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66500000003

第3章 壹·一日之计(3)

四、豆腐。自从汉武帝爱上了吃豆腐,民间吃豆腐的风气跟着普遍。现在一般人日食三餐,豆腐是常见的菜肴,甚至有钱没钱,总要买几块豆腐回家过年。豆腐制作容易,而且雅俗共赏,李石曾、邓小平等留法人士,他们在国外就是靠着中国发明的豆腐,以卖豆腐筹备学费。过去日本的汽车、电饭锅等,席卷世界,中国的豆腐,一样风靡全球。

五、酱菜。再贫苦的人家,一杯热茶泡饭,佐以几块酱瓜,真是美味无穷。从年轻到现在,每到夏天,我最喜欢吃的也就是热茶泡冷饭,再配上几块酱瓜,吃得开心无比,妙味无穷。

六、豆腐乳。中国不但发明豆腐,而且在大陆有“豆腐百吃”的餐馆。其实豆腐还可以做成豆腐乳,也是美味的小菜。在佛光山宜兰仁爱之家所制作的豆腐乳,制作方法很传统、很讲究,不但有一定的程序,尤其水分、时间控制得宜,所制作出来的豆腐乳,味道不会太咸,甘美无比,因此与北海道场的萝卜干,相得益彰。豆腐乳是一道既不必花太多钱,又能享受美味的小菜,所以赢得很多人的垂青,可谓其来有自。

除了上述以外,平等性的食物还有很多,你可曾发现?

营养

世界上,动植物乃至矿物,都需要食物供给营养,如果没有外物给予营养,就难以生存。森林里的树木,需要日光雨露的滋养;大海里的游鱼,需要海水才能维生。人类更是需要仰赖万物供给营养,有了营养才能生存。

什么是人生存的营养呢?

一、物质。人要生存,少不得阳光、空气、水,即使是住在牢狱里的犯人,每天除了吃饭、喝水,也要有半小时、一小时的“放风”,以便让他接受阳光的温暖,以及呼吸新鲜空气。没有阳光、空气,任何生物都活不了。至于水分,一天不吃饭尚可忍耐,一日不喝水则难以忍受。其他如米、面、菜肴、矿物质等,都是生命所需的营养,甚至有些肉食动物,更用别人的生命来滋养自己的生命。

二、爱情。人称“有情众生”,因为人乃从“爱”出生,所以需要爱的滋润,包括父母亲人的关怀,同学朋友的鼓励,男女之间的情爱,社会大众的供应等。人间有爱才有生命,才能生存。

三、精神。人除了身体上需要食物的滋养以外,还要有精神食粮的提升,例如要音乐、要读书、要艺术、要美感、要舒服、要愉快、要欢喜。老奶奶的眼神,就是小孙子的精神支柱;父母的一句赞美,就是儿女向上的动力。

四、思想。人称“万物之灵”,因为人有思想。多少伟大的人物,物质贫乏不能自存,精神也无依靠、支柱,只是凭着思想维持他对生命的希望。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庄、孔子、孟子,乃至王阳明、朱熹等思想家,他们不但自己的思想超然物外,不受人间的荣华富贵所牵引,甚至他们思想的花朵也散发芬芳,分享给世间大众。

五、语言。人在世间生存,有的人可能不受金银财宝所左右,但是很难不受语言文字所影响。禅门的一句“随他语”,让八十老僧赵州禅师千里迢迢寻师访道。寻找一句话的答案很不容易,但一句话“一言令人生,一言令人死”,威力难以抵挡。例如,有的人穷途潦倒,陷入绝境,因为别人一句话的激励,重新鼓起勇气,再启生机。乃至“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可见语言的力量之大。平时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专注听人说故事,听得入神时,可能忘了肚子饿;有时听戏听得浑然忘我,也可以把肚子听饱,可见语言的营养价值很高。

六、信仰。各种营养当中,信仰的养分最为神奇。大梅法常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这不是信仰的营养吗?甚至念佛参禅的人,虽然少食,但是精神充沛,慢慢走入证悟之门,这不是信仰的营养而何?

