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25400000031

第31章 当代美国音乐中“唯理性”与“反理性”的两种倾向(4)

3.凯奇直觉的“发散性自我”与“超验”的价值认定

与巴比特“数理逻辑”的理性意识相比较,凯奇身上则更多地反映出直觉的“发散性自我”这样一种反理性特质。

在了解凯奇思维机制中直觉的“发散性自我”特质时,许多方面反映出:他的心理蕴含十分丰富,脑机能异常活跃,认识的独特方式摄取信息量大。然而这些又都是以其“直觉”的“自我”作为“发射点”实现的。他的“自我”不仅体现出一种连续性,并且还表现在多变性方面。早期,他从其父的经历中悟出:革新家不必去受苛刻的学校教育。以自己的智力机制和直觉感受去进行对诸事的把握和实验性创作活动,才是唯一可行的。譬如:在探索新音源方面,他凭直感发明了“特别装配钢琴”。这一感受受益于H·考埃尔划、拨钢琴弦、键的第一印象。这样就使钢琴产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音响效果。此外,在艺术形式方面,基于《易经》而创立运用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形式,也是出自于他思维机制的直觉作用。这也可以说是他“发散性自我”对于“东方思想”对象化结果。虽说他的这种直觉的“发散性自我”基于“东方思想”中“变”的观念,但在结合艺术体现时,凯奇却是以更多样性的实验去反映这种“变”中之变。他使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都面对一个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并进行再创作的现实状况。艺术既在生活之上加以抽象,又与生活偶分、偶合,互为模糊。他在不“表现”中充分地做了表现,在“无目的”、“无思想”中实现自己的追求,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艺术上的“凯奇风格”正是他直觉的“发散性自我”的产物,标新立异的代名词。

凯奇从自然界中得到的这启发很多,对于形成他“超验的”价值认定影响颇大。他表示:“倘若我能再活一次的话,我要做一位植物学家,而不是艺术家。这是为了避免那些给艺术带来麻烦的嫉妒的人们。因为人们总把艺术作为自我表现,我不以为然。因此如果作品不是达到了他们的表现意图,他们就会感到不快和恼火”。显然,他是鄙视那些自无建树而热衷对别人的看法吹毛求疵和把功利、得失过于视重之人。进而他表明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艺术要按照自身的特性发展,它是作为与自然合一的存在形式,附会艺术的各种表现都是制造混乱。“我们的目的是确认人生,不是制造混乱,也不是渲染创造的价值,只是去感受我们的正在渡着的人生。人们一旦获得悟性和希望并自觉去行动,就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美妙。”他把艺术比作人生,诱导人们去在这其中获取更多的美好印象而摆脱功利的缠绕,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肯定。但这种价值不是世俗的价值,而是清泊、悟会的“超验价值”。它追求一种超越感,求得心性和审美的内向平衡。

凯奇“超验”的价值认定的另一方面,是他所强调的个性化。他表示“不喜欢政权,不喜欢什么法规,即使是好的法规我也不信……我痛恨那些法规对自然界所产生的一切,把自然界的一切变成博物馆。”生机被扼制,灵性被禁锢,新鲜的氛围总要被侵扰。既然音乐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它固有特色的显示,人们在揭示它时只是反映了这些特色的本来面貌,所不同的是每个人所取的角度和方式各异,有何同出一辙的必要和非循规蹈矩不可呢?

凯奇刻意求新、自我作古的举态不能不说除了“超验”的价值认定外,对个性化的突出是极为推崇的。难怪勋伯格评论他“与其说是个作曲家,不知说他是个发明家”。无论此言是褒是贬,但凯奇的个性轮廓却是被勾勒出来了。

4.凯奇对“东方思想”的悟会

凯奇接触东方佛学、禅学是在本世纪40年代后期。1947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日本禅学师铃木大拙的禅学讲座。由此开始对佛学禅宗进行研究。1960—1961年间,他的《无声》(也译作《沉默》Silence)问世,他又把它称为《一个作曲家的忏悔》。著作陈述了他在佛学禅宗思想影响下,对人生、对艺术的超俗之见。他写道:“在东方哲学中,我对‘无声’产生了兴趣,并且很自然地发展着。”“无声”的蕴意、“无声”的能量、对“无声”的悟会是他从佛学的“四谛”、“九心轮”学说中逐渐体会到的。这种体会相应导致出他对音乐本体及如何体现这种本体的一些独到见解。

