《庄子·天运》)。因之,他们主张反其道而行之。

老子强调绝仁弃义,方使民复孝慈;庄子强调“退仁义,宾礼乐”,以使“至人之心有所定矣”(《庄子·天道》)。照老庄的意思,若专情仁义道德以用世,则必定流为虚伪而起到十分消极的作用,甚至还会被窃贼盗之以欺世。如庄子说:“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耶?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庄子·胜箧》)基于此,老庄认为仁义道德非但不能引导人类社会走向进步,反而使人类走向堕落,使社会陷入无序状态。故而,他们主张无为而治,给予“为政以德”的有为政治以猛烈的抨击和批判。老庄的绝仁弃义和无为政治固然是没有现实基础的幻想,但他们对仁义道德的批判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也正好可以作为医治儒家孔孟的泛道德主义缺陷的一剂良药。

法家也对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商鞅说:“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故效于古者先德而治,效于今者前刑而法。!

(《商君书·开塞》)认为“德治”只适用于民性纯朴的上古之世,在民性巧伪的当今之世,还把治国的希望寄托在圣君的道德教化和民众的道德自觉上,是不现实的。“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商君书·定分》),韩非批评儒家提倡“德治”是“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韩非予·五蠹》),是“守株待兔”式的愚蠢行为。他认为尧舜式的圣君是极少的,千年难遇,必待尧舜出现而治理天下,犹“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韩非子·五蠹》)。况且圣君贤人的道德示范未必就能感化民众。“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行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韩非子·五蠹》)。法家遵循“求过不求善”的原则(《商君书·勒令》),不寄希望于民众自觉为善,而是主张用严酷刑罚禁止其为非作乱。“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显学》)。

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下,法家以暴力为基础的“法治”虽然多了几分严酷,但却更具合理性和现实性。法家通过在各国的“法治”实践,成功地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局面,把陷入混乱的社会重新导人正常的发展轨道。而提倡“德治”的儒家,却是无所作为。积极于恢复西周“德治”的孔子,屡屡被时君世主拒之门外,不得不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感叹(《论语·公冶长》)。但法家一味地迷信暴力,拒斥道德的调和作用,却是错误的。道德教化对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环境,会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减少摩擦。法家拒斥道德,单纯依靠暴力,必然会增大人与人之间的张力,增加社会治理成本。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统一全国的秦帝国,因为一味迷信暴力手段,结果没有维持多少年就灭亡了。所以说,法家的“法治”思想只能重整社会秩序,而不能用来维持和平时期的社会秩序;儒家的“德治”思想虽然不可能完成重整社会秩序的使命,但却在调节和平时期的政治关系方面有着法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汉代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政治思想定为一尊,成为此后历代封建国家的意识形态,其他各家也就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也被儒家所吸收,成为此后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汉代以后的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实质是“外儒内法”,综合了儒法两家政治思想的长处,在整合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为政之本在修身

在儒家的思想中,个体的道德修养乃是政治的逻辑起点,一切政治的和社会的问题,都可以溯源到政治主体的道德修养上,因而解决了主体的道德问题,其他政治的、社会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得以解决。这就是说,修身和政治乃是贯通的,只有美好的个体道德,才能转化出有道的政治。

(一)内圣外王

孔子说:“荀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

何?”(《论语·子路》)政治目标的实现,必自修身正己开始。在孔子看来,个体通过修身,使其自身的行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本身就是为和谐政治秩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更重要的是,还为他人和社会树立了道德楷模,引导他人从善,所以说修身其实就是从政。相反,如果统治者不能修身正己,道德腐败,却想使别人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民众是不会服从的,其政治目标也不可能实现。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反过来说,个体的道德修养,也不能仅以独善其身为目的,而是要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以平治天下为己任。《论语·宪问》载:“子路问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

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乎?”’修己、安人、安百姓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过程,同时也是为政的过程。

孟子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天下定矣。”(《孟子·离娄上》)孟子主张统治者的政治目标不能实现时,要反身求诸于己,从自身道德修养上找原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荀子亦说:“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则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则水圆。”(《荀子·君道》)都强调当政者的修身正已是为政之根本,本正则末自正。

儒家为政之本在修身的思想,被《大学》、《中庸》发展到了极致。

同类推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国学大书院)

    《菜根谭》文字简练,对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寻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寥寥几句道出人生玄机,只言片语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诫读书人“道乃公正无私,学当随事警惕”;它提醒为官者“为官公廉。居家恕俭”。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清浊并包,善恶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因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孟子、庄子、老子