综说上述的营养,物质、爱情、精神、思想、语言、信仰,对人都有贡献。此外,还有许多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都应该摄取。不过最重要的,生命的营养应该是升华而不堕落、向善而不趋恶、向前而不后退、奉献而不自私,如此才是真正滋养生命的养分。

饭桌上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举世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现象,那就是“饭桌上,一切事情都好说”。因此现在大街小巷上,大小餐馆林立,上餐馆吃饭,不只是为了饱食三餐,实际上“饭桌上”也有很多的妙用,略述如下:

一、饭桌上可以解决问题。有些人通过开会,用会议来解决问题,但有些事情,在“饭桌上”更容易商量、解决,所以主其事者就会邀约相关人士,大家在饭桌上边吃边讨论。因为吃饭的时候,美食当前,气氛轻松,大家也都带着愉快的心情,对各种问题能比较客观地讨论,不至于太过严苛要求而僵持,所以饭桌上能解决问题,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饭桌上可以联络感情。很多朋友许久未见,偶尔可以通过聚餐来联络感情,所以同学会、欢迎会、联谊会,甚至为人庆生过寿等聚会,都能联络感情。有一些生意上的同业,借助饭桌上可以谈生意,也可以联谊交流,甚至一些学者专家,可以宴请各种专业人士,在餐桌上讨论所学,也可以借机联络感情。有一些人经常挂在口边:“我和某人一起吃过饭。”可以一起吃饭,就表示他们感情匪浅。

三、饭桌上可以成就好事。在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谈,不必有太多的心防,也不必有太多的做作。本来素昧平生的人士,可以借助同桌吃饭而互相认识。有的异性,借助饭桌上的风仪,相互欣赏,结成伴侣。在餐桌上,有的谈出志同道合,共同创业,成为同志、同事,都因饭桌上的缘分,而把大家凑合在一起,成就好事。

四、饭桌上可以品尝美味。人总有嗜好,有的人讲究穿着,有的人注重居处,有的人爱好旅游,有的人喜欢艺术。饮食可以说是大家共同的嗜好,有的人嗜好中餐,有的人喜爱西点,有的人习惯中国北方的面食,有的人偏好中国南方的小菜,甚至日式的餐点、韩式的泡菜、泰式的辣味、港式的饮茶等。总之,爱辣爱酸,爱咸爱淡,都任君选择。只要大家志同道合,口味一致,都可以不时相约到餐馆大享人间美味。

五、饭桌上可以看出人性。在饭桌上,一个人的品性、修养,也很容易在用餐时显露无遗。有的人只顾自己吃,见到美食,马上一扫而空,完全无视别人的存在;有的人边吃边高谈阔论,完全不管应有的礼仪。当然,有的人在饭桌上谈笑风生、应对得宜,自然受人欢迎,但是也有的人沉默寡言、拙于应酬,甚至有些人不断议论长短、评论是非,最是让人疵议。总之,一个人的性格、涵养,从饭桌上的言谈应对、举止表现,都可以看出他的程度如何。即使是初次相识的人,如果想要了解对方,只要你提出适当的问题,当对方回答时,所谓“只要你一开口,就知道有没有”,在饭桌上都很容易看出人的品性,所以在饭桌上吃喝之余,也不能不重视饭桌上应有的礼仪。

茶道

人活着,要靠日光、空气、水分,三者缺一,就不能生存。其中人生与水分的关系,西方人喝咖啡,东方人喝茶,都是与水结缘。不管喝咖啡或是喝茶,除了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之外,另有深意。现把喝茶的意义,略说如下:

一、泡茶之心。当我们兴起喝茶的念头时,随手泡一杯茶,当下不会有太多、太大的贪念,既不想要升官发财,也不会希求世间给我什么,只想喝一杯清茶,可以疲劳尽除,妄念息下,悠闲自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假如偶尔三五好友,相约喝茶聊天,所费不多,谈不上浪费,也不会暴殄天物。大家在茶叙之际,彼此谈心论道,交换意见,岂不快哉。

