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4900000020

第20章 人生终曲

1.挚爱昆曲

2003年9月10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大礼堂里,传来悦耳动听又低沉哀婉的昆曲泣唱:“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在此哀乐常起的地方,如何会有如此不同寻常的乐曲?有人悄悄往里探头,只见一群白发老者,正静立在逝者一侧,齐声泣唱。

这是《长生殿·小宴》[粉蝶儿],是倪徵生前最喜欢的一支曲子,他曾赞叹“曲词典雅、曲调悠扬,将秋色之美描写得引人入胜”。如今,他的曲友们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他告别,为他送行。

他们还记得,仅仅就在10天以前,在医院的病榻前,他们也是唱的这首曲子。那时候,倪徵已经因癌症住院将近6个月,已入弥留之际。当他听到这首熟悉又挚爱的曲子,体会到老伙伴们对他的一片深情时,竟高兴得满脸绽放出笑容,颤巍巍地伸出大拇指,吃力地表示赞美。

9月3日晚19时39分,97岁的倪徵悄然仙逝。他的新世界里,有法律,也有昆曲……

受酷爱昆曲的母亲影响,自小在昆曲声中成长的倪徵也深爱昆曲,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小时候,不论是田野的“春台戏”,市镇的“庙台戏”,都市的“舞台戏”,他都经常跟随长辈一起欣赏。成人后,他由单纯的看戏,转而学戏,常在友人家中延请仙霓社的方传芸、朱传茗、顾传玠等演员名家教习拍曲、唱曲。

第九章人生终曲在倪徵的一生中,昆曲就像一缕无形的轻烟,始终在他身边缭绕。在家乡时,每次听闻仙霓社乘船赴江浙各地巡回演出,他都会乘车追踪而至,观剧助兴。方传芸曾赠给他一件手书《夜奔》曲谱,他视为至宝,一直小心珍藏了70余年。

自美回沪后,在七七事变爆发前,韩世昌等北方昆剧到上海演出,倪徵几乎每场必看,又将戏单一一精心收藏。无论世道如何,他都不忘度曲看戏。只有在他到东京参加审判期间,才不得不暂别昆曲。

他因爱昆曲而知昆曲,为昆曲的衰落命运而叹息。他为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榜首而欢欣雀跃,他为昆曲的振兴而参加北京昆曲研习社,参与研究和传承。

每天清晨,在北京东交民巷正义路口的街心花园,路人都可见到一位白发老人屏气凝神,深情高唱,唱的全是昆曲。那就是倪徵。他沉醉其中,全然忘却尘世一切。他称之为“吐故纳新”。住院后,他在病房里除了看书,就是唱曲,还时刻关心曲社发展。当得知曲社经费短缺时,当即以稿酬资助。

倪徵说:“昆曲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他对昆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用来修身养性的工具。

在女儿倪乃先的眼里,倪徵是个热爱生活又慈爱可亲的人。小时候,他为她辅导数学作业和作文。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不常出门,所以总是父亲带女儿出去逛公园、看戏、买东西。在倪乃先准备考大学时,母亲信口说你如果考上清华,就给你买一件皮夹克。后来,她真的考上了清华,母亲却忘记了她的诺言。倒是父亲,一直记着。他带女儿去东安市场,精心挑了一件皮夹克。这件凝聚着浓浓父爱的皮夹克,倪乃先穿过后,又传给了儿子,一直舍不得丢弃。

倪徵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为他牺牲了自己,一个是妻子张凤桢,一个就是女儿倪乃先。

从1985年开始,因母亲身体原因,不能时时陪伴在正在海牙任国际法院法官的父亲身边,倪乃先主动担当起了照顾父亲的工作。从此,她伴随在父亲左右,足迹踏遍世界各地。倪徵爱好旅游,几乎每年都要外出一次,甚至到了96岁高龄,他对旅游仍然兴趣不减。倪乃先是父亲的生活秘书、司机,是父亲的工作参谋,也是父亲生活中的“拐棍”,工作中的“大脑”。