    孟子、庄子、老子

    本书收录了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孟子》、《庄子》和《老子》三部。其中,《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庄子》则是庄子学派关于伦理、哲学、政治、人生、学术的论文汇编;《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楚国思想家老聃的杰作,其“无为而治”是思想最为著名。
热门推荐
  • 铜箫铁镜

    铜箫铁镜

    侠骨点青山系列之三,本部作品规模较大,情节曲折离奇,惊险诡异。分上下两部,上部《山庄血案》围绕命案展开;下部《鬼门关》展现了江湖正义之士与邪恶势力艰苦卓绝的较量。武林盟主司空宏图之子迎娶爱晚山庄美刀王之女;当晚准新郎却被杀。铜箫浪子谭笑成为嫌疑人。经过一番追查,矛头却指向了新娘詹碧云。詹碧云将重要信物托付谭笑。谭笑被司空宏图所伤,高人铁镜先生赶到救下他。历尽曲折,当真凶渐渐浮出水面,又意外被鬼面人劫走。江湖风传鬼城要迁徙,鬼帮大举进攻中原武林,谭笑和詹碧云苦战而胜,詹碧云却认为是可怕的胜利……为师父守孝两年的谭笑刚刚出山,就得到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铁镜先生的死讯,爱晚山庄又遭到血洗。披着鬼教外衣的鬼帮不断制造血案,横行江湖,甚至企图颠覆朝廷。谭笑联合正义人士组建打鬼同盟,但内部被鬼帮渗透,人人自畏。鬼帝的专横引起内部分化,谭笑几经挫折,揭开鬼帝的真面目,真相令所有人大出意外。众人攻打鬼国,陷入迷阵;谭笑为情所困,被鬼帝重创……
  • 三世缘孽

    三世缘孽

    第一世,他寻遍天下,费心寻找世人所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第二世,他追随着她阅遍天下,闯荡天涯,第三世他终于不用再寻找,许是老天有眼让他又生在了醉家,可她却成了他的妹妹,两人三世的纠葛情愿还会继续下去吗?
  •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TFBOYS之唯一的她

    TFBOYS之唯一的她

    这难道只是梦?为什么?为什么?他究竟是谁?为什么她会认识他?他究竟是谁?敬请期待!
  • 末日小镇长

    末日小镇长

    末世之中。赫赫有名的营养学专家,抱着一包方便面傻笑着。整日宣导养生哲学的教授,却在暗中窥视营养学专家怀中的方便面。然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有这么一个小镇,那里的居民竟然在召开卤肉饭大赛……
  • 抗日之帝国传奇

    抗日之帝国传奇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全面入侵中华,中华民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代狂人嚣张降临,他,能否力挽狂澜,敬请期待【抗日之帝国传奇】
  • O型血女孩

    O型血女孩

    青春,不过是如此但是青春期的恋爱,总是那么的美好且脆弱也许有些人坚持走到最后也许有些人未能成功获得爱情
  • 乱世私宠:傲娇圣君追妻忙

    乱世私宠:傲娇圣君追妻忙

    传言说,卫国公家的嫡长女相貌奇丑水性杨花,且飞扬跋扈。传言还说,月圆之夜,母虎出世,一声怒吼,震碎众人耳膜无数————一朝穿越就得替人去死?————扯蛋!妖女?呵,是又怎样?不服,上来试试!某女回首,面若皎月目似寒潭!无心杀伐世道却要如此逼人!既是如此,那就————拔刀上呗!
  • 那一朵季开

    那一朵季开

    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平凡少年,她是国际葛氏集团的千金大小姐。但是他和她却又成为了一对永远也不可能在一起的恋人,多少次爱泪如血,可是,,,,青春在于年少,一刻悸动的心为何揪的那么痛。开心、幸福、温馨的相伴无奈于感欲而发,可否期盼这个烦扰而苦涩的世界,涔溢出童话里般花儿的醇香和洁爱。
  • 众灵决

    众灵决

    灵魂强大的少年,因为一块玉佩的原因穿越到了异世界,却在异世界发现了种种端倪,天变之日的来临,九龙腾天玉的出现,还有神秘女子霜华、封神老祖,九玄金焱雷,面对异世界的元力修炼,面对异世界的种种险阻,看少年如何认清自我,放下芥蒂,冲破迷雾,迈向武道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