佛学有“四谛”:苦(生存是痛苦);集(集苦有原因);灭(痛苦可消灭);道(消灭痛苦的办法,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据说它可解脱痛苦,走向涅槃)。这“四谛”之说,反映了佛教建立时对现实生活不满和对人间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大同理想的追求。而“九心轮”是佛学修道之学说;也是禅定对“心性”的认识、分析和研究。“九心轮”据南方上座的《法聚论》所释是指天地间事物、人生的周而复始,轮转不息。这些思想,依凯奇看来是颇具“神秘”色彩的,但却集中强调了“变”这个重要观念,体现了一种超人之外的自然功力的作用。并与人的生活,艺术的表现息息相关、丝丝相扣。

凯奇的“轮回”、“无声”之表达,意求一种艺术上的“涅槃”境界。他把对佛学基本内核和至高境界的体会与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妙悟感受融汇贯通,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观。他对此论述道:“假如这种轮回被迫停止,那么‘运动’也就应停止了。奇怪的是当‘运动’停止的时候,你会感到世界的其它部分并没有停止运动,而且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运动着,很多情况都说明了这一点。假如我作为一个人死了,但对较小的动物来说,我仍像一幅风景画似地‘活着’,我并没有停止。把我放在地上,我成为另一种生命的一部分或是另一种运动形态。因此,运动与停止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理念上。”运动是无穷限的。“在音乐中,除了声音什么也没发生,尝试制造无声是做不到的。我死之前有声音,在我死之后仍有声音,人们不必为音乐的前途担心。但是只有走到决定声音产生是有意还是无意安排的岔口,转到无意识安排方面的人,才会海阔天空、无忧无虑。”可见他在肯定变、动的绝对性时是把对“轮回”、“无声”在悟会置入其中的。这样就揭示了形成的表象不能囊括其内在恒动和变化的客观现实。理念的淡化,无意识的流露和“天人和一”的心性,就决定了他的后期实验性创作中声音(音乐)的无形性、无目的性、无功利性等特征。

凯奇视音乐本体如宇宙的构成一样,即它不能随意由人塑造,它不表现任何,却又包揽无穷。写作音乐只是遵循宇宙的规律,也恰似尊重生活本身。这就是说,音乐是一种不仅具有神奇魅力的玄妙性形式,还能使人们对它感悟后而浑然升华。而这种感悟带有一种“神秘性”色彩,恰似参禅。这就是他所运用的禅定方式的艺术审美。而“参禅最忌易明。易明则不情枯,情不枯则入不深,入不深则见不彻了,见不彻了则何有相应分。所以古人……令今人向无摸索处摸索。”他的无声之作《4′33″》就是运用禅定方式审美的典型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凯奇将禅定的方式用于音乐审美。在对欣赏对象静穆的观照中,由妙悟而形成的审美意象,产生了一种“无言”之美。禅定“顿悟”,和艺术的妙悟都是一种不见于书,不诉诸于理,难以言说,不可揣摸的颇具“神秘”色彩的特殊认识方式。这种感悟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还要说上一句就是:凯奇的艺术审美与中国古代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艺术审美观念是意契拍合的。

从上面对巴比特与凯奇的分析比较中可以看到,“唯理主义”和“反理主义”作为西方哲学思潮的标示,有它们的含义所指和范畴限定,但为借用到音乐理论创作中的深层蕴含之意,它实际上是指音乐家的哲学意识对音乐总体的把握。巴比特和凯奇身上所集中概括的理念仅只一字之差,但却体现了西方当代音乐发展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倾向所代表的方方面面。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矛盾聚合,也可看到西方实验音乐发展的一个缩影。虽说西方实验音乐的传统是在深厚博大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但短时间所形成的冲击力和影响作用是迅猛而剧烈的。它是社会变革、科技发展、观念更新、人的自我价值崇尚在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必然体现。

同类推荐
  • 荷塘月色(朱自清小全集)

    荷塘月色(朱自清小全集)

    朱自清著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小全集)》收录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既有抒情写景的关文,绘景状物的游记,也有真挚感人的回忆。其文风细腻委婉,语言精雕细琢,构思新颖别致,创造了一种情趣之美、景趣之美、温和之美,堪称中国白话美文的典范。
  • 在沙漠

    在沙漠

    “人有界,学有度,思无界,行无疆。”我社既打造“无界散文”系列丛书以来,已出版“无界散文”,共计4册,分别为:《梵音之起》《虫洞》《饥饿的身体》《东张西望》。本次出版为“无界散文·第二辑”,共计6册,分别为:《在云南》《邯郸道》《香巴拉》《生灵书》《在沙漠》《新疆坦途》。无界散文系列图书,关乎心灵的文字,敏锐且有文思的封面设计,以及精美无比的印刷装帧,以飨读者。《在沙漠》为“无界散文·第二辑”系列图书之一。《在沙漠》既有作者对沙尘暴、居延文化、沙漠风情、绿洲、胡杨、芦苇、骆驼、等戈壁生命客观存在的细致观察,又有对生存在沙漠边缘底层人群价值观、命运生活的纪实性叙述,是一本融地理环境、人群文化、个性体验为一体的优秀散文集。
  •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