倪徵总说他这一生是幸运的,除了事业以外,妻子和女儿是他最大的幸运。

父亲留在女儿记忆里的最深印象,是毅力与恒心。倪徵是家中老九,母亲生他时,年纪比较大了,所以他有点先天不足。出生后不久,倪家家道中落,经济状况一直拮据,他没有得到很好的营养调理,又有点后天失调。他个子不高,较胖,头又大大的,给外人的印象好像很壮实。实际上,与同龄人相比,他的体质是羸弱的。

1964年初,因为天寒地冻,诱发了倪徵的骨质增生疾病,瘫在床上很久。病后,他开始锻炼身体。起初,他每天步行上班,从家所在地的建国门外的豫王坟走到中山公园,在公园里转一圈后,又走去外交部。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他日复一日,年复一日,几乎未曾间断。后来,这段路程的步行已经不能满足他了。他又在每天步行的基础上,在周末去一次颐和园。后来又增加了每周爬香山的活动。这样的身体锻炼,倪徵20年如一日。没有过人的毅力,没有持久的恒心,是难以坚持下来的。

不仅仅是对身体的锻炼,还有学习俄语,练唱昆曲,以及他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坚持”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他以他的经历总结说:“做什么事情,只要有长性,总会有好处。”长性就是恒心,长性离不开毅力。

2.淡泊一生

在倪徵当选为国际法院法官的消息传出后,他的老朋友、也参加过东京审判的刘子健写了这样一首诗赠给他:久别重逢难剪烛,新生事物恒河沙。

十年浩劫宁如梦,万里枝栖便是家。

尚记黄龙审战犯,闲招明月看樱花。

沧桑历尽翱翔去,淡泊从容莅海牙。不愧是老友,诗中“淡泊从容”一语,的确是倪徵人生的真实而贴切的写照。倪徵的性格是从容的,他对尘世俗物、纷繁人事,是淡泊的。他对人谦恭有礼,遇到来客,不论年长或年轻,认得或不认得,总是先站起来打招呼。他曾对一位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闻人物,干我们这一行的,就好像进了和尚庙,与周围的人很少接触。我觉得这个人将来不大可能打官司,才跟他接触,我怕人家找我‘走后门’,这最难办,我受不了。”

在访问台湾东吴大学时,请他演讲,他欣然应允。演讲完后,按大学规定应该付给他报酬,而且数额不菲。他却坚决不收,说:“我是东吴校友,校友回校讲演,不能收钱。”

外交部曾经有一次派车接他去咨询有关问题,执意要付给他车马费。他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你们不是已经派车接送了吗?干吗还另外给车马费?”

2003年3月,倪徵因病住院

在住院期间,他一再告诫女儿:千万不要向组织要求任何费用。按规定,他的护工费可以报销,但他也叮咛家人不得向组织伸手。

他从不收薪水以外的财物,而主张生前赠予。他曾先后拿出数以十万计的毕生积蓄,捐给国际法研究机构、抗日战争纪念馆、昆曲研习社等机构和他的母校。在国际法院任职期间,他也省吃俭用,将省出的外汇和一辆公务用奔驰车全部上交国家。

国际法院任期届满返国时,倪徵已88岁高龄,他退休了。然而,他仍然时时关注国际局势,特别是涉及中国的国家间争端,他就更觉得义不容辞。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期间,以五枚精确制导的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大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的重大事件。作为国际法的专家,倪徵从专业的角度,公开阐明了他的观点,认为这一恶性行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中“不得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的规定,违反了战争法和国际人道主义,也违反了1961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的“领馆馆舍和领馆人员不受侵犯”的规定。总的来说,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当香港回归的时候,倪徵一样以国际法的观点分析说:“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焦点是三个条约是否有效问题,也就是世界关注的,中国在香港行使主权符合不符合国际法。”他所说的“三个条约”,指的是英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强占香港领土的《南京条约》、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割让九龙的《北京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租借”新界1999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他认为,从国际法的观点看,这三个条约当然无效。因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就规定,由于威胁或强迫而缔结的条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倪徵是前国际法院的法官,他的观点因为有理有据,又合法,所以更具权威性,也更有说服力。