二、沏茶之情。当我们准备泡茶时,先要准备好各种茶具,并且小心翼翼地把茶壶、茶杯洗净。当开水煮好,沏茶的时候,算好人数,茶叶要适量。此刻的心情,最能体会开水的可贵、茶叶的美味、茶具的珍贵,所以沏茶之时,人性的真情流露,至为难得。

三、上茶之道。中国是礼仪之邦,上茶之道向来被视为一个人品格操守的流露。自从唐朝喝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直到今天,日本仍然保存着中国的茶道,不只是待客以茶,尤其待客以心,就如在诸佛之前献香、献花一样。待客清茶一杯,双手捧上,无限的心意,至情的流露,无比宝贵。

四、茶具之周。过去古人喝茶,讲究“喝茶之道”,并不像今人这么简化。根据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当中有许多茶具,都以黄金为材质,且经巧匠铸造。中国的茶具之精美,可以表现族群的层次。今日宜兴的紫砂茶壶,在世界茶具之中,堪称一绝。尤其中国人品茗,不只是茶具讲究,连泡茶的技术、程序都有学问在,都让人感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五、饮茶之地。中国人喝茶,不但讲究茶具的精美、茶叶的质量、泡茶的方法、上茶的礼貌,尤其喝茶的地方也十分考究。喝茶之地,不只有茶楼、茶馆,文人甚至荡舟水上,或在湖水之滨、亭台一隅,大家聚会喝茶,吟诗作赋,享受浮生半日闲。另外,一些乡村老农,选在大树之下,三五邻居,一边喝茶,一边下棋,或是闲话家常,这种享受喝茶的人生乐趣,实非今日流连在舞厅、酒家之人所能体会。

六、茶禅之味。喝茶,不但要喝出道来、喝出慧来,尤其如果能够喝出禅来、喝出悟来,那就更奇妙了。禅门里,对于前来参学的学僧,都叫人“吃茶去”、“洗碗去”,或者是“扫地去”。尤其有名的赵州禅师,你去参访他,问他:“如何是道?”他说:“你去吃茶。”你问如何开悟?他也叫你“吃茶去”。什么是道?什么是悟?一律“吃茶去”。这是说明,茶道中蕴含禅机无限。所以喝茶,要喝清凉之茶、平和之茶、禅味之茶、无心之茶。所谓“无心之茶”,里面包罗万象,柳绿花红,另有一番世界。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植物当中应以“花”为最!人当中,则是“笑容”最美。另外,天上的白云、水中的游鱼,都给人美的感觉。

花有多种,以季节来说,春天有桃、杏、牡丹,夏天有莲、荷、石榴,秋天有菊、桂花、芙蓉,冬天有寒梅、杜鹃、水仙等。

花,给人美丽的印象,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过去的人都喜欢将花比人:人比黄花瘦、人比红花艳!而且只有美女才堪与花相比,可见花之受人尊重。

花不仅美丽,还有各种美德,举例如下:

一、花之君子——菊花。“花中君子”的封号,应为菊花莫属。所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自古以来,名人雅士都喜以菊花抒发情怀,如陶渊明先生不慕世俗荣华,但他喜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陶渊明爱菊,这是历史上的名人雅事。只是现在的菊花,经过品种改良,种类繁多,而且花形丰满,色彩鲜艳多样,一如今之君子,已不像过去遗世独立,傲然不群。现在的君子也如菊花,身在尘世中,却能挥洒自如。

二、花之隐士——兰花。兰花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犹如古往今来的隐士,也都习于避居山林,因此一般人说兰花是隐士,比之倒也恰当。只是今之深谷幽兰已被世人发现,一些名贵品种纷纷移植平地,家中庭院,随处可见。正如隐士“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也不一定要居住深山,才能名为隐士了。

三、花之富者——牡丹。闲花野草生长在路边,并不受人青睐,假如是牡丹花、玫瑰花,那就人人喜爱了。尤其牡丹美艳润泽、雍容大度,一向被视为“富贵”的象征。现在送人一盆牡丹,代表祝贺他“富贵满堂”,也如送他聚宝盆一样,自然令人欢喜。自古以来,艺术家笔下也喜欢以牡丹为题材,将牡丹比为“百花之王”,更有“王者之香”的美誉,可见牡丹在花中的地位之崇高了。

四、花之学者——梅花。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此中梅花不但清香扑鼻,而且愈冷愈开花。梅花耐寒而能经得起霜雪的挫折,正如中国的读书人,所谓“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些清寒的读书人,能经得起贫穷生活的磨炼,故能养成有思想、有节操、有磊落人格的读书人风范,如此与梅花相比,真是一点也不差。

五、花之净人——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就被比为修行的净人而歌颂不已。宋朝周敦颐先生尤其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形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他把莲花清净脱俗的特质,形容得入木三分。莲花的圣洁,也只有宗教里的修行人士,他们对金钱不沾锅,对利益不贪求,对情爱不染污的情操,才堪可比拟了。

古人张潮曾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眉,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拿破仑更说:“不生花的地方,人类无法生活。”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我们在不在意,它的美丽与芬芳,总是为人间带来惊艳和欢喜。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学衡派思想研究

    学衡派思想研究

    该书是一本纯学术的著作,相信会对有志于了解、学习、研究文史哲的朋友有所帮助。
  • 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热门推荐
  • 醉美樱红恋我心

    醉美樱红恋我心

    看见武则天称帝,易明星也想称帝玩玩,但她生在现代,这个梦想根本不能实现,于是她把自己的脑洞放在了中文,英文,美术,音乐中,她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吧!
  • 千年咒

    千年咒

    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我追逐了你整整一千年,而每一世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飞蛾扑火般爱上别人,然后伤心欲绝地死去,我却无能为力。原来,在爱情的世界,没有对与错,没有时间的长与短,只有谁爱谁多一些……
  • 末世咖啡馆

    末世咖啡馆

    这是一篇pov个人视点写法的末世文,末世来临,僵尸横行,种种异象出现,在一片混乱之中,各宗教不得不联手拯救苍生,邪恶的堕天使在赎罪,幸存的军警试图恢复秩序,无足轻重的工科学生,在夹缝之中寻求生路,在与僵尸的搏斗中慢慢成长。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我命在天

    我命在天

    她是个小三的女儿,非法的父亲不知道她,合法的父亲不承认她。于是从童年时期她的生活就充满了变数。在与青梅竹马的伙伴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原来是同父异母的兄妹......
  •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

    目前,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政府管理创新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动力。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认为,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是廉洁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协调行政,依法行政、诚信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
  • 进击的悬赏犯

    进击的悬赏犯

    紫荆国,一个以女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这些女人实力强大,目空一切。 雄狮组织,一个反抗女人的组织,但他们根本不是那些女人的对手,所以他们被通缉,成了悬赏犯! 某天,一个叫庞渊的家伙意外穿越到这个世界。 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雄狮组织。 最后……他也被通缉成了悬赏犯! PS:本书属幽默搞笑型!
  • 欢田喜地

    欢田喜地

    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小日子蒸蒸日上渐红火,到那时,一家有女百家求,坐看提亲挤破门。“都出去,我家不要倒插门!”
  • 景别

    景别

    天丰市艺术学院的三位女学生,刘云、罗珊、朱萍,她们毕业后,分别被天丰市电视台招聘为播音员、主持人、秘书。三个女孩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做人的准则。电视台这种广泛与社会、官场接触的行业,充满着阴谋、权术、虚假、尔虞我诈。刚刚踏上社会的三个女孩,她们经历了恋情、友情、事业、阴谋、权术的洗礼。由于对人生、生活、工作认识的差异,以及性格和处事方式的不同,她们各自的命运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从她们的命运里,透射出一个时代的横切面。
  • 刀锋边缘

    刀锋边缘

    游走于生死边缘,一桩桩扑朔迷离的案子,一次次考验着智慧和勇气,坚持信念、保护国宝、窃取情报、诛杀叛徒,铸就了一段红色特工传奇。读者交流群:824737807