    《绿色熟悉我的声音》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抒情诗集,选了诗人近五年来的诗作近200首,通过亲情、爱情、友情等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真爱、真情、真理的追寻和坚守,反映了女性在生命之路上遭遇的悲喜与对伤痛的超越。诗集呈现了自然和人相生相融的关系,以及用生命体验生命、用生命倾听生命、用生命呵护生命的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美善世界的欣赏、对希望的憧憬和对自由的渴望。包括“云中的字形”、“雅典的星空”、“玫瑰之风”、“领地”、“浮悬篇”以及长诗“绿色熟悉我的声音”等部分。
  •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

    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庞瑞垠同志撰写的《华西纪事——2006:回望吴仁宝》一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 晚风吹动一弯月

    晚风吹动一弯月

    书中收录的诗,尽量的求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玩弄深奥,只当百姓,不拿官架子,不做假洋鬼子,不装神弄鬼,不吓人,也不食古不化。
热门推荐
  • 王妃哪里逃呀

    王妃哪里逃呀

    别的人穿越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我穿越穷得要死,不过好歹上天对我不薄,送我一个王爷。且看我如何玩转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仙缘

    凌仙缘

    死后竟遇天界星君,告知她是天界上仙,本在凡间历劫,却阴错阳差,被另一位历劫的仙子所害,所以要重返人间再修一回?这是什么状况,她到底招谁惹谁了?明明逃婚的不是她,害得青梅竹马的表哥战死沙场的也不是她,就因为重生占了这个身体,所以耳光要她挨,背叛要她顶,未婚夫的命要她赔?本以为这一世定会安安稳稳渡过,只用等到历毕凡劫,归于天界,再当回天庭那个名号响当当的凌未仙子便好。却没想人生之路还是这么坎坷,本来无欲无求,可麻烦偏偏要来招惹她....本来以为当神仙难,哎,没想到做人更难......到时候,她真的能够两袖清风,挥挥手就离开?
  • 八人成行

    八人成行

    神秘而诡异的孤岛,被迫来到这里的八个年轻人。看似安全的安全屋,内藏亡命游戏;平静的岛上,布满杀人怪物。活到最后,只能有一个人出去,前面是在岛上生存,后面是在人心中找出破绽。游戏,继续!
  •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你终究还是爱上了我”,……“你回来吧,我什么都依你,”——“回不去了,她死了,我什么都没了!”日久,变之,生情。她穿越千年与他重逢,偶然相遇,却不识故人,一夜疯狂,日日流连,若干年的纠缠。她处处为他着想,他处处让她失望。她,因情逃离。他,为情所困。……卿,终究不肯为我停留?
  • 英雄联盟之无限进化

    英雄联盟之无限进化

    兽族、人族、虫族,上演一场三族争霸;神师、萨满、母皇,演绎一段大争之世;学院、星战、神战、铸就一个传奇纪元;S6世界总决赛在M国洛杉矶体育馆举行,来自华夏和M国的两支世界顶级战队在这里展开一场巅峰对决,场馆内人满为患。没有人知道,一场蓄谋已久的恐怖袭击正在酝酿。全民习武的未来世界,这场战争,重新开始!【英雄选择完全根据故事需要,请不用纠结合理性】
  • 借梯登天

    借梯登天

    本书阐述了“借梯”(包括借钱、借人、借名、借机、借势等)的各种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士的“巧借”案例,为那些正在成功路上艰难跋涉的人们指明了一条捷径。
  • 末世重生之女配不炮灰

    末世重生之女配不炮灰

    云清:“老天,我不就吃东西快了一点吗,居然这都能被噎死......”云清望着自己瘦弱的身体和那纤细的小手,低声叹息。女强爽文1v1金手指粗大无逻辑(小白作者,手下留情)已坑,勿入
  • 哎我喜欢你啊

    哎我喜欢你啊

    十八岁,我们独一无二的十八岁,那个勇敢说爱的年龄,总会有人让你牵肠挂肚。你可以不顾一切,但是我必须为你的未来考虑。这是一个关于倒追的故事。
  • 大罗汗

    大罗汗

    望须弥高耸,万佛悠悠;瞧地狱不空,地藏泪流。且看六尺六丈好男儿,脚踩天地踏神洲!白家少年,离奇的身世、未知的前路,阴谋缭绕、残杀的未来,杀出道只我一人宽的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