1996年,倪徵90寿辰之际,中国国际法学会为他举行了一个纪念会,外交部条法司、外交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都派人前往参加。为了答谢,他亲书律诗一首:国运昌隆盛世年,

际会风云尽开颜;

法界奇迹九旬叟,

学习毋间争朝夕。将每句的第一个字组合起来,就是“国际法学”。倪徵以这样巧妙的方式概括了他传奇、精彩又辉煌的一生,同时也表达了他老骥伏枥、好学之心不已的人生态度。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朝鲜发生东林党起义,清王朝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派兵入朝。羽翼逐渐丰满的日本早已觊觎朝鲜,并且企图借朝鲜内乱的机会向中国挑衅,于是也立即派兵进入朝鲜,与清军对垒。在尚未宣战的情况下,日军击沉了中国运兵的商船,迫使清军应战。在平壤设防的清军在日军进攻下战败,被迫渡鸭绿江回国。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占领辽东,攻陷旅顺,血洗全城。在威海卫之战中,清政府的海军主力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这场战争,于是称作甲午战争……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本书展示了杨利伟童年、少年时期的的众多生活细节,使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小就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这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使他掌握了走向成功的强大。人小就坚持锻炼身体,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为他日后肩负各种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就注重磨练性格,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忍毅力和拼搏精神,这为他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后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热门推荐
  • 朴实无华的神豪

    朴实无华的神豪

    【叮,签到成功】神豪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血洒荒城:上古魔君狠妖孽

    血洒荒城:上古魔君狠妖孽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 双子星...more

    双子星...more

    一万年前,一颗陨石落在了星球北边的银色之地上。陨石的碎片幻化成了精灵。他们没有组织没有政府,逍遥自在地在银色大地上生长、繁衍、死亡。后来,星球进入了冰川时期,银色大地与艾伦大陆之间出现了一座冰桥。精灵们顺着冰桥南下,进入了艾伦。星球逐渐变暖,冰桥消失了,大地的力量越来越雄厚,聪敏的精灵学会了利用大地的力量施放魔法。其中一部分研究黑魔法的成为了恶魔。另外一部分不屑于与恶魔为伍的精灵离开了大陆
  • 重生之恶夫良缘

    重生之恶夫良缘

    涅槃重生后的国公府六小姐安芸熙,今生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好好保护自己的家人,顺便虐渣男,可是前有狼后有虎,她避开了狼窝,还是跳入了虎穴。小霸王懒洋洋的伸展着爪牙,很是满意这个比喻:放心,我不吃人,可是他发光的眼神却分明是相反的意思。安芸熙哀嚎:月老你出来,我们谈谈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生唯爱凯皇

    一生唯爱凯皇

    当一个假千金遇到了王俊凯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昭昭此心

    昭昭此心

    沈遇回过神打断了她,语气中带着些许轻佻:“第一,是我妹妹结婚,不是我,宋昭艺,别传谣,小心让你负责。”“第二,我已经当真了,宋昭艺你不能反悔。”“第三,宋昭艺,我喜欢你。”
  • 我在乱世搞直播

    我在乱世搞直播

    江雪本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却意外绑定了一个名为穿越的直播系统,本以为会穿越到古代当一名大小姐,结果大小姐确实是大小姐,确是一个落魄的大小姐。当她怀着网红直播的心态去古代直播的时候却发现生活在古代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多次的生死经历让她原本散漫的心态,也一次次的改变,然乱世将起,她不得不举旗而战,在这乱世称候,还这天下一片盛世安宁。
  • 哥哥别试探我

    哥哥别试探我

    一个雨夜的偶遇,一次命运的转折,一个特殊的女孩,一个善变的男孩。谢谢你在我身旁,不要试探我对你的爱,因为它深不见底。
  • 楚山

    楚山

    殷我形兮摘星辰,搅动银河水倾城。朝游北冥暮沧海,苍天之下第一人。--《神道问情剑诀》。问情,问情,情可问乎?苍天之下,有第一人否?
  • 解围元薮

    解